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國彭
《醫學心悟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身痛
身體痛,內傷外感均有之。如身痛而拘急者,外感風寒也。身痛如受杖者,中寒也。身痛而重墜者,濕也。若勞力辛苦之人,一身痠軟無力而痛者,虛也。治法,風則散之,香蘇散。寒則溫之,理中湯。濕則燥之,蒼白二陳湯。虛則補之,補中益氣湯。大抵身痛多屬於寒,蓋熱主流通,寒主閉塞也。無論風濕與虛,挾寒者多,挾熱者少,治者審之。
香蘇散,(見太陽證。)
理中湯,(見中寒。)
蒼朮二陳湯,(即二陳湯加蒼朮、白朮,見類中。)
補中益氣湯,(見類中)
白話文:
[身體疼痛]
身體疼痛的情況,可能源自內在損傷或外在感受。例如,如果身體疼痛且感到緊繃,這通常是因為受到外部風寒的影響。當身體疼痛得像被打過一樣,這表示是因為體內受寒。若身體疼痛並伴隨沉重感,這多半是由濕氣所致。至於那些長期勞動、身心疲憊的人,如果全身酸軟無力且疼痛,這通常代表他們的身體處於虛弱狀態。
治療方法如下:若是風邪引起的,我們會使用「香蘇散」來疏散風邪;若是寒邪導致的,我們會用「理中湯」來溫暖體內;如果是濕氣造成的,我們會使用「蒼朮二陳湯」來去除濕氣;而對於因虛弱引發的疼痛,我們會採用「補中益氣湯」來滋補強壯。總體而言,身體疼痛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寒邪,因為熱能促進血液循環,而寒則會阻塞血液流動。不論是風濕或是虛弱,大多都夾雜著寒邪,而夾雜熱邪的狀況較為罕見。醫生在治療時需謹慎辨識。
香蘇散,(可參考太陽證章節。)
理中湯,(可參考中寒章節。)
蒼朮二陳湯,(即是在二陳湯基礎上加入蒼朮和白朮,可參考類中章節。)
補中益氣湯,(可參考類中章節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