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4)

1. 寒熱虛實表裡陰陽辨

病有總要,寒、熱、虛、實、表、里、陰、陽,八字而已。病情既不外此,則辨證之法,亦不出此。一病之寒熱,全在口渴與不渴,渴而消水與不消水,飲食喜熱與喜冷,煩躁與厥逆,溺之長短、赤白,便之溏結,脈之遲數以分之。假如口渴而能消水,喜冷飲食,煩躁,溺短赤,便結,脈數,此熱也。

白話文:

疾病都有主要特徵,就是寒、熱、虛、實、表、裏、陰、陽,只有這八個字。病情的變化不超出這些特徵,所以辨別病情的法門,也不在這些特徵之外。在判斷一個病的寒熱時,全在於觀察病人是否口渴,口渴是否能喝下水,喜歡吃熱的還是冷的食物,是煩躁還是四肢冰冷,小便的多少、顏色深淺,大便的稀溏或結實,脈搏的緩慢或急促,依據這些來區分。例如病人口渴且能喝下水,喜歡吃冷的食物,煩躁,小便少而顏色深,大便結實,脈搏急促,這就是熱證。

假如口不渴,或假渴而不能消水,喜飲熱湯,手足厥冷,溺清長,便溏,脈遲,此寒也。

一病之虛實,全在有汗與無汗,胸腹脹痛與否,脹之減與不減,痛之拒按與喜按,病之新久,稟之厚薄,脈之虛實以分之。假如病中無汗,腹脹不減,痛而拒按,病新得,人稟厚,脈實有力,此實也。假如病中多汗,腹脹時減,復如故,痛而喜按,按之則痛止,病久,稟弱,脈虛無力,此虛也。

白話文:

判斷疾病的虛實,關鍵在於是否有出汗、胸腹是否脹痛、脹痛是否減輕、疼痛是否拒按或喜按、疾病的新舊程度、個人體質強弱以及脈象的虛實。

如果是疾病發作時不出汗、腹脹不減輕、疼痛並拒按、病情新發、體質強健、脈搏有力,這就是實證。

如果是疾病發作時多出汗、腹脹時而減輕時而復發、疼痛並喜按、按壓後疼痛減輕、病情較久、體質較弱、脈搏虛弱無力,這就是虛證。

一病之表裡,全在發熱與潮熱,惡寒與惡熱,頭痛與腹痛,鼻塞與口燥,舌苔之有無,脈之浮沉以分之。假如發熱惡寒,頭痛鼻塞,舌上無胎,脈息浮,此表也。假如潮熱惡熱,腹痛口燥,舌苔黃黑,脈息沉,此里也。

白話文:

一個人疾病的表裡症狀,完全根據發熱或潮熱、惡寒或惡熱、頭痛或腹痛、鼻塞或口乾,以及是否有舌苔,脈象的浮沉來區分。如果發熱惡寒,頭痛鼻塞,舌頭上沒有舌苔,脈象浮在表面,這是表證。如果潮熱惡熱,腹痛口乾,舌苔發黃或發黑,脈象沉在深處,這是裡證。

至於病之陰陽,統上六字而言,所包者廣。熱者為陽,實者為陽,在表者為陽;寒者為陰,虛者為陰,在裡者為陰。寒邪客表,陽中之陰;熱邪入里,陰中之陽。寒邪入里,陰中之陰;熱邪達表,陽中之陽。而真陰、真陽之別,則又不同。假如脈數無力,虛火時炎,口燥唇焦,內熱便結,氣逆上衝,此真陰不足也;假如脈大無力,四肢倦怠,唇淡口和,肌冷便溏,飲食不化,此真陽不足也。

白話文:

至於疾病的陰陽屬性,綜合前面所說的六個字,涵蓋的範圍很廣。熱性為陽,實症為陽,病在表為陽;寒性為陰,虛症為陰,病在裡為陰。寒邪侵襲表層,是陽中之陰;熱邪侵入裡層,是陰中之陽。寒邪侵入裡層,是陰中之陰;熱邪到達表層,是陽中之陽。但是真陰、真陽之間的區別,則又不同。比如:脈搏快而無力,虛火時常旺盛,口乾脣焦,內熱大便結實,氣逆上衝,這是真陰不足;比如:脈搏大而無力,四肢疲倦,脣色淡、口緩和,肌肉發冷、大便溏稀,飲食不消化,這是真陽不足。

寒、熱、虛、實、表、里、陰、陽之別,總不外此。然病中有熱證而喜熱飲者,同氣相求也。有寒證而喜冷飲,卻不能飲者,假渴之象也。有熱證而大便溏瀉者,挾熱下利也。有寒證而大便反硬者,名曰陰結也。有熱證而手足厥冷者,所謂熱深厥亦深、熱微厥亦微是也。有寒證而反煩躁,欲坐臥泥水之中者,名曰陰躁也。

白話文:

熱證、寒證、虛證、實證、表證、裏證、陰證、陽證的區別,總不出這些。然而,有些人生病時有熱證卻喜歡喝熱飲,這是「同氣相求」的緣故。有些人有寒證卻喜歡喝冷飲,但喝不下,這是「假渴」的表現。有些人生病時有熱證有大便溏瀉的情況,這是「挾熱下利」的表現。有些人生病時有寒證有大便反硬的情況,稱為「陰結」。有些人生病時有熱證手腳卻冰冷,這是「熱深厥亦深、熱微厥亦微」的表現。有些人生病時有寒證卻反倒煩躁不安,想要坐在泥水裡,稱為「陰躁」。

有有汗而為實證者,熱邪傳裡也。有無汗而為虛證者,津液不足也。有惡寒而為里證者,直中於寒也。有惡熱、口渴而為表證者,溫熱之病自里達表也。此乃陰陽變化之理,為治病之權衡,尤辨之不可不早也。

白話文:

有出汗卻是實熱症狀的,是由於熱邪傳入內裡造成的。有不出汗卻是虛寒症狀的,是由於津液不足造成的。有惡寒卻是內裡症狀的,是因為直接受寒造成的。有惡熱、口渴卻是外感症狀的,是因為溫熱疾病從內部到達了體表。這是陰陽變化的道理,也是治療疾病的依據,所以辨別它們是否正確非常重要。

2. 醫門八法

論病之原,以內傷、外感,四字括之。論病之情,則以寒、熱、虛、實、表、里、陰、陽,八字統之。而論治病之方,則又以汗、和、下、消、吐、清、溫、補,八法盡之。蓋一法之中,八法備焉。八法之中,百法備焉。病變雖多,而法歸於一。此予數十年來,心領神會,歷試而不謬者,盡見於八篇中矣。學者誠熟讀而精思之,於以救濟蒼生,亦未必無小補云。

白話文:

論述疾病的成因,可以概括為內傷、外感這四個字。論述疾病的症狀,則可以用寒、熱、虛、實、表、裏、陰、陽這八個字來統括。而論述治療疾病的方法,則可以用汗、和、下、消、吐、清、溫、補這八個法門來概括。因為在一個法門之中,八種法門都具備了。在八種法門之中,成百上千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都具備了。雖然疾病的變化很多,但治療的方法終歸於一。這是作者數十年來通過切身體會和反覆驗證後得出的結論,都在八篇著作中詳細闡述了。學者們如果能用心研讀並深入思考,用來救濟眾生,也未必不能發揮一些小小的作用。

3. 論汗法

汗者,散也。經云:邪在皮毛者,汗而發之是也。又云:體若燔炭,汗出而散是也。然有當汗不汗誤人者,有不當汗而汗誤人者。有當汗不可汗,而妄汗之誤人者。有當汗不可汗,而又不可以不汗,汗之不得其道以誤人者。有當汗而汗之不中其經,不辨其藥,知發而不知斂以誤人者。是不可以不審也。

白話文:

汗出,就是散發的意思。經書上說:邪氣在皮膚表面,需要通過發汗來散發出去。又說:身體像燒紅的炭火,出汗能散熱。

然而,也有一些情況下,該出汗不出汗會出問題;而不該出汗卻出汗也會出問題。有該出汗卻不該出汗的情況,而強行出汗會出問題。有該出汗卻不能出汗的情況,但又不能不出汗,錯誤的出汗方法會出問題。有該出汗的時候出汗了,但沒有針對正確的經絡,沒有分辨好藥物,知道發汗卻不知道收汗,這些都會出問題。所以,不能不慎重地看待出汗問題。

何則?風寒初客於人也,頭痛發熱而惡寒,鼻塞聲重而體痛,此皮毛受病,法當汗之,若失時不汗,或汗不如法,以致腠理閉塞,榮衛不通,病邪深入,流傳經絡者有之,此當汗不汗之過也。

白話文:

原因是什麼呢?初期風寒侵襲人體時,會出現頭痛、發燒、畏寒、鼻塞、聲音沙啞、身體痠痛等症狀,這是表皮受到風寒侵害,應該採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如果錯失時機不發汗,或者發汗的方法不得當,導致毛孔閉塞,氣血不通,病邪就會深入體內,散佈在經絡之中,這就是沒有在適當時機發汗的過失造成的。

亦有頭痛發熱與傷寒同,而其人倦怠無力,鼻不塞,聲不重,脈來虛弱,此內傷元氣不足之證;又有勞心好色,真陰虧損,內熱、晡熱,脈細數而無力者;又有傷食病,胸膈滿悶,吞酸噯腐,日晡潮熱,氣口脈緊者;又有寒痰厥逆,濕淫腳氣,內癰、外癰,瘀血凝積,以及風溫、濕溫,中暑自汗諸症,皆有寒熱,與外感風寒似同而實異,若誤汗之,變症百出矣。所謂不當汗而汗者此也。

白話文:

也有些頭痛發熱與傷寒病症相同,但患者卻感到疲倦無力,鼻子不塞,聲音也不沉重,脈搏虛弱無力,這是內傷元氣不足的證狀;還有人是因為勞心過度、縱慾無度,導致真陰虧損,出現內熱、午後發熱等症狀,脈搏細小數弱而無力;還有人是因為飲食不節,導致胸腹飽悶,吐酸水、打嗝有腐臭味,午後潮熱,氣口脈緊;還有人是因為寒痰停留,氣血不通,導致濕氣腳氣、內癰、外癰、淤血凝結,以及風溫、濕溫、中暑自汗等疾病,這些疾病都表現有寒熱,與外感風寒相似,但實際上卻不同,如果誤以為是風寒而發汗治療,就會出現各種變異的症狀。這正是所謂的不應該發汗而發汗的情況。

若夫症在外感應汗之例,而其人臍之左右上下,或有動氣,則不可以汗。經云:動氣在右,不可發汗,汗則衄而渴、心煩、飲水即吐。動氣在左,不可發汗,汗則頭眩、汗不止、筋惕肉瞤。動氣在上,不可發汗,汗則氣上衝,正在心中。動氣在下,不可發汗,汗則無汗,心大煩、骨節疼、目運、食入則吐、舌不得前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因外感邪氣需要發汗治療,但觀察患者的肚臍周圍有沒有動氣的現象,如果有,就不能讓他發汗。

《內經》說:

  • 動氣在右邊,不能發汗。發汗會導致流鼻血、口渴、心煩、喝水就吐。
  • 動氣在左邊,不能發汗。發汗會導致頭暈、出汗不止、肌肉抽搐、眼睛痙攣。
  • 動氣在上邊,不能發汗。發汗會導致氣上衝,停留在心臟。
  • 動氣在下邊,不能發汗。發汗不會出汗,還會導致心煩、骨節疼痛、眼睛轉動異常、吃了東西就吐、舌頭不能伸出口外。

又脈沉咽燥,病已入里,汗之則津液越出,大便難而譫語。又少陰證,但厥無汗,而強發之,則動血,未知從何道出,或從耳目,或從口鼻出者,此為下厥上竭,為難治。又少陰中寒,不可發汗,汗則厥逆蜷臥,不能自溫也。又寸脈弱者,不可發汗,汗則亡陽。尺脈弱者,不可發汗,汗則亡陰也。

白話文:

脈搏沉細且乾燥,表示病情已深入體內。此時如果發汗,體液會過度流失,導致大便困難和神志不清。

少陰證,主要症狀為手腳冰冷,但沒有出汗。如果強行發汗,會導致血液流動異常,流到哪條通道尚不確定,可能從耳朵、眼睛、鼻子或嘴巴流出,這種情況稱之為「下厥上竭」,很難治療。

少陰中寒,不能發汗。如果發汗,會導致厥逆(手腳冰冷、蜷縮)、臥牀不起,患者無法自行保暖。

寸脈虛弱,不能發汗。發汗會耗損陽氣。尺脈虛弱,不能發汗。發汗會耗損陰氣。

又諸亡血家不可汗,汗則直視、額上陷。淋家不可汗,汗則便血。瘡家不可汗,汗則痙。又傷寒病在少陽,不可汗,汗則譫妄。又壞病、虛人,及女人經水適來者,皆不可汗,若妄汗之,變症百出矣。所謂當汗不可汗,而妄汗誤人者此也。

白話文:

有出血問題的人不可以發汗,發汗會直視前方、額頭凹陷。有血尿的人不可以發汗,發汗會便血。有瘡的人不可以發汗,發汗會抽筋。還有傷寒病在少陽階段,不可以發汗,發汗會胡言亂語。另外,身體虛弱的人、女人月經剛來的人,都不可以發汗。如果勉強發汗,會導致各種症狀變化。所謂該發汗不發汗,而錯誤發汗危害人的就是這些情況。

夫病不可汗,而又不可以不汗,則將聽之乎?是有道焉,傷寒賦云:動氣理中去白朮,是即於理中湯去朮而加汗藥,保元氣而除病氣也。又熱邪入里而表未解者,仲景有麻黃石膏之例,有葛根黃連黃芩之例,是清涼解表法也。又太陽證、脈沉細,少陰證、反發熱者,有麻黃附子細辛之例,是溫中解表法也。

白話文:

疾病既不能發汗,又不能不發汗,那麼該怎麼辦呢?這裡有個方法:《傷寒賦》中說:「動氣理中去白朮」,就是從理中湯中去除白朮,加入發汗藥物,這樣既能保護元氣,又能去除病邪。

此外,熱邪進入體內,而表證未解除的情況,仲景提出了麻黃石膏的搭配,以及葛根黃連黃芩的搭配,這是清熱解表的方法。

對於太陽證脈象沉細,少陰證卻有發熱的情況,則有麻黃附子細辛的搭配,這是溫中解表的方法。

又少陽中風,用柴胡湯桂枝,是和解中兼表法也。又陽虛者,東垣用補中湯加表藥。陰虛者,丹溪用芎歸湯加表藥,其法精且密矣。總而言之,凡一切陽虛者,皆宜補中發汗。一切陰虛者,皆宜養陰發汗。挾熱者,皆宜清涼發汗。挾寒者,皆宜溫經發汗。傷食者,則宜消導發汗。

白話文:

另外,少陽中風的患者,使用柴胡湯加上桂枝,目的是調和內在(肝膽)與外在(皮膚)的病症。

如果患者陽氣虛弱,東垣派會使用補中湯加上發汗藥。如果患者陰氣虛弱,丹溪派會使用芎歸湯加上發汗藥。這些方法都很精細和周密。

總之,凡是陽氣虛弱的人,都適合用補中益氣的方法發汗。凡是陰氣虛弱的人,都適合用滋養陰氣的方法發汗。那些有熱證的人,都適合用清涼的方法發汗。那些有寒證的人,都適合用溫經的方法發汗。如果患者是因飲食不節導致生病,則適合用消導的方法發汗。

感重而體實者,汗之宜重,麻黃。感輕而體虛者,汗之宜輕,香蘇散。又東南之地,不比西北,隆冬開花,少霜雪,人稟常弱,腠理空疏,凡用汗藥,只須對症,不必過重。予嘗治傷寒初起,專用香蘇散加荊、防、川芎秦艽、蔓荊等藥,一劑愈,甚則兩服,無有不安。而麻黃峻劑,數十年來,不上兩餘。

白話文:

當感冒症狀嚴重而體質強壯時,宜用較重的發汗藥,如麻黃。而當感冒症狀較輕而體質虛弱時,宜用較輕的發汗藥,如香蘇散。

此外,東南地區與西北地區氣候不同,東南地區冬天也會開花,霜雪較少,居民體質普遍較弱,腠理疏鬆。因此,使用發汗藥時,只要對症即可,不必過重。

我曾經治療過多例傷寒初起,使用香蘇散加入荊芥、防風、川芎、秦艽、蔓荊等藥物,一劑就能痊癒,嚴重者兩劑即可,沒有出現過不適應的情況。而使用麻黃等性味峻烈的發汗藥,幾十年來,治療的病例不足兩例。

可見地土不同,用藥迥別。其有陰虛、陽虛、挾寒、挾熱、兼食而為病者,即按前法治之,但師古人用藥之意,而未嘗盡泥其方,隨時隨證酌量處治,往往有驗。此皆已試之成法,而與斯世共白之。所以拯災救患者,莫切乎此。此汗之之道也。且三陽之病,淺深不同,治有次第。

白話文:

不同的地域環境,所用藥物也不同。如果遇到陰虛、陽虛,或伴有寒熱,或兼有飲食因素導致的疾病,就按照前面的方法治療。但要理解古代醫家使用藥物的用意,而不是死板地照搬他們的藥方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,往往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。這些都是經過驗證的有效方法,公開出來與大家分享。用這種方法救助患者,是再恰當不過的了。這是發汗療法的方法。此外,三陽證的病症深淺不同,治療也應有先後順序。

假如症在太陽,而發散陽明,已隔一層。病在太陽陽明,而和解少陽,則引賊入門矣。假如病在二經,而專治一經,已遺一經。病在三經,而偏治一經,即遺二經矣。假如病在一經,而兼治二經,或兼治三經,則邪過經矣。況太陽無汗,麻黃為最。太陽有汗,桂枝可先。葛根專主陽明,柴胡專主少陽。

白話文:

  • 如果疾病在太陽經,而發散陽明經的治療,就隔了一層。疾病在太陽經和陽明經,而調和少陽經,就是引誘賊人進入門內。
  • 如果疾病在兩個經絡中,而專門治療一個經絡,就遺漏了另一個經絡。疾病在三個經絡中,而只治療一個經絡,就遺漏了兩個經絡。
  • 如果疾病只在一個經絡中,而同時治療兩個或三個經絡,就讓邪氣超出經絡範圍了。
  • 況且,太陽經沒有出汗時,麻黃是首選。太陽經有出汗時,桂枝可以先行。葛根專門主治陽明經,柴胡專門主治少陽經。

皆的當不易之藥。至於九味羌活,乃兩感熱證三陽三陰並治之法,初非為太陽一經設也。又柴葛解肌湯,乃治春溫夏熱之證,自里達表,其症不惡寒而口渴。若新感風寒,惡寒而口不渴者,非所宜也。又傷風自汗,用桂枝,傷暑自汗,則不可用,若誤用之,熱邪愈盛而病必增劇。

白話文:

上述藥方都是當務之急的重要藥物。至於九味羌活湯,是針對寒熱夾雜的熱證,同時治療太陽經、陽明經、少陽經和少陰經、厥陰經、太陰經。它並不是隻針對太陽經而設的。

另外,柴葛解肌湯用於治療春季溫熱和夏季暑熱的病症,它的作用是從內達表。患者的症狀是口渴,但不惡寒。如果患者是新感染了風寒,惡寒但口中不渴,就不適合使用柴葛解肌湯。

另外,受風邪後自發出汗,可以用桂枝湯。如果是由暑熱引起的自發出汗,就不能用桂枝湯。如果誤用桂枝湯,熱邪會更加嚴重,病情也會加重。

若於暑症而妄行發散,復傷津液,名曰重暍,多致不救。古人設為白朮、防風例以治風,設益元散香薷飲以治暑,俾不犯三陽禁忌者,良有以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暑症時胡亂發散治療,再次損傷津液,會導致病情加重,常難以挽救。古人制定了使用白朮和防風來治療風邪,使用益元散和香薷飲來治療暑熱的原則,就是為了避免犯下三陽禁忌,這是有道理的。

又人知發汗退熱之法,而不知斂汗退熱之法。汗不出則散之,汗出多則斂之。斂也者,非五味、酸棗之謂,其謂致病有因,出汗有由,治得其宜,汗自斂耳。譬如風傷衛汗自出者,以桂枝湯和榮衛,祛風邪而汗自止。若熱邪傳裡,令人汗出者,乃熱氣熏蒸,如釜中吹煮,水氣旁流,非虛也,急用白虎湯清之。若邪已結聚,不大便者,則用承氣湯下之,熱氣退而汗自收矣。

白話文:

一般人都知道發汗可以退燒,但不知道收汗也能退燒。不出汗時要讓它出汗,出汗過多時要收斂。所謂收斂,不是指用五味子或酸棗仁這些藥物,而是指找到發汗的原因,找出汗的來源,對症治療,汗水自然就會收斂。

比如風邪侵襲衛氣導致出汗,可以用桂枝湯調和榮衛,驅散風邪,汗水就會自然停止。如果熱邪傳入體內,導致出汗,那是因為熱氣蒸騰,就像鍋裡的水被煮沸,水蒸氣四處散逸。這種情況不是虛汗,需要用白虎湯來清熱。如果邪氣已經凝結,沒有大便,就可以用承氣湯來瀉下,熱氣消退,汗水自然會收斂。

此與傷暑自汗略同。但暑傷氣,為虛邪,只有清補並行之一法。寒傷形,為實邪,則清熱之外,更有攻下止汗之法也。復有發散太過,遂至汗多亡陽,身瞤動欲擗地者,宜用真武湯。此救逆之良藥,與中寒冷汗自出者,同類並稱。又與熱證汗出者,大相徑庭矣。其他少陽證,頭微汗,或盜汗者,小柴胡湯

白話文:

這類似於因暑熱而自發汗的症狀。但是,暑熱傷及氣機,屬於虛弱的邪氣,只能同時採用清熱補虛的方法。寒氣傷及形體,屬於實性的邪氣,除了清熱之外,還需要攻下,止住汗液的方法。另外,如果發散過度,導致汗液過多,陽氣耗散,身體震顫,想要撲倒在地,應該使用真武湯。這是搶救危急的良藥,與中寒發冷自發汗的症狀類似。而與發熱出汗的症狀有較大的區別。其他少陽證,頭部微微出汗,或者盜汗的,使用小柴胡湯。

水氣症,頭汗出者,小半夏加茯苓湯。至於虛人自汗、盜汗等症,則歸脾、補中、八珍、十全,按法而用,委曲尋繹,各盡其妙,而後即安,所謂汗之必中其經,必得其藥,知發而知斂者此也。嗟嗟!百病起於風寒,風寒必先客表,汗得其法,何病不除!汗法一差,夭枉隨之矣。

白話文:

對於水氣症,頭部出汗的患者,可以服用小半夏加茯苓湯。至於虛弱體質的人自汗、盜汗等症狀,則可以使用歸脾湯、補中益氣湯、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等方劑,根據病情適當調整。仔細辨證,充分發揮藥物的功效,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。古人云:「汗之必中其經,必得其藥,知發而知斂」,意指發汗治療必須辨清病變所在經絡,選用合適的藥物,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止汗。唉呀!百病皆起於風寒,風寒邪氣必定先侵犯人體表層,只要掌握發汗治療的法則,何種疾病不能治癒!發汗治療稍有偏差,就會陷入夭折困境。

籲!汗豈易言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