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14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14)
1. 治法提綱
然元氣既虛,但有秋冬肅殺之氣,獨少春夏生長之機,虛則不免於熱,倘不察虛實,便以寒涼之劑投之,是病方肅殺,而醫復肅殺之矣,其能人乎。故無陽,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,蓋物不生於陰,而生於陽,如春夏生而秋冬殺也,如向日之草木易榮,潛陰之花卉易萎。《經》曰:陰陽之要,陽密乃而、此言陽密則陰亦固,而所重在陽也。
又曰: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,故天運當以日光明。此言天之運,人之命,俱以陽為本也。伏羲作《易》,首制一畫,此元陽之祖也。文王衍《易》,六十四卦,皆以陽喻君子。乾之象曰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。此言陽為發育之首。陽之德也。自古聖人,莫不喜陽而惡陰,即丹溪主於補陰,亦云。
實火可瀉。芩連之屬;虛火可補,參耆之屬。今人但知有火,而不分虛實,喜用寒涼者,是欲使秋冬作生長之令,春夏為肅殺之時,令斯民折壽而不彰乎!
白話文:
如果人體元氣已經虛弱,就只剩下秋冬的肅殺之氣,獨獨缺少春夏的生長活力。虛弱就容易產生熱象,如果沒有仔細分辨虛實,就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,這就像疾病本來就已經是肅殺的狀態,而醫生又再用寒涼的藥物來讓它更加肅殺,這樣怎麼能治好病呢?所以說,沒有陽氣,陰氣就無法產生;沒有陰氣,陽氣也無法運行轉化。萬物不是在陰氣中生長,而是在陽氣中生長,就像春夏生長而秋冬凋零一樣,就像向著太陽的草木容易茂盛,而隱藏在陰暗地方的花卉容易枯萎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陰陽的關鍵,在於陽氣的固密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陽氣固密,陰氣也會跟著穩固,而重點在於陽氣。
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「陽氣,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,如果失去它本來的位置,就會減損壽命,甚至無法彰顯生命力,所以天的運行要靠太陽的光明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天的運行和人的生命,都是以陽氣為根本。伏羲畫八卦,首先創造出一畫,這是元陽的起源。周文王演繹八卦成六十四卦,都用陽來比喻君子。乾卦的卦辭說:「偉大啊,乾元的創始之力,萬物都由此而生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陽氣是萬物發育的開始,是陽氣的德性。自古以來的聖人,沒有不喜歡陽氣而厭惡陰氣的,即使是朱丹溪主張滋補陰氣,也說過:
實火可以用黃芩、黃連等藥物來瀉火,虛火可以用人參、黃耆等藥物來補益。現在的人只知道有火,卻不區分是虛火還是實火,喜歡使用寒涼的藥物,這就像是想讓秋冬季節發號施令進行生長,而讓春夏變成肅殺的季節一樣,這樣不是要讓人民減損壽命,甚至無法彰顯生命力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