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3)

1. 止嗽散

治諸般咳嗽。

桔梗(炒),荊芥,紫菀(蒸),百部(蒸),白前(蒸,各二斤),甘草(炒,十二兩),陳皮(水洗去白,一斤)

共為末。每服三錢,開水調下,食後臨臥服,初感風寒,生薑湯調下。

予制此藥普送,只前七味,服者多效。或問:藥極輕微,而取效甚廣,何也?予曰:藥不貴險峻,惟期中病而已,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。蓋肺體屬金,畏火者也,過熱則咳;金性剛燥惡冷者也,過寒亦咳。且肺為嬌臟,攻擊之劑既不任受,而外主皮毛,最易受邪,不行表散則邪氣留連而不解。

經曰:微寒微咳。寒之感也,若小寇然,啟門逐之即去矣。醫者不審,妄用清涼酸澀之劑,未免閉門留寇,寇欲出而無門,必至穿逾而走,則咳而見紅。肺有二竅,一在鼻,一在喉。鼻竅貴開而不閉,喉竅宜閉而不開。今鼻竅不通,則喉竅將啟,能無慮乎?本方溫潤和平,不寒不熱,既無攻擊過當之虞,大有啟門驅賊之勢。是以客邪易散,肺氣安寧。

宜其投之有效歟?附論於此,以諮明哲。

白話文:

這份古方[止嗽散]是用來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。

藥方成分包含炒過的桔梗,荊芥,蒸過的紫菀、百部和白前(各兩斤),炒過的甘草(十二兩),以及去掉白色部分並用水清洗過的陳皮(一斤)。所有藥材研磨成粉。

每次服用時,取三錢藥粉,以開水調勻飲用,最好是在飯後及睡前服用。若是初期感冒引起,則用生薑湯來調服。

我創作此藥方並廣泛分享,僅僅使用上述七種成分,許多服用者都反映效果良好。有人會問:藥方成分看似簡單,但卻能廣泛地產生療效,這是為什麼呢?我的回答是:藥物的價值不在於其強烈程度,而是能否對症下藥。這個配方是我經過深思熟慮後得出的結果。

肺臟屬金,畏懼火熱,過度的熱會導致咳嗽;同時,金屬性質剛硬乾燥,容易受寒,過度的寒也會引起咳嗽。再者,肺臟是脆弱的器官,無法承受猛烈的藥物,但同時,它主管皮毛,非常容易受到外邪侵襲,若不進行適當的散表,邪氣就會滯留不解。

根據醫學理論,稍微的寒冷會引發輕微的咳嗽。這種由寒冷引起的咳嗽,就像小偷一樣,只要開門驅趕就能將其趕走。然而,有些醫生未能準確判斷病情,誤用清涼或酸澀的藥物,這就如同關門留賊,讓小偷找不到出口,最後只能破窗而出,這時就會出現咳嗽帶血的情況。肺臟有兩個孔道,一個在鼻子,一個在喉嚨。鼻孔應保持通暢,而喉嚨孔道應保持閉合。如果鼻孔不通,喉嚨孔道就可能開放,這樣豈不是令人擔憂?

本藥方溫和潤澤,既不過寒也不過熱,避免了過度攻擊的風險,卻有著開門驅賊的效果。因此,異常的外邪容易被清除,肺臟的功能得以平靜。

這樣的療效,豈不是正符合醫理?我在此附上相關的討論,以供明智之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