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辨症玉函》~ 卷之三(利)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(利) (2)

1. 氣病

氣病何以分上下也?如有人氣逆沖而上,兩脅飽滿,又不作喘,又不咳嗽,痰如核結,欲吐不可,欲下甚難,謂非氣之上症而何治之法?又不可徒治其上也。此等之症,非憂鬱而得之,即惱怒而成之也。方用逍遙散最佳,不必更立奇方耳。如有人氣崩迫於下,兩腹作脹,欲瀉不能,不瀉更急,大便燥結,小便短少,臍下作痛而不可忍,或環臍而痛,或兩足俱腫,謂非氣之下症而何而治之法?又不可徒治其下也。

此等之症,雖亦因憂鬱惱怒而來,然何以氣不上而反下?蓋上焦無火,其氣無隙可乘,見下有可下之機,故隨之而下,奔調其中而解其鬱,亦非難治,故其勢較上衝者反重而治之實易也。亦用逍遙散和解之,亦隨手而愈。然則予又何必取而細辨之乎?不知方可兼用而症不可混觀。

辨明上下之症,而於逍遙方中,上病加蘇子降氣之味,下病增梔子瀉火之品,又何至臨症之曠顧哉?

白話文:

[氣病]的問題為何會區分上部和下部呢?比如有人氣逆往上衝,兩側肋骨下方感到飽脹,但沒有喘息,也沒有咳嗽,痰像果核一樣凝結,想吐卻吐不出,想排泄又非常困難,這不是氣的上部症狀是什麼呢?然而治療時又不能只針對上部。這種情況,通常是由憂鬱或惱怒所導致的。治療方法,使用逍遙散效果最好,不需要另尋其他的奇特療法。

再如有人氣血在下腹部聚集,兩側腹部膨脹,想要排泄卻無法,不排泄又更急迫,大便乾硬結塊,小便量少,肚臍下方劇烈疼痛難忍,或是肚臍周圍疼痛,或是雙腳都出現腫脹,這不是氣的下部症狀又是什麼呢?然而治療時又不能只針對下部。

這些症狀雖然也是由憂鬱和惱怒所導致,但為什麼氣血不上升反而下降呢?因為上半身沒有火氣,氣血找不到可以利用的空隙,看到下半身有可以利用的機會,所以就往下降,調節中間的氣血,解決鬱結,其實並不是那麼難以治療,所以它的病情比上衝的氣病更嚴重,但是實際上卻比較容易治療。同樣使用逍遙散來調節,也能隨手治癒。

然而,我又何必去細細分辨呢?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認為可以同時使用藥方,但是症狀不能混在一起看。

明確區分上部和下部的症狀,在使用逍遙散的時候,上部的病症可以添加蘇子來幫助降氣,下部的病症可以增加梔子來幫助清熱瀉火,這樣在面對病情時就不至於手足無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