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氏醫通》~ 卷十一 (13)
卷十一 (13)
1. 產後
醫者不識。便作水氣。治以道水之藥必危。夫產後既虛。又以藥虛之。是謂重虛。往往多致夭枉。但多服局方調經散。或四神散加蓬朮、桃仁、肉桂、穿山甲。血行腫消則愈。陳無擇云。若風邪乘於氣分。皮膚腫而浮虛。乃邪氣有餘也。若皮膚腫。其形色如熟李者。乃水也。
水腫者宜利小便。氣腫者宜發汗。
諸血,產後鼻衄。乃氣血逆行所致。紫蘇飲入童便、荊芥灰。如口鼻黑氣起而衄者難治。初產時。口中血溢出暴。或吐血嗽血。名血氣衝心。四物加延胡、木香、炮姜。產久惡露已淨。吐咯咳血者。治與平人同。產後血崩。因經脈未復。而勞碌惱怒。或犯房事。多成此候。若小腹滿痛。
肝經已傷。最為難治。若血滯小腹脹滿。四烏湯加蓬朮、肉桂。血少小腹空痛。四物加丁香、膠、艾。肝火迫血妄行。加味逍遙散。脾郁不能統血。加味歸脾湯。脾虛不能攝血。補中益氣湯。厚味積熱傷血。清胃散加炮楂。風熱相搏傷血。四君子加防風、枳殼。惡寒嘔吐。大便頻瀉。
六君子加炮姜。下焦虛寒。不能統血。漏下色晦。及瘀淡不止。千金芎藭湯、鹿茸散選用。
月水不通,乳子周歲而乳母經行。是其常也。若兒半歲而母經行。有血盛血熱之分。血熱者宜涼血。四物加續斷、條芩。不乳者不在此例。若兒二三歲。其母經不行而無疾。不必服藥。若肢體倦怠。食少內熱。是血少也。宜逍遙散加參、耆以健脾胃。若以藥通之則誤矣。若脾胃虛弱。
六君子湯加當歸。若兼鬱火傷脾。歸脾湯加丹皮、山梔。若怒火傷血。柴胡四物湯。氣血俱虛。八珍湯加丹皮。
諸淋淋因熱客於脬。虛則頻數。熱則澀痛。氣血兼熱。血入胞中。則血隨小便出而為血淋也。若膀胱虛熱。六味丸。若陰虛而陽無以化。腎氣丸。蓋土生金。金生水。當滋化源。若少壯元氣實強者。用滑石、通草、車前、葵子、瞿麥、蒲黃。漿水煎服。
乳汁,產後三朝。五更發寒熱。名曰蒸乳。若產後乳雖腫而臖作者。須服清利之藥。則乳自行。仍以美臛引之。產後乳汁自出不止。乃胃氣虛。宜服五味異功散加黃耆、五味以攝之。若乳多滿急痛者。用溫帛熨之。新產兒未能吮乳。乳汁蓄結。與血氣相搏。而壯熱大渴。通乳脹硬掣痛。
名曰妒乳。當以手撙去宿乳。或吮去尤妙。並以貝母、栝蔞實、甘草節、木通煎服。初產因子不育。蒸乳而發寒熱作痛者。俗名乳膨。用斷乳法。以四烏湯加炒麥芽一兩即止。不然。恐內結成癰。多致潰膿。亦有乳囊潰而成危候者。不可不知。若有子而乳不下者。通草八錢。
煮豬蹄湯飲之。白蝦汁亦妙。乳母氣血虛而不能蒸乳。八珍湯加黃耆、麥冬。肺胃虛寒而乳不通者。千金鍾乳湯。寒熱不均。氣道阻逆而乳不通者。麥門冬散。有熱。去鍾乳加漏蘆。因怒火者。逍遙散加參、耆、麥冬之類。凡產不蒸乳者。後必有變。須預言之。元氣壯實者。
白話文:
產後
醫生如果不了解情況,就當作是水腫來處理,用利水的藥物治療會很危險。產後身體本來就虛弱,又用藥物來使身體更虛弱,這叫做「重虛」,往往會導致夭折。應該多服用局方調經散,或四神散加上蓬朮、桃仁、肉桂、穿山甲,讓血液循環暢通,腫脹消退就會痊癒。陳無擇說,如果風邪侵入氣分,皮膚腫脹且浮虛,那是邪氣過盛。如果皮膚腫脹,形狀顏色像熟透的李子,那就是水腫。
水腫適合利小便,氣腫適合發汗。
各種出血,產後流鼻血,是氣血逆行所導致的。紫蘇飲加入童便和荊芥灰,如果口鼻出現黑氣才流鼻血,就難以治療。剛生產時,口中突然吐血或咳嗽出血,叫做血氣衝心,用四物湯加上延胡索、木香、炮姜來治療。生產很久之後,惡露已經排乾淨,卻又吐血或咳嗽出血,治療方法和一般人相同。產後血崩,是因為經脈還沒恢復,就過度勞累、生氣或行房事,大多會出現這種情況。如果小腹脹滿疼痛,表示肝經已經受損,最難治療。如果血滯導致小腹脹滿,用四烏湯加上蓬朮、肉桂。如果血少導致小腹空痛,用四物湯加上丁香、阿膠、艾葉。如果是肝火旺盛導致血亂行,用加味逍遙散。如果是脾氣鬱結不能統攝血液,用加味歸脾湯。如果是脾虛不能攝血,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是吃太油膩導致腸胃積熱而傷血,用清胃散加上炮楂。如果是風熱相搏傷血,用四君子湯加上防風、枳殼。如果是怕冷、嘔吐、大便頻繁腹瀉,用六君子湯加上炮姜。如果是下焦虛寒,不能統攝血液,導致漏下出血顏色暗淡或淋漓不止,可以選用千金芎藭湯或鹿茸散。
月經不來,哺乳的婦女在孩子滿一歲時月經來潮是正常的。如果孩子才半歲,母親就來月經,可能是血盛或血熱。血熱的人適合涼血,用四物湯加上續斷、黃芩。如果沒有在哺乳,就不在此限。如果孩子兩三歲,母親沒有月經而且沒有疾病,就不需要吃藥。如果身體疲倦、食慾不振、身體發熱,是血虛,適合用逍遙散加上人參、黃耆來健脾胃。如果用藥物強行通經就會出錯。如果脾胃虛弱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當歸。如果兼有鬱火傷脾,用歸脾湯加上丹皮、山梔子。如果是怒火傷血,用柴胡四物湯。如果氣血都虛弱,用八珍湯加上丹皮。
各種淋病,是因為熱邪侵入膀胱。虛弱的人會頻尿,有熱的人會排尿澀痛。氣血兼熱,血進入膀胱,就會隨尿液排出形成血淋。如果是膀胱虛熱,用六味丸。如果是陰虛而陽無以化生,用腎氣丸。因為土能生金,金能生水,應該滋養化源。如果年輕力壯,元氣強盛的人,可以用滑石、通草、車前子、葵子、瞿麥、蒲黃,用水煎服。
乳汁,產後三天,五更時發冷發熱,叫做蒸乳。如果產後乳房雖然腫脹但沒有硬塊,適合服用清利藥物,乳汁自然就會排出,再用美味的肉湯來引導。產後乳汁自行流出不止,是胃氣虛弱,適合服用五味異功散加上黃耆、五味子來收攝。如果乳汁過多、脹滿疼痛,用溫熱的布來敷。新生兒還不能吸吮乳汁,乳汁積聚,和血氣相搏,導致發高燒、口渴,乳房脹硬、抽痛,叫做妒乳。應該用手按摩擠出積乳,或是讓嬰兒吸吮更好,並用貝母、栝蔞實、甘草節、木通煎服。剛生產後因為孩子無法哺乳,蒸乳而發冷發熱作痛,俗稱乳膨,用斷乳的方法,用四烏湯加上炒麥芽一兩就可以停止。不然,恐怕會結成癰瘡,最後潰爛化膿,也有乳房囊腫潰破導致危險的,不能不知道。如果有孩子但沒有乳汁,用通草八錢,煮豬蹄湯來喝,白蝦汁也很好。乳母氣血虛弱而不能蒸乳,用八珍湯加上黃耆、麥冬。肺胃虛寒而乳汁不通,用千金鍾乳湯。寒熱不均,氣道阻滯而乳汁不通,用麥門冬散。有熱,就去掉鍾乳加上漏蘆。因為怒火導致的,用逍遙散加上人參、黃耆、麥冬之類的藥材。凡是產後沒有蒸乳的,之後一定會有變化,必須事先預言。元氣壯實的人則不在此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