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25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25)
1. 後天根本論
《秘典》曰:食飽之後,解帶摸腹,伸腰徐行,作噴以通其秘,用呵以去其滯,令飲食下行,方可就坐。飽坐發痔,曲腰而坐成中滿。醉後勿飲冷,飽余勿便臥,食後勿怒,怒後勿食,冷熱之物,不宜五食。《尊生編》云:飲以養陽,食以養陰,食宜常少,亦勿令虛,不飢強食,不渴強飲,則脾勞發脹。朝勿令飢,夜勿冷飽,淡食則多補,五辛善助火。
《調食法》云:寧少毋食多,寧飢毋食飽,寧遲毋食遠,寧熱毋食冷,寧零毋食頓,寧軟毋食硬,此六者調理脾虛之要法也。語云:修養不如節勞,服藥不如忌口。斯言雖鄙,頗切理要,誠能如此謝攝,則土強而臟腑俱安,後天之根本不損,營衛中和,長有天命矣。
白話文:
《秘典》說:吃飽飯後,解開腰帶摸摸肚子,伸個懶腰慢慢走動,打噴嚏來疏通體內阻塞,用呵氣來去除積滯,讓食物順利往下消化,這樣才可以坐下。吃飽後馬上坐著容易產生痔瘡,彎著腰坐著容易造成腹部脹滿。喝醉後不要喝冷的飲品,吃飽後不要馬上躺下,飯後不要生氣,生氣後不要吃飯,冷的熱的食物,都不適合一次吃太多。《尊生編》說:飲用湯水是為了滋養陽氣,吃飯是為了滋養陰氣,吃飯應該常常吃得少一點,但也不要讓肚子空虛。不餓的時候硬要吃飯,不渴的時候硬要喝水,這樣會使脾胃勞累而造成腹脹。早上不要讓自己肚子餓,晚上不要吃太冷的或太飽,吃清淡的食物反而比較滋補,五辛(蔥、蒜、韭、薤、興渠)容易助長火氣。
《調食法》說:寧可吃少一點,不要吃太多;寧可讓自己餓一下,不要吃到太飽;寧可晚一點吃,不要吃太久之前的食物;寧可吃熱的,不要吃冷的;寧可零星吃一點,不要一次吃一大堆;寧可吃軟的,不要吃硬的。這六點是調理脾胃虛弱的重要方法。俗話說:修養身體不如節制勞累,吃藥不如忌口。這些話雖然粗俗,但卻很切合道理。如果真的能夠這樣注意保養,那麼脾胃就會強健,五臟六腑都會安穩,後天之本就不會受損,營衛之氣就會調和,就能夠長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