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五(發熱門) (2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五(發熱門) (2)

1. 發熱諸論

若氣血虛而作潮熱不止者,則宜十全大補湯主之。更有痘後潮熱者,之猶產後氣血大虛。所謂火從虛發,必於午後臉赤發熱也,宜保元湯合四物湯加減服之。

凡熱之時,外者外治,內者內治,中外皆和,其痘自出。然又當審察天時,如時大寒,則腠理間密,氣血凝澀,防其發澀得遲而有毒氣壅遏之變,治宜以辛熱之藥發之。如時太熱,則腠理開張,氣血淖澤,防其發泄太急而有潰爛之變,治宜以辛涼之藥發之。若在平候,則以溫和之劑如治,故宜順四時之氣,勿伐天和。

如春肝旺,宜折風木之勝以補脾之受制。如夏心旺,宜補肺之不足。如秋肺旺,治宜清散肺中之邪。如冬腎旺,治宜以勝表裡之寒,兼有暴寒暴熱,久晴久雨,又宜變通。凡熱因於痘,治痘為先,痘困於熱,治熱為要,熱必有本求本治之。然痘在初熱,何能預識其輕重乎?凡發熱而乍進乍退,氣色明榮,精神如故,大小便調,能食不渴,目清唇潤,此毒輕也。痘必稀疏,即多而必易發易靨。

如壯熱不減。氣色慘暗,精神昏悶,且不能食,二便不調,目赤唇焦,此毒盛也,痘必稠密。若出疏者,防其有伏,但看身熱口渴俱止,精神爽快,便調能食,更無他苦者,是真疏也。然既識其候,何以解之?夫諸瘡皆屬於心,心之華在面,故初發熱。如青筋現露,目中淚出,此毒發於肝。

夫肝木心生火,是從後來者,故為實邪,肝火水泡風火相扇,必作瘙癢,其治宜先解脾之毒。如面赤如錦,譫妄多驚,額上紅筋現露者,此毒發於心,夫心火自旺,是為正邪,君主不明,多有限伏不治。如口乾唇焦,面黃而燥者,此毒發於脾,夫心火生脾土,是從前來,故為虛邪,脾為斑,心為疹,故必夾斑、夾疹,兼膽主肌肉,為火所灼,又必潰爛,治宜先解心脾之毒。

如面色㿠白,鼻中乾燥,或衄出,或清涕者,此毒發於肺,夫心火刑肺經,是乘其所勝,故為微邪,治宜解肺金之毒。如面色黑氣,而如煙浮目中見鬼,頭熱足冷者,此毒發於腎,夫腎水克心火,故為賊邪,必成黑陷不治矣。

書曰:瘡疹發熱,熱氣微者,其毒必少,痘出自疏,易發易靨。熱氣甚者,其毒必多,痘出自密,難發難靨,且多他變,然有熱微而痘出反密者,其人則必口燥渴,唇焦裂,小便赤,大便秘,是毒深而熱亦深,故表不大熱而裡熱甚也,或有熱甚而痘出反疏者,其人則必口不渴,唇色潤,二便調,是身雖大熱毒淺而熱亦淺,此表熱而裡氣和也。若至遍身如火,晝夜不休,此是心火尤甚,脾土益燥,乃失其常。

又見口渴目赤唇焦,二便不利,煩燥咽痛,則尤是表裡懼熱之症矣。寧可不投以黃連解毒湯之類,消散於六日之前,否則,熱壅不清,後變壞症。若外雖大熱,但面清而睛不黃赤,大便不秘、小便清者,此里無蘊熱,不特黃連宜禁,即生地、丹皮、升麻、紫草,亦不可多與,有傷陽氣,以致寒中,譬諸草木,必賴冬月潛藏,而陽春一轉,萌芽自生,但陽氣不可過於亢甚耳。

白話文:

如果因為氣血虛弱而出現持續的潮熱,應該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。還有一種情況是出痘後出現潮熱,這就像產後氣血極度虛弱一樣。這就是所謂的「火從虛發」,通常會在午後臉紅發熱,應該用保元湯合四物湯來加減藥材服用。

一般來說,發熱時,如果是體表的問題就用外治法,如果是體內的問題就用內治法,如果內外都調和,痘痘自然就會順利發出來。但是,還應該考慮天氣的影響。如果天氣非常寒冷,皮膚毛孔緊閉,氣血運行不暢,就要預防痘痘發得慢而導致毒氣積聚,治療上應該用辛熱的藥物來幫助發出來。如果天氣非常炎熱,皮膚毛孔張開,氣血容易流失,就要預防痘痘發得太快而導致潰爛,治療上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幫助發出來。如果在天氣平和的時候,就用溫和的藥方來治療,所以應該順應四季的變化,不要破壞自然的平衡。

例如春天肝氣旺盛,應該抑制肝木的過度旺盛,來幫助被肝木克制的脾臟恢復功能。夏天心火旺盛,應該補養肺氣的不足。秋天肺氣旺盛,治療上應該清除肺部的邪氣。冬天腎氣旺盛,治療上應該消除體表的寒氣,同時也要考慮到突然變冷變熱、久晴久雨等情況,需要靈活變通。凡是發熱是因為出痘引起的,治療痘痘是首要任務;痘痘因為發熱而難以痊癒的,治療發熱是重點,發熱一定有它的根源,要找到根源來治療。但是,痘痘剛開始發熱時,怎麼能預先知道它是輕還是重呢?一般來說,如果發熱時而高時而低,氣色明潤光澤,精神正常,大小便正常,能吃東西不口渴,眼睛清澈,嘴唇滋潤,這就表示毒性比較輕。痘痘也會比較稀疏,即使多也容易發出來和消退。

如果高燒不退,氣色暗淡,精神昏沉,而且吃不下飯,大小便不正常,眼睛紅腫,嘴唇焦乾,這就表示毒性很嚴重,痘痘也會非常密集。如果痘痘發得稀疏,要預防它有潛伏的毒素,但只要看到身體發熱、口渴都停止了,精神恢復,大小便正常,能吃東西,而且沒有其他不適,這才是真正的稀疏。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些徵兆,那麼應該如何解決呢?所有瘡疹都與心臟有關,心臟的表現就在臉上,所以痘痘開始發熱。如果臉上青筋暴露,眼睛流淚,這表示毒素是從肝臟發出來的。

肝屬木,能生心火,這是從後來引起的,所以是實邪。肝火加上水泡和風火相互作用,就會導致瘙癢,治療上應該先解除脾臟的毒素。如果臉色像錦緞一樣紅,說胡話、驚恐不安,額頭上出現紅色的筋脈,這表示毒素是從心臟發出來的。心火本身就旺盛,這是正邪,君主(指心臟)不明智,容易導致毒素潛伏不治。如果口乾舌燥,臉色發黃乾燥,這表示毒素是從脾臟發出來的。心火能生脾土,這是從前來引起的,所以是虛邪。脾臟主導斑,心臟主導疹,所以一定會夾雜著斑和疹,而且膽主肌肉,被火灼燒,又容易潰爛,治療上應該先解除心脾的毒素。

如果臉色蒼白,鼻子乾燥,或者流鼻血,或者流清鼻涕,這表示毒素是從肺臟發出來的。心火會克制肺金,這是乘著肺金虛弱時侵犯它,所以是微邪,治療上應該解除肺金的毒素。如果臉色發黑,像煙霧一樣,眼睛裡好像看到鬼,頭熱腳冷,這表示毒素是從腎臟發出來的。腎水會克制心火,這是賊邪,一定會導致痘痘變成黑色陷下去,難以治療。

書上說:瘡疹發熱,如果熱氣輕微,那麼毒素一定比較少,痘痘長得稀疏,容易發出來也容易消退。如果熱氣很嚴重,那麼毒素一定比較多,痘痘長得密集,難以發出來也難以消退,而且容易發生其他變化。但是,也有熱氣輕微但痘痘反而長得密集的,這種人一定會口乾舌燥,嘴唇乾裂,小便赤黃,大便乾燥,這是毒素很深而熱也深,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不太熱,但內部卻很熱。或者,也有熱氣很嚴重但痘痘反而長得稀疏的,這種人一定會不口渴,嘴唇滋潤,大小便正常,這是身體雖然發高燒但毒素較淺而熱也淺,這是表面上熱但內部的氣血是平和的。如果全身像著火一樣,白天晚上都不停歇,這是心火特別旺盛,脾土更加乾燥,已經失去了正常的狀態。

如果看到口渴、眼睛發紅、嘴唇焦乾、大小便不順暢、煩躁不安、咽喉疼痛,這更是表裡都有熱的症狀。寧可不用黃連解毒湯之類的藥物,在第六天之前就應該將熱散去,否則,熱邪壅塞不散,以後會變成壞症。如果體表雖然發高燒,但臉色清明、眼睛不紅,大便不乾燥、小便清澈,這表示體內沒有蘊藏熱邪,不僅黃連之類的藥物要禁用,連生地、丹皮、升麻、紫草也不可以多用,會損傷陽氣,導致身體受寒。這就像草木一樣,必須依靠冬天潛藏,等到春天一到,才會萌芽生長,但是陽氣不可以過於亢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