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心悟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喉痹
喉間腫痛,名曰喉痹。古人通用甘桔湯主之,然有虛火、實火之分;緊喉、慢喉之別,不可不審。虛火者,色淡,微腫,溺清,便利,脈虛細,飲食減少,此因神思過度,脾氣不能中護,虛火易至上炎,乃內傷之火,名曰慢喉風,虛證也。午前痛甚者,屬陽虛,四君子湯加桔梗、麥冬、五味、當歸;午後痛甚者,屬陰虛,四物湯加桔梗、元參。如不效,必加桂、附以為引導之用,加減八味湯,加牛膝主之。
若脈數有熱,六味湯主之。更有中寒咽痛,治用半夏桂甘湯,不可誤投涼藥。實火者,醇酒膏粱,風火積熱,火動生痰,腫痛暴發,甚則風痰壅塞,湯水不入,聲音不出,此外至之火,名曰緊喉風,實證也。宜用燈窩油,和漿水灌之,導去痰涎;或用土牛膝,搗爛,和醋酸灌之;或針刺紅腫之處,發泄毒血;或用金鎖匙吹之,俾喉漸鬆開,飲食可入,聲音得出,乃止。宜用加味甘桔湯。
熱甚者,兼用三黃解毒湯。諺云:走馬看喉痹是也。凡喉腫不刺血,喉風不吐痰,喉癰不放膿,乳蛾不針破,此皆非法。又有勞嗽日久,咽傷聲損者,無法可療。
白話文:
[喉痹]
喉嚨部位發生腫脹疼痛的情況,這被稱為喉痹。古時人們常使用甘桔湯來治療這種症狀,然而喉痹有虛火與實火之差異,以及緊喉與慢喉的不同類型,這一點必須謹慎區分。
若是虛火導致的喉痹,喉部顏色較淡,僅輕微腫脹,小便清澈,排便順暢,脈搏細弱,食慾減退,這是因為精神壓力過大,脾胃功能下降,導致虛火上衝,屬於內在的火氣,我們稱之為慢喉風,是虛證的一種。如果上午喉痛加重,屬於陽虛,可用四君子湯加上桔梗、麥冬、五味子、當歸進行調理;若下午喉痛加重,則屬陰虛,應採用四物湯加上桔梗、元參治療。若以上方法效果不佳,需加入肉桂、附子引導藥力,使用加減八味湯,並加入牛膝進行治療。
如脈搏頻率加快,伴有發熱現象,應使用六味地黃湯。另有一種情況是由寒冷導致的咽部疼痛,治療應使用半夏桂枝甘草湯,切記不可誤用涼性藥物。實火導致的喉痹,通常是因過量飲酒及高熱食物,風火交結,引發熱毒生痰,喉部迅速腫脹疼痛,嚴重時痰液堵塞喉道,連飲水都困難,聲音嘶啞,這種由外而來的火氣,我們稱之為緊喉風,屬於實證。可用燈芯草油與漿水混合灌服,以幫助排出痰液;或者使用土牛膝,搗碎後與醋混合灌服;或者在紅腫部位針刺,以釋放毒血;或者使用金鎖匙進行吹喉,使喉部逐漸鬆弛,以便進食和發聲,直到症狀改善。應使用加味甘桔湯進行治療。
熱毒嚴重者,應同時使用三黃解毒湯。有句俗語說:「跑馬看喉痹」,意指喉部疾病應盡快診斷治療。一般來說,喉部腫脹不應針刺放血,喉風病不應催吐痰液,喉瘍不應排膿,扁桃腺發炎不應穿刺,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做法。另有一種長期勞累咳嗽,導致咽喉受損,聲音沙啞的患者,治療難度較大。
2. 纏喉風
纏喉風症,咽喉腫痛,脹塞,紅絲纏繞,故名纏喉風。甚則腫達於外,頸如蛇纏,探吐悉如前法。
白話文:
纏喉風這種病症,主要表現為咽喉部位嚴重腫痛,有如被阻塞之感,且喉部可見紅色紋路纏繞,因此被稱為纏喉風。病情嚴重時,腫脹甚至會延伸到脖子外部,使頸部看起來像被蛇纏繞一樣。在治療上,可以使用先前所提的方法來進行催吐。
3. 纏舌喉風
纏舌喉風,硬舌根而爛兩旁,以羊毛筆醮甘草水洗之,吹以柳花散。
白話文:
纏舌喉風這種病狀,表現為舌根僵硬且舌兩側潰爛。治療方式是使用羊毛筆蘸取甘草水來清洗患處,然後再用柳花散吹拂在患部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