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7)
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7)
1. 生犀散
治小兒目內淡紅者,心虛熱。
犀角,地骨皮,赤芍藥,柴胡,乾葛,甘草,水煎,食後服。
羅氏煮肝丸
見兒科疳病門。
白話文:
[生犀散]
這是用來治療小朋友眼睛裡呈現淡紅色,因為心臟虛弱而產生的熱氣。
藥方成分包含:犀牛角、地骨皮、赤芍藥、柴胡、乾葛和甘草,用水煎煮後,在飯後服用。
羅氏煮肝丸
若想進一步瞭解,請參考兒童科關於疳病的部分。
2. 還明散
草決明(炒,三錢),白疾藜(炒,去刺,四錢),防風(二錢),為細末,用豬肝一塊,竹刀薄剖,入末藥在內,飯上蒸熟,去藥食之。
白話文:
【還明散】
內容:取炒過的草決明三錢,炒過並去掉刺的白蒺藜四錢,以及防風二錢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。然後選一塊豬肝,用竹刀將其薄薄剖開,把磨好的藥粉放入豬肝內,放在飯上一起蒸熟。吃的時候,取出藥粉,只食用蒸熟的豬肝。
3. 龍膽飲
治疳眼流膿生翳,此濕熱為病。
羌活,龍膽草(各三錢),青蛤粉(五錢),黃芩(炒,二錢),蛇蛻(五分),麻黃(二錢五分),穀精草(五分),為末,每服二錢,茶清送下。
一方
治暴發腫赤作痛。
羌活,荊芥,升麻,黃芩,桔梗,甘草,薄荷,歸尾,赤芍,連翹,川芎,如血熱壅痛者,加龍膽草石膏;白睛紅障者,加桑白皮菊花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【龍膽飲】
這帖藥方用來治療眼疾,像是眼睛分泌大量膿液、視線模糊有翳障的情況,這些都是因為濕熱所導致的疾病。
藥方成分包含:羌活、龍膽草各三錢,青蛤粉五錢,黃芩經過炒製後二錢,蛇蛻五分,麻黃二錢五分,穀精草五分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兩錢,用清澈的茶湯送服。
另一個藥方:
這帖藥方是針對突然爆發的眼睛紅腫疼痛情況。
藥方成分包括:羌活、荊芥、升麻、黃芩、桔梗、甘草、薄荷、歸尾、赤芍、連翹、川芎。如果因為血液過熱造成眼睛疼痛,可額外添加龍膽草和石膏;若白眼球出現紅色障礙,則可加入桑白皮和菊花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4. 洗眼神方
黃連(七分),當歸(一錢),郁李仁(打碎,一錢),荊芥(八分),杏仁(去皮尖,七粒),防風(一錢),膽礬,明礬(各三分),水煎,溫和淨目避風。
又方
治目痛星障俱效。
朴硝(一錢),綠礬(一分),用紅棗七個,去核,入藥棗內,用水一大碗,鍋中水亦一大碗,隔湯煎,鍋中水乾為度,置一夜用。
一方
治瞳子散大。
山茱萸,枸杞子,山藥(蒸,各三兩),丹皮(一兩),熟地(四兩),澤瀉(五錢),五味子(七錢),當歸身(二兩),為末,蜜丸,圓眼湯下。
一方
治倒睫拳毛,用三稜針出血立愈。又法,用木鱉子一個,去殼為末,綿裹塞鼻,左眼塞右,右眼塞左。
白話文:
[洗眼神方]
配方如下:黃連取七分,當歸一錢,郁李仁需打碎後一錢,荊芥八分,杏仁去皮尖後取七粒,防風一錢,膽礬與明礬各取三分。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,待溫後用來清洗眼睛,並避免風吹。
另一配方:
可用於治療眼睛疼痛以及視力障礙。具體配方是:朴硝一錢,綠礬一分,取七個紅棗去核,將藥材放入棗中,然後用一大碗水在鍋中隔湯煎煮,鍋中的水乾後即可,放置一夜後使用。
另一配方:
適用於治療瞳孔擴大的情況。所需藥材有:山茱萸、枸杞子和蒸過的山藥各三兩,丹皮一兩,熟地四兩,澤瀉五錢,五味子七錢,當歸身二兩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製成藥丸,用圓眼湯送服。
另一配方:
適用於治療睫毛倒生的情況。一種方法是用三稜針刺破皮膚出血即可痊癒。另一種方法是取一個木鱉子去殼後磨成粉,用棉花包裹住塞入鼻子,左眼問題塞右鼻孔,右眼問題塞左鼻孔。
5. 豬肝散(錦囊秘方)
治疳積,眼合不開,翳障遮睛。
穀精草(曬燥,研細,四分),石燕(煅醋淬研,六分),紫口蛤蜊(煅,研,一錢),用不見水雄豬肝,竹刀剖開,將藥入內,線扎煮之,去藥食肝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兒童營養不良導致的眼睛問題,像是眼睛難以睜開,或是有障礙物似的視力模糊。
具體藥方如下:先將穀精草曬乾後磨成細粉,用量為四分;然後將石燕煅燒後用醋淬硬再研磨,用量為六分;紫口蛤蜊同樣煅燒後研磨,用量為一錢。使用未接觸過水的公豬肝,用竹刀剖開後,將上述藥材放入豬肝內,用線縫合。接著用水煮豬肝,煮好後取出藥材,食用豬肝。
6. 雞肝散(錦囊秘方)
治疳積,初起紅障。
雄黃(一錢),石膏煅(一兩),共為細末,雄雞軟肝一個,酒釀頓熟,醮藥錢余,食之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一種叫做疳積的眼疾,初期會出現紅色障礙。
具體做法是:取雄黃一錢,煅燒過的石膏一兩,將兩者一起磨成細粉。然後準備一隻公雞的肝臟,用酒釀煮熟,蘸上之前製好的藥粉,大約蘸一錢左右,然後食用。
這樣就可以進行治療了。
7. 兒科耳病
耳者,宗脈之所聚,腎氣之所通也。有小兒腎經氣實,其熱上衝於耳,遂使津液壅而為膿,或為清汁,然則厥陽之與足陽明,手少陰之與足太陽,為症尤甚。推其所致之由,其原有七,有實熱有陰虛;有因痰;有因火;有氣閉;有肝風,有胎元及發而為病也。症有五焉,鳴、痛、聾、腫、聤、是也。
實熱者何?即腎氣有餘,積熱上衝,津液壅結,故成聤耳。聤耳之名,更有五般。常出黃膿者,謂之聤耳;常出紅膿者,謂之膿耳;耳內疳臭者,謂之冱耳;白膿出者,謂之纏耳;耳內虛鳴,時出青膿者,謂之囊耳。其名雖異,總由積熱上壅,或風水入耳所致。若不速治,久則成聾,法宜清火養血,或去濕化毒,陰虛者何?其候手足心熱,體瘦色黑,口渴腸燥,兩尺脈大,時或作癢,耳聾及鳴,所主在滋陰疏肝。因痰者何?其候氣壅口燥,不痛而癢,體重脈弦,耳鳴聤耳者是也。
所主在二陳竹瀝之類。因火者何?或暴怒之乍乘,或情欲之自肆,或因有餘之火,或因不足之火,故耳聾及痛者,所主在芩連歸芍之類。氣閉者何?有因怒傷及肝,痰生於火,或一時卒中,或久病氣虛,故耳聾及鳴者,所主在舒郁調血,外用導引宣通之法。肝風者何?有因火壅上焦,忽作大痛,或流或脹者,有因縱怒縱酒,濕熱相乘,耳腫及痛者,所主在平肝,除熱疏風。
胎元者何?是因父母不謹,故先天之毒攻衝,膿臭流處成瘡,四傍腫赤,時發時愈,所生在化毒滋腎,更有風入於腦,停滯於手太陽之脈,則令氣塞耳聾。若風濕相搏,則生耳瘡。更有以手指月,遂使兩耳之後生瘡者,名曰月蝕瘡,及凍耳蟲傷撥損之類。外因者,並從外治。
更有耳根及牙床腫痛者,屬上焦風熱,陽明、少陽二經受病也,當用清胃辛涼而散之。實熱盛者,酒蒸大黃,微利之。至若大病後,而耳聾者,是血枯而氣弱也,當服地黃丸以療之。若耳中忽作大痛,如有蟲在內奔走殊痛,或出血或水或干,痛不可忍者,用蛇蛻火燒存性為末,鵝管吹入立止。取蛇之善脫,以解散鬱火也。
白話文:
[兒科耳疾]
耳朵是多條經脈匯聚之處,也是腎氣通達的地方。有些兒童因腎經氣血過盛,熱氣上衝至耳部,導致耳內津液聚集形成膿液,或者成為清澈的液體。其中,厥陰和足陽明,以及手少陰和足太陽這幾條經脈,如果出現問題,症狀會特別嚴重。探討病因,主要有七種:實熱、陰虛、痰多、火旺、氣閉、肝風,以及胎元(先天因素)等,這些都可能發病。症狀大致可分為五種:耳鳴、疼痛、聽力下降、腫脹、耳漏。
實熱是什麼?就是腎氣過剩,積熱向上沖擊,造成耳內津液壅塞,因而形成耳漏。耳漏的名稱有多種,如常流黃膿的叫做耳漏;常流紅膿的叫做膿耳;耳內有腐臭味的叫做冱耳;流出白色膿液的叫做纏耳;耳內虛鳴,偶爾流出青色膿液的叫做囊耳。儘管名稱不同,但都是因為積熱上壅,或是風水進入耳道所致。如果不迅速治療,時間久了就會變成聽力下降。治療方法應當清火養血,或去濕解毒。
陰虛又是什麼?表現為手掌腳掌發熱,身體消瘦皮膚暗沉,口渴腸燥,兩側腳踝後方的脈搏跳動強烈,偶爾會感覺癢,耳鳴聽力下降,治療應該滋陰疏肝。
痰多又是怎麼回事?表現為氣喘口乾,耳部不痛但會癢,身體沉重脈象弦緊,耳鳴耳漏,治療應使用二陳竹瀝之類的藥物。
火旺又是什麼?可能是突然的暴怒,或是過度的情慾,或是過剩的火氣,或是不足的火氣,造成耳痛聽力下降,治療可用黃芩、黃連、當歸、白芍等藥物。
氣閉是什麼?可能因為生氣傷害到肝臟,或是痰火相生,或是短時間的中風,或是長期疾病導致氣虛,引起耳鳴聽力下降,治療應當疏肝理氣,外部可用導引宣通的方法。
肝風是什麼?可能因為上焦火氣壅塞,忽然劇烈疼痛,或是耳部腫脹,或是縱怒縱酒,濕熱相乘,造成耳部腫脹疼痛,治療應當平肝、清熱、疏風。
胎元是什麼?因為父母未能妥善照顧,導致先天毒素攻擊,耳內流出膿液腐臭,周圍紅腫,時好時發,治療應當化毒滋腎。還有風邪進入腦部,停留在手太陽脈絡,使得耳道氣塞聽力下降。如果風濕相搏鬥,就會產生耳瘡。還有的是手指對著月亮,導致兩耳後方長瘡,稱為月蝕瘡,以及凍耳蟲傷撥損等外部原因造成的問題,這些都需從外部治療。
另外,如果耳根和牙牀腫痛,屬於上焦風熱,是陽明、少陽兩條經脈受到影響,應當使用清胃辛涼的藥物散熱。實熱旺盛者,可以使用酒蒸大黃,稍微利尿。大病後聽力下降,是因為血液乾涸氣力衰弱,應當服用地黃丸治療。如果耳內突然劇烈疼痛,好像有蟲子在裏面亂竄,非常痛,或是出血,或是流水,或是乾燥,疼痛難忍,可以用蛇蛻燒成灰末,用鵝毛管吹入耳中立刻止痛。這是利用蛇善於蛻皮的特性,來解除鬱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