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2)

1. 保生四要

一曰:節飲食。人身之貴,父母遺體,食飲非宜,疾病蜂起。外邪乘此,纏綿靡己,浸淫經絡,凝塞腠理,變症百端,不可勝紀。唯有縱酒,厥禍尤烈,酒毒上攻,虛炎灼肺,變為陰虛,只緣酷醉。虛羸之體,全賴脾胃,莫嗜膏粱,淡食為最,口腹無譏,真真可貴。

白話文:

第一條:控制飲食。人的身體是父母給予的寶貴之物,飲食不恰當,就會引發各種疾病。外來的病邪乘虛而入,纏綿不休,深入經絡,堵塞皮毛腠理,變化出各種各樣的症狀,多得不可勝數。其中,過度飲酒的危害尤為嚴重。酒毒上攻,虛熱灼燒肺部,導致陰虛,源於過度酗酒。身體虛弱的人,全靠脾胃維持。不要嗜好肥甘厚味,飲食清淡為最佳。不挑食,纔是真正珍貴的。

二曰:慎風寒。人身之中,曰榮與衛。寒則傷榮,風則傷衛。百病之長,以風為最,七十二候,傷寒傳變,賊風偏枯,歪斜痿痹,寒邪相乘,經絡難明,初在三陽,次及三陰。更有中寒,肢冷如冰,急施溫補,乃可回春。君子持躬,戰戰兢兢,方其汗浴,切莫當風,四時俱謹,尤慎三冬,非徒衣厚,惟在藏精。

白話文:

第二個要點:謹慎防範風寒。人體內有榮氣和衛氣。寒冷會損傷榮氣,風邪會損傷衛氣。百病之中,風邪最為嚴重。一年有七十二個節氣,寒邪會變化傳播,風邪會導致偏枯、歪斜和麻痺。寒邪相乘,經絡不通,難以明辨。一開始侵襲三陽經,隨後侵及三陰經。還有受寒過度,四肢冰冷如冰的情況,需要緊急溫補,才能恢復元氣。有德行的人要謹慎小心,即使剛洗過熱水澡,也不要對著風吹。四季都要保持謹慎,尤其是在寒冬時節。保暖不只在於穿厚衣服,重要的是保護元氣精華。

三曰:惜精神。人之有生,惟精與神。精神不敝,四體長春。嗟彼昧者,不愛其身,多言損氣,喜事勞心,或因名利,朝夕熱中,神出於舍,舍則已空。兩腎之中,名曰命門,陰陽相抱,互為其根,根本無虧,可以長生。午、未兩月,金水俱傷,隔房獨宿,體質輕強。亥、子、丑月,陽氣潛藏,君子固密,以養微陽,金石熱藥,切不可嘗。積精全神,壽考彌長。

白話文:

第三戒:惜愛精神

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是精氣神。精神不衰竭,身體就能長久健康。可惜一些糊塗人,不愛惜自己的身體,多說話會損傷元氣,喜愛勞心費神的事,或者為了名利奔波,日夜操勞。這樣一來,神就會離開身體,身體就會空虛。兩個腎臟中間,叫做命門,陰陽相依相守,互相滋生。根本不虧損,就能長壽。午、未兩個月,金氣水氣都容易受傷,應避免與他人同房而睡,保持身體輕盈強健。亥、子、丑三個月,陽氣潛藏,君子宜固守精氣,以養護微弱的陽氣。金石熱藥,切不可服用。積蓄精氣神,壽命就會延長。

四曰:戒嗔怒。東方木位,其名曰肝。肝氣未平,虛火發焉,諸風內動,火性上炎。無恚無嗔,涵養心田,心田寧靜,天君泰然。善動肝氣,多至嘔血,血積於中,漸次發咳。凡人舉事,務期有得,偶爾失意,省躬自克。戒爾嗔怒,變化氣質,和氣迎人,其儀不忒。

白話文:

第四條:禁止發怒。在五行中,東方屬木,對應的臟器是肝臟。肝氣不順暢,就會產生虛火,引發內風作祟,虛火上炎。如果不生氣、不發怒,就能讓心田滋養平靜,心境安寧,精神安詳。經常生氣會影響肝氣運行,嚴重時會嘔吐出血,血液積聚在體內,逐漸導致咳嗽。世人做事總想要有所收穫,偶爾失意時,應反省自身,約束自己的行為。戒除發怒,改變氣質,以和善的態度待人,舉止自然得體。

2. 治陰虛無上妙方

天一生水,命曰真陰。真陰虧,則不能制火,以致心火炎上而克肺金,於是發熱、咳嗽、吐痰諸症生焉。蓋發熱者,陽爍陰也;咳嗽者,火刑金也;吐痰者,腎水虛泛而為痰,如鍋中之水,熱甚則騰沸也。當此時勢,豈徒區區草木之功所能濟哉!必須取華池之水,頻頻吞嚥,以靜治於無形。

白話文:

天地誕生了水,名為真陰。真陰不足,不能控制火氣,導致心火旺盛,剋制肺金,於是產生發燒、咳嗽、吐痰等症狀。發燒是因為陽氣灼燒陰氣;咳嗽是因為火氣剋制金氣;吐痰是因為腎水不足,浮泛為痰,就像鍋裏的水,太熱就會沸騰。此時,豈能僅靠草木之功來解決問題!必須取用華池之水,頻繁吞嚥,以無形的靜水來治理。

然後以湯丸佐之,庶幾水升火降,而成天地交泰之象耳。主方在吞津液。華池之水,人身之金液也,敷布五臟,灑陳六腑,然後注之於腎而為精。腎中陰虧,則真水上泛而為痰,將並華池之水,一擁俱出。痰愈多而肌愈瘦,病誠可畏。今立一法,二六時中,常以舌抵上齶,令華池之水,充滿口中,乃正體舒氣,以意目力送至丹田,口復一口,數十乃止。此所謂以真水補真陰,同氣相求,必然之理也。

白話文:

還要搭配湯丸服用,這樣水氣上升,火氣下降,形成天地交泰的狀態。主方在於吞嚥津液。口腔中的津液,是人體的金液,它滋潤五臟,遍佈六腑,最後匯聚到腎臟化為精華。腎臟中的陰氣不足,那麼真水就會上泛形成痰,將會連同口腔中的津液一起吐出。痰液越多,肌肉就會越消瘦,這種情況確實可怕。現在我制定一個方法,24小時內,經常讓舌頭抵住上顎,使口腔中充滿津液,然後緩緩運氣,用意念和目光將津液送入下丹田,一口接一口,重複數十次後才停止。這就是用真水補充真陰,同氣相求,是必然的道理。

詞彙解釋:

  • 庶幾:大概,希望
  • 水升火降:水氣上升,火氣下降
  • 天地交泰:陰陽調和
  • 主方:主要的治療方法
  • 華池:口腔
  • 金液:津液
  • 注:匯聚
  • 虧:不足
  • 真水:腎中陰精
  • 泛:上浮
  • 擁:一起
  • 俱:全部
  • 誠:的確
  • 二六時中:一天24小時
  • 抵:抵住
  • 上齶:上顎
  • 正體:端正身體
  • 舒氣:緩緩呼氣
  • 丹田:下腹部氣海穴或關元穴
  • 口復一口:一口接一口
  • 真陰:腎中陰精

每見今之治虛者,專主六味地黃等藥,以為滋陰壯水之法,未為不善,而獨不於本原之水,取其點滴以自相灌溉,是舍真求假,不得為保生十全之計,此予所以諄諄而為是言也。衛生君子,尚明聽之哉!

白話文:

我常常看到現在治療虛弱的人,都專門使用六味地黃丸等藥物,認為這是滋陰壯水的辦法,雖然這種做法並無不妥,但卻獨獨不去求取身體根本的水分,讓其一點一滴地自生自養。這種做法等於捨棄了真水而追求假水,無法達到完全保衛生命的目的,因此我才會反覆強調這個道理。注重養生保健的君子,希望你們認真聽取我的話!

3. 人參果

昔者純陽呂祖師,出賣人參果,一紋一枚,專治五勞七傷,諸虛百損。並能御外邪,消飲食,輕身不老,卻病延年。真神丹妙藥也。市人聞之,環聚爭買者千餘人。祖師大喝曰:此果人人皆有,但汝等不肯服食耳。眾方醒悟。

白話文:

從前,純陽派呂祖師傅,販賣人參果,每顆一枚,專門治療五勞七傷,各種虛弱損傷。還能抵抗外邪,消食開胃,讓身體輕盈不顯老,延年益壽。真是神丹妙藥啊。市集上的人一聽,紛紛爭相搶購,人數超過千人。祖師傅大聲喝道:這個果子人人都擁有,只是你們不肯服食罷了。眾人聽了才醒悟過來。

今之患虛者眾矣,或歸怨貧乏而無力服參,或歸怨醫家不早為用參,或歸怨醫家不應早用參,或歸怨用參之太多,或歸怨用參之太少,或歸怨用參而不用桂、附以為佐,或歸怨用參而不用耆、術以為援,或歸怨用參而不用二地、二冬以為制。議論風生,全不反躬自省,以致屢效屢復,難收全功。

白話文:

現在患有虛弱症的人很多,有的歸咎於貧窮,買不起人參來服用;有的歸咎於醫生沒有及時使用人參;有的歸咎於醫生不應該早用人參;有的歸咎於用人參太多;有的歸咎於用人參太少;有的歸咎於只用人參不用桂枝、附子作為輔助藥物;有的歸咎於只用人參不用耆術作為輔助藥物;有的歸咎於只用人參不用生地、熟地、麥冬、天冬作為制約藥物。大家議論紛紛,都沒有自我反省,導致反覆治療,難以痊癒。

不佞身肩是任,寧敢造次,博稽古訓,百法追尋,每見歷代良醫,治法不過若此。於是睜開目力,取來參果一車,普送虛人服食。凡病危而復安者,不論有參無參,皆其肯服參果者也。凡病愈而復發者,不論有參無參,皆其不服參果者也。世人請自思維,定知此中消息。惟願患者各懷其寶,必然服藥有功,住世永年,無負我祖師垂救之至意,是懇是禱。

白話文:

身為醫生,我不太願意造次下定論,但廣泛地研讀古訓,仔細追尋百種療法,發現歷代名醫的治療方法也不過如此。因此我費盡心力,收集了一車的人參果,免費贈送給虛弱的人服用。凡是病情危重後痊癒的人,無論是否服用人蔘果,都是因為他們願意服用的緣故;凡是病情痊癒後復發的人,無論是否服用人蔘果,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服用的緣故。希望各位患者自己思考,定能瞭解其中的道理。我只願患者都珍惜這個好東西,相信服藥一定會有效果,長命百歲,不辜負祖師爺一心救人的心意,這是我的請求,也是我的禱告。

以上數篇,發明醫中之誤,細詳調攝之方,蓋弭患於未萌,治未病之意也。後此皆言治法。

4. 醫有徹始徹終之理

或問曰:醫道至繁,何以得其要領,而執簡以馭繁也?余曰:病不在人身之外,而在人身之中。子試靜坐內觀,從頭面推想,自胸至足,從足跟推想,自背至頭;從皮肉推想,內至筋骨臟腑,則全書之目錄,在其中矣。凡病之來,不過內傷、外感,與不內外傷,三者而己。內傷者,氣病、血病、傷食,以及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是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我,醫術如此複雜,如何掌握它的要領,用簡潔的方法來應對繁雜的病情呢?我回答說,疾病並不發生在身體之外,而是在身體之內。你試著靜坐內觀,從頭面開始觀察,一直到胸脯和腳,從腳跟開始觀察,一直到背和頭部;從皮肉開始觀察,深入到筋骨臟腑,那麼整部醫書的目錄就都在其中了。所有疾病的發生,不外乎內傷、外感和既不內傷也不外感,這三種情況。內傷包括:氣病、血病、傷食以及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等因素造成的病症。

外感者,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是也。不內外傷者,跌打損傷、五絕之類是也。病有三因,不外此矣。至於變症百端,不過寒、熱、虛、實、表、里、陰、陽八字盡之,則變而不變矣。論治法,不過七方與十劑。七方者,大、小、緩、急、奇、偶、復,十劑者,宣、通、補、瀉、輕、重、滑、澀、燥、濕也。精乎此,則投治得宜矣。

白話文:

外感致病的因素包括: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。外傷和內傷包括跌打損傷、五官疾病等。疾病的原因只有這三種,不會超出這些範圍。至於各種不同的病症,不外乎寒、熱、虛、實、表、裏、陰、陽這八大類,因此症狀變化多端,但本質上不會改變。治療方法只有七法和十劑。七法是指:大劑量、小劑量、緩慢服藥、快速服藥、奇特藥方、常規藥方、重複用藥。十劑是指:發汗藥、通便藥、補益藥、瀉藥、輕劑量、重劑量、滑利藥、澀滯藥、燥性藥、濕性藥。精通這些,就能夠對症下藥。

又外感之邪,自外而入,宜瀉不宜補。內傷之邪,自內而出,宜補不宜瀉。然而瀉之中有補,補之中有瀉,此皆治法之權衡也。又有似症,如火似水,水似火,金似木,木似金,虛似實,實似虛,不可以不辨。明乎此,則病無遁情矣。學者讀書之餘,閉目凝神,時刻將此數語,細加領會,自應一旦豁然,融會貫通,徹始徹終,了無疑義,以之司命奚愧焉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外感邪氣從體外入侵,應該採用瀉法,不宜補。如果內傷邪氣從體內產生,應該採用補法,不宜瀉。不過,瀉法中也有補的作用,補法中也有瀉的作用,這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權衡。還有,有的症狀相似,例如火症像水症,水症像火症,金症像木症,木症像金症,虛症像實症,實症像虛症,如果不仔細辨別,就容易誤診。明白了這些道理,再遇到疾病就不會不知所措了。學習醫學的人在課餘時間,不妨閉目凝神,細細體會這些話。這樣,在某一刻就會突然豁然開朗,融會貫通,從頭到尾都毫無疑問,用這些理論來診治疾病,又何須愧疚呢?

5. 內傷外感致病十九字

人身之病,不離乎內傷、外感,而內傷、外感中,只一十九字盡之矣。如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外感也。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,與夫陽虛、陰虛、傷食,內傷也。總計之,共一十九字,而千變萬化之病,於以出焉。然病即變化,而總不離乎一十九字,一十九字總之,一內傷、外感而已。

白話文:

人體疾病的產生,不外乎內在損傷和外來侵襲。而內傷和外感,都包含在以下十九個字中:

  • 外感: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
  • 內傷: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、陽虛、陰虛、傷食

總計起來,共有十九個字。千變萬化的疾病,都從這十九個字中產生。疾病形式雖然變化多端,但總離不開這十九個字。歸根結底,疾病只有內傷和外感兩種。

所謂知其要者,一言而終,不知其要,流散無窮。此道中必須提綱挈領,然後拯救有方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