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心悟》~ 卷一 (7)
卷一 (7)
1. 脈法金針
促,數時一止也,為熱盛。結,緩時一止也,為寒盛。芤,邊有中無也,為失血。代,動而中止,有至數也,亦為氣血不續,又為跌打悶亂,以及有娠數月之兆。革,浮而堅急也,為精血少。牢,沉而堅硬也,為胃氣不足。疾,數之甚也,為極熱。散,渙而不聚也,為衛氣散漫。
惟有緩者,和之至也,為無病。其所主病,大略如此。如或數脈相參而互見,則合而斷之,以知其病。
至於脈有真假,有隱伏,有反關,有怪脈,均宜一一推求,不可混淆。何謂真假?如熱證脈澀細,寒證反鼓指之類。何謂隱伏?如中寒腹痛,脈不出。又外感風寒,將有正汗,亦脈不出。書云:一手無脈,曰單伏;兩手無脈,曰雙伏。何謂反關?正取無脈,反在關骨之上,或見於左,或見於右,診法不可造次。
何謂怪脈?兩手之脈,如出兩人,或乍大乍小,遲數不等,此為祟症。
又有老少之脈不同,地土方宜不同,人之長短肥瘦不同,診法隨時而斟酌。然而脈證相應者,常也。脈證不相應者,變也。知其常而通其變,診家之要,庶不相遠矣。然總其要領,總不出胃、神、根三字。三字無虧,則為平人。若一字乖違,則病見矣。若一字全失,則危殆矣。
必須胃、神、根三者俱得,乃為指下禎祥之兆。此乃診家之大法,偶為筆之於書,以備參考。
白話文:
脈搏跳動急促,而且時常會停止一下,這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。脈搏跳動緩慢,而且時常會停止一下,這是因為體內寒氣過盛。脈搏摸起來邊緣有脈搏跳動,中間卻是空的,這是因為失血過多。脈搏跳動有規律的停止,但停止後會恢復跳動,這代表氣血運行不順暢,也可能是跌打損傷或胸悶,甚至是有孕數月的徵兆。脈搏摸起來浮在表面,而且堅硬急促,這是因為精血不足。脈搏摸起來沉在深處,而且堅硬有力,這是因為胃氣虛弱。脈搏跳動非常快速,這是因為體內熱到極點。脈搏摸起來渙散不集中,這是因為衛氣虛弱散亂。
只有脈搏跳動緩和,才是身體平和的表現,代表沒有疾病。以上所述大概就是這些脈象所代表的疾病。如果出現好幾種脈象互相交錯,就要綜合判斷,才能知道病人罹患的是什麼疾病。
至於脈象有真假、隱伏、反關、怪脈等不同情況,都要仔細推究,不可以混淆不清。什麼是真假脈象?例如熱證的脈象摸起來會澀滯細小,而寒證的脈象反而會鼓動有力。什麼是隱伏脈象?例如腹部因寒冷疼痛,脈象就摸不出來。又例如外感風寒,快要出汗時,脈象也會摸不出來。書上說:單手摸不到脈,稱為「單伏」;兩手都摸不到脈,稱為「雙伏」。什麼是反關脈?在正常取脈的位置摸不到脈,反而在手腕關節的上方,有時在左手,有時在右手,診斷時不可以草率。
什麼是怪脈?兩手的脈象,像是兩個人的脈象,或是忽大忽小,或是快慢不一,這代表是受到外邪侵擾的病症。
還有,老人和小孩的脈象不同,不同地區的環境和生活方式也會影響脈象,人的體型高矮胖瘦不同,診斷時要隨時做調整。然而,脈象和疾病的症狀相符,這是正常的情況。如果脈象和疾病的症狀不相符,那就是變異的情況。了解正常情況,並且通曉變異的情況,這是診斷時最重要的原則,這樣才不會出錯。總而言之,診斷的要領,總不出「胃」、「神」、「根」這三個字。這三個字都沒有問題,就代表身體健康。如果有一個字出現問題,就代表生病了。如果有一個字完全消失,那就很危險了。
必須要「胃」、「神」、「根」這三者都良好,才是診斷時的吉祥徵兆。這是診斷時的法則,我把它寫下來,提供大家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