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六·方藥備考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六·方藥備考 (22)

1. 雜證方論

四君子湯

四君子湯,補脾藥也。然得黃耆則補肺,得當歸則補血,得山藥則補脾,得乾薑則溫中,得丁香則溫胃,得神麯則去胃中陳腐之氣。脾氣困倦,加木香、砂仁之香以醒之;丹田火起,加地黃之寒以泄之;木乘土位,加芍藥以補脾陰,而瀉土中之木。(周慎齋)

四物湯

丹溪治陰虛用四物湯,亦分陰陽。動者為陽,芎、歸是也;靜者為陰,地芍是也。血之陰不足,雖芎、歸辛溫亦不可用;血之陽不足,雖薑、桂辛熱亦用之。此深得補陰之旨矣。然天地之道,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。人身亦然。故血者,難成而易虧,況草木無情,安能生血?不過以地、芍能養五臟之陰,芎、歸能調營中之氣,陰陽調和,而血自生耳。若夫失血太多,氣息幾微之際,慎勿與之。

蓋四物陰類,非所以生物者也。當重用參、耆。故曰:血脫益氣。蓋有形之血,不能速生;無形之氣,所當急固。若與四物,則芎、歸辛竄耗氣動血,反致氣血俱亡矣。(《馮氏錦囊》)

四物湯,隱潛脾胃治法,人昧久矣。脾經少血多氣,當歸、地黃生血,溉灌脾土;土畏賊邪,木來剋土,芍藥能瀉木補脾;肝欲散,用川芎之辛以散之。豈非制木補土,脾胃之藥乎?(一陽子)

四物與桂枝、麻黃、白虎、柴胡、理中、四逆、吳茱萸、承氣、涼膈等方,皆可作各半湯。此易老用藥大略也。(李時珍)

是方乃肝經調血之專劑,非心經生血之主方。能補有形之血於平時,不能生無形之血於倉卒。能調陰中之血,而不能培真陰之本。為血分立法,不專為女科套劑也。王好古治婦女,不論內傷外感,胎前產後,隨證加二味於四物中,名曰六合。未免任意牽強。(柯韻伯)

十全大補湯

伊尹十全大補湯中,用四君子湯補氣,加木香不使上焦氣滯也;用四物湯補血,加沉香不使下焦血滯也。上古氣血皆厚,故用二香補而兼之以行。若叔季之人,氣血多虛,故東垣以黃耆代木香,更益其氣;以肉桂代沉香,溫暖其血。《經》云:虛者十補,勿以一瀉。(周慎齋)

人參養營湯

古人治氣虛以四君,治血虛以四物,治氣血俱虛者以八珍,更加黃耆肉桂名十全大補,宜乎萬舉萬當也。然用之有不獲效者,何也?蓋補氣而不用行氣之品,則氣虛之甚者,無氣以受補;補血而仍用行血之物,則血虛之甚者,無血以流行。故加陳皮以行氣,而補氣者悉得效其力;去川芎之行血,而補血者因以奏其功。

此善治者,只一加一減,便能轉旋造化之機也。(柯韻伯)

補中益氣湯

是方用以補脾,使地道卑而上行也;亦可以補心、肺,損其肺者益其氣,損其心者調其營衛也;亦可以補肝木,鬱則達之也。惟不宜於腎,陰虛於下者不宜升,陽虛於下者,更不宜升也。(柯韻伯)

白話文:

[雜證方論]

四君子湯

四君子湯是補益脾胃的藥方。如果加入黃耆,則可以補益肺氣;加入當歸,則可以補血;加入山藥,則可以補益脾胃;加入乾薑,則可以溫暖中焦;加入丁香,則可以溫暖胃部;加入神麯,則可以去除胃中積滯的腐敗之氣。如果脾氣困倦不振,可以加入木香、砂仁等香氣濃郁的藥材來喚醒脾氣;如果丹田火氣旺盛,可以加入地黃等寒涼藥材來洩降火氣;如果肝木過於旺盛而侵犯脾土,可以加入芍藥來補養脾陰,同時瀉掉過旺的肝木。(周慎齋)

四物湯

朱丹溪運用四物湯治療陰虛病症時,也會區分陰陽。其中,具有活血作用的川芎、當歸屬於陽;具有滋陰作用的地黃、芍藥屬於陰。如果患者是血陰不足,即使是辛溫的川芎、當歸也不宜使用;如果是血陽不足,即使是辛熱的乾薑、肉桂也可以使用。這就深入理解了補陰的要領。然而,天地間的道理是陽氣常常有餘,陰氣常常不足。人體也是如此,所以血液難以生成而容易虧損。更何況草木無情,如何能直接生成血液?不過是通過地黃、芍藥來滋養五臟的陰液,通過川芎、當歸來調和營衛之氣,使得陰陽調和,血液自然就能生成。如果患者失血過多,氣息微弱之際,千萬不要使用四物湯。

因為四物湯屬於陰類藥物,並不是用來直接生血的。這個時候應當大量使用人參、黃耆等補氣藥材。所以說:「血脫益氣。」因為有形的血液不能快速生成,而無形的氣,則應當及時固護。如果使用四物湯,川芎、當歸等辛散的藥性反而會耗氣動血,導致氣血更加虧損。(《馮氏錦囊》)

四物湯其實也蘊含著調理脾胃的方法,只是人們長期以來沒有認識到。脾經氣多血少,當歸、地黃可以生血來灌溉脾土;脾土懼怕邪氣的侵犯,如果肝木過旺就會剋制脾土,而芍藥可以瀉掉過旺的肝木,同時補益脾土;肝氣喜好疏散,可以用川芎的辛味來疏散肝氣。這難道不是制約肝木、補養脾土的藥方嗎?(一陽子)

四物湯與桂枝湯、麻黃湯、白虎湯、柴胡湯、理中湯、四逆湯、吳茱萸湯、承氣湯、涼膈散等方劑一樣,都可以配成各半湯來使用,這是李東垣用藥的大概原則。(李時珍)

四物湯是調理肝經血分的專用藥方,並不是心經生血的主要藥方。它可以在平時補養有形的血液,但不能在倉促之間生成無形的血液。它可以調和陰分中的血,但不能培補真陰的根本。此方是針對血分立法的,不應當只把它看作是婦科的套方。王好古治療婦女疾病,不論內傷外感,胎前產後,都隨證在四物湯中加入兩味藥,稱之為六合湯,未免有些牽強附會。(柯韻伯)

十全大補湯

伊尹的十全大補湯中,使用四君子湯來補氣,加入木香是為了防止上焦氣滯;使用四物湯來補血,加入沉香是為了防止下焦血滯。上古時期的人們氣血都比較充盛,所以使用這兩種香藥來補益,同時兼顧疏通氣血。而後世之人,氣血多虛,所以李東垣用黃耆代替木香,更加增強補氣的功效;用肉桂代替沉香,來溫暖血液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虛證要用十補的方法來治療,不要輕易使用攻瀉。」(周慎齋)

人參養營湯

古人治療氣虛用四君子湯,治療血虛用四物湯,治療氣血兩虛用八珍湯,再加入黃耆、肉桂就成了十全大補湯,按理說應該是萬無一失了。然而,有些時候使用這些藥方卻沒有效果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補氣的藥方中如果不用行氣的藥物,氣虛嚴重的人就沒有力氣來接受補益;補血的藥方中如果仍然使用行血的藥物,血虛嚴重的人就沒有足夠的血來運行。所以,加入陳皮來行氣,補氣的藥物才能發揮效力;去除川芎的行血作用,補血的藥物才能奏效。

善於治療的醫生,只需要一加一減,就能夠轉變陰陽,達到調理的效果。(柯韻伯)

補中益氣湯

此方是用來補益脾胃,使得脾的清氣上升;也可以用來補益心、肺,對於肺氣受損者可以補益肺氣,對於心血受損者可以調養營衛;也可以用來補益肝木,使鬱滯的肝氣得以疏達。但是不適用於腎虛,陰虛在下的人不宜升提,陽虛在下的人更不宜升提。(柯韻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