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辨症玉函》~ 卷之二(亨) (1)
卷之二(亨) (1)
1. 脅痛
脅痛之虛實又何以辨之?脅痛屬之肝,肝經本是至陰之位,宜乎痛皆陰症也。不知肝雖屬陰而氣則屬陽,或一時感冒風邪,兩脅作痛,痰壅上焦,中脘不痛,結成老痰,欲吐不能,欲下不得,亦最苦之症也。法當用舒肝散風之藥,逍遙散最妙之方也。至於肝氣之虛,一旦觸動怒氣,傷其肝血,亦兩脅作痛,其症亦與前症相似,但無欲吐不能,欲咽不下之狀。
論理亦可用逍遙散以舒解之,然而本方藥味雖佳而分兩欠重,吾今更立一方,名為平肝舒怒飲,治因怒脅痛甚效,或因鬱而作痛者亦無不神,一劑而痛如失。此方之妙,妙在芍藥用至一兩之多,則肝木得酸而自平況,又佐之當歸之補血以生肝,又佐之各品相輔之宜,則肝氣之郁解而兩脅又何能作痛哉?倘不知用此,一旦用小柴胡等湯,雖亦能去痰而曠日遲久,不能如此方之神速耳。
平肝舒怒飲
柴胡(二錢) 白芍(一兩) 炒梔子(三錢) 當歸(一兩) 白芥子(三錢) 車前子(三錢) 白朮(三錢) 枳殼(一錢) 丹皮(三錢) 神麯(一錢) 麥芽(二錢) 山楂(十粒)水煎服
白話文:
【脅痛】
怎麼分辨脅痛是虛是實呢?脅痛通常與肝臟有關,而肝經本屬陰性,理論上所有疼痛都應視爲陰證。然而,肝臟雖屬陰,但其功能則屬陽,有時可能因爲一時受風寒侵襲,導致兩脅疼痛,上焦有痰積聚,中脘並無痛感,久而久之形成頑固的痰,想吐卻吐不出,想吞又吞不下,這其實是非常痛苦的症狀。治療方法應當使用能夠疏肝、散風的藥物,「逍遙散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處方。
至於肝氣虛弱的情況,一旦情緒波動大,怒氣沖天,傷害了肝血,也會導致兩脅疼痛,症狀與前述情況類似,但不會有想吐又吐不出,想吞又吞不下的狀況。
理論上也可以用「逍遙散」來緩解,但是原方雖然藥效不錯,但藥量偏輕。因此,我另外設立了一個新的方子,名爲「平肝舒怒飲」,對於因爲憤怒引發的脅痛有很好的療效,即使是因抑鬱導致的疼痛,也有神奇的效果,服用一劑後,痛感彷彿消失無蹤。
這個方子的妙處,在於用了大量的白芍藥,讓肝木得到酸性的平衡,再輔以當歸補血養肝,以及各種藥材之間的相互輔助,肝氣得以舒緩,兩脅又怎會再痛呢?如果不知道用這個方子,一旦使用像小柴胡湯這類藥物,雖然也能祛痰,但耗時較長,無法達到如這個方子般的迅速效果。
平肝舒怒飲
柴胡(6克) 白芍(30克) 炒梔子(9克) 當歸(30克) 白芥子(9克) 車前子(9克) 白朮(9克) 枳殼(3克) 丹皮(9克) 神曲(3克) 麥芽(6克) 山楂(10粒) 水煎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