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心悟》~ 卷四 (9)
卷四 (9)
1. 黃柏散
黃柏(一塊)
白話文:
黃柏(一塊)
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为: 黄柏(一块)
豬胰塗炙酥,為末。濕者乾摻,乾者,麻油調搽。
白話文:
將豬胰臟烤乾後研成細粉。濕疹可以使用細粉乾敷,乾性濕疹可以使用香油調和後塗抹。
2. 瘰癧
瘰癧者,肝病也。肝主筋,肝經血燥有火,則筋急而生瘰,瘰多生於耳前後者,肝之部位也。其初起即宜消瘰丸消散之。不可用刀針,及敷潰爛之藥。若病久已經潰爛者,外貼普救萬全膏,內服消瘰丸,並逍遙散,自無不愈。更宜戒惱怒,斷煎炒,及發氣、閉氣諸物,免致膿水淋漓,漸成虛損。患此者可毋戒歟!
白話文:
瘰癧這種病,是肝臟出問題導致的。肝經負責筋,如果肝經血少有火氣,筋就會緊張生出瘰癧。瘰癧多長在耳朵前後,那是肝臟所在的位置。病剛開始發作時,就應該用消瘰丸來消散它。不要用刀針,也不要敷會讓它潰爛的藥。如果病發很久已經潰爛,就用普救萬全膏外敷,並內服消瘰丸和逍遙散,一定會好。平時更要注意不要生氣發怒,不要吃煎炸食物,也不要吃會發氣、閉氣的食物,避免膿水大量流出,造成虛損。有這種病的人一定要忌口!
3. 消瘰丸
此方奇效,治愈者不可勝計。予亦刻方普送矣。
元參(蒸),牡蠣(煅醋研),貝母(去心蒸,各四兩)
共為末,煉蜜為丸。每服三錢,開水下,日二服。
普救萬全膏(見痹門。)
逍遙散(見類中。)
白話文:
這個方子效果奇佳,治癒的人數不計其數。我也將方子刻下來,免費贈送給大家。
藥方如下:
- 元參(蒸熟) 四兩
- 牡蠣(煅燒後用醋研磨) 四兩
- 貝母(去掉心,蒸熟) 四兩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丸子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溫水送服,一天服兩次。
備註:
- 此處提到的「普救萬全膏」和「逍遙散」都是常見的中藥方劑,可以參考相關書籍或網站了解其功效和用法。
4. 鼻
《素問》曰:西方白色,入通於肺,開竅於鼻。鼻塞者,肺寒也;鼻流清涕者,肺風也。香蘇散散之。若鼻中常出濁涕,源源不斷者,名曰鼻淵,此腦中受寒,久而不散,以致濁涕常流,如泉水之涓涓耳。然鼻淵初起,多由於寒,日久則寒化為熱矣。治宜通竅清熱,川芎茶調散主之。
白話文:
《素問》中記載:西方的顏色是白色,對應的臟腑是肺,與鼻子相通。鼻子塞住了,是肺部受寒造成的;鼻子流清鼻涕,是肺部受風造成的,可以使用香蘇散來緩解。如果鼻子經常流出渾濁的鼻涕,而且一直流個不停,這種情況稱為鼻淵,這是腦部受寒的結果,久而久之,寒氣轉化為熱氣。治療應該以疏通鼻竅、清熱為主,可以使用川芎茶調散。
更有鼻生瘜肉,名曰鼻痔,臭不可近,痛不可搖,宜用白礬散少許,點之,頃刻化水而消。又鼻中流血不止,名曰鼻衄,四生丸,生地六味湯主之。如不止,加犀角。
香蘇散(見太陽經證。)
白話文:
還有鼻子裡長出軟軟的腫塊,叫做鼻痔,臭得難以靠近,痛得無法搖晃。建議用少許白礬散,點上去,片刻就會化成水而消失。另外,鼻子流血不止,叫做鼻衄,治療方法為四生丸和生地六味湯。如果還是止不住,可以加犀角。
5. 川芎茶調散
川芎(酒拌),荊芥,白芷,桔梗(炒),甘草,黃芩(酒炒),川貝母(去心,各一兩),黑山梔(二兩)
共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,陳松蘿細茶調下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川芎(用酒拌過),荊芥,白芷,桔梗(炒過),甘草,黃芩(用酒炒過),川貝母(去心,各一兩),黑山梔(二兩)
6. 白礬散
白礬(煅枯,二錢),硇砂(五分)
共為細末。每用少許,點鼻痔上,即消。
白話文:
將白礬(煅燒至乾枯)二錢和硇砂五分一起研磨成細粉。每次使用時取少量,塗抹在鼻痔上,就會消除。
四生丸,生地六味湯(俱見虛勞。)
白話文:
- **四生丸:**適用於虛勞。
- **生地六味湯:**也適用於虛勞。
7. 耳
耳者,腎之外候,《中藏經》曰:腎者,精神之舍,性命之根,外通於耳。然足厥陰肝,足少陽膽經,皆絡於耳。凡傷寒邪熱耳聾者,屬少陽證,小柴胡湯主之。若病非外感,有暴發耳聾者,乃氣火上衝,名曰氣閉耳聾,宜用逍遙散,加蔓荊子、石菖蒲、香附主之。若久患耳聾,則屬腎虛,精氣不足,不能上通於耳,宜用六味地黃丸加枸杞、人參、石菖蒲、遠志之類。其患耳鳴如蟬聲、如鐘鼓聲,皆以前法治之。
白話文:
耳朵是腎臟外在的反應點。根據《中藏經》記載,腎臟是精神的居所,生命之源,並且與耳朵相通。不過,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都與耳朵相連。
如果因外感風寒,導致耳朵失聰,這是屬於少陽證,可用小柴胡湯治療。若非外感風寒,突然發生耳朵失聰,是氣火上衝所致,稱為「氣閉耳聾」,應使用逍遙散,並添加蔓荊子、石菖蒲、香附等藥物。
如果耳聾持續已久,則屬於腎虛,精氣不足,無法上達耳朵,應使用六味地黃丸,並添加枸杞、人參、石菖蒲、遠志等藥物。
若耳朵出現蟬鳴聲或鐘鼓聲的耳鳴,皆可依據上述方法治療。
若風熱相搏,津液凝聚,變為停豆抵耳之患,或膿水淋漓或癢極疼痛,此皆厥陰肝經風熱所致,宜用加味逍遙散,去白朮,加荷葉、木耳、貝母、香附、菖蒲之屬,外用紅棉散吹之。若耳內生瘡,並用前藥加金銀花主之。又百蟲入耳,宜用貓尿滴之,次則蔥汁猶可。若用麻油,恐蟲陷耳中不得出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風和熱互結,津液聚集,就會變成耳朵後方淋巴結腫大發炎的疾病,可能會出現膿水流出或劇烈疼痛,這是由於厥陰肝經風熱造成的,適合使用加味逍遙散,去除白朮,加入荷葉、木耳、貝母、香附、菖蒲等藥材,再用紅棉散直接吹敷患處。如果耳朵內長了瘡,可以在上述藥方中加入金銀花。另外,如果耳朵進了蟲子,建議使用貓尿滴入耳道,其次可以使用蔥汁。如果使用麻油,可能會導致蟲子陷入耳中而無法取出。
又法,以豬肉炙香,置耳邊,詐就寢,令蟲聞肉香,則出矣。
小柴胡湯(見少陽經病。)
逍遙散(見類中。)
六味地黃丸(見虛勞。)
白話文:
另外,可以用烤香豬肉,放在耳朵邊,假裝睡覺,讓蟲聞到肉香,就會出來。
8. 紅棉散
白礬(二錢),胭脂(燒灰存性,一錢)
白話文:
白礬兩錢,胭脂一錢(燒成灰後使用)。
上研勻,先用棉杖子,攪去膿水,更另用棉杖子蘸藥,摻入耳底即干。若停豆抵耳,加麝香五釐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先用棉花棒攪拌耳朵中的膿水,再用另一支棉花棒沾取藥粉,塞入耳道口直至藥粉變乾。如果膿水停滯在耳道深處,可以加入 5 釐克的麝香。
9. 痔瘡
方書有牝、牡、蟲、血之異名,而其實皆大腸經積熱所致。大法,宜用石菖蒲、忍冬藤煎水,以瓦罐盛藥,對痔熏透,然後傾入盆中浸洗之,冷則加水,如此頻頻熏洗,並服加減六味丸,及國老散,自然漸次消散,可免刀針藥線之苦,此亦醫痔之良法也。又肛門之前,腎囊之後,此間若有腫脹出膿,名曰懸癰,又名海底漏,最難收功。
白話文:
中醫書上把痔瘡稱為「牝痔」、「牡痔」、「蟲痔」、「血痔」等,但它們的本質都是因為大腸經積熱引起的。
治療痔瘡的有效方法,是使用石菖蒲和忍冬藤煎水。把藥水盛在瓦罐裡,對著痔瘡燻蒸,直到熱透。然後把藥水倒入盆中浸泡痔瘡。水涼了就再加水繼續燻蒸、浸泡。同時服用六味丸和國老散,痔瘡自然會逐漸消散,避免了開刀、穿針、上藥等痛苦,這也是治療痔瘡的好方法。
另外,在肛門前面、腎囊後面,如果腫脹化膿,稱為「懸癰」,也稱「海底漏」,最難治療。
若生於肛門之兩傍,則曰臟毒,較懸癰為輕耳,並用前藥主之。此症皆由腎水不足,相火內爍庚金而致然也,患者速宜保養真元,用藥扶持,庶可延生,辛毋忽視是禱。
白話文:
如果長在肛門兩側,那麼叫做「臟毒」,比「懸癰」輕微,也可以用前面提到的藥方來治療。這些症狀都是因為腎水不足,導致內部的相火灼燒了金水所造成的。患者應該要趕緊調養真元,用藥物來扶持,這樣纔有延續生命的希望,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