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二 (10)
卷十二 (10)
1. 收靨
致腹中滑泄。氣短體倦而不靨者。以胃苓湯和胃安脾。亦能收靨。其或瘡頭有孔。膿水流出。或清水無膿。卒然自破。水出乾黑。是名漏瘡。不治。又有遲延日久。潰爛淋漓。皮脫腥臭。若先曾成膿而後潰爛。能飲食。無他證者。當和脾胃。避風寒。多用干黃土末摻之。自能平復。
若先未成膿而潰爛者。不治。又有先因皮薄破損。多用補藥。重複灌漿而發熱不靨者。此正氣得補。驅邪為膿。然正氣終為邪克。不能逼邪成痂。十全大補湯。又有雖重灌漿。膿血浸淫面目。加味消毒飲。更加犀角多服。若元氣本實可愈。如或膿血不止。變成疳蝕難治也。又有結痂乾厚。
忽然戰慄。乾噦煩渴者。此正氣將復。不能禁持之故。生脈散。又遍身俱收。惟頭與足不收者。此氣血不調。四物湯去地黃加升麻、牛膝、牛蒡、紅花、荊芥。陳文宿云。痘瘡收靨之後。渾身壯熱。經日不除。別無他證。柴胡、麥冬、人參、甘草、黑參、膽草主之。翁仲仁云。
痘瘡灌漿已滿。熱毒已解。至收靨時。有數日不焦者。只看痘色如初。此亦無妨。乃表虛不能收斂之故。八珍湯加木通、牛蒡。補脾利水。痘自靨矣。朱濟川曰。表虛則易出而難靨。表實則難出而易靨。於此可見其表裡虛實矣。
白話文:
如果腹瀉不止,而且感到氣短、身體疲倦卻沒有辦法收斂結痂,可以用胃苓湯來調理脾胃,這樣也能幫助收斂結痂。如果瘡頭有孔洞,流出膿水,或者流出清水卻沒有膿,突然破裂,水流出來後乾涸變黑,這叫做「漏瘡」,無法治癒。另外一種情況是,拖延很久才潰爛,膿液淋漓,皮膚脫落發出腥臭味,如果之前曾經化膿後來才潰爛,而且能吃東西,沒有其他症狀,應該調理脾胃,避開風寒,多用乾燥的黃土粉末敷在上面,自然能夠痊癒。
如果一開始沒有化膿就潰爛的,就無法治癒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因為皮膚薄而破損,多次使用補藥,反覆灌漿,導致發熱而且沒有辦法結痂,這是因為補藥幫助了正氣,想要把邪氣逼成膿,但是正氣最終被邪氣壓制,沒辦法逼邪氣結痂。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。另外一種情況是,雖然多次灌漿,但膿血滲透到臉上,可以用加味消毒飲,加上犀角多服。如果元氣本來就強盛,可以痊癒。如果膿血不止,變成疳蝕就難以治療了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結痂乾硬,突然發抖、噁心乾嘔、煩躁口渴,這是因為正氣將要恢復,但還不能完全控制,可以使用生脈散。又有一種情況是,全身都結痂了,只有頭部和腳部沒有結痂,這是因為氣血不調,可以用四物湯去掉地黃,加上升麻、牛膝、牛蒡、紅花、荊芥。陳文宿說,痘瘡結痂後,全身發熱,持續數日不退,沒有其他症狀,可以用柴胡、麥冬、人參、甘草、黑參、膽草來治療。翁仲仁說,痘瘡灌漿飽滿,熱毒已經解除,到了結痂的時候,有幾天沒辦法結痂,只要觀察痘瘡顏色和剛開始一樣,就沒有關係,這是因為表虛不能收斂的緣故,可以用八珍湯加上木通、牛蒡,補益脾臟、利水,痘瘡自然就能結痂。朱濟川說,表虛則容易出疹但難以結痂,表實則難以出疹但容易結痂。由此可以看出表裡虛實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