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心悟》~ 卷五·婦人門 (1)
卷五·婦人門 (1)
1. 牛膝散
治胎衣不下,腹中脹急,此藥腐化而下,緩則不救。
牛膝,川芎,蒲黃(微炒),丹皮(各二兩),當歸(一兩五錢),桂心(四錢)
共為末。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所需藥材如下:牛膝、川芎、炒過的蒲黃、牡丹皮(各60公克)、當歸(45公克)、肉桂心(12公克)。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15公克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2. 產後將護法
產後將護之法有四:一曰倚坐。婦人產畢,須閉目稍坐,上床以被褥靠之,暑月,以凳靠之,若自己把持不住,則用老練女人靠之,不可遽然倒睡。常以手從心擀至臍下,俾瘀露下行。房內宜燒漆器,及醋炭,以防血暈。如或昏暈不醒,更宜用此二法。二曰擇食。凡產後,宜專食白粥,數日後,以石首魚纖少,洗淡食之。
至半月後,可食雞子,亦須打開煮之,方能養胃。滿月之後,再食羊肉、豬蹄少許。酒雖活血,然氣性慓悍,亦不宜多。如此則產中無病,產後更加健旺矣。三曰避風、養神、慎言。凡新產,須避風寒,不宜梳頭,洗面,更忌濯足,惟恐招風受濕,疾病隨起,又不宜獨宿,恐受虛驚,驚則神氣散亂,變症百出。初生之際,不必問是男是女,恐因言語而泄氣,或以愛憎而動氣。
尋常亦不可多言,恐中氣餒弱,皆能致病。慎之戒之。四曰服藥。初產畢,古方用熱童便少許飲之,此物一時難以猝辦,稍冷恐致嘔惡,或用生化湯服之亦佳。然產後每多心慌自汗之症,予因制歸姜飲投之,殊覺妥適。加減如法,能救產後垂危之厄。凡產後用藥,不宜輕投涼劑,又不宜過於辛熱。
產後氣血空虛,用涼劑恐生臟寒;然桂、附、乾薑,氣味辛熱,若臟腑無寒,何處消受,理應和平調治,方為合法。如或有偏寒偏熱之症,又須活法治之,不可膠執也。
白話文:
產後的照顧方法有四點:
-
靠坐:產婦分娩後,應先閉眼稍作休息,上牀後用被褥支撐身體,夏天可用凳子支撐,若產婦無法自己保持姿勢,應由經驗豐富的女人協助。不要立即躺下睡覺。常用手從胸口按壓至肚臍下方,有助於排出產後的瘀血。房間內應燒些漆器和醋炭,以預防產婦血暈。如果出現暈厥不醒的情況,更應該使用這些方法。
-
選擇食物:產後初期,應專吃白粥,幾天後,可以少量食用石首魚,清洗乾淨後烹煮食用。
到了半個月後,可以開始吃雞蛋,也必須煮熟纔可食用,這樣才能滋養胃部。產後一個月,可適量食用羊肉和豬蹄。酒雖然能活血,但其氣性猛烈,不宜過量。遵循這樣的飲食原則,產婦在產期不會生病,產後身體會更加健壯。
- 避風、養神、慎言:產婦產後應避免風寒,不宜梳頭、洗臉,更忌洗腳,以免招風受潮,引發疾病。產婦不應獨自一人睡覺,以免受到驚嚇,驚嚇會使精神散亂,導致各種病症。產婦剛生產完,不應立即詢問新生兒的性別,以免因談論而洩漏元氣,或因喜惡而動怒。
平時也不宜多言,以免中氣衰弱,這些都可能導致疾病。務必小心謹慎。
- 服用藥物:產婦分娩後,古方建議飲用少量熱童便,但這很難立即準備,稍冷就可能引起噁心,也可以服用生化湯,效果也很好。然而,產婦常有心慌自汗的症狀,我因此制訂了歸薑飲,效果非常好。根據病情調整配方,能救產婦於危急之中。產後用藥,不宜輕易使用涼性藥物,也不宜過度使用辛辣熱性藥物。
產後氣血空虛,使用涼性藥物可能會造成臟腑寒冷;然而,肉桂、附子、乾薑等藥物氣味辛熱,如果臟腑並無寒冷,如何承受?因此,應採取和平調理的方法,纔是合理之法。如果產婦有偏寒或偏熱的症狀,應採取靈活治療,不可固守一法。
3. 生化湯
凡產後服一、二劑,祛瘀生新,為妙。
當歸(三錢),黑姜(五分),川芎(一錢五分),益母草(一錢),桃仁(去皮尖、及雙仁者,炒,研,七粒)
水煎服。入童便少許,尤佳。
白話文:
【生化湯】
凡是產後服用一到兩劑,能去除瘀血促進新血生成,效果非常好。
配方如下:當歸(約9克),炮薑(約1.5克),川芎(約4.5克),益母草(約3克),桃仁(去掉外皮和尖端,以及雙子葉的,炒過後研碎,大約7粒)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若加入少量的童子尿,效果更佳。
4. 歸薑湯
治產後心慌自汗,用此安之。
當歸(三錢),黑姜(七分),棗仁(炒,一錢五分),大棗五枚去核,水煎服。若服後,自汗仍多,心慌無主,恐其暈脫,即加人參二錢,熟附子一錢,先顧根本。方內重用當歸,則瘀血不得停留。人參可用,世人狐疑不決,多致誤事。予嘗治新產大虛之人,有用人參數兩而治愈者,更有用十全大補加附子,數十劑而治愈者。
倘瘀血作痛,即以失笑丸間服,攻補並行,不相妨也。
十全大補湯(見虛損。)
白話文:
【歸薑湯】
這帖藥方適用於產後心悸、自汗不止的情況,可服用以安定身心。
藥方成分如下:當歸(9克)、黑薑(2.1克)、炒過的酸棗仁(4.5克)、去核的大棗五個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若服用後,自汗仍舊很多,心悸且無法自控,恐怕會有昏厥的風險,應立即加入人參6克、熟附子3克,以顧及身體基礎。
方中大量使用當歸,能確保瘀血不會在體內滯留。對於人參的使用,常有人抱持著懷疑態度,不敢決定,以致錯過治療時機。我曾經治療過產後極度虛弱的人,有人使用數兩人參就痊癒了,甚至有人服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數十劑後也康復了。
如果因為瘀血導致疼痛,可以搭配失笑丸間歇服用,攻補同時進行,並無相互幹擾的問題。
_十全大補湯_的詳細內容請參考虛損一節。
5. 產後血暈
產後血暈,宜燒漆器,熏醋炭,以開其竅。若瘀血上攻,胸腹脹痛拒按者,宜用歸芎湯,下失笑丸。若去血過多,心慌自汗,用歸姜飲加人參。虛甚者,更加熟附子。若脾胃虛弱,痰厥頭眩而嘔惡者,用六君子湯。大抵產後眩暈,多屬氣虛,察其外症,面白、眼合、口張、手撒,皆為氣虛欲脫之象。
若兼口鼻氣冷,手足厥冷,此為真虛挾寒,速宜溫補,每用人參兩餘,而以薑、附佐之,庶得回春,不可忽也。
失笑丸(見胎衣不下。)
歸薑湯(見前。)
六君子湯(見類中。)
白話文:
【產後血暈】
產婦在生產後若出現血暈的情況,可以考慮燒烤漆器,並使用醋炭進行燻蒸,藉此刺激感官,以達到甦醒的效果。如果產婦因為瘀血影響,出現胸腹脹痛且不願被觸碰的症狀,這時應服用歸芎湯,再輔以失笑丸,來幫助排除體內的瘀血。
若是因出血過多導致心悸、自汗等症狀,則需服用歸薑飲,並酌情添加人參來補充元氣。對於體質極度虛弱的產婦,可再加入熟附子,以增強藥效。
若產婦脾胃功能弱,出現因痰厥導致的頭暈、噁心、嘔吐,這時應使用六君子湯來調理脾胃,改善這些不適。
一般來說,產後出現的頭暈,多數是因為氣血不足所致。若觀察到產婦面色蒼白、眼睛閉合、嘴巴微張、手腳鬆弛等症狀,這些都是氣血嚴重流失的徵兆。
如果產婦同時有口鼻冰冷、手腳冰冷的現象,這表示體內真氣虛弱且夾帶寒氣,此時應迅速採取溫補措施,通常會使用大量的人參,並搭配薑和熟附子,以期能恢復健康,切勿掉以輕心。
失笑丸:(適用於胎衣未排出的情況。)
歸薑湯:(詳見前文。)
六君子湯:(適用於類似中風的情況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