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(起脹門) (3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七(起脹門) (3)

1. 論痛

凡痘疹起發痛者,其症有數。一則毒邪欲出,氣血隨之,是以肌肉繃急而痛者,宜用活血散。一則皮厚肉密,又為外寒相搏而痛者,宜用葛根湯。若熱毒甚者,宜用消毒散。若食雞魚酒物者,宜用清胃散。若發熱飲冷,大便調和者,僅宜四物連翹之類。若發熱飲冷,大便秘結而脾胃實熱者,是可清胃潤燥。

若發熱作渴飲湯而屬脾胃虛熱者,又宜白朮散投之,六日以前,多用發散,六日之後,多用活血,因干滯而痛者,以水楊湯浴之。若靨時痛甚,治之不愈者,凶。然大抵身前痛者,屬肺,身後痛者,屬膀胱,身側痛者,屬膽,四肢痛者,屬胃,總宜急止,否則,叫號傷氣,忍痛傷血而多變症矣。故痘瘡不可過食毒物者,即此之謂也。

若至結靨乾硬而痛者,外宜塗酥以潤之,內服清涼解毒可也。

白話文:

[討論疼痛]

凡是長疹子或痘痘而感到疼痛的情況,其原因有好幾種。一種是因為體內的毒素正要排出,跟隨著氣血流動,導致肌肉緊繃且疼痛,這時候應該使用活血散來治療。另一種情況是皮膚厚實且肌肉緊密,再加上外在的寒冷刺激而產生疼痛,這種情況應使用葛根湯。如果熱毒非常嚴重,則應使用消毒散。若是因為吃了雞、魚、酒等食物引發的,則應使用清胃散。若是發燒卻想喝冷水,但大便仍正常的人,只需服用四物連翹這一類的藥物。若是發燒想喝冷水,但大便乾結且脾胃實熱的人,可以使用清胃潤燥的方法來治療。

若是發燒口渴想喝水,但屬於脾胃虛弱且熱度較高的人,應使用白朮散。在發病的前六天,多使用發汗散熱的藥物;在第六天之後,則多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。因為身體乾燥而引起疼痛的,可以用楊柳樹皮煮的湯來泡澡。若是在長痘子時疼痛非常嚴重,且治療後仍無法康復,則情況可能很危急。通常而言,身體前面疼痛是肺部問題,後面疼痛是膀胱問題,側面疼痛是膽囊問題,四肢疼痛則是胃部問題,這些都需要立即處理,否則會因為大聲呼救而傷害到元氣,忍住疼痛則會傷害到血液,並可能引發更多的病症。因此,長痘子時不可過量食用有毒性的食物,就是這個道理。

若痘痘結痂後變得乾硬且疼痛,外用應塗抹酥油以保持濕潤,內服則應使用清涼解毒的藥物。

2. 起脹三朝順逆險

(碎錦)

白話文:

(碎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