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

目有五輪,合乎五臟。眼眶屬脾,為肉輪。紅絲屬心,為血輪。白色屬肺,為氣輪。青色屬肝,為風輪。瞳人屬腎,為水輪。是知目者,五臟精華之所繫也。目疾專家,呼為七十二症,著之問答,其實重迭者多,總不若辨明虛實為的當。凡目疾暴赤腫痛,畏日羞明,名曰外障實證也;久痛昏花,細小沉陷,名曰內障,虛證也。

實者由於風熱,虛者由於血少,實則散風瀉火,虛則滋水養陰。然散風之後,必繼以養血,經曰:目得血而能視也。養陰之中,更加以補氣,經曰:氣旺則能生血也。治外障者,蒺藜湯,蟬花無比散散之。若兼飲食所傷,加消導藥。如大便久閉不通,四順清涼飲下之。治內障者,逍遙散,明目地黃丸補之。

若兼氣虛,益氣聰明湯主之。且如初起翳障,只須服藥散之,不可遽用點藥,恐病反深痼。當用天然水,乘熱頻洗之,熱能散風,水能制火故也。水中不用一味藥,蓋目不染塵,藥汁入目,亦見羞澀。更忌刀針刺血、割肉,及點硇砒之類,真為行險徼倖。刺血者,恐傷肉。用硇砒,恐潰爛不息。

惟宜珍珠散點之,乃眼藥中之至寶也。再凡用散藥,不可太過以傷其血,用補氣藥,不可太過以助其火。又不宜過用寒涼,使血脈凝結,反生青黃之障膜。溫存肝腎,調劑和平,而目疾自全愈矣。

白話文:

眼睛可分為五個部分,分別對應我們的五臟器官。眼眶是脾臟的反映,被稱為肉輪。紅色的血管反映心臟的狀態,被稱為血輪。眼球的白色部分反映肺部狀況,被稱為氣輪。青色的部分反映肝臟的健康,被稱為風輪。瞳孔反映腎臟的狀況,被稱為水輪。由此可見,眼睛是我們五臟精華的集中表現。

眼科疾病,常被歸納為七十二種症狀,但在詳細討論後,會發現很多症狀都是重複的。實際上,最重要的是區分虛實。突然發生的紅腫疼痛,怕光的症狀,被稱為外障實證。長期的疼痛,視力模糊,以及眼底細小凹陷,被稱為內障虛證。

實證通常是因為風熱,虛證則是因為血液不足。治療實證要散風清熱,虛證則需滋養水分和陰液。然而,在散風後,必須跟進補血,因為眼睛需要血液才能看見東西。在滋養陰液的同時,還需加入補氣的藥物,因為氣足才能生成血液。治療外障的藥物有蒺藜湯和蟬花無比散。如果因飲食問題導致便祕,可以使用四順清涼飲。

治療內障的藥物有逍遙散和明目地黃丸。如果伴有氣虛,可以使用益氣聰明湯。在初期的障礙,只需服用藥物來緩解,不要立即使用滴眼藥,否則病情可能加重。應該使用熱水頻繁清洗眼睛,熱度可以散風,水能抑制火氣。不用添加任何藥物,因為眼睛不需要接觸塵埃,藥汁進入眼睛也會引起不適。應避免用針刀刺破或割傷眼睛,以及使用有毒的藥物,這些都是危險的行為。

珍珠散是最珍貴的眼藥,適用於各種情況。使用散藥時,不能過量以免傷害血液,使用補氣藥也不能過量以免助長火氣。也不宜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,以免血液凝結,產生青黃色的障膜。溫和地滋養肝腎,調節平衡,眼睛疾病自然就能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