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一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8)

1. 論補法

補者,補其虛也。經曰:不能治其虛,安問其餘。又曰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又曰:精氣奪則虛。又曰:虛者補也。補之為義,大矣哉!然有當補不補,誤人者;有不當補而補,誤人者;亦有當補而不分氣血,不辨寒熱,不識開合,不知緩急,不分五臟,不明根本,不深求調攝之方以誤人者。是不可不講也。

白話文:

「補」指治療身體虛弱的狀態。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「如果無法治療虛弱,就不用再談其他的疾病。」又說:「邪氣入侵之處,一定是因為那裡氣虛。」還說:「精氣被奪取,就會虛弱。」《難經》中說:「虛弱的就要用補。」補的方法,其意義非常重大!但是,有應該補而沒有補,害了人的情況;有本不應該補卻強行補了,害了人的情況;還有,在補的時候,沒有分清氣虛還是血虛,沒有辨別是寒證還是熱證,不知道補藥是開通還是合閉的,不知道緩慢調整還是急切治療,沒有分清受補的是哪個臟器,沒有弄清病情的根本原因,沒有深入探究調理身體的方法,而害了人的情況。這些都是不可不講解的。

何謂當補不補?夫虛者,損之漸,損者,虛之積也。初時不覺,久則病成。假如陽虛不補,則氣日消。陰虛不補,則血日耗。消且耗焉,則天真榮衛之氣漸絕,而虧損成矣,雖欲補之,將何及矣。

白話文:

什麼叫做「當補不補」?虛弱乃是損傷的開始,損傷則會導致虛弱的累積。一開始並不明顯,但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疾病。比如陽氣虛弱不加以補充,那麼氣就會一天天衰弱。陰氣虛弱不加以補充,那麼血就會一天天減少。氣血不斷衰弱損耗,那麼先天的精氣和血液就會逐漸枯竭,導致損傷已經形成。等到想要補充的時候,恐怕已經來不及了。

又有大虛之證,內實不足,外似有餘,脈浮大而澀,面赤火炎,身浮頭眩,煩躁不寧,此為出汗暈脫之機,更有精神浮散,徹夜不寐者,其禍尤速,法當養榮、歸脾輩,加斂藥以收攝元神。俾浮散之氣,退藏於密,庶幾可救。復有陰虛火亢,氣逆上衝,不得眠者,法當滋水以制之,切忌苦寒瀉火之藥,反傷真氣。

白話文:

另外有虛弱的證候,內在不足,外表卻好像有餘力,脈浮大且澀,臉色潮紅發熱,身體浮腫頭暈,煩躁不安,這是流汗後暈脫的徵兆。更嚴重的會精神錯亂、徹夜失眠,這樣的情況會更加快速惡化。處理方法應該以養血、補脾為主,再加入收斂藥材以收攝元神。這樣浮散的氣會退藏於身體內,纔有救治的可能。還有陰虛火旺,氣血上逆,不得入眠的,處理方法應該是滋陰降火,切忌使用寒涼的瀉火藥物,反而會損傷正氣。

若誤清之,去生遠矣。古人有言,至虛有盛候,反瀉含冤者此也,此當補不補之誤也。然亦有不當補而補者何也?病有脈實證實,不能任補者,固無論矣,即其人本體素虛,而客邪初至,病勢方張,若驟補之,未免閉門留寇。

白話文:

如果誤用清熱藥物,會讓疾病的康復遙遙無期。古人說,體質極度虛弱的人有時候也會出現陽氣旺盛的現象,如果誤認這些旺盛是熱證,反過來使用瀉法,就會造成補虛不補的錯誤。

不過,也有一些情況是不應該補而補的。如果患者脈象和症狀都顯示為實證,或者身體虛弱,但外邪剛入侵,病勢還在發展中,這時候如果貿然進補,就有可能閉塞人體正氣的運轉,反倒讓邪氣留在體內。

更有大實之症,積熱在中,脈反細澀,神昏體倦,甚至憎寒振慄,欲著復衣,酷肖虛寒之象,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,便閉溺赤諸症,與真虛者相隔天淵,倘不明辨精切,誤投補劑,陋矣。古人有言,大實有羸狀,誤補益疾者此也。此不當補而補之之誤也。

白話文:

更有大實的疾病,熱邪積聚在體內,脈搏雖然緩弱細澀,但神志昏沉,身體倦怠無力,甚至會有憎寒發抖的現象,好像虛寒的樣子,但病人一定會有嘴脣乾裂、口渴、大便乾結、小便赤黃等症狀,與真正的虛寒相差甚遠。如果不能精確分辨,誤用補益藥,那就太不明智了。古人說過,大實的疾病有時會表現出虛弱的樣子,把這些疾病誤認為虛寒而亂補,就會加重病情。這是不該補而補的錯誤。

然亦有當補而補之不分氣、血,不辨寒、熱者何也?經曰:氣主煦之,血主濡之。氣用四君子湯,凡一切補氣藥,皆從此出也。血用四物湯,凡一切補血藥,皆從此出也。然而少火者,生氣之原。丹田者,出氣之海。補氣而不補火者非也。不思少火生氣,而壯火即食氣,譬如傷暑之人,四肢無力;濕熱成痿,不能舉動者,火傷氣也。人知補火可以益氣,而不知清火亦所以益氣,補則同而寒、熱不同也。

白話文:

為什麼有時候需要進補,卻因為沒區分氣、血或寒、熱而補錯了?《黃帝內經》說:氣能溫煦身體,血能滋潤身體。補氣可以使用四君子湯,所有補氣藥都源於此。補血可以使用四物湯,所有補血藥都源於此。然而,腎陽虛是生產氣的根本,丹田是儲存氣的海。補氣不能只補火,因為不考慮腎陽虛也能產生氣,而壯火會消耗氣。就好像中暑的人四肢無力,濕熱造成的痿症無法行動一樣,這是因為火傷了氣。人們知道補火可以益氣,但卻不知道清火也可以益氣。補氣和清火的方法相同,但寒熱不同。

又如血熱之症,宜補血、行血以清之,血寒之症,宜溫經養血以和之。立齋治法,血熱而吐者,謂之陽乘陰,熱迫血而妄行也,治用四生丸六味湯;血寒而吐者,謂之陰乘陽,如天寒地凍,水凝成冰也,治用理中湯當歸。醫家常須識此,勿令誤也。更有去血過多,成升斗者,無分寒熱,皆當補益,所謂血脫者益其氣,乃陽生陰長之至理。

白話文:

就像血熱的症狀,應該補血、活血以清熱;血寒的症狀,應該溫暖經絡、養血以調和。立齋的治療方法,對於血熱而嘔吐的人,稱為「陽乘陰」,是熱氣逼迫血液亂流,治療可以使用四生丸、六味湯;血寒而嘔吐的人,稱為「陰乘陽」,就像寒冷天氣時,水凝結為冰,治療可以使用理中湯加當歸。醫者必須瞭解這些,才能避免錯誤。還有因為大量失血,造成升斗之多的,不論是血熱還是血寒,都要補益,所謂「血脫」要補氣,這是陽生陰長的至理名言。

蓋有形之血,不能速生,無形之氣,所當急固。以無形生有形,先天造化,本如是耳。此氣血、寒熱之分也。

然又有補之而不識開合、不知緩急者何也?天地之理,有合必有開,用藥之機,有補必有瀉,如補中湯用參耆,必用陳皮以開之;六味湯用熟地,即用澤瀉以導之,古人用藥,補正必兼瀉邪,邪去則補自得力。又況虛中挾邪,正當開其一面,戢我人民,攻彼賊寇,或縱或擒,有收有放,庶幾賊退民安,而國本堅固,更須酌其邪正之強弱,而用藥多寡得宜,方為合法。是以古方中,有補、散並行者,參蘇飲益氣湯是也。

白話文:

但是,又為何有補益身體卻不懂得平衡和適度,不知道緩急先後之分的人呢?

宇宙萬物的道理,有聚合必定有分散,用藥的時機,補益必定要搭配排毒瀉下。例如「補中湯」中使用人參和黃耆來補益,必定要使用陳皮來疏泄;「六味湯」中使用熟地來滋補,必定要使用澤瀉來導引。古人用藥,補益正氣必定同時兼顧清除邪氣,邪氣消除了,補益才能真正發揮作用。

何況虛弱的身體中伴隨著邪氣,就應該疏通一方,保護我們的人民,攻打敵人的賊寇。時而放縱,時而抓捕,既有收斂也有放縱,這樣才能讓賊寇退去,人民安居樂業,國家根基穩固。而且還要根據正氣和邪氣的強弱來酌情用藥,數量多少適當,才能符合規範。

因此,古代的方劑中,有補益和疏散並用的,例如「參蘇飲」和「益氣湯」。

有消、補並行者,枳朮丸、理中丸是也。有攻、補並行者,瀉心湯、硝石丸是也。有溫、補並行者,治中湯參附湯是也。有清、補並行者,參連飲、人參白虎湯是也。更有當峻補者,有當緩補者,有當平補者。如極虛之人,垂危之病,非大劑湯液,不能挽回。予嘗用參、附煎膏,日服數兩,而救陽微將脫之證。

白話文:

有些方劑既有消導又有補益作用,如枳朮丸和理中丸。有些方劑既有攻邪又有補虛作用,如瀉心湯和硝石丸。有些方劑既有溫補又有滋養作用,如治中湯和參附湯。有些方劑既能清熱又能補虛,如參連飲和人參白虎湯。

此外,有些病症需要大力補益,有些病症需要緩慢補益,還有些病症需要平穩補益。比如極度虛弱的人,瀕臨死亡的病症,如果不使用大劑量的湯藥,就無法挽回。我曾經使用人參和附子煎煮膏劑,每天服幾兩,救治了陽氣衰弱、瀕臨死亡的患者。

又嘗用參、麥煎膏,服至數兩,而救津液將枯之證。亦有無力服參,而以耆、術代之者。隨時處治,往往有功。至於病邪未盡,元氣雖虛,不任重補,則從容和緩以補之,相其機宜,循序漸進,脈症相安,漸為減藥,穀肉果菜,食養盡之,以底於平康。其有體質素虛,別無大寒、大熱之證,欲服丸散以葆真元者,則用平和之藥,調理氣血,不敢妄使偏僻之方,久而爭勝,反有傷也。此開合、緩急之意也。

白話文:

我也曾使用人參和麥芽煎煮成膏,讓患者服用到幾兩重,而挽救了津液將要枯竭的症狀。也有體力虛弱無法服用人參,而用黨參和白朮代之的患者。根據當時情況進行治療,往往都有效。至於病情尚未痊癒,元氣雖然虛弱,但無法承受大補,那就用溫和緩慢的方式來進補,掌握適當的時機,循序漸進,脈症穩定之後,逐漸減少藥物,以穀物、肉類、水果、蔬菜進行食養,直到病情恢復正常。如果患者本身體質虛弱,沒有明顯的寒症或熱症,想要服用丸散來保養元氣,那麼就使用平和的藥物調理氣血,不敢妄用偏方,久而久之爭強鬥勝,反而會造成傷害。這就是開合、緩急的道理。

然又有補之而不分五臟者何也?夫五臟有正補之法,有相生而補之之法。《難經》曰:損其肺者,益其氣;損其心者,和其榮衛;損其脾者,調其飲食、適其寒溫;損其肝者,緩其中;損其腎者,益其精:此正補也。又如肺虛者補脾,土生金也;脾虛者補命門,火生土也;心虛者補肝,木生火也;肝虛者補腎,水生木也;腎虛者補肺,金生水也:此相生而補之也。而予更有根本之說焉,胚胎始兆,形骸未成,先生兩腎,腎者、先天之根本也。

白話文:

但是,還有一些補養方法不是針對特定臟腑的,這是為什麼呢?

臟腑有直接補益的方法,也有通過相生來補益的方法。《難經》說:損害肺的,要補益其氣;損害心的,要調和其氣血;損害脾的,要調整飲食、適應冷暖;損害肝的,要緩解其鬱結;損害腎的,要補益其精氣:這些是直接補益的方法。

另外,比如肺虛就要補益脾,因為土生金;脾虛就要補益命門,因為火生土;心虛就要補益肝,因為木生火;肝虛就要補益腎,因為水生木;腎虛就要補益肺,因為金生水:這些是通過相生來補益的方法。

而我還有一個更根本的說法,胚胎開始發育的時候,形體還沒有形成,首先形成的是兩腎,腎是先天之本。

㘞地一聲,一事未知,先求乳食,是脾者、後天之根本也。然而先天之中,有水有火,水曰真陰,火曰真陽。名之曰真,則非氣、非血、而為氣血之母。生身生命全賴乎此。周子曰:無極之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,凝然不動,感而遂通,隨吾神以為往來者此也。古人深知此理,用六味滋水,八味補火,十補、斑龍,水火兼濟,法非不善矣。

白話文:

當嬰兒呱呱落地時,首先需求的是乳汁,這是因為脾臟是後天生命的基礎。然而,在先天的基礎中,存在著水和火,水稱為真陰,火稱為真陽。之所以稱為「真」,是因為它們既不是氣也不是血,而是氣血之母。人體的生長發育完全依賴於它們。周敦頤說:「無極之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,凝然不動,感而遂通,隨吾神以為往來者此也。」古人深明此理,運用六味藥材滋養水,八味藥材補益火,再輔以補陰補陽兼顧的方劑,這樣的調理方法並非不恰當。

然而以假補真,必其真者,未曾盡喪,庶幾有效。若先天祖氣蕩然無存,雖有靈芝,亦難續命,而況庶草乎!至於後天根本,尤當培養,不可忽視。經曰:安穀則昌,絕谷則危。又云:粥漿入胃,則虛者活。古人診脈,必曰胃氣。制方則曰補中,又曰歸脾、健脾者,良有以也。

白話文:

但是用假藥補救真氣,必須真氣尚未完全喪失,纔有效果。如果先天元氣已經完全消散,即使是靈芝,也很難續命,更何況是一般的草藥呢!至於後天的根本,更應精心培育,不可忽視。古經上說:「吃飽飯身體才會強壯,餓肚子會危及生命。」又說:「稀飯粥湯進入胃中,體虛的人就可以活命。」古代醫家診脈,一定會問胃氣如何。在藥方中也經常提到「補中」、「歸脾」、「健脾」,這是很有道理的。

夫飲食入胃,分布五臟,灌溉周身,如兵家之糧餉,民間之煙火,一有不繼,兵民離散矣。然而因餓致病者固多,而因傷致病者,亦復不少。過嗜肥甘則痰生,過嗜醇釀則飲積,瓜果乳酥,濕從內受,發為腫滿瀉利。五味偏啖,久而增氣,皆令夭殃。可不慎哉!是知脾腎兩臟,皆為根本,不可偏廢。

白話文:

飲食進入胃部,會分佈到五臟六腑,滋潤全身,就像軍隊的糧草補給,民間的柴米油鹽,任何一方供應不上,軍隊和百姓就會潰散。然而,因飢餓而生病的人固然很多,因飲食不當而生病的人,也不在少數。過度嗜好肥甘厚味就會生痰,過度嗜好醇酒就會積聚,瓜果乳酥等,濕氣從內而受,會導致腫脹腹瀉。五味偏食,時間久了會增加體內的濁氣,都會導致早逝。不可不謹慎!因此,脾和腎這兩個臟器,都是人體的根本,不可偏廢。

古人或謂補脾不如補腎者,以命門之火,可生脾土也;或謂補腎不如補脾者,以飲食之精,自能下注於腎也。須知脾弱而腎不虛者,則補脾為亟,腎弱而脾不虛者,則補腎為先,若脾腎兩虛,則並補之。藥既補矣,更加攝養有方,斯為善道。諺有之曰:藥補不如食補。我則曰:食補不如精補,精補不如神補。

白話文:

以前有人說補養脾臟不如補養腎臟,因為命門之火可以生長脾臟之土;也有人說補養腎臟不如補養脾臟,因為飲食精華自然會流注到腎臟。應該瞭解的是:脾臟虛弱而腎臟不虛者,就應急著補養脾臟;腎臟虛弱而脾臟不虛者,就應先補養腎臟;如果脾臟和腎臟都虛弱,就要同時補養。藥物補養之後,再加上正確的食養方法,這纔是最佳之道。俗話說:「藥補不如食補」,我認為:「食補不如精補,精補不如神補」。

節飲食,惜精神,用藥得宜,病有不痊焉者寡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