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21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21)

1. 先天根本論

夫玄黃未兆,天一之水先生,胚體未成。兩腎之元先立。蓋嬰兒未成,先結胞胎,其象中空,一莖直起,形如蓮蕊。一莖,即臍帶。蓮蕊,即兩腎也。而氤氳一點元陽之為命者,寓於中焉。水生木而後肝成,木生火而後心成,火生土而後脾成,土生金而後肺成,五臟既成,六腑隨之,四肢乃具,百骸乃全。《仙經》曰:借問如何是玄牝,嬰兒初生先兩腎。

未有此身,先有兩腎,故腎為臟腑之本,十二脈之根,呼吸之主,三焦之源,而人資之以始者也。故曰:腎水者,先天之根本也。一點元陽,則寓於兩腎之間,是為命門。蓋一陽居二陰之間,所以位乎北,而成乎坎也。人非此火,無以運行三焦,腐熟水穀。《內經》曰:少火生氣。

《仙經》曰:兩腎中間一點明,逆為丹母順為人。夫龍潛海底,龍起而火隨之。元陽藏於坎腑,運用應於離宮,此生人之命根也,乃知陽火之根,本於地下,陰火之源,本於天上,故曰:水出高源;又曰:火在水中。夫水火者,陰陽之徵兆,天地之別名。獨陽不生,獨陰不長。

天之用在於地下,地之用在於天上,則天地交通,水火混合而萬物生焉。古之神聖,察腎為先天根本,故其論脈者曰:人之有尺,猶樹之有根,枝葉雖枯槁,根本將自生,傷寒危篤,寸口難稽,猶診太谿,以下腎氣。夫精也者,水之華也。神倚之,如魚得水,氣依之,如霧覆淵。

神必依物,方有附麗,精竭神散,勢之自然,方其為嬰孩也。未知牝牡之合而勃然睃作,精之至也。純純全全,合於天方,溟溟清清,合於無淪,年十六而真精滿,始能生子,精泄之後乾破而為離,真體已虧,不知節嗇,則百脈空虛,不危何待!世有以固精采補者,是大不然,男女交接,必擾其腎,外雖不泄,精已離宮,必有真精數點,隨陽之痿而溢出,如火之有煙焰,豈能復返於薪哉!是故貴寡欲。然損精傷腎,是非一端。

若目勞於視,精以視耗:耳勞於聽,精以德耗:心勞于思,精以思耗:體勞於力,精以力耗,隨事節之,則精與日俱積矣,是故貴節勞,腎司閉藏,肝主疏泄,二臟皆有相火,其系皆上屬於心。心,君火也。怒傷肝。而相火動,則疏泄者用事,而閉藏者不得其職,雖不交合,精已暗耗矣,是故貴息怒。

酒能動血,飲酒則身面俱赤,是擾其血也。數月不近色,精已凝厚,一夜大醉,精隨薄矣,是故宜戒酒。《經》曰: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然膏粱之味,未必生精,恬澹之味,最能益精。《洪範》論味,而曰嫁穡作甘。世間之物,惟五穀得味之正,澹食五穀,大能養精。吳子野云:芡實本溫平,不能大補,人謂之水中丹者,何也?人之食芡也,必枚齧而細嚼之,未有多嘬而急咽者也。

白話文:

在天地尚未形成、混沌一片時,天一之水就已經產生,胚胎尚未成形時,兩腎的根源就已經確立。嬰兒還沒發育完全時,就先結成胞胎,胞胎的形狀中間是空的,有一條像蓮蕊一樣的莖直立著。這條莖就是臍帶,蓮蕊指的就是兩腎。而那蘊含著一點元陽的生命力,就寄託在這中間。水能生木,所以之後有了肝臟;木能生火,所以之後有了心臟;火能生土,所以之後有了脾臟;土能生金,所以之後有了肺臟。五臟形成之後,六腑也隨之產生,四肢也具備了,全身的骨骼也完整了。《仙經》說:請問什麼是玄牝?嬰兒剛出生時,最先有的就是兩腎。

在身體還沒形成之前,就先有了兩腎,所以腎是臟腑的根本,是十二經脈的根源,是呼吸的主導,是三焦的源頭,也是人賴以開始的基礎。所以說:腎水是先天的根本。那一點元陽,就寄託在兩腎之間,這就是命門。陽氣處在兩個陰氣之間,所以它在北方,成為坎卦的象徵。人如果沒有這陽火,就無法運行三焦,也無法消化水穀。《內經》說:少量的火可以產生氣。

《仙經》說:兩腎中間有一點光明,順著它運行是人,逆著它運行是煉丹的根本。龍潛藏在海底,龍一旦升起,火就跟著升起。元陽藏在坎卦的位置,它的作用在離卦的位置,這是人生命的根源。所以知道陽火的根源在地下,陰火的根源在天上,因此說:水出自高處的源頭;又說:火在水中。水和火,是陰陽的徵兆,是天地的別稱。只有陽無法產生,只有陰無法成長。

天的作用在地下,地的作用在天上,這樣天地才能交通,水火才能混合,萬物才能產生。古代的神聖之人,觀察到腎是先天的根本,所以他們談論脈象時說:人的尺脈,就像樹的根一樣,即使枝葉枯萎了,根還是會自己生長。傷寒病危急時,寸口的脈象難以診斷,可以改為診斷太谿穴,以此來了解腎氣的情況。精,是水的精華,神依靠它,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;氣依賴它,就像霧覆蓋深淵一樣。

精神必須依附在物質上,才能有所依託,如果精氣枯竭,精神就會散失,這是自然的道理。當人還是嬰兒時,還不知道男女的結合,就會勃然興起,這是精氣旺盛的表現。嬰兒時的精氣純潔而完整,與天道相合;清淨而澄澈,與無極相合。到了十六歲,真精滿溢,才能夠生育子女。精液洩出後,純陽之體就破散成為陰陽分離之體,真體已經虧損。如果不知道節制,就會百脈空虛,不危險還要等什麼呢!世上有人用固精的方式來進補,這是大錯特錯。男女交合,一定會擾動腎臟,即使沒有射精,精氣也已經離開了它的位置,必定會有幾點真精,隨著陽氣的衰弱而溢出,就像火有煙焰一樣,怎麼可能再回到柴火中呢!所以要節制性慾。然而損傷精氣,傷害腎臟的原因不止這一種。

如果眼睛過度勞累,精氣會因為視覺而耗損;耳朵過度聽,精氣會因為聽覺而耗損;心思過度思考,精氣會因為思慮而耗損;身體過度勞累,精氣會因為勞力而耗損。隨時注意節制,精氣就會日漸累積。所以要節制勞累。腎負責閉藏,肝負責疏洩,這兩個臟腑都有相火,它們的系統都歸屬於心。心是君火。發怒會傷害肝,相火就會被擾動,那麼負責疏洩的就會過度發揮作用,而負責閉藏的就無法發揮它的職責,即使沒有性交,精氣也會暗中耗損。所以要平息怒氣。

酒能夠活血,喝酒後臉和身體都會發紅,這是擾動血液的表現。如果幾個月不近女色,精氣就會濃稠,如果一夜大醉,精氣就會變得稀薄。所以應該戒酒。《經》說:精氣不足的,要用味道來補充。但是豐盛的食物未必能夠產生精氣,清淡的食物最能增益精氣。《洪範》中論述味道,說到耕種才能得到甘甜的味道。世間的食物,只有五穀才能得到味道的純正,吃清淡的五穀,最能養精。吳子野說:芡實的藥性本來是溫平的,不能大補,人們稱它為水中的丹藥,是什麼原因呢?因為人們吃芡實時,一定會一顆一顆地細細咀嚼,沒有人會狼吞虎嚥地吞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