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心悟》~ 卷三 (12)
卷三 (12)
1. 加味升麻湯
升麻,葛根,赤芍,甘草(各一錢),石膏(二錢),薄荷(三分)
燈心二十節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【加味升麻湯】
藥材包含:升麻、葛根、赤芍、甘草(這四種各取一錢的量),石膏(需兩錢的量),薄荷(只需三分的量)。
另外,準備二十節的燈心草,將所有藥材與水一同煎煮後服用。
2. 半夏白朮天麻湯
半夏(一錢五分),白朮,天麻,陳皮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,生薑(二片),大棗(三個),蔓荊子(一錢)
虛者,加人參。
水煎服。
六味丸、八味丸,(見類中。)
白話文:
【半夏白朮天麻湯】
配方包含:半夏(用量約為一錢五分)、白朮、天麻、陳皮、茯苓(這些材料各用一錢)、甘草(經過烘烤,用量為五分)、生薑(兩片)、大棗(三個)、蔓荊子(一錢)。
如果身體狀況虛弱,可以加入人參。
服用方式是用水煎煮後飲用。
另外有提到六味丸和八味丸,但詳細內容需要參考其他相關資料。
3. 普濟消毒飲
治大頭症。腫甚者,宜砭之。
甘草,桔梗,黃芩(酒炒),黃連(酒炒,各一錢),馬勃,元參,橘紅,柴胡(各五分),薄荷(六分),升麻(二分),連翹,牛蒡子(炒,各八分)
水煎服。體虛,加人參五分;便閉,加大黃(酒煨,一錢)。
愚按:此症須用貝母、人中黃、荷葉為妙。發頤症,倍柴胡,加丹皮。喉嚨腫痛,倍桔梗、甘草。
砭法,以上細瓷鋒,用竹片夾定,緊扎,放鋒出半分,對患處,另以箸敲之,遍刺腫處,俾紫血多出為善。刺畢,以精肉貼片時,再用雞子清,調乳香末潤之。此地不宜成膿,頭內中空,耳前後更多曲折,提膿拔毒,恆多不便,故針砭斷不可少。
針法,以小布針兩枚,手法扣定,露鋒纖少,遍刺腫處,血出立松。更敷前藥,自然消散,用針砭時,須正心誠意,咬定牙齒,下手刺之。
白話文:
這份古方是治療大頭病的,也就是嚴重的面部腫脹。如果腫脹情況很嚴重,建議進行針砭治療。
配方如下:甘草、桔梗、黃芩(酒炒)、黃連(酒炒)、馬勃、元參、橘紅、柴胡、薄荷、升麻、連翹、牛蒡子(炒)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身體虛弱,可加入人參;若便祕,則加入大黃。
個人認為,此病還可以配合使用貝母、人中黃、荷葉,效果會更好。對於發頸部腫脹的病症,柴胡的劑量要加倍,並添加丹皮。若喉嚨腫痛,則桔梗和甘草的劑量也需加倍。
針砭療法是使用細長的瓷器尖端,以竹片固定,緊密包紮,讓尖端露出約半分,對準患處,再以筷子敲擊,全面刺激腫脹部位,使紫血充分排出。刺完後,將瘦肉貼在患處片刻,再用雞蛋清調和乳香粉潤滑患處。因為頭部不宜形成膿腫,頭內部中空,耳前後又有很多曲折,排膿排毒往往不方便,因此針砭治療不可或缺。
針刺療法是使用兩枚小布針,以手術技巧固定,只露出極少的尖端,全面刺入腫脹部位,血出後即刻鬆弛。然後再塗上前面提到的藥物,自然就會消散。在進行針砭療法時,必須保持心情平靜,咬緊牙關,果斷下針。
4. 防風散
治破腦傷風。
防風,生南星(炮,等分)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童便沖酒調服。
補中益氣湯,(見類中。)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頭部受傷而感染風寒的藥方,名為「防風散」。
所需藥材為防風和生南星(需炮製),兩者份量相等。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的藥粉,用孩童的尿液沖淡酒後調和藥粉一同服用。
另外還提到了「補中益氣湯」,但詳細內容可參考其他相關資料。
5. 心痛
當胸之下,岐骨陷處,屬心之部位,其發痛者,則曰心痛。然心不受邪,受邪則為真心痛,旦暮不保矣。凡有痛者,胞絡受病也。胞絡者,心主之宮城也。寇凌宮禁,勢已可危,而況犯主乎?故治之宜亟亟也。心痛有九種,一曰氣,二曰血,三曰熱,四曰寒,五曰飲,六曰食,七曰虛,八曰蟲,九曰疰,宜分而治之。
氣痛者,氣壅攻刺而痛,遊走不定也,沉香降氣散主之。血痛者,痛有定處而不移,轉側若刀錐之刺,手拈散主之。熱痛者,舌燥唇焦,溺赤便閉,喜冷畏熱,其痛或作或止,脈洪大有力,清中湯主之。寒痛者,其痛暴發,手足厥冷,口鼻喜冷,喜熱畏寒,其痛綿綿不休,脈沉細無力,姜附湯加肉桂主之。
飲痛者,水飲停積也,乾嘔吐涎,或咳,或噎,甚則搖之作水聲,脈弦滑,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。食痛者,傷於飲食,心胸脹悶,手不可按,或吞酸噯腐,脈緊滑,保和湯主之。虛痛者,心悸怔忡,以手按之則痛止,歸脾湯主之。蟲痛者,面白唇紅,或唇之上下有白斑點,或口吐白沫,飢時更甚,化蟲丸主之。
疰痛者,觸冒邪祟,卒爾心痛,面目青暗,或昏憒譫語,脈來乍大乍小,或兩手如出兩人,神朮散、蔥白酒、生薑湯並主之,此治心痛之大法也。
或問:久痛無寒,暴痛無火,然乎?否乎?答曰:此說亦宜斟酌。如人宿有積熱,或受暑濕之熱,或熱食所傷而發,則暴痛亦屬火矣,豈宜熱藥療之。如人本體虛寒,經年累月,憑發無休,是久痛亦屬寒矣,豈宜寒藥療之。且凡病始受熱中,末傳寒中者,比比皆是。必須臨症審確,逐一明辨,斯無誤也。
又或謂:諸痛為實,痛無補法。亦非也,如人果屬實痛,則不可補,若屬虛痛,必須補之。虛而寒者,則宜溫補並行,若寒而不虛,則專以溫劑主之。丹溪云:溫即是補。若虛而兼火,則補劑中須加涼藥。此治痛之良法,治者宜詳審焉。
白話文:
[心痛]
在胸口下方,胸骨凹陷的位置,這是屬於心臟的區域,如果這區域出現疼痛,我們稱之為心痛。然而,心臟本身不易受到外邪的影響,一旦受到影響成為真正的「真心痛」,病情可能在早晚間迅速惡化。通常有疼痛的情況,多是由於心臟周圍的血管或組織受到影響。這些血管或組織,可以視為保護心臟的城堡。當有外敵侵入這道防線,情況已經很危險了,更何況直接侵犯到心臟呢?因此,治療這種病態應該要盡快進行。
心痛有九種類型,分別是氣痛、血痛、熱痛、寒痛、飲痛、食痛、虛痛、蟲痛以及疰痛,應根據不同類型對症下藥。
氣痛,指的是由於氣流阻塞導致的刺痛感,疼痛位置會隨時間改變,治療上可用沉香降氣散。血痛,疼痛位置固定不變,轉動身體時感覺像被刀割或針刺,治療上可用手拈散。熱痛,表現為舌頭乾燥、嘴脣焦裂、尿色深紅、便祕、喜愛冷飲、害怕熱氣,疼痛時發時止,脈搏洪大有力,治療上可用清中湯。寒痛,疼痛突然爆發,手腳冰冷,口鼻喜歡接觸冷空氣,喜愛熱食、害怕寒冷,疼痛持續不斷,脈搏沉細無力,治療上可用薑附湯加上肉桂。
飲痛,是由於水飲在體內積聚,可能伴隨乾嘔、吐涎、咳嗽或噎食,嚴重時搖晃身體會聽見水聲,脈搏弦滑,治療上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。食痛,由飲食過量引起,心胸感到脹悶,手不能按壓,可能伴有胃酸反流或腐臭味的打嗝,脈搏緊滑,治療上可用保和湯。虛痛,心悸頻繁,用手按住會減輕疼痛,治療上可用歸脾湯。蟲痛,面色蒼白、嘴脣紅潤,或者嘴脣上下有白斑,或口吐白沫,飢餓時更為嚴重,治療上可用化蟲丸。
疰痛,由於接觸到邪氣,突然心痛,面色青黑,或者昏迷胡言亂語,脈搏忽大忽小,或者兩手的脈象不一致,治療上可用神朮散、蔥白酒、生薑湯,這是治療心痛的基本原則。
有人問:長期疼痛沒有寒氣,突然疼痛沒有火氣,這種說法對嗎?回答是:這種說法需要具體分析。比如,如果一個人長久以來就有內熱,或者受到暑濕的影響,或者因熱食造成傷害而發病,那麼突然的疼痛也可能與火氣有關,怎麼能用熱藥來治療呢?相反,如果一個人體質本來就虛弱寒涼,長年累月地疼痛不止,這種長期的疼痛也可能是因為寒氣,怎麼能用寒藥來治療呢?而且,疾病從初期的熱性轉變為後期的寒性,這種情況比比皆是。必須根據實際病情準確判斷,一一明辨,這樣纔不會產生誤診。
另外有人認為:所有疼痛都是實證,沒有補充的治療方法。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。如果確實是實證引起的疼痛,當然不能補充;但如果是虛證引起的疼痛,就必須補充。對於虛寒型的疼痛,應該溫補並舉;對於只有寒氣但不虛弱的情況,則專門使用溫熱的藥物。丹溪曾經說過:溫暖就是補充。對於虛弱且伴有火氣的情況,在補充的藥物中必須加入涼性藥物。這是治療疼痛的有效方法,醫生應該詳細檢查患者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