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7)
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7)
1. 方脈嘔吐噦合參
嘔吐以半夏、橘皮、生薑為主,河間謂嘔乃火氣上者,此特一端耳。胃中有熱,膈上有痰者,二陳湯加炒山梔、黃連、生薑。有久病嘔者,胃虛不納穀也,用人參、白朮、煨姜之類。有痰膈中焦,食不得下者:有氣逆者;有寒氣鬱於胃口者;有氣滯心肺之分,乃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;有胃中有火,與痰而嘔者;注船大吐,渴飲水者,童便飲之最妙。嘔吐症忌用利藥者,此言其常也。
白話文:
治療嘔吐,主要以半夏、橘皮、生薑為主。河間先生認為嘔吐是因為火氣上逆所致,這只是一種原因而已。
如果胃中有熱,膈膜上有痰,可以用二陳湯加炒山梔、黃連、生薑來治療。
如果久病嘔吐,是因為胃虛不能納穀,可以用人參、白朮、煨姜等藥物來治療。
如果痰阻膈膜中焦,食物無法向下運行,則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治療:
- 有氣逆者:
- 有寒氣鬱積於胃口者:
- 有氣滯心肺,導致新食無法下行而反吐者:
- 有胃中有火,與痰一起導致嘔吐者:
對於突然大量嘔吐,口渴想喝水的人,用童便飲用效果最好。
嘔吐症忌用利藥,這是普遍的原則。
然大小腸膀胱熱結而不通,上作嘔吐隔食,若不用利藥開通發泄,則嘔吐何由而止。總上焦實熱者,宜清利之;中有停滯者,宜消導之;更有虛極頭暈作吐者,宜補之;有下焦虛寒,而水穀不受者,尤宜溫補不可少誤。
古人以嘔屬陽明,多氣多血,故有聲有物,氣血俱病也。吐屬太陽,多血少氣,故有物無聲,血病也。噦屬少陽,多氣少血,故有聲無物,氣病也。獨東垣以嘔、吐、噦俱屬脾胃虛弱,或寒氣所客,或飲食所傷,致上逆而不得下也。潔古老人又從三焦以分氣、積、寒之三因。
邪在上脘之陽,則氣停水積,飲之清濁混亂、為痰、為飲、為涎、為唾,變而成嘔。邪在上脘之陰,則血滯而谷不消,食之清濁不分,為噎、為寒、為痞、為滿、為痛、為脹,變而成吐。邪在中脘之氣交,盡有二脘之病,當從三焦分氣、積、寒之三因。上焦在胃口上通天氣,主納而不出,中焦在中脘,上通天氣,下通地氣,主熟腐水穀,下焦在臍下,下通地氣,主出而不納,故上焦吐者,皆從於氣,氣者,天之陽也。其脈浮而而洪,其證食已即吐,渴欲飲水,治當降氣和中。
白話文:
如果大小腸、膀胱積熱不通,就會向上引起嘔吐、食物停滯,如果不用通利藥物來疏通排泄,嘔吐怎麼會停止呢?總而言之,上焦實熱者,要清熱利濕;中焦停滯者,要消導化積;如果還有虛弱到頭暈作嘔者,要補益氣血;下焦虛寒導致水谷不化的,更要溫補,不可疏忽。
古人認為嘔吐屬於陽明經,陽明經氣血充沛,所以嘔吐有聲音,有嘔吐物,是氣血都生病了。吐屬於太陽經,太陽經氣血偏於少氣多血,所以吐有嘔吐物,但無聲音,是血生病了。噦屬於少陽經,少陽經氣血偏於少血多氣,所以噦有聲音,但無嘔吐物,是氣生病了。獨特的是東垣大師認為,嘔吐噦都是脾胃虛弱,可能是寒氣入侵,或者飲食傷脾胃,導致氣逆而不能向下運行。潔古老人則從三焦的角度,把嘔吐的原因分為氣滯、積滯、寒滯三類。
邪氣停留在上脘部位的陽氣部分,就會導致氣滯水積,飲水後清濁混雜,形成痰、飲、涎、唾,最終導致嘔吐。邪氣停留在上脘部位的陰氣部分,就會導致血瘀,導致食物難以消化,食後清濁不分,形成噎、寒、痞、滿、痛、脹,最終導致吐。邪氣停留在中脘部位的氣交部分,則兼具上脘兩種病症,也應從三焦的氣滯、積滯、寒滯三因來分析。上焦在胃口之上,連接天之陽氣,負責吸納食物,不負責排泄;中焦在中脘,上通天之陽氣,下通地之陰氣,負責消化水谷;下焦在臍下,下通地之陰氣,負責排泄,不負責吸納。因此,上焦的嘔吐,都屬於氣滯引起的,氣是天之陽氣。脈象浮而洪大,症狀是吃東西就吐,口渴想喝水,治療方法是降氣和中。
中焦吐者,皆從於積,有陰有陽,氣食相假,其脈浮而弦,其證或先痛後吐,或先吐後痛,法當去積和氣。下焦吐者,皆從於寒,地道也。其脈大而遲,其證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小便清利,大便不通,法當通其閉塞,溫其寒氣。後世更為分別,食剎則吐謂之嘔。(剎者,頃刻地,食才入口即便吐出。
)食入則吐,謂之暴吐,(食才下咽即便吐出。)食久則吐,謂之反胃。(食久則既入於胃矣,胃中不能別清濁,化精微,則復反而出。)食再則吐,謂之翻胃。初食一次不吐也,第二次食下則吐,直從胃之下口翻騰上出。旦食暮吐,暮食朝吐。(積一日之食至六時之久,然後吐出,此下焦病也。
白話文:
中焦部位的嘔吐,都是因為積食造成的,有陰虛和陽虛兩種情況,氣和食物互相依存,脈象浮而弦,症狀可能是先痛後吐,也可能是先吐後痛,治療方法是要去積食和調和氣血。下焦部位的嘔吐,都是因為寒氣造成的,因為下焦是人體最下方的部位。脈象大而遲,症狀是早晨吃飯晚上吐,晚上吃飯早上吐,小便清澈,大便不通,治療方法是要通其閉塞,溫暖其寒氣。後世醫家又進一步區分嘔吐的種類:食物剛入口就吐,叫做嘔。食物剛下咽就吐,叫做暴吐。食物在胃中停留一段時間後才吐,叫做反胃。吃第二次就吐,叫做翻胃。第一次吃飯沒有吐,第二次吃飯就吐,食物從胃的下口翻騰上出,叫做翻胃。早上吃飯晚上吐,晚上吃飯早上吐,這種情況是下焦的病症,因為食物在體內停留了一整天六個小時才吐出來。
)以上諸症,吐愈速則愈在上,吐愈久則愈在下。古方通以半夏生薑為正劑,獨東垣云生薑止嘔,但治表實氣壅。若胃虛穀氣不行,惟當補胃,推揚穀氣而已。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,服大半夏湯立愈。挾寒者,喜熱惡寒,肢冷脈小;挾熱者,喜冷惡熱,燥渴脈洪;氣滯者,脹滿不通;痰飲者、遇冷即發;食積者,消導乃安。吐而諸藥不效、必假鎮重以墜之。
(如靈砂丹、養正丹之類。)吐而中氣久虛,必借穀食以和之。(宜白朮炒焦黑色,陳皮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陳倉米、苡仁、谷柏,時時呷陳米飲。)上焦傷風,閉其腠理,經氣失道,邪氣內著,先吐後瀉,身熱腹悶,名曰漏氣。下焦實熱,二便不通,氣逆不續,嘔逆不禁,名走哺。
白話文:
以上各種嘔吐症狀,吐得越快,症狀就越偏上焦;吐得越久,症狀就越偏下焦。古方通常用半夏和生薑作為主要藥物,但東垣認為生薑止嘔,只能治療表實氣壅。如果胃虛穀氣不流通,就應該補益脾胃,推動穀氣運行。因此,服用小半夏湯不見效的人,服用大半夏湯就能立即見效。伴隨寒證的,則喜熱惡寒,四肢冰冷脈象微細;伴隨熱證的,則喜冷惡熱,口乾舌燥脈象洪大;氣滯的,則腹部脹滿不通;痰飲的,則遇冷就發作;食積的,則消化食物才能緩解。如果嘔吐服用藥物都不見效,就要借助重鎮藥物來下墜。
例如靈砂丹、養正丹之類。如果嘔吐導致中氣虛弱已久,就要借助穀物來調和。可以用炒焦成黑色的白朮,搭配陳皮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陳倉米、苡仁、谷柏,經常喝陳米粥。上焦受風寒,閉塞腠理,經氣失調,邪氣內侵,先吐後瀉,身體發熱腹部悶脹,稱為漏氣。下焦實熱,大小便不通,氣逆不順,嘔吐不止,稱為走哺。
乾嘔氣逆,噁心胃傷嘔苦,邪在膽經,吐酸者,責之肝臟。嘔清水者,多氣虛。吐蛔蟲者,皆胃冷。必須詳別其因,方可對證用藥。
吐傷津液必竭,不可誤認火熱之病,投以涼藥,為害不小。蓋穀氣久虛,胸中虛熱,發而嘔噦,但得五穀之陰以和之,則嘔噦自止。若投辛溫,愈增燥熱。若投異味,胃弱難受也。如果面赤惡熱,煩躁引飲,脈洪滑,或弦數,乃屬火病。嘔家多服生薑,乃嘔吐之聖藥也。氣逆者,必散之,故以生薑為主。
胃虛穀氣不行,當以參朮補胃,推揚穀氣而已。喜熱惡寒,四肢悽清,六脈遲小而弱,此傷於寒也,宜二陳湯加丁香十粒,甚則附子理中湯,並須冷服,蓋冷遇冷,則相須而入,自不吐出。熱嘔則食少即出,喜冷惡熱,煩躁引飲,脈數而洪,宜二陳湯加姜炒黃連、炒黑梔子、炙枇杷葉、竹茹乾葛、生薑、入蘆根汁服。其聞穀氣而嘔,藥下亦嘔,夫脈洪者,並用蘆根汁以治其熱。
白話文:
乾嘔、氣逆,噁心、胃痛、嘔吐苦味,是膽經有邪氣。吐酸的,要責怪肝臟。嘔吐清水的,多半是氣虛。吐出蛔蟲的,都是胃寒。一定要仔細辨別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嘔吐傷了津液就會耗竭,不可誤認為火熱的病症,服用涼藥,危害不小。因為穀氣長期虛弱,胸中虛熱,就會發作嘔吐,只要用五穀的陰氣來調和,嘔吐自然就會停止。如果服用辛溫的藥物,反而會加重燥熱。如果服用異味的藥物,胃弱的人難以忍受。如果面紅惡熱,煩躁口渴,脈象洪滑或弦數,才是火病。嘔吐的人大多服用生薑,是嘔吐的聖藥。氣逆的,一定要散之,所以以生薑為主。
胃虛穀氣不通暢,就要用人參、白朮補胃,推動穀氣運行。喜歡溫暖怕冷,四肢冰冷,六脈遲小而弱,這是寒氣入侵造成的,適合服用二陳湯加丁香十粒,嚴重者服用附子理中湯,並且要冷服,因為寒遇冷,就會相輔相成而進入,自然不會吐出來。熱嘔吐則吃一點就吐出來,喜歡冷怕熱,煩躁口渴,脈象數而洪,適合服用二陳湯加薑炒黃連、炒黑梔子、炙枇杷葉、竹茹、乾葛、生薑,並加入蘆根汁服用。如果聞到穀氣就嘔吐,藥物服下也嘔吐,而且脈象洪大,就要並用蘆根汁來治療熱症。
面赤口乾,頭痛惡心,煩躁不寧,屬於酒毒者,宜涼以折之,宜二陳加姜炒黃連、梔子、蘇葉、葛根熱服乃效。吐蛔為胃中冷甚,則蛔厥,以致嘔吐,諸藥不止,別無他證,乃蛔在胸膈間作擾,見藥則動,動則不納藥,藥出而蛔不出也,當以治蛔為主,或加川椒以伏之,或加烏梅以安之。吐酸水或綠水,脈弦急出寸口,屬肝火逆上,以二陳湯加吳茱萸、炒黃連、柴胡之類。
無聲無物,心中欲吐不吐,欲嘔不吐,雖曰噁心。實非心經之病,皆在胃口上,痰飲為患。宜二陳或六君子湯,必多用生薑,蓋能開胃下氣豁痰也。甚者、理中湯。治酸必用茱萸(去梗湯浸半日)為君,佐二陳,或平胃散。氣鬱者,加香附:熱結者加炒黃連、炒梔子,尤須斷厚味,必蔬食自養,則病易安,此病宜從治,不宜寒涼也。
白話文:
臉紅口乾、頭痛噁心、煩躁不安,屬於酒毒的,應該用清涼的方法來治療。可以用二陳湯加入薑炒黃連、梔子、蘇葉、葛根,熱服就能見效。吐蛔蟲是因為胃寒,導致蛔厥,進而嘔吐,各種藥物都止不住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症狀,這是因為蛔蟲在胸膈間作怪,看到藥就動,動了就不肯吃藥,藥出來了,蛔蟲卻沒出來。應該以驅除蛔蟲為主,可以加川椒來壓制它,或加烏梅來安撫它。吐酸水或綠水,脈象弦急,在寸口出現,屬於肝火逆上,可以用二陳湯加入吳茱萸、炒黃連、柴胡等藥物。
沒有聲音也沒有東西,心裡想吐卻吐不出來,想嘔吐也吐不出來,雖然說是噁心,但實際上不是心經的病,都是胃的問題,是痰飲引起的。可以用二陳湯或六君子湯,一定要多用生薑,因為生薑可以開胃降氣、化痰。病情嚴重者,可以用理中湯。治療胃酸一定要用吳茱萸(去梗用湯浸泡半日)為主藥,輔以二陳湯,或平胃散。氣鬱者,可以加香附;熱結者,可以加炒黃連、炒梔子,尤其要戒掉肥甘厚味,必須以蔬菜養生,這樣病就好得快。這種病應該從根本上治療,不應該用寒涼的藥物。
在東垣則全用溫藥,在丹溪雖用黃連,亦兼茱萸、蒼朮之類,蓋得熱則行,火旺而脾健運矣。嘔家忌服栝蔞、否仁、萊菔子、山梔、蘇子,一切有油之藥,皆能犯胃作吐,惟於丸藥中,帶香熱行散不妨,脈弱而嘔,小便複利,身有微熱,見厥者,死。嘔吐大痛,色如青菜葉者,死。
噦之一症,古人辨認不一。有以咳逆為噦者;有以呃逆為噦者;有以乾嘔為噦者,皆非認證之的也。咳逆者,火來乘金之肺病也。呃逆者,即俗所謂冷噎,聲發則頭搖肩聳,有屬於胃寒,窒塞陽氣,不得宣越而致者:有屬於膈上有痰,為怒所郁,痰熱相搏,氣不得降而作者,皆胃病也。有屬於冷極於下,迫火上衝,氣自臍下,直衝於胸嗌之間而作者,此陰症也。
白話文:
李東垣治療疾病時全用溫性藥物,而朱丹溪雖然用黃連,但也同時使用茱萸、蒼朮等藥物,因為溫熱可以促進氣血運行,火旺則脾胃功能健運。嘔吐的人忌食栝蔞、否仁、萊菔子、山梔、蘇子等一切含有油脂的藥物,這些藥物都會刺激胃部引起嘔吐,但如果作為丸藥中的一味藥,帶有香熱行散之性則不妨。脈象虛弱而嘔吐,小便頻繁,身體微熱,出現昏厥者,會死亡。嘔吐劇烈疼痛,嘔吐物顏色像青菜葉者,也會死亡。
噦症,古代醫家對其辨證不一,有將咳嗽逆氣當作噦症的;有將呃逆當作噦症的;有將乾嘔當作噦症的,這些都非確切的辨證。咳嗽逆氣,屬於火邪侵犯金屬的肺病。呃逆,俗稱冷噎,發出聲音時頭搖肩聳,屬於胃寒、陽氣受阻、氣機不得宣泄而致;也有屬於膈膜上痰濕,因怒氣郁結,痰熱相搏,氣機不得下降而致,皆屬胃病。還有屬於寒邪極盛,迫使陽氣上衝,氣從臍下直衝胸部和咽喉之間而致,這是陰症。
乾嘔者,張口大聲,乃燥熱之氣,衝於陽明,逆氣上行而致也。至於噦者,乃噦噦作聲,似噁心而有聲,似乾嘔而聲小,多發於久病危症,陰陽相離。故《經》曰:病深者必發噦,屬於胃中虛寒者居多,間亦有痰有熱者,更多得之於陰氣已竭。陽火無根,浮於胸中,上焦陽氣不足以御,一任龍雷陰火,沖逆而作,故其標屬於胃,究其本原於腎。中焦噦逆,其聲短,是水穀之病,為胃火,易治。
下焦噦逆,其聲長,是虛邪之病,為陰火,難治噦聲頻密相連者為實,可治。十時噦一聲者,為虛,難治。暴病而卒然發噦者,必痰也、食也、血也。怒氣所幹也,是病之易治者;久病而漸次發噦者,若傷寒,若下痢,若產後,若虛勞,是病之難治者也。虛實寒熱之間,而治法有迥別矣。
白話文:
乾嘔是指張口大聲嘔吐,是因燥熱之氣上衝陽明經脈,逆氣上行所致。至於噦,是指喉嚨裡發出像噁心又帶有聲音的聲音,類似乾嘔但聲音較小,多見於久病危症,陰陽失衡的情況下。古籍記載,病情嚴重者會出現噦,大多是胃中虛寒所致,偶爾也有痰熱者,但更多是因為陰氣耗竭,陽火無根,浮於胸中,上焦陽氣不足以抵抗,陰火上沖逆流而導致。因此噦的表面表現是胃部問題,但根本原因在於腎臟虛弱。中焦部位的噦,聲音短促,屬於水穀不和,是胃火引起的,較容易治療。下焦部位的噦,聲音長而低沉,屬於虛邪之病,是陰火引起的,較難治療。噦聲密集連續的是實證,可以治療;十次噦才響一次的是虛證,較難治療。突然發病出現噦,多半是痰、食物或血引起的,或是怒氣所致,比較容易治療;久病逐漸出現噦,例如傷寒、痢疾、產後或虛勞等,則比較難治療。虛實寒熱的不同,治療方法也會截然不同。
何古方治噦,概以丁香柿蒂散為主方,此藥不能清氣利痰,不能補虛降火,且無大力,豈可統治斯疾耶。
白話文:
治療呃逆,一般主要使用丁香柿蒂散這個方劑,但這個藥方不能清除氣滯和化痰,也不能補虛和降火,而且藥力不強,怎麼能夠全面治療這種疾病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