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心悟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喘
經云:諸病喘滿,皆屬於熱。蓋寒則息微而氣緩,熱則息粗而氣急也。由是觀之,喘之屬火無疑矣。然而外感寒邪,以及脾腎虛寒,皆能令喘,未便概以火斷也。假如風寒外客而喘者,散之;直中於寒而喘者,溫之;熱邪傳裡,便閉而喘者,攻之;暑熱傷氣而喘者,清而補之;濕痰壅遏而喘者,消之;燥火入肺而喘者,潤之。此外感之治法也。各詳本門。
若夫七情氣結,鬱火上衝者,疏而達之,加味逍遙散。腎水虛而火上炎者,壯水制之,知柏八味丸。腎經真陽不足而火上泛者,引火歸根,桂附八味丸。若因脾虛不能生肺而喘者,五味異功散加桔梗,補土生金。此內傷之治法也。
夫外感之喘,多出於肺,內傷之喘,未有不由於腎者。經云:諸痿喘嘔,皆屬於下。定喘之法,當於腎經責其真水、真火之不足而主之。如或脾氣大虛,則以人參、白朮為主。參、術補脾土以生肺金,金旺則能生水,乃隔二、隔三之治也。更有哮症與喘相似,呀呷不已,喘息有音,此表寒束其內熱,致成斯疾,加味甘桔湯主之,止嗽散亦佳。古今治喘哮症,方論甚繁,大意總不出此。
加味逍遙散,(見類中。)
知柏八味丸,(即六味丸加知母,黃柏。)
桂附八味丸,(俱見類中)
五味異功散,(見虛證。)
白話文:
[喘]
古文提到:各種疾病的喘息和胸腹脹滿,大多是由於體內熱氣過盛所致。因為寒冷會使呼吸變得細微且緩慢,熱氣卻會讓呼吸變得粗重且急促。由此可見,喘息與體內火熱的關係可說是毫無疑問的。然而,外來的寒邪入侵,以及脾臟和腎臟虛弱導致的寒涼,都可能造成喘息,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喘息都是由火熱引起。
比如說,如果因為風寒侵襲而喘息,應採用散寒的方法;若是直接受到寒氣影響而喘息,應使用溫暖的治療方法;若熱邪進入身體內部,造成便祕和喘息,應使用攻下的方法;若是暑熱損傷氣血導致喘息,應採用清熱並補氣的方法;若濕氣和痰液阻塞導致喘息,應使用消解的方法;若是燥火進入肺部導致喘息,應使用滋潤的方法。這些都是對付外感引起的喘息的治療方法。詳細的治療方法請參考相關章節。
對於因情緒壓抑、心火上衝導致的喘息,應採用疏通和調節的方法,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。若是腎臟虛弱,火氣上升導致的喘息,應使用壯水制火的方法,可以使用知柏八味丸。若是腎臟真陽不足,火氣上升導致的喘息,應使用引火歸根的方法,可以使用桂附八味丸。若是因脾臟虛弱無法滋養肺部導致的喘息,可以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桔梗,補充脾胃以滋養肺部。這些都是治療內傷引起的喘息的方法。
外感引起的喘息,通常出現在肺部,而內傷引起的喘息,通常是因為腎臟的問題。古文提到:各種疲勞、喘息和嘔吐,通常是由於下焦的問題。因此,治療喘息的方法,應該從腎臟的真水和真火不足著手。若是脾氣極度虛弱,可以使用人參和白朮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。人參和白朮可以補充脾臟,滋養肺部,肺部強壯後可以產生更多的水分,這是一種間接治療的方法。另外,哮症和喘息非常相似,會不斷發出聲音,這是因為外表的寒氣束縛了體內的熱氣,導致這種疾病,可以使用加味甘桔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,止咳散也是非常好的選擇。古今治療喘息和哮症的方法非常多,但大體上不會超出以上所述的範疇。
加味逍遙散、知柏八味丸、桂附八味丸、五味異功散等藥物的詳細配方和使用方法,請參考相關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