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一 (1)
卷十一 (1)
1. 目
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注於目,而黑睛為肝之竅,瞳神又為腎之精華。小兒目無精光,及白睛多黑精少者,肝腎俱不足也,地黃丸加鹿茸。
晝視通明,夜視罔見者,所稟陽氣衰弱,遇夜陰盛則陽愈衰,故不能視也,沖和養胃湯、煮肝散。
疳眼者,因肝火濕熱上衝,脾氣有虧,不能上升清氣,故生白翳,睫閉不開,眵淚如糊,久而膿流,遂至損目,益氣聰明湯、決明雞肝散。
目閉不開者,因乳食失節,或過服寒涼之藥,使陽氣下陷,不能升舉,補中益氣湯。
眼連札者,肝經風熱也,柴胡清肝散。若目札面青,食少體倦,肝木克脾土也,五味異功散加白芍、柴胡、生薑。
實者,去參換赤芍加羌活、蠍梢。若生下目黃壯熱,大小便秘結,乳食不思,面赤眼閉者,皆由在胎時,感母熱毒所致,兒服瀉黃散,母服地黃丸。若乳母膏粱積熱,致兒目黃者,母服清胃散。
若肢體面目爪甲皆黃,小便如屋塵色者,難治。余參眼目本門治之。
小兒誤跌,或打著頭腦受驚,肝系受風,致瞳神不正,名曰通睛,宜石南散吹鼻,內服牛黃平肝鎮驚藥。
白話文:
五臟六腑的精氣,都會往上注入眼睛。黑色的眼珠是肝臟的孔竅,瞳孔則是腎臟的精華。小孩子眼睛沒有神采,或是眼白多、黑眼珠少,都是肝腎功能不足的表現。可以用地黃丸加上鹿茸來治療。白天看得清楚,晚上卻看不見的,是因為先天陽氣衰弱,到了晚上陰氣旺盛,陽氣更加衰弱,所以才看不見。可以用沖和養胃湯或煮肝散來治療。
小兒疳眼,是因為肝火濕熱往上衝,加上脾氣虛弱,無法向上提升清氣,所以產生白翳,眼皮緊閉無法張開,眼屎和眼淚像糊一樣,時間久了還會流膿,最後損傷眼睛。可以用益氣聰明湯或決明雞肝散來治療。眼睛閉著睜不開,是因為吃奶或飲食不當,或是吃了太多寒涼的藥,導致陽氣下陷,無法上升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
眼睛不停眨眼,是肝經有風熱。可以用柴胡清肝散來治療。如果眼睛眨不停,臉色發青,食慾不好,身體疲倦,是肝木剋脾土的緣故。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加上白芍、柴胡、生薑來治療。如果體質壯實的,可以把人參換成赤芍,再加羌活、蠍梢。如果是剛出生就眼睛發黃,身體發熱,大小便不通暢,不想吃東西,臉色發紅,眼睛閉著,都是因為在媽媽肚子裡時,感受到母親的熱毒所致。小孩可以服用瀉黃散,母親可以服用地黃丸。
如果乳母吃了太多油膩食物導致體內積熱,使得小孩眼睛發黃,乳母可以服用清胃散。如果四肢、臉部、眼睛、指甲都發黃,小便顏色像屋塵一樣,這種情況就很難治了。以上是參考眼科相關的治療方法。
小孩子不小心跌倒,或是頭部受到撞擊而驚嚇,導致肝經受到風邪,使得瞳孔不正,這叫做「通睛」。可以用石南散吹入鼻中,內服牛黃平肝鎮驚的藥物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