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2)
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2)
1. 頭搖大小總論合參
頭搖者,本屬於風,實因於火,《經》所謂:諸風掉眩,皆屬肝木。木得風則搖動,乃肝經火盛,而生虛風也。故高年病後辛苦,人多犯之,因氣而虛,而火犯上故動也。是以小兒有病搖頭三年不止者,以河車入常服藥中而愈。
《靈樞》曰:邪之所在,皆為不足。故上氣不足,腦為之不滿,耳為之苦鳴,頭為之苦傾,目為之眩,中氣不足,浸便為之變,腸為之苦,鳴下氣不足,則為痿厥。
白話文:
頭搖之病
頭部搖晃的症狀,本質上屬於風邪,但實際上是因體內火氣過盛所致。古籍《經》中記載:「諸風掉眩,皆屬肝木。」意思是各種風邪引起的頭昏眼花,都與肝臟有關。肝屬木,木性喜風,若肝火旺盛,則會生出虛風,導致頭部搖晃。
老年人病後體虛,容易出現頭搖的症狀,這是因為身體氣虛,導致火氣上炎而引起頭部搖晃。同樣地,小兒生病後持續三年頭搖不止,可以服用含有河車的藥物治療。
《靈樞》中也提到:「邪之所在,皆為不足。」意思是疾病的產生,都是因為身體某個部位氣血不足造成的。例如:
- 上焦氣不足,則腦部會感到空虛,耳鳴、頭昏眼花,頭部搖晃等症狀就會出現。
- 中焦氣不足,則消化功能失調,導致腹瀉、腹痛等症狀。
- 下焦氣不足,則容易出現痿厥(肢體無力、昏厥)等症狀。
因此,治療頭搖等疾病,需要針對病因,補益氣血,清熱瀉火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2. 眉眶骨痛大小總論合參
眉眶骨痛有二,俱屬肝經風熱與痰,或作風痰,其治類痛風。然腦為髓海,而腎主骨,多由腎陰不能養骨髓,少以致腦,虛火起於中,寒束於外,疼之所始也。凡高骨之處,及眉毛所生之地,皆屬本臟之精氣榮養。若其臟之精氣虧損,則其地之毫毛骨肉不榮矣。故《靈樞》曰:足太陽之上,血氣盛則美眉。
眉有毫毛,由是觀之,眉稜骨痛者,此肝血既失其養,而腎水亦不榮於骨矣。故主三年之內,有大風疾至,明其根本既拔,而外邪乘襲也。治之者,必宜滋補肝腎為主,少佐風藥,以使上達。如不知此,徒以辛熱發散為事,則陰道愈虧,益增其害矣。
白話文:
眉眶骨痛的中醫解讀
眉眶骨痛的原因主要有兩種,皆屬於肝經風熱或痰,或風痰共同作用,其治療方式類似痛風。然而,頭顱為髓海,腎臟主骨,多半是因為腎陰不足,無法滋養骨髓,導致精氣不足而上達腦部,虛火內生,寒邪外束,進而引發疼痛。凡是骨頭較高的地方,以及眉毛生長的地方,都屬於臟腑精氣滋養的範圍。如果臟腑精氣虧損,就會導致這些地方的毛髮、骨骼、肌肉失養。因此,《靈樞》中提到:「足太陽之上,血氣盛則美眉。」
眉有毛髮,從這個觀點來看,眉稜骨痛表示肝血失養,腎水也無法滋養骨骼。因此,這種情況預示著三年內可能會有大風疾發作,說明病根已經被拔除,但外邪乘虛而入。治療時,必須以滋補肝腎為主,輔以少量祛風藥,以使藥效上達。如果不知此理,一味使用辛熱發散藥物,只會加重陰虛,反而有害。
3. 頭重大小總論合參
東垣曰:頭重如山,濕氣在頭也,紅豆散搐鼻取之。蓋病上頭腦,若藥攻腸胃,是誅伐無過矣。故於鼻內取之,猶物在高巔之上,必用射而得之也。
白話文:
東垣說:頭部感到沉重,這是因為濕氣停留在頭部。使用紅豆散通過鼻腔吸入來治療。因為疾病影響到頭腦部位,如果用藥攻擊腸胃,那就是無辜受罰了。所以在鼻腔內施藥,就像是東西放在高處,必須用射箭的方式才能取得一樣。
4. 頸項痛
邪客三陽則痛,寒搏則筋急,風搏則筋弛,左屬血,右多屬痰,丹溪治之用二陳湯,加酒芩、羌活、紅花,服二劑而愈。有閃挫及失枕而項強痛者,皆由腎虛,不能榮筋也,六味地黃湯加秦艽。
白話文:
邪氣侵犯三陽經脈就會疼痛,寒邪侵襲則筋脈緊縮,風邪侵襲則筋脈鬆弛,左側病症多屬血虛,右側病症多屬痰濕。丹溪先生治療此症,用二陳湯,加入酒芩、羌活、紅花,服用兩劑便痊癒。閃挫或失枕導致頸部僵硬疼痛,都是由於腎虛,無法滋養筋脈所致,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秦艽治療。
5. 菊花散
治風熱上攻,頭痛不止。
甘菊花,石膏,防風,旋覆花,枳殼,蔓荊子,甘草,羌活(各一錢五分),姜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療風熱上攻,頭疼不止,可以用以下藥方:
甘菊花、石膏、防風、旋覆花、枳殼、蔓荊子、甘草、羌活 各一錢五分,用薑水煎服。
6. 紅豆散
治頭重。
羌活,連翹,紅豆,三味等分,為末,搐鼻。
一方
治頭痛連眼痛,此風痰上攻,須用白芷開之。
川芎,白芷,防風,藁本,細辛,當歸,雨前芽茶(各等分)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頭重
方法一:
將羌活、連翹、紅豆三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藥粉塞鼻。
方法二:
針對頭痛連帶眼痛的症狀,這是風痰上攻導致,需要用白芷來疏通開竅。
取川芎、白芷、防風、藁本、細辛、當歸、雨前芽茶各等量,用水煎服。
7. 不臥散
治頭痛不可忍者。
元胡索(十枚),青黛(二錢),豬牙皂角(肥實者,刮去皮及子,二兩),為末,水丸,小餅子,如杏仁大,用時令病者,仰臥,以水化開,竹管送入,男左女右,鼻中覺藥味至喉少酸,令病者坐,卻咬定銅鐵一個,於當門齒上,當見涎出成盆即愈。
白話文:
治療頭痛不可忍耐。
將元胡索(十枚)、青黛(二錢)、豬牙皂角(肥實者,刮去皮及子,二兩)研磨成粉末,用水製成丸子,做成像杏仁大小的小餅。使用時,讓病人仰臥,用溫水將藥丸化開,用竹管送入鼻孔,男左女右,直到病人感受到藥味從鼻孔到達喉嚨,略微感到酸味。然後讓病人坐起來,咬住一個銅或鐵製的物件,放在門牙上,當病人看到唾液像盆一樣流出來,就表示病好了。
8. 芎歸湯
治著濕頭痛身重,眩暈痛極。
附子,白朮,川芎,桂心,甘草,薑棗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因濕邪所致的頭痛、身體沉重,以及嚴重的眩暈和疼痛。
使用附子、白朮、川芎、桂心、甘草,以薑和棗煮湯服用。
9. 順氣和中湯
治氣虛頭痛,此藥升陽補氣自愈。
黃耆(一錢五分),人參(一錢),甘草(炙,七分),白朮,陳皮,當歸,芍藥(各五分),升麻,柴胡(各三分),細辛,蔓荊子(各二分),川芎,水煎食後服。
白話文:
治療氣虛引起的頭痛,這藥方可以升陽補氣,讓身體自然痊癒。
藥方:
- 黃耆:一錢五分
- 人參:一錢
- 甘草:炙,七分
- 白朮:五分
- 陳皮:五分
- 當歸:五分
- 芍藥:五分
- 升麻:三分
- 柴胡:三分
- 細辛:二分
- 蔓荊子:二分
- 川芎:二分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10. 白歸湯
治血虛頭痛。
川芎,當歸,白芍,水煎服。一方加甘菊去心蒂。
白話文:
治療血虛引起的頭痛。
使用川芎、當歸、白芍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另一個方子是在此基礎上加入甘菊,去除花心和蒂部。
11. 四神散
治婦人血風,眩暈頭痛。
菊花,當歸,旋覆花,荊芥穗(各等分),
為末,每服一錢,用蔥白茶末煎湯,食前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婦女血風、頭昏眼花、頭痛,可用菊花、當歸、旋覆花、荊芥穗等量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蔥白和茶末煎湯,飯前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