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三(總論痘要夾症門) (1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三(總論痘要夾症門) (1)

1. 驚搐

凡驚搐而在痘未出之時,則是毒火上逼,神魂為之不安,不能自主,而乃目睛上竄,驚叫暴厥,有如驚風之狀,此乃欲出之後,治宜表痘而兼瀉肝,利水。瀉肝則風去,利水則熱除,風熱既退,則痘出而驚自愈矣。切不可妄投涼劑,蓋心主一涼,氣血隨斂,毒邪內蓄而反危矣。

若痘既見而有此者,是熱毒未解,尚宜疏通血脈,使毒盡泄於外,而驚自平。若一失治,驚久不已,中虛毒伏,變為壞症,務審氣虛血虛而調之。血虛者,和其血,氣虛者,壯其中,佐以薑桂鼓舞之藥,則氣血得力,自能逐毒出表。若徒以毒藥攻擊,即藥力無中氣以運用,亦將行而復止,欲出外而縮入矣。

更有胃弱而致飲食不化,大便酸臭,秘瀉不調,吐利腹痛,潮熱往來,面黃發搐者,謂之食厥,瀉者消導之,秘者微下之,至如痘後驚搐者,惡症也。蓋至靨後,則熱毒當解,百病自散。如反發驚者,則心氣已絕,神無所依,多不可治。

夫挾熱吐瀉,不可投燥藥,傷寒身熱,不可投涼藥,痘疹發搐,不可投驚藥,《經》雖曰:諸風掉眩,皆屬肝木,然痘出之始,雖有四臟,心實主之,心火熱甚,則肺金受克,不能制伏肝木。是以熱則生風,風火相搏,神氣不安,故發驚搐。然何以別其痘瘡之發搐也?此必發搐而口無痰潮,不惡風而惟惡熱,兼有腹痛眼澀,心悸煩燥嘔吐,唇紅頰赤,發渴耳冷足冷,脈數舌白等症。凡遇此等症候,切不可投鎮驚涼心之藥,否則,心主一涼,痘無自而出矣。

故其治法當專以發痘為主,少佐平肝利水為要,肝平則風息,水利則心清,風火既定而痘出,驚搐自愈矣。然痘先驚者多吉,以痘出驚止,無餘事也。痘後驚者多凶,以氣血虛弱,神無所依也。然其治法而又專理其脾土,何也?以其脾土虛弱,不能當肝木所克,此非肝水之本病。

譬如土薄而上有大木,不能乘載,故無風而自動,栽培者當厚填其土,使根深本固而自無風邪之害也。然有脾土實火太旺而逆乘者;有肝經血虛,是以火動生風者,並當養血而風自滅也。然書云驚痘為美者,以痘從心經,自內達外,其候以驚耳,非謂外受驚觸而痘者,自外傷內反為美也。

白話文:

[驚搐]

凡是出現驚搐現象且在痘疹尚未長出時,這是因為體內毒素與火氣上升,使得神魂無法安穩,失去控制,導致眼睛向上翻,突然發出驚叫,甚至昏厥,就像發作驚風一樣。這是在痘疹即將冒出的徵兆,治療上應促使其痘疹長出,同時疏肝瀉火,利尿排水。疏肝可以驅除風邪,利尿則可消除熱氣,風熱一旦消退,痘疹長出,驚搐自然會好轉。千萬不要胡亂使用寒涼藥物,因為一旦心臟功能受到寒涼影響,氣血收斂,毒素在體內積聚,反而會陷入危險。

若是痘疹已經出現但仍持續驚搐,這表示體內熱毒尚未清除,應該進一步疏通血液,讓毒素充分排出體外,驚搐就會自行平息。如果錯過治療時機,驚搐持續不減,中氣虛弱,毒素潛伏,可能轉變成嚴重疾病,必須根據氣血虛弱程度調整治療。對於血虛的人,要調和血液;氣虛的人,要補充中氣,輔以薑、桂等激勵氣血的藥物,如此一來,氣血得以強化,才能把毒素從體內驅除。如果只是一味使用劇烈藥物攻毒,即使藥力再強,沒有中氣的支撐,藥效也會時斷時續,毒素想往外排卻又退回體內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因胃部虛弱,導致食物消化不良,大便異常且帶有酸臭味,排泄失調,伴隨嘔吐、腹痛及潮熱等症狀,臉色蒼黃,出現抽搐,這種現象稱為食厥。對於排泄失調的人,可用藥物幫助消化;對於便祕的人,可輕微使用瀉藥。至於痘疹後期出現驚搐,這是非常嚴重的症狀。通常到了痘疹後期,體內熱毒應已消散,各種病症自然消失。如果反而在此時出現驚搐,這表示心氣已衰竭,神魂失去依附,大多數情況下很難治癒。

對於伴有熱毒的嘔吐和腹瀉,不可使用燥熱藥物,以免傷害身體;對於感冒發燒,不可使用寒涼藥物,以免病情加重;對於痘疹發作的驚搐,不可使用驚嚇或刺激性藥物。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到:各種風病、震顫和眩暈都屬於肝木的範疇。然而,痘疹初期雖涉及四臟,但主要由心臟主導。心臟火氣旺盛,就會剋制肺臟,肺臟無法抑制肝臟的活動。因此,熱氣會引發風邪,風火交加,使得神氣不安,進而引發驚搐。那麼,如何判斷痘疹引起的驚搐呢?一般來說,驚搐患者口中無痰,不怕風但怕熱,同時伴有腹痛、眼睛乾澀、心跳加速、煩躁嘔吐、嘴脣紅潤、臉頰泛紅、口渴、耳朵和腳冷、脈搏加快、舌頭呈白色等症狀。遇到這些症狀時,切勿使用鎮靜或寒涼藥物,否則心臟功能受損,痘疹就無法順利長出。

因此,在治療上應以促使痘疹長出為主,輔以疏肝利尿為輔。肝臟功能正常,風邪就會停息;尿液暢通,心臟功能就會恢復。風火得到控制,痘疹長出,驚搐自然會痊癒。值得注意的是,痘疹前期出現驚搐多為吉兆,因為痘疹長出後驚搐停止,病情就好轉了。痘疹後期出現驚搐多為凶兆,因為氣血虛弱,神魂失去依附。然而,在治療上,應專注於調理脾胃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脾胃虛弱,無法抵擋肝臟的侵害,這並非肝臟本身的問題。

例如,土壤薄弱,上面有大樹,無法承載,因此即使無風也會搖晃,種植者應加厚土壤,使樹根扎得更深,樹幹更穩固,就不會受到風邪的侵擾。然而,有時候脾胃實火太旺,逆向侵犯其他臟器;有時候肝臟血虛,導致火氣上升產生風邪,這時應養血,風邪自然就會消失。然而,書籍中提到驚搐與痘疹並存是好事,這是因為痘疹從心經開始,由內向外發展,其特徵是驚搐,而不是說因為外部驚嚇導致痘疹,從外傷到內反而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