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14)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14)
1. 舌
凡溫熱病,必驗之於舌。或黃、或濁,可與小陷胸湯或瀉心湯,隨證治之。或白不燥,或黃白相兼,或灰白不渴,不可亂投苦泄。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結者,或邪郁未伸,或素屬中冷,脘中痞滿,宜從開泄,宣通氣滯。如杏、蔻、橘、桔等,輕苦微辛,具流動之品可耳。○舌黃或濁,須要有地之黃,若光滑者,乃無形濕熱,中屬虛象,大忌前法。
或黃甚如沉香色,或如灰黃色,或中有斷紋者,皆當下之,如小承氣湯。若未見此色,不宜用此法。○黃苔不甚厚而滑者,熱未傷津,猶可清熱透表。若雖薄而乾者,邪雖去而津傷也,苦重之藥當禁,宜甘寒輕劑可也。○再論其熱傳營,舌色必絳。初傳絳色中兼黃白者,氣分邪未盡也,泄衛透營,兩和可也。
純絳鮮澤者,包絡受病,宜犀角、鮮生地、連翹、鬱金、菖蒲等。延之數日,或平素心虛有痰,外熱一陷,里絡就閉,非前藥所能開,須用牛黃丸、至寶丹,急開其閉,恐其昏厥為痙也。○舌絳中心乾者,乃心胃火燔,劫灼津液,可加黃連、石膏。若煩渴躁熱,舌心干、邊紅,中心或黃、或白者,此非血分,乃上焦氣熱灼津。
急用涼膈散,散其無形之熱,再看其後轉變,慎勿用血藥以滋膩難散。舌絳望之若干,捫之原有津液,此津虧,濕熱熏蒸,將成濁痰蒙閉心包也。○再有熱傳營血,其人素有瘀傷、宿血在胸膈中,挾熱而搏,舌色紫暗,捫之則濕,加入散血之品,如琥珀、丹參、桃仁、丹皮等。不爾,瘀血與熱為伍,阻遏正氣,遂變如狂。
若紫而腫大者,乃酒毒衝心;紫而干晦者,腎、肝色泛也,難治。○舌絳黏膩,似苔非苔者,中挾穢濁,急加芳香逐之。舌絳抵齒難伸者,痰阻舌根,有內風也。絳而光亮者,胃陰亡也,急用甘涼濡潤;絳乾而燥者,火邪劫營也,涼血清火為要。舌絳有碎點白、黃者,防生疳也;大紅點者,熱毒乘心也,用黃連、金汁;絳而不鮮,乾枯而萎者,腎陰涸也,急以阿膠、雞黃、地黃、天冬等,緩恐涸極無救。
舌獨中心絳乾者,胃熱心營受灼也,當於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,否則延及於尖,為津干火盛也。尖絳獨乾者,心火上炎也,用導赤散瀉其腑。○舌苔白厚而乾燥者,胃燥氣傷也,滋腎藥中加甘草,令甘守津還之意。舌白而薄者,外感風寒也,當疏散之。若白乾薄者,肺津傷也,加麥冬、花露、蘆根汁等輕清之品,為上者上治之法也。
若白苔絳底者,濕遏熱伏也,當先泄濕透熱,防其就干也,勿憂之,再從里透於外,則變潤矣。初病舌就干,神不昏者,急宜養正,微加透邪之藥;若神已昏,此內潰矣,不可救藥。又不拘何色,舌上生芒刺者,是上焦極熱也。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,即去者輕,旋去即生者險。
白話文:
溫熱病一定要看舌頭來診斷。舌苔如果呈現黃色或混濁,可以根據情況使用小陷胸湯或瀉心湯來治療。如果舌苔是白色但不乾燥,或是黃白相間,或是灰白且不口渴,就不能隨便使用苦寒瀉下的藥物。其中,有些情況是體表的外邪還沒解除,體內就先產生結實的狀況,或是邪氣鬱積無法伸展,或是本來體質就偏寒冷,導致胃部感到痞悶,這時適合用開通宣洩的方法來疏通氣滯,像是使用杏仁、豆蔻、橘皮、桔梗等藥材,這些藥物性質偏輕微的苦味和辛味,並且具有流動的特性。如果舌苔是黃色或混濁,但必須是紮實的黃色,如果看起來光滑,表示是無形的濕熱,體內屬於虛弱的現象,非常忌諱使用上述的瀉下方法。
如果舌苔黃得很深像沉香的顏色,或是像灰黃色,或是舌頭中間有斷裂紋路,都應該使用瀉下藥,例如小承氣湯。如果舌苔沒有這些顏色,就不適合用瀉下的方法。如果黃色的舌苔不厚但很滑潤,表示熱邪還沒有傷到津液,還可以採用清熱透表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舌苔雖然薄卻很乾燥,表示邪氣雖然退去但津液已經受損,應該禁用苦寒藥,適合使用甘寒且藥性平和的藥物。再者,如果熱邪傳入營分,舌頭顏色一定會呈現絳紅色。剛開始傳入營分時,絳紅色中帶有黃白色,表示氣分的邪氣還沒有完全清除,應該同時使用宣洩衛氣和透達營分的藥物來調和。
如果舌頭呈現純粹的絳紅色且顏色鮮亮,表示心包絡受病,適合使用犀角、新鮮生地、連翹、鬱金、菖蒲等藥物。如果拖延了幾天,或者患者平時心虛有痰,外面的熱邪一旦陷入體內,就會導致心包絡閉塞,之前的藥物就無法發揮作用,必須使用牛黃丸、至寶丹等藥物來緊急開通閉塞,以免發生昏迷甚至抽搐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,中心乾燥,表示心胃火氣旺盛,灼燒津液,可以加入黃連、石膏來治療。如果患者出現煩躁口渴、發熱的症狀,舌頭中心乾燥、邊緣發紅,中心可能呈現黃色或白色,這不是血分的問題,而是上焦的氣熱灼傷津液。
應該趕緊使用涼膈散來疏散無形的熱邪,然後再觀察後續的變化,切記不要使用滋膩的血藥,以免難以散開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,看起來很乾燥,但摸起來卻有津液,這表示是津液虧損,同時有濕熱薰蒸,將會形成濁痰蒙蔽心包。再者,如果熱邪傳入營血,而患者本身有瘀傷、舊血積存在胸膈中,挾帶著熱邪搏動,舌頭顏色會呈現紫暗色,摸起來則是濕潤的,應該加入活血散瘀的藥物,例如琥珀、丹參、桃仁、丹皮等。否則,瘀血與熱邪結合,阻礙正氣,就會導致患者精神錯亂。
如果舌頭呈現紫色且腫大,表示是酒毒衝擊心臟;如果舌頭呈現紫色且乾燥晦暗,表示是腎臟、肝臟的病色,這種情況很難治療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且黏膩,好像有舌苔卻又不是舌苔,表示體內夾雜著穢濁之氣,應該趕緊使用芳香類的藥物來驅散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,伸出時難以抵達牙齒,表示痰阻礙了舌根,可能體內有內風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且光滑,表示胃陰耗竭,應該趕緊使用甘涼滋潤的藥物;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且乾燥,表示火邪灼傷營分,應該以涼血清火為主要治療方法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,上面有白色或黃色碎點,要預防產生疳積;如果舌頭上有紅色大點,表示熱毒侵犯心臟,可以使用黃連、金汁來治療。如果舌頭呈現絳紅色,但顏色不鮮明,而且乾燥枯萎,表示腎陰枯竭,應該趕緊使用阿膠、雞黃、地黃、天冬等藥物,慢慢滋養,以免情況過於嚴重而無法挽救。
如果只有舌頭中心呈現絳紅色且乾燥,表示胃熱灼傷了心營,應該在清胃的藥方中加入清心的藥物,否則熱邪會蔓延到舌尖,表示津液耗盡,火氣旺盛。如果只有舌尖呈現絳紅色且乾燥,表示心火上炎,應該使用導赤散來瀉熱。如果舌苔呈現白色、厚實且乾燥,表示胃燥氣傷,應該在滋腎的藥物中加入甘草,以達到甘味守津的目的。如果舌苔呈現白色且薄,表示外感風寒,應該使用疏散的方法。如果舌苔呈現白色、乾燥且薄,表示肺津受損,可以加入麥冬、花露、蘆根汁等清輕的藥物,這是治療上焦病症的方法。
如果舌苔呈現白色,舌底卻呈現絳紅色,表示濕邪阻礙熱邪,應該先疏泄濕邪,透發熱邪,防止其發展成乾燥的狀況,不用過於擔心,等濕邪從體內透發到體外,舌苔自然就會變得潤澤。剛開始生病時,舌頭就已經乾燥,但精神沒有昏迷,應該趕緊扶正氣,稍微加入透邪的藥物。如果精神已經昏迷,表示體內已經潰敗,無法挽救。不論舌頭是什麼顏色,如果舌頭上長出芒刺,表示是上焦極熱。可以用青布沾冷薄荷水來擦拭,如果擦掉就消失表示情況輕微,如果擦掉後馬上又長出來表示情況危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