張璐

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三·專方 (30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三·專方 (30)

1. 痰飲門

甘遂半夏湯(金匱),治病者脈伏。自利反快而渴。雖利心下續堅滿。此為留飲欲去故也。

甘遂(大者。三枚),半夏(十二枚。薑湯泡。去涎水。),芍藥(半枚),甘草(如指大一枚。炙。)

上四味。水煎去滓。以蜜半杯和服。按甘遂與甘草相反。而一方並用。乃浚痰逐飲之峻劑。非聖於治者。不敢擬議也。

木防己湯(金匱),治支飲心下痞堅。脈沉面黑。吐下不愈者。

木防己(三錢),石膏(雞子大一枚。),桂枝(二錢),人參(四錢)

水煎。溫分再服。

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(金匱)

木防己湯減防己一錢。去石膏加茯苓、芒硝各四錢。水煎去滓。納芒硝再微煎。分溫再服。微利則愈。

葶藶大棗瀉肺湯(金匱),治支飲喘不得息。肺癰喘不得臥。

葶藶(熬黃。搗丸如彈子大),大棗(十二枚。擘)

上二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。分溫再服。則吐膿血。

己椒藶黃丸(金匱,千金名椒目丸),治腹滿口乾燥。此腸胃間有水氣。

防己,椒目,葶藶,大黃(各一兩)

上四味末之。蜜丸如梧子大。先食飲服十丸。日三服。稍加。口中有津液。渴者。加芒硝半兩。

倍術丸(局方),治五飲留伏。腹中鳴轉淥淥有聲。

白朮(薑汁拌曬。二兩),乾薑(炮),肉桂(勿見火。各一兩)

神麯糊丸。每服五七十丸。食前淡薑湯下。

青礞石丸,治中外老痰。胸膈痞悶。經絡四肢不遂。

青礞石(硝煅。五錢),半夏(一兩),風化硝(三錢),白朮(生。一兩),橘紅(五錢)茯苓(八錢),黃芩(四錢)

神麯糊丸。空心淡薑湯下二錢。

滾痰丸(一名王隱君滾痰丸。一名礞石滾痰丸。一名沉香滾痰丸。)治諸實熱。積痰異證。孕婦勿服。

青礞石(色青者良。三兩。同焰硝三合入煬成罐內。赤石脂封護。煅過水飛。淨二兩),沉香(另研。一兩),川大黃(酒蒸。八兩),黃芩(酒炒。八兩),

為末。水泛為丸。綠豆大。每服一錢至二錢。食遠沸湯下。(原方礞石一兩。沉香五錢。張景岳倍之。)

沉香化痰丸,治胸中痰。熱積年痰火。無血者宜服。

半夏曲(八兩。用薑汁一小杯。竹瀝一大盞制),黃連(二兩。薑汁炒。),木香(一兩),沉香(一兩)

為細末。甘草湯泛為丸。空心淡薑湯下二錢。

運痰丸,治脾虛熱痰堵塞。膈氣不舒。

沉香化痰丸半料。合四君。參、朮、茯苓各三兩。甘草一兩。

消痰餅子,治老痰結於喉中。燥不得出。

栝蔞仁(壓去油。取霜),杏仁(去皮尖。研如脂),海石(煅),桔梗,連翹,風化硝(等分)

先用生薑自然汁少許拌。加煉白蜜丸彈子大。不時噙化一丸。

倒倉法,治臟腑腸胃經絡宿滯。諸藥不效者。

夏月三伏中。揀肥嫩黃牛肉四蹄各七八斤。切作小片。去筋膜。入砂鍋中。長流水煮糜爛。搗絞取汁。三次去滓。以汁入鍋內。漫火熬至琥珀色為度。膠成。隔水燉鍋中。時添微火。則不冷不餿。須預先斷肉。食淡三日。前一日勿食晚飯。於明亮密室中不通風處行之。置穢桶瓦盆。

白話文:

甘遂半夏湯,是治療病人脈象沉伏,腹瀉反而覺得舒服但口渴的狀況。雖然腹瀉,但心下部位仍然持續脹滿,這是因為體內有痰飲想要排出所導致。

藥物組成:甘遂(大顆的,三枚),半夏(十二枚,用薑湯浸泡後去除黏液),芍藥(半枚),甘草(像手指頭那麼大的一枚,炙烤過)。

將以上四味藥加水煎煮後,去除藥渣,加入半杯蜂蜜調和服用。甘遂與甘草藥性相反,但此方卻一起使用,是很強烈的攻逐痰飲的藥劑,不是對疾病有非常深入了解的人,不敢隨意使用。

木防己湯,是治療支飲,症狀是心下痞塞堅硬,脈象沉伏,臉色發黑,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都無法治癒的情況。

藥物組成:木防己(三錢),石膏(像雞蛋大小的一枚),桂枝(二錢),人參(四錢)。

加水煎煮,溫熱分兩次服用。

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,是將木防己湯的木防己減去一錢,去除石膏,加入茯苓、芒硝各四錢。

加水煎煮後,去除藥渣,放入芒硝再稍微煎煮一下,溫熱分兩次服用,稍微腹瀉就可以痊癒。

葶藶大棗瀉肺湯,是治療支飲導致喘息難以呼吸,或肺癰導致喘息無法平躺的狀況。

藥物組成:葶藶(炒黃,搗成彈子大小的丸狀),大棗(十二枚,剝開)。

以上兩味藥加三升水煮到剩一升,分兩次溫服,就會吐出膿血。

己椒藶黃丸(《千金方》又名椒目丸),是治療腹部脹滿、口乾舌燥,這是腸胃間有水氣的狀況。

藥物組成:防己,椒目,葶藶,大黃(各一兩)。

以上四味藥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先在吃飯前喝點水,服用十丸,一天三次,可以稍微增加劑量。如果口中有津液,不再口渴,就不用加藥。如果仍然口渴,可以加入半兩芒硝。

倍術丸,是治療五種痰飲留滯體內,導致腹中鳴響,發出咕嚕咕嚕聲音的情況。

藥物組成:白朮(用薑汁拌過曬乾,二兩),乾薑(炮製過),肉桂(不要接觸火,各一兩)。

用神麴糊做成藥丸,每次服用五、七十丸,飯前用淡薑湯送服。

青礞石丸,是治療體內外積留很久的痰,導致胸膈痞悶,經絡四肢活動不順暢的情況。

藥物組成:青礞石(用硝石煅燒過,五錢),半夏(一兩),風化硝(三錢),白朮(生用,一兩),橘紅(五錢),茯苓(八錢),黃芩(四錢)。

用神麴糊做成藥丸,空腹用淡薑湯送服二錢。

滾痰丸(又名王隱君滾痰丸、礞石滾痰丸、沉香滾痰丸),是治療各種實熱、積痰等奇怪的病症。孕婦不可服用。

藥物組成:青礞石(顏色青的比較好,三兩,與焰硝三合一起放入罐內煅燒,用赤石脂封口,煅燒過後用水飛法處理,取淨二兩),沉香(另外研磨,一兩),川大黃(用酒蒸過,八兩),黃芩(用酒炒過,八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錢至二錢,飯後用滾燙的開水送服。(原方礞石一兩,沉香五錢,張景岳將劑量加倍。)

沉香化痰丸,是治療胸中痰熱,積存多年的痰火,沒有出血症狀的人適合服用。

藥物組成:半夏曲(八兩,用一小杯薑汁和一大碗竹瀝製成),黃連(二兩,用薑汁炒過),木香(一兩),沉香(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甘草湯做成藥丸,空腹用淡薑湯送服二錢。

運痰丸,是治療脾虛導致熱痰堵塞,胸膈氣機不暢的情況。

使用沉香化痰丸的半份量,再加入四君子湯的藥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各三兩,甘草一兩。

消痰餅子,是治療老痰結在喉嚨裡,乾燥難以咳出的情況。

藥物組成:栝蔞仁(壓榨去除油脂,取霜),杏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,研磨成膏狀),海石(煅燒過),桔梗,連翹,風化硝(等分)。

先用少許生薑自然汁拌勻,加入煉製過的白蜜做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隨時含化一顆。

倒倉法,是治療臟腑、腸胃、經絡中積存的舊有病邪,用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情況。

在夏天三伏天的時候,選擇肥嫩的黃牛肉,每隻牛的四蹄各取七八斤,切成小片,去除筋膜,放入砂鍋中,用流動的水煮到爛熟,搗爛絞汁,去除藥渣三次。將汁液放入鍋中,用小火熬煮到呈現琥珀色,變成膠狀。將鍋隔水燉,隨時用小火加熱,就不會冷卻變質。必須事先停止吃肉,吃清淡食物三天,前一天晚上不要吃飯。在明亮且密閉、不通風的房間裡進行此法,準備好裝污穢物的桶子和瓦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