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二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0)

1. 耳聾

問曰:耳聾何以是少陽證?答曰:足少陽膽經,上絡於耳,邪在少陽,則耳聾也。又問曰:厥陰亦耳聾,何也?答曰:肝膽相為表裡,肝病連膽,故亦耳聾也。但少陽耳聾,必往來寒熱;厥陰耳聾,則舌蜷、囊縮,自有別耳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為什麼耳聾會被視為少陽經的症狀呢?回答是:腳的少陽膽經,向上連繫至耳朵,如果邪氣影響到少陽經,就會導致耳聾。

再有人問:厥陰經也會導致耳聾,這是為什麼呢?回答是:肝臟和膽囊互為表裡,當肝臟有疾病時會影響到膽囊,因此也會引起耳聾。但是,少陽經引起的耳聾,通常會伴隨著冷熱交替的現象;而厥陰經引起的耳聾,則可能會出現舌頭捲縮、睪丸收縮等症狀,這兩者是有區別的。

2. 胸滿

問曰:胸滿何以是半表半裡證?答曰:胸半以上,乃清陽之分,正在半表半裡,邪至此,將入里而未深入於裡也。故胸滿而腹未滿者,乃邪氣而非有物也。若腹中脹滿,則為有物矣。又問曰:痞氣亦胸前脹滿,何以別之?答曰:邪入三陰經,而未結聚成實,醫遽下之,致成痞氣,必須問其曾經下否,若經下而後胸滿者,痞氣也。若未經下而胸前脹滿,即屬少陽也。

陶氏治法,少陽證兼胸滿者,小柴胡加枳桔,如未效,本方對小陷胸湯一服,如神為妙。是知用藥,亦自有相通者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說:為什麼胸滿是半表半裡的症狀?回答是:胸部以上的地方,是身體清陽之氣所在,正好位於半表半裡的位置。當邪氣到達這裡,正準備進入身體內部但還未完全深入。因此,如果只有胸滿而腹部並未感到脹滿,這是由於邪氣所致,並非體內有異物。但如果腹部也感到脹滿,那可能就是體內有異物了。

再進一步問:痞氣同樣會導致胸口脹滿,我們該如何區分?回答是:邪氣進入三陰經脈,但尚未凝結成實質病竈時,如果醫生過早地進行瀉下治療,可能會導致痞氣的產生。判斷是否為痞氣,需詢問患者是否曾接受過瀉下治療,如果是在瀉下治療後出現胸滿,那可能是痞氣。反之,如果未曾進行瀉下治療就感到胸口脹滿,那可能就是少陽病症。

陶氏的治療方法,對於少陽病症同時伴有胸滿的情況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枳實和桔梗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改用小柴胡湯配合小陷胸湯服用一次,效果奇佳。由此可知,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,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。

3. 脅痛

問曰:脅痛何以是半表半裡證?答曰:足少陽膽經,布之脅下,故有脅痛。至於他經,或出於巔背,或布於面目,則無此症。又問曰:水氣亦有脅痛,何也?答曰:水氣脅痛,必見乾嘔,咳引脅下痛,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,極重者,十棗湯攻之。若半表半裡脅痛,外必兼見少陽證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為什麼脅痛會被視為半表半裡的病症呢?回答是:因為足少陽膽經分佈在脅下的部位,所以會出現脅痛的症狀。至於其他經絡,有的出現在頭頂背部,有的分佈在臉部和眼睛周圍,就不會有這樣的症狀。

再問:水氣病也會有脅痛的情況,這是為什麼呢?回答是:水氣病引起的脅痛,通常會伴隨乾嘔,咳嗽時脅下會感到疼痛。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來治療。如果病情非常嚴重,則可以使用十棗湯來進行強力的治療。

如果是半表半裡的脅痛,從外表看來一定會同時出現少陽證的相關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