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中風門

中風者,真中風也,有中腑、中臟、中血脈之殊。中腑者,中在表也,外有六經之形證,與傷寒六經傳變之證無異也。中太陽,用桂枝。中陽明,葛根湯加桂枝。中少陽,小柴胡湯加桂枝。其法悉具傷寒門,茲不贅。中臟者,中在裡也,其人眩僕昏冒,不醒人事,或痰聲如曳鋸,宜分臟腑、寒熱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中風指真正的中風,按受影響部位可分為中腑、中臟、中血脈。中腑指外在表層,會出現六經傳變的症狀,與傷寒六經傳變的症狀類似。如果中太陽經,可用桂枝湯治療;中陽明經,可用葛根湯加桂枝治療;中少陽經,可用小柴胡湯加桂枝治療。具體的治療方法請參閱傷寒科章節,此處不再贅述。中臟指內在臟器受損,患者會出現眩暈、昏迷、人事不省等症狀,或出現痰鳴如鋸。應根據受影響的臟腑、寒熱情況進行治療。

假如其人素挾虛寒,或暴中新寒,則風水相遭,寒冰徹骨,而風為寒風矣;假如其人素有積熱,或鬱火暴發,則風乘火勢,火借風威,而風為熱風矣。為熱風多見閉症,其證牙關緊急,兩手握固,法當疏風開竅,先用搐鼻散吹之,次用牛黃丸灌之。若大便閉結,腹滿脹悶,火勢極盛者,以三化湯攻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原本就有虛寒的體質,或突然受了新的寒氣,那麼風和寒氣就會同時作用,寒氣侵入骨髓,而風就成為了寒風;如果一個人原本就有內熱,或鬱火突然發作,那麼風就會助長火勢,火也會藉助風威,而風就成為了熱風。熱風大多會導致閉症,其症狀包括牙關緊閉、雙手握拳,治療方法應該疏風開竅,先用搐鼻散吹入鼻中,再用牛黃丸灌服。如果大便閉結、腹滿脹悶,火勢極盛,則可以用三化湯攻之。

為寒風,多見脫證,其證手撒、脾絕,眼合、肝絕,口張、心絕,聲如鼾、肺絕,遺尿、腎絕,更有兩目直視,搖頭上竄,髮直如妝,汗出如珠,皆脫絕之證,法當溫補元氣,急用大劑附子理中湯灌之。若痰涎壅盛,以三生飲加人參灌之。間亦有寒痰壅塞,介乎閉脫之間,不便驟補者,用半夏、橘紅各一兩,濃煎至一杯,以生薑自然汁對衝,頻頻灌之,其人即蘇,然後按其虛而調之。

白話文:

外感寒風,容易出現虛脫的症狀,其症狀包括:

  • 手撒:手腳無力,無法動作
  • 脾絕:脾氣虛弱,出現食慾不振、腹瀉等症狀
  • 眼合:眼睛合不起來
  • 肝絕:肝氣虛弱,出現眩暈、頭痛等症狀
  • 口張:嘴巴張不開
  • 心絕:心氣虛弱,出現心悸、氣短等症狀
  • 聲如鼾:呼吸如鼾聲,表示肺氣虛弱
  • 遺尿:腎氣虛弱,導致小便失禁
  • 兩目直視:眼睛直視前方,不轉動
  • 搖頭上竄:頭部劇烈搖晃,有上竄的感覺
  • 髮直如妝:頭髮豎起如針,汗出如珠:大汗淋漓

這些都是虛脫的症狀。治療方法應以溫補元氣為主,急用大劑量附子理中湯灌服。如果痰涎壅盛,改用三生飲加入人參灌服。有時寒痰壅塞,介於閉氣和虛脫之間,不便驟然補益,可用半夏、橘紅各一兩,濃煎至一杯,加入生薑汁對沖,頻頻灌服,病人即可甦醒,之後再根據其虛證進行調養。

然予自揣生平,用附子理中治愈者甚多,其用牛黃丸治愈者,亦恆有之,惟三化湯一方,並未舉用。此必天時、地土、人事之不同。然寒熱之劑,屹然並立,古方具在,法不可泯,故兩存之,以備參酌。中血脈者,中在經絡之中也。其證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是也,大秦艽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但是我自認過去曾用附子理中湯治癒過很多患者,用牛黃丸治癒過的也不少,只是三化湯這一方,我沒有使用過。這肯定是因為天時、地域和人事的不同。然而,寒熱性藥物始終併存,古方仍然可用,藥理不可遺忘,所以兩種方法都記錄下來,供大家參考。所謂「中血脈」,是指經絡中的血脈。它的徵狀是嘴眼歪斜、半身不遂,可用大秦艽湯來治療。

偏在左,倍用四物湯;偏在右,佐以四君子湯。左右俱病,佐以八珍湯,並虎骨膠丸,此治真中之大法也。

白話文:

偏向於左側,加倍使用四物湯;偏向於右側,配合使用四君子湯。左右兩側都有不適,配合使用八珍湯,同時服用虎骨膠丸,這是治療中醫真中病的良方。

2. 口噤、角弓反張

口噤、角弓反張,痙病也。但口噤而兼反張者,是已成痙也,小續命湯。口噤而不反張者,是未成痙也,大秦艽湯。其痙病俱見前傷寒兼證中,宜細加查覈。

白話文:

嘴巴閉緊、嘴角抽搐向上,是痙病。如果嘴巴緊閉且伴隨嘴角抽搐,那是已經形成痙病,應服用小續命湯。如果嘴巴緊閉但沒有嘴角抽搐,那是還沒形成痙病,應服用大秦艽湯。這兩種痙病都出現在之前的傷寒併症中,應仔細檢查確認。

3. 不語

不語有心、脾、腎三經之異,又有風寒客於會厭,卒然無音者。大法,若因痰迷心竅,當清心火,牛黃丸,神仙解語丹。若因風痰聚於脾經,當導痰涎,二陳湯加竹瀝、薑汁,並用解語丹。若因腎經虛火上炎,當壯水之主,六味湯加遠志、石菖蒲。若因腎經虛寒厥逆,當益火之源,劉河間地黃飲子,或用虎骨膠丸加鹿茸。

若風寒客於會厭,聲音不揚者,用甘桔湯加疏散藥。

白話文:

不提有心經、脾經、腎經之別,有時是風寒侵襲會厭部位,突然失聲的。

治療方法:

  • 如果是痰液阻塞心竅,應清心火,服用牛黃丸、神仙解語丹。
  • 如果是風痰聚集於脾經,應化痰涎,服用二陳湯加入竹瀝、薑汁,同時服用解語丹。
  • 如果是腎經虛火上炎,應滋養腎水,服用六味湯加入遠志、石菖蒲。
  • 如果是腎經虛寒厥逆,應溫補腎陽,服用劉河間地黃飲子,或使用虎骨膠丸加入鹿茸。

4. 遺尿

遺尿謂之腎絕,多難救,然反目遺尿者,為腎絕,若不反目,但遺尿者,多屬氣虛,重用參、耆等藥,補之則愈。

白話文:

尿失禁稱為「腎絕」,通常很難醫治。但是如果眼睛向上翻白眼,同時出現尿失禁,則為「腎絕」。如果沒有翻白眼,但只是尿失禁,多半是氣虛造成的。可以使用人參、黃耆等補氣藥物治療,就能夠痊癒。

桂枝湯、葛根湯、小柴胡湯,(俱見傷寒)

白話文:

桂枝湯、葛根湯、小柴胡湯(皆載於傷寒論中)

5. 搐鼻散

治一切中證,不醒人事,用此吹鼻中,有嚏者生,無嚏者難治。

白話文:

治療所有中風症狀,如果病人失去意識,使用這個藥粉吹入鼻中,能夠打噴嚏的就可以救治,如果不打噴嚏的就難以治療。

細辛(去葉),皂角(去皮弦,各一兩),半夏(生用,五錢)

為極細末,瓷瓶收貯,勿泄氣,臨用吹一、二分入鼻孔中取嚏。

白話文:

細辛(去除葉子),皁角(去除外皮和內膜,各 1 兩),半夏(生用,5 錢)

6. 牛黃丸

治中風痰火閉結,或瘛瘲癱瘓,語言謇澀,恍惚眩暈,精神昏憒,不省人事,或喘嗽痰壅,煩心等症。

白話文:

治療中風導致的痰火閉結,或者抽搐癱瘓,語言表達困難,精神恍惚頭暈,意識不清,或者喘咳痰多,心煩等症狀。

牛黃(六錢),麝香,龍腦(以上三味另研),羚羊角,當歸(酒洗),防風,黃芩,柴胡,白朮,麥冬(去心),白芍(各七錢五分),桔梗,白茯苓,杏仁(去皮尖),川芎,大豆黃卷,阿膠(各八錢五分),蒲黃,人參(去蘆),神麯(各一兩二錢五分),雄黃(另研,四錢),甘草(二兩五錢),白蘞,肉桂(去皮),乾薑(各三錢七分),犀角(鎊,一兩),乾山藥(三兩五錢),大棗(五十枚,蒸爛去皮核),金箔(六百五十片,內存二百片為衣)

白話文:

藥材:

  • 牛黃:6錢
  • 麝香、龍腦(另研):各適量
  • 羚羊角、當歸(酒洗)、防風、黃芩、柴胡、白朮、麥冬(去心)、白芍:各7錢5分
  • 桔梗、白茯苓、杏仁(去皮尖)、川芎、大豆黃卷、阿膠:各8錢5分
  • 蒲黃、人參(去蘆)、神麯:各1兩2錢5分
  • 雄黃(另研):4錢
  • 甘草:2兩5錢
  • 白蘞、肉桂(去皮)、乾薑:各3錢7分
  • 犀角(鎊):1兩
  • 乾山藥:3兩5錢
  • 大棗(50枚,蒸爛去皮核)
  • 金箔:650片(其中200片用作藥衣)

為細末,煉蜜同棗膏丸,每兩作十丸,用金箔為衣,每服一丸,溫水化下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細粉,與蜂蜜和棗膏混合製成藥丸,每兩藥粉製成十顆藥丸。用金箔包裹藥丸,每次服用一顆,用溫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