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3)

1. 祛風清上丸

治風熱上攻,眉稜骨痛。

酒芩,白芷(一錢五分),防風(一錢),柴胡(一錢),荊芥(八分),川芎(一錢二分),羌活(一錢),甘草(五分),水煎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風熱上攻,導致眉稜骨疼痛,可用酒芩、白芷一錢五分、防風一錢、柴胡一錢、荊芥八分、川芎一錢二分、羌活一錢、甘草五分,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

2. 芎辛導痰湯

治痰厥頭痛。

川芎,細辛,南星(各一錢五分),半夏,茯苓(各一錢二分),陳皮,片芩(酒炒,一錢二分),枳實(一錢),甘草(五分),如挾風熱甚者,加石膏三錢,菊花一錢,姜水煎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痰厥引起的頭痛,用川芎、細辛、南星(各一錢五分)、半夏、茯苓(各一錢二分)、陳皮、片芩(酒炒,一錢二分)、枳實(一錢)、甘草(五分)煎服。如果伴隨風熱較重者,可以加石膏三錢、菊花一錢,用薑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

3. 芎附散

治產後敗血作梗,頭痛諸藥不效。

大附子一枚,釅醋一碗,用火四畔炙透,蘸醋令盡,去皮、臍,加川芎一兩,併為細末,每服一錢,茶清調下。

凡頭內如蟲蛀響,名天白蟻,用茶子細一吹鼻中。

古一婦人,患偏頭痛,鼻塞不聞香臭,常流清涕,或作臭氣,遍服頭痛藥不效,人無識此,或曰:腦癰,但服局方芎犀丸,不十數服,忽作噴涕,突出一挺稠膿,其疾即愈。

白話文:

產後血虛凝結,造成頭痛,一般的藥物都無效。可以用附子一枚,浸泡在濃醋中,用火烤透,然後蘸醋吃完,去除皮和臍,再加入川芎一兩,一起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,用茶水送服。

如果頭部感覺像是蟲子在啃咬發出的聲音,稱為天白蟻,可以用茶籽粉末輕輕吹入鼻中。

曾經有個婦人,患有偏頭痛,鼻塞聞不到香味,經常流清水鼻涕,有時還會流出臭味,服用很多頭痛藥都沒有效果,大家都不了解她的病因,有人說是腦部化膿,只服用芎犀丸,不到十幾服,突然打噴嚏,噴出一團濃稠的膿,病就好了。

4. 芎犀丸

治年久偏正頭疼,不聞香臭。

川芎,石膏,薄荷(各四兩),硃砂(四兩,內用一兩為衣),人參,茯苓,甘草(炙),細辛(各二兩),犀角(生用、鎊),梔子(各一兩),阿膠,蛤粉(炒一兩五錢),麥冬(去心,三兩),為末,蜜丸,彈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一丸或二丸,食後茶清化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偏頭痛,且患者聞不到香味或臭味的藥方,以川芎、石膏、薄荷各四兩,硃砂四兩(內服一兩,外用三兩包裹藥丸),人參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細辛各二兩,犀角(生用,鎊)、梔子各一兩,阿膠、蛤粉(炒)一兩五錢,麥冬(去心)三兩,研磨成粉,製成蜜丸,大小如彈珠,以硃砂包裹,每次服用一至二丸,飯後用清茶送服。

5. 方脈雷頭風合參

雷頭風者,結核塊於頭上而痛者是也,用茶調散吐之,次用神芎丸之下,後服消風散熱。又曰:雷頭風者,痰結核塊,先有於頭上,隨遇而發,或勞役酒色,及食煿炙動風發毒之物,或紅或腫,而痛作矣。憎寒壯熱,狀如傷寒,急則治其標,針而血出,風散火滅,痛因減去。

東垣曰:病在三陽,蓋三陽之脈,皆會於頭也。不可過用寒藥,宜清震湯治之用荷葉者,取色青而香,形仰象震,如類象形也。

白話文:

雷頭風是一種頭部有結核塊並伴隨疼痛的病症,治療方法是先用茶調散將毒氣吐出,然後服用神芎丸,最後再服用消風散以去除熱氣。雷頭風的病因是痰結核塊在頭部形成,受到勞累、酒色、辛辣炙烤等刺激後就會發作,導致頭部紅腫疼痛,伴隨寒熱、類似傷寒的症狀。若病症急劇,需要針灸放血,以散風止痛。東垣認為,雷頭風屬於三陽經病,因為三陽經都匯聚於頭部,因此不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應該用清震湯治療,其中荷葉的青色和香味,以及向上生長的形態,都象徵著震卦,符合象形療法。

6. 神芎丸(又名顯仁丸)

所謂實者下之,能去膈上滯痰,一切熱症,除痰飲,消酒食,清頭目,利咽膈,能令結滯宣通而愈。

大黃(錦紋者),黃芩(中枯者,各二兩),牽牛,滑石(各四兩),為末,水丸或蜜丸,小豆大,溫水下十丸,至十五丸,每日二服。

白話文:

意思是,要治療實熱證,可以用大黃、黃芩、牽牛、滑石等藥物,這些藥物能清除胸膈上積聚的痰飲,治療一切熱證,消除痰飲和酒食積滯,清利頭目,通暢咽喉,使結滯宣通而痊癒。具體用量為:大黃(錦紋者)二兩,黃芩(中枯者)二兩,牽牛四兩,滑石四兩,研磨成粉,製成水丸或蜜丸,大小如小豆,溫水送服,每次十至十五丸,每日服用兩次。

7. 茶調散(又名二仙散)

瓜蒂,茶葉,為末,齏汁調服,取吐。

白話文:

將瓜蒂和茶葉磨成粉末,用菜汁調和後服用,直到引起嘔吐。

8. 清震湯

升麻,蒼朮,薄荷,為末,每服五錢,水煎七分,燒全荷葉一個,研細調藥,食後溫服。

又曰:前論俱以結核疙瘩,而用風藥論治,且指震為雷,恐猶未盡了,夫此病未有不因於痰火者,蓋痰生熱,熱生風,故核塊疙瘩,皆有形可徵。痰火上升,壅於氣道,兼於風化,則自然有聲。輕則如蟬之鳴,重則如雷之響,以聲如雷而為名,或以其發如雷之迅速也。設如前論盡作風熱治之,恐認標而忘其本,故復附痰火一方於後。

白殭蠶(五分),粉草(二錢),半夏(牙皂薑汁煮,一兩),連翹(五錢),片芩(七錢,酒炒),陳皮(去白,鹽煮),桔梗(各五錢),大黃(酒蒸九次,二兩),薄荷葉(三錢),白芷(二錢),天麻(五錢,酒浸),青礞石(二錢),為末,水法為丸,如綠豆大,食後臨臥,茶吞二錢,以痰利為度。後用清痰降火煎藥調理。

白話文:

升麻、蒼朮、薄荷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七分,用完整的荷葉一個研磨成粉,加入藥粉中,飯後溫服。

有人說,之前的論述都把結核疙瘩歸因於風邪,用風藥治療,並且將震動比作打雷,恐怕還沒有完全說透。其實,這種病不外乎是因痰火而起,因為痰生熱,熱生風,所以核塊疙瘩都看得見摸得著。痰火上升,堵塞在氣道,又遇上風邪,自然就會發出聲音。輕微的就如同蟬鳴,嚴重就如同雷響,因此以聲如雷而命名,或者因為其發病速度如同雷電般迅速。如果按照之前的論述,完全用風熱來治療,恐怕是只看到了表象,卻忘記了根本,所以再附上一個針對痰火的一方。

白殭蠶五分,粉草二錢,半夏(用牙皂薑汁煮,一兩),連翹五錢,片芩七錢(酒炒),陳皮(去白,鹽煮),桔梗五錢,大黃二兩(酒蒸九次),薄荷葉三錢,白芷二錢,天麻五錢(酒浸),青礞石二錢,研磨成粉,用水製成丸子,如綠豆大小,飯後臨睡前,用茶水吞服二錢,以痰液暢通為度。之後再用清痰降火的藥方調理。

頭風白屑,肝經風盛也。大便實,則瀉青丸,虛則消風散。

外用山豆根,浸油塗之,或以乳汁調塗。

又方用白芷、零陵香各等分,為末,浸香油塗之,候三五日,篦去,二三次,永不再生。

白話文:

頭皮屑是肝經風氣盛造成的。如果大便乾燥,就服用瀉青丸;如果虛弱,就服用消風散。

可以將山豆根浸泡在油中,然後塗抹患處,或者用乳汁調和後塗抹。

另外,也可以將白芷和零陵香等量研磨成粉末,浸泡在香油中,然後塗抹患處。等待三五天后,用梳子梳去頭皮屑,重複兩三次,頭皮屑就會永久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