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(1)
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(1)
1.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
2. 太極圖說
《易》有太極,是生兩儀,周子懼人之不明,而製為太極圖。無極而太極,無極者,未分之太極也。太極者,已分之陰陽也。一中分太極,中字之象形,正太極之形也。一叩伏羲之奇,一而圓之,即是無極,既曰先天太極。天尚未生,盡屬無形,何為伏羲畫一奇?周子畫一圈,又涉形跡矣。
曰:此不得已,而開示後學之意也。人受天地之中以生,亦具有太極之形,在人身之中,可不究心乎!
白話文:
【太極圖解說】
《易經》中提到的太極,是生成了陰陽兩種力量,周敦頤擔心人們無法理解,因此創作了太極圖。無極而後產生太極,無極指的是尚未分化的太極。而太極,就是分化後的陰陽。在"中"字中分割太極,"中"字的形象,正是太極的形狀。一個圓圈代表無極,再在其內畫上一點,就成為了圓形的無極,這就是所謂的先天太極。在天尚未形成,一切都還未成形態時,伏羲為什麼會畫出那一點?周敦頤畫出一個圓圈,這似乎涉及到了具象的痕跡。
他解釋道:這是為了不得不向後世學習者揭示其意。人類從天地中獲得生命,同樣擁有太極的形狀在身體中,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嗎?
3. 陽水陰水相火真水命門圖說
命門在人身之中,對臍,附脊骨,自上數下,則為十四椎,自下數上則為七椎,《內經》曰:七節之旁有小心,此處兩腎所寄,左邊一腎屬陰水,右邊一腎屬陽水,各開一寸五分,中間是命門所居之宮,既太極圖中之白圈也。其右旁一小白竅,即相火也。其左旁之小黑竅,即天一之真水也。
此一水一火,俱屬無形之氣,相火稟命於命門,真水又隨相火,自寅至申,行陽二十五度;自酉至醜,行陰二十五度,日夜周流於五臟六腑之間,滯則病,息則死矣。人生男女,交媾之時,先有火會,而後精聚,故曰火在水之先。人生先生命門火,此褚齊賢發前人之所未發,世謂父精母血非也。
男女俱以火為先,男女俱有精,但男子陽中有陰,以火為主,女子陰中有陽,以精為主,謂陰精陽氣則可,男女合此,二氣交聚,然後成形,成形俱屬後天矣。後天百骸俱備,若無一點先天火氣,盡屬死灰矣。然元陽君主之所以為應事接物之用者,皆從心上起經綸,故以心為主。
至於棲真養息,而為生生化化之根者,獨臟於兩腎之中,故尤重於腎,其實非腎,亦非心也。(李時珍曰:命門,為藏精系胞之物,其體非脂非肉,白膜裹之,在脊骨第七節,兩腎中央,繫著於脊下,通二腎,上通心肺,貫腦,為生命之原,相火之主,精氣之腑,人物皆有之。主人生物皆由此出,男女媾精,皆稟此命火以結胎,人之窮通壽夭,皆根於此。
)
兩腎俱屬水,左為陰水,右為陽水,以右為命門,非也。命門在兩腎中間。
命門左邊小黑圈是真水之穴,命門右邊小白圈是相火之穴,此一水一火俱無形,日夜潛行不息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談的是人體中的命門位置以及其與水火二氣的關係。命門位於人體中心,與肚臍對應,緊鄰脊椎骨,如果由上往下數,它在第十四節脊椎,如果由下往上數,則在第七節。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脊椎的第七節旁邊有一個被稱為「小心」的區域,這是兩腎所在的位置,左腎屬陰水,右腎屬陽水,兩腎各自獨立,中間則是命門所處的地方,就像是太極圖中白色的圓圈。在命門的右側有一個小白點,就是相火,左側的小黑點則是天一的真水。
這一水一火都屬於無形的氣體,相火由命門衍生,真水又隨著相火,從寅時到申時,運行在陽性區域二十五度;從酉時到醜時,則在陰性區域運行二十五度,日夜不停地在五臟六腑之間流動,一旦停滯就會生病,如果停止,生命就會終結。人的生命開始於男女交合,先有火的活動,然後才會有精液的聚集,因此可以說火比水更早發生。人的生命首先產生的是命門中的火,這是由褚齊賢提出的觀點,與世人認為生命來自父親的精和母親的血有所不同。
無論男性或女性,生命都是先從火開始,男性和女性都有精,但是男性的陽性中帶有陰性,以火為主,女性的陰性中帶有陽性,以精為主,可以說是陰精與陽氣的結合。男女的結合,使這兩種氣體交匯聚合,然後形成生命,而形成的生命就屬於後天了。後天的生命,所有身體部位都已具備,但如果沒有先天的火氣,那一切都將如死灰一般無力。然而,人體中主宰一切活動的元陽,其作用的來源都是從心臟開始,因此心臟被視為最重要的器官。
然而,對於生命的養育和維持,關鍵則在於兩腎之中,因此腎臟也被認為非常重要,但實際上並非單單指腎臟,也不是心臟。(李時珍指出:命門是儲存精氣,連結子宮的部位,它的質地既不是脂肪也不是肌肉,而是由白色薄膜包裹,位於脊椎第七節,兩腎中間,下部連接脊椎,向上通達心肺,貫穿腦部,是生命的根源,相火的主宰,精氣的儲藏地,人類和動物都有這個部位。所有的生物都是從這裡孕育而出,男女結合,也是藉由這個命門的火氣來結胎,一個人的順利與否,壽命長短,都根植於此。)
兩腎都屬於水,左腎是陰水,右腎是陽水,認為右腎是命門是錯誤的,命門實際上是在兩腎中間。命門左側的小黑圈是真水的穴道,右側的小白圈是相火的穴道,這一水一火都是無形的存在,日夜不斷地潛行著。
4. 骨度部位圖
5. 改正內景之圖
心系七節,七節之旁中有小心,以腎系十四椎下,由下而上亦七節。
《內經》無命門之名。命門始於越人《三十六難》,而曰腎有兩,左為腎,右為命門,男子藏精,女子系胞。夫右腎既藏男子之精,則左腎將藏何物?女子之胞,何獨偏繫於右耶?蓋命門居兩腎之中,而不偏於右,即婦人子宮之門戶也。子宮者,腎臟藏精之府也,當關無氣海之間,男精女血,皆聚於此,為先天真一之氣,所謂坎中之真陽,為一身生化之源,在兩腎中間而不可偏於右。兩腎屬水,有陰陽之分,命門屬火,在二陰之中。
《脈經》以腎脈配兩尺,但當云左尺主真陰,右尺主真陽,而命門則為陽氣之根,隨三焦相火,以同見於右尺則可耳。若謂左主於腎,而右為為命門,此千古傳說之偽也。
衝任皆起於胞中,而上行於皆里,即子宮也,為男子藏精之所,惟女子於此受孕,因名為胞,舊圖有精道循脊背,過肛門,且無子宮命門之象,皆誤也。今改正之。
肺者,相傅之官,治節出焉,為生氣之源,其形四垂,附著於脊之第三椎,中有二十四空,行列分布,以行諸臟之氣,為臟之長,為生氣之源,為心之蓋。是經多氣少血,其合皮也,其榮毛也,開竅於鼻。《難經》曰:肺重三斤三兩,六葉二耳,凡八葉,主藏魄。肺葉白瑩,謂為華蓋,以覆諸臟虛如蜂巢。
下無透竅,吸之則滿,呼之則虛,一呼一吸,消息自然,司清濁之運化,為人身之橐龠。寅時氣血注於肺。
肺者,市也,百脈朝會之所也。凡飲食入胃,不敢自專地道,卑而上行,朝於肺,肺乃大道,下濟而光興。
大腸為傳道之官,變易出焉,上受胃腑之糟粕,下輸於廣腸,舊谷出而新谷可進,故字從內。易,又暢也,通暢水穀之道也。迴腸當臍,左回十六曲,大四寸,徑一寸半,長二丈一尺,受谷一斗,水七升半。廣腸傅脊,以受迴腸,乃出滓穢之路,大八寸,徑二寸,寸之大半,長二尺八寸,受谷九升三,右八分合之一,是經多氣多血。《難經》曰:大腸二斤十二兩,肛門重十二兩。
按:迴腸者,以其回疊也;廣腸者,迴腸之更大者;直腸,又廣腸之本節也,下連肛門,是為穀道,後陰一名魄門,總皆大腸也。
卯時氣血注大腸。
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,水穀氣血之海也。胃大一尺五寸,徑二寸,長二尺六寸,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,其中之谷,常留二斗,水一斗五升,兩滿。是經常多氣多血。《難經》曰:胃重二斤一兩。辰時氣血注於胃。
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
胃之上口名曰賁門,飲食之精氣從此上輸於脾肺,宣播正諸脈。胃者,匯也,號為都市,五味
匯聚,何所不容?萬物歸土之義也。
胃之下口即小腸,上口名曰幽門。
白話文:
改正內景之圖
心臟的脈絡有七個節點,這七個節點的旁邊還有一個較小的心臟。腎臟的脈絡從第十四椎骨下方開始,向上數也有七個節點。
《內經》中沒有「命門」這個名稱。「命門」的說法最早出現在扁鵲的《三十六難》中,書中說腎有兩個,左邊的是腎,右邊的是命門,男子用來儲藏精液,女子用來繫連胞胎。如果右腎是儲藏男子精液的地方,那左腎又是儲藏什麼呢?而且,女子的胞胎為什麼單單繫連在右邊呢?其實,命門位於兩腎之間,並非偏於右邊,它就是婦女子宮的門戶。子宮是腎臟儲藏精液的地方,它位於關元穴和氣海穴之間,男子的精液和女子的經血都聚集在這裡,形成先天的真一之氣,也就是所謂的坎中真陽,是全身生化之源,它在兩腎之間,並非偏於右邊。兩腎屬水,有陰陽之分,而命門屬火,位於兩陰之中。
《脈經》中將腎脈與兩尺脈相配,但應該說左尺脈主真陰,右尺脈主真陽,而命門則是陽氣的根源,它隨著三焦的相火,一起在右尺脈中顯現就可以了。如果說左邊主腎,右邊為命門,這是千百年來的錯誤說法。
衝脈和任脈都起於胞中,向上運行於脊髓,這裡就是子宮,是男子儲藏精液的地方。只是因為女子在這裡孕育胎兒,所以才稱為胞。舊圖中畫著精液的管道沿著脊背,經過肛門,而且沒有子宮和命門的圖象,這些都是錯誤的。現在將其改正。
肺臟,是輔佐君主(心)的官員,負責調節氣機,是產生生命之氣的源頭。它的形狀像四個垂下來的東西,附著在第三椎骨上,內部有二十四個空隙,排列分佈,用來運行各臟腑的氣。肺臟是臟腑之長,是生命之氣的源頭,是心臟的保護蓋。這條經脈多氣少血,它與皮膚相合,滋養毛髮,在鼻子開竅。《難經》說:肺重三斤三兩,有六片肺葉和兩個肺耳,共八片肺葉,主要儲藏魄。肺葉潔白明亮,像華蓋一樣覆蓋在其他臟器之上,內部空虛像蜂巢。
肺的下方沒有通竅,吸氣時肺部會充滿,呼氣時肺部會空虛,一呼一吸之間,消息自然,負責運化清濁之氣,是人體的風箱。寅時(凌晨3-5點)氣血會注入肺臟。
肺臟,就像市場一樣,是百脈匯聚的地方。凡是食物進入胃中,都不敢獨自向下走,而是先向上走到肺部,肺臟是重要的通道,向下疏導,氣血才能興盛。
大腸,是負責傳導的官員,負責改變和排出廢物。它接受胃中消化後的食物殘渣,向下運輸到肛門,舊的廢物排出,新的食物才能進入,所以「腸」字從內。它也通暢水穀的通道。迴腸位於肚臍周圍,左旋十六彎,周長四寸,直徑一寸半,長二丈一尺,可以容納一斗穀物和七升半水。廣腸緊靠脊柱,接受迴腸的食物殘渣,是排出廢物的地方,周長八寸,直徑二寸,長二尺八寸,可以容納九升三的穀物。這條經脈多氣多血。《難經》說:大腸重二斤十二兩,肛門重十二兩。
這裡解釋一下:迴腸之所以叫迴腸,是因為它迴旋彎曲;廣腸是比迴腸更大的腸道;直腸是廣腸的末端部分,向下連接著肛門,是排出廢物的通道,也叫魄門,這些都屬於大腸。
卯時(早上5-7點)氣血會注入大腸。
胃,是儲藏食物的倉庫,五味從這裡產生,是水穀氣血的海洋。胃的周長有一尺五寸,直徑兩寸,長二尺六寸,橫屈彎曲,可以容納三斗五升水穀,其中常留有二斗穀物和一斗五升水,達到飽滿狀態。這條經脈多氣多血。《難經》說:胃重二斤一兩。辰時(早上7-9點)氣血會注入胃。
(說明:以下為原文中獨立的句子,但放在現代語境理解為補充說明)
大腸的上口就是小腸的下口。
胃的上口稱為賁門,飲食的精華之氣從這裡向上運輸到脾臟和肺臟,宣佈播散到全身各個脈絡。胃,就像一個匯集點,號稱都市,五味在此匯聚,什麼都容納,萬物歸於土的道理。
胃的下口就是小腸,上口稱為幽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