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6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6)

1. 脾胃方論大小合參(附下氣)

《靈樞》曰:人有髓海,有血海,有氣海,有水穀之海。凡此四者,以應四海也。胃者,水穀之海;衝脈者,為血之海,又十二經之海;膻中者,為氣之海,腦為髓之海;又曰衝脈者,五臟六腑之海也。五臟六腑皆稟焉。又曰:人受氣於谷,谷入於胃,以傳於肺,五臟六腑,皆以受氣,(胃升精於肺,肺散精於臟腑。)其清者為營,濁者為衛,(《素問》曰:營者,水穀之精氣,衛者,水穀之悍氣。

)營在脈中,(陰性精專,隨宗氣以行於經隧之中。)衛在脈外,(陽性慓悍滑利,不入於脈而行,行於皮膚分肉之間,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,其精氣之行於經者,為營氣。)周營不休,五十而復大會,陰陽相貫,如環無端。晝行於陽,夜行於陰,太陰主內。太陽主外,各二十五度,分為晝夜。

白話文:

人體內有髓海、血海、氣海和水穀之海,分別對應著人體的四海。胃是水穀之海,衝脈是血之海,也是十二經脈之海;膻中是氣之海,腦是髓之海。衝脈又是五臟六腑之海,五臟六腑都依靠它。人體從食物中獲取氣,食物進入胃,再傳輸到肺,五臟六腑都從肺中獲取氣。其中精華的部分稱為營氣,濁氣的部分稱為衛氣,營氣在經脈中運行,衛氣則在經脈外運行,周而復始,循環不息。人體的陰陽氣血在白天走陽經,晚上走陰經,循環往復,就像一個無始無終的環。

夜半後而陰衰,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。日西而陽衰,日入陽盡,而陰受氣矣。夜半而大會,(陰陽交會),萬民皆臥,命曰合陰。平旦陰盡而陽受氣,如是無已,與天地同紀,其始入於陰,常從足少陰注於腎,(氣行於陰則寐,故少陰病但欲寐也)。腎注於心,心注於肺,肺注於肝,肝注於脾,脾復注於腎,為周營,出於中焦(中脘穴為中焦,胃中谷氣傳化精微為血。)衛出於下焦,(臍下一寸陰交穴為下焦,其陽氣上升為衛氣。

)營衛者,精氣也,(水穀之精氣。)血者,神氣也。蓋精能生神,神無所麗,必依精血,故血之與氣,異名同類焉。

《靈樞》曰:脾小則臟安,難傷於邪也。脾大則苦湊䏚,(䏚音眇,脅下軟肉處也。)而痛,不能疾行。脾高,則䏚引季肋而痛。脾下,則下加於大腸,則臟苦受邪。脾堅。則臟安難傷。脾脆,則善病,消癉易傷。脾端正則和好難傷,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。(何以知其然也?黃色小理者,脾小粗理者,脾大揭唇者,脾高唇下縱者,脾下唇堅者,脾堅唇大而不堅者,脾脆唇上下好者,脾端正,唇偏傾者,脾偏傾也。)

白話文:

夜晚過半後陰氣衰弱,黎明時陰氣消盡陽氣開始受氣。太陽西斜時陽氣衰弱,日落時陽氣消盡,陰氣開始受氣。半夜陰陽交會,萬民皆沉睡,稱為合陰。黎明時陰氣消盡,陽氣開始受氣,如此循環往復,與天地運作規律相同。氣息最初從足少陰經進入腎臟,氣行於陰經則人會昏睡,所以少陰經病變的人只想睡覺。腎氣再流注於心,心氣流注於肺,肺氣流注於肝,肝氣流注於脾,脾氣再流注於腎,形成氣血周流的循環,從中焦發散出去。中焦位於胃脘穴,胃中谷氣經過消化轉化為精微物質成為血液。衛氣則從下焦發散,下焦位於臍下一寸的陰交穴,陽氣上升成為衛氣。

營氣和衛氣都是精氣,精氣來自於水谷的精華。血液則是神氣,精氣能夠生養神氣,神氣沒有依附之處,必然依附於精血,所以血液和氣息,雖然名稱不同,但屬於同一類。

《靈樞》中說:脾臟小則五臟安寧,不易受到邪氣侵襲。脾臟大則肋骨下軟肉處疼痛,行動不便。脾臟高則肋骨下軟肉牽拉疼痛。脾臟低則壓迫大腸,五臟容易受到邪氣侵襲。脾臟堅硬則五臟安寧不易受到傷害。脾臟脆弱則容易生病,消瘦虛弱也容易受到傷害。脾臟端正則平和安好不易受到傷害,脾臟偏斜則容易感到飽脹。從嘴唇的形狀可以判斷脾臟的狀況:嘴唇薄小者,脾臟小;嘴唇粗厚者,脾臟大;嘴唇上翻者,脾臟高;嘴唇下垂者,脾臟低;嘴唇堅硬者,脾臟堅硬;嘴唇大而鬆軟者,脾臟脆弱;嘴唇上下均好者,脾臟端正;嘴唇偏斜者,脾臟偏斜。

人以胃氣為本者,以其滋養萬物。食入於胃,受土之氣也。以脾為本者,以其磨化萬物,布五味,以養五臟,榮養百骸,潤澤四肢。故胃氣調和,則乳哺消化,脾胃虛冷,則宿食不行,大法溫胃補脾為主。若驚惕熱甚而不食者,是心脾為子母,當用瀉心之劑。若因心虛而脾氣亦衰,故恍惚不食者,當以補心之劑,兼與扶脾,所謂火能生土,母能令子實也。若面白無光,瘦弱腹痛,口中氣冷,不思食而吐水者,是胃氣虛冷,法當暖胃扶脾。

故胃虛則有嘔吐不食之症,胃實則多痞滿內熱之虞。且旦則陽氣方長,穀氣易消,故能食。暮則陰氣方迸,谷不能化,故宜少食。若臨晚而倍能食者,是陰虛而邪火殺穀也。然調脾胃者,其人昌;傷脾胃者,其人亡。脾具坤靜之德,而有乾健之運,化生精氣,清氣上升,糟粕下降,濁者為衛,清者為榮,陰陽得此,謂之橐龠,使一弱焉,則健運之令不行,化生之功失職,厥病之由,靡不始此。嬰兒不知飢飽,保育之功,在於父母。

白話文:

人體以胃氣為根本,因為它滋養全身。食物進入胃,吸收了土的能量。而脾臟也是重要的基礎,它負責磨化食物,分配五味,滋養五臟六腑,使身體各部位得到營養,並潤澤四肢。因此,胃氣調和,食物就能消化吸收;脾胃虛寒,食物就會停滯難消化。治療的根本原則是溫暖胃部、補益脾臟。如果患者驚恐不安,發熱不願進食,說明心脾二臟互相影響,需要使用瀉心藥。如果因心虛導致脾氣衰弱,出現神志恍惚、不願進食,應當補益心臟,並同時扶持脾臟,因為心火能生脾土,母親能讓孩子茁壯成長。如果患者面色蒼白無光、身體瘦弱、腹痛、口中氣息冰冷、不思飲食並嘔吐清水,說明胃氣虛寒,應當溫暖胃部、扶持脾臟。

總之,胃虛會導致嘔吐、不思飲食等症狀;胃實則容易出現腹脹、內熱等情況。早晨陽氣生長,食物容易消化,所以可以多吃;傍晚陰氣盛行,食物難以消化,所以應少食。如果到了晚上反而食慾大增,說明陰虛而邪火灼傷了食物。調養好脾胃,人就能健康長壽;損傷脾胃,則會危及生命。脾臟具有坤土的靜止之德,同時也具有乾天的健運之能,負責化生精氣,清氣上升,糟粕下降。濁氣化為衛氣,滋養全身;清氣化為榮氣,滋養血脈。陰陽調和,脾胃運作就像一個風箱,一但功能減弱,身體的健運就會受阻,化生功能就會失調,各種疾病都會由此而生。嬰兒不懂得飢飽,保育的責任就落在父母身上。

奈情深姑惜,不知宿食未消,新食又進,藥之恐兒苦口,節之恐兒餓肚,以致脾胃愈傷,百病踵作矣。

積滯必用消導。消者,散其積也。導者,行其氣也。脾虛不運,則氣不流行,氣不流行則停滯而為積,或作瀉痢,或成癥痞,以致飲食減少,五臟無所資稟,血氣日以虛衰,因致危困者多矣。故必消而導之,輕則用和解之常劑,重必假峻下之湯丸。蓋濁陰不降,則清陽不升,客垢不除,則真元不復,如勘定禍亂,然後可以致太平。

若積因於脾虛不能健運藥力者,或消補並行,或補多消少,或先補後消,潔古所謂養正而積自除,故前人破滯削堅之藥,必假參朮贊助成功。《經》曰:無致邪,無失正,絕人長命,此之謂也。東垣曰:胃乃脾之剛,脾乃胃之柔,飲食不節,則胃先病,脾無所稟而後病,勞倦則脾先病,不能為胃行氣而胃後病。然脾胃為十二經之海,脾胃既虛,十二經之邪不一而出,故百病皆從脾胃生也。

白話文:

因為太過於疼愛孩子,不了解孩子宿食尚未消化,就又給他吃新的食物,擔心藥物苦口,擔心孩子餓肚子,結果反而讓脾胃更加受傷,各種疾病接踵而來。

積食一定要使用消導的方法。消,就是散去積食;導,就是使氣流通暢。脾虛不能運化,氣就無法流通,氣不通暢就會停滯形成積食,或是引起腹瀉,或是形成腫塊,導致飲食減少,五臟沒有營養來源,氣血一天比一天虛弱,因此而危及生命的案例很多。所以一定要消導,輕症就用和解的常用藥方,重症就需要依靠峻下湯藥。因為濁陰不下降,清陽就不上升;積垢不清除,真元就不復存在,就像平息了禍亂,才能達到太平盛世。

如果積食是因為脾虛不能健運藥力導致的,就要消補兼行,或是補多消少,或是先補後消,古人所說「養正積自除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因此,古人破除積食、消解堅硬之物的藥物,一定需要藉助人參、白朮來輔助成功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不致邪,不失正,則人長壽」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李東垣說:「胃是脾的剛強,脾是胃的柔弱,飲食不節,就會先傷胃,脾沒有營養供應,就會後傷;勞累過度,就會先傷脾,脾不能為胃運行氣血,胃就會後傷。」然而,脾胃是十二經脈之海,脾胃虛弱,十二經脈的邪氣就會從脾胃發出,因此百病皆從脾胃生。

處方者,可不以此為重乎。

夫天包地外,地處天中,以生為長,以收為藏,玄穹不有其功,而功歸后土,故土膏一動,百昌莫不蕃茂,土氣一收,萬物莫不歸根,是以膏沐之沃土,可以發育,灰沙之燥土,全無生氣也。故萬物悉從土出,名為萬物之母,其在人身則脾胃主之,氣血精神,津液筋胃,臟腑百骸,莫不稟氣於胃也。故胃者,衛之源,脾者,榮之本,《針經》曰:榮出中焦,衛出上焦。

然脾者,坤土也。主乎靜而屬陰。胃者,乾土也。主乎動而屬陽。然脾具坤柔之德,而有乾運之功,脾喜燥而惡濕,胃本濕而惡燥。《靈樞》曰:胃欲寒飲惡熱,腸欲熱飲惡寒。《內經》曰:脾胃者,倉稟之官。胃為水穀之海,五臟六腑之大源,水穀皆入於胃,脾與胃以膜相連,為胃行其津液,是以食氣入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,淫精於脈,輸精於脾。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。

白話文:

開立藥方,難道不應該重視這一點嗎?

天包圍著大地,大地處於天的中心,以生長為長,以收斂為藏。浩瀚的天穹沒有功勞,最終功勞歸於大地,所以土壤肥沃,百草萬物就會繁茂生長;土壤氣息收斂,萬物就會歸根。因此,肥沃的土地可以滋養萬物,而乾燥貧瘠的土地就毫無生機。所以,萬物都源於土,稱為萬物之母。在人體中,脾胃主管著它,氣血精神、津液筋骨、臟腑百骸,都依靠胃氣。所以,胃是衛氣的來源,脾是營氣的根本。《針經》說:「營氣出自中焦,衛氣出自上焦。」

然而,脾是坤土,主靜而屬陰;胃是乾土,主動而屬陽。雖然脾具有坤土的柔順之德,卻也具有乾土運化的功能。脾喜燥惡濕,胃本濕而惡燥。《靈樞》說:「胃喜歡寒涼的飲料,厭惡熱的飲料;腸喜歡熱的飲料,厭惡寒涼的飲料。」《內經》說:「脾胃是人體的倉庫,胃是水穀的海洋,五臟六腑的根本。水穀都進入胃,脾與胃以膜相連,脾為胃運化津液。所以,食物的精氣進入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,淫精於脈,輸精於脾;飲料進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。」

脾胃為人後天元氣之本,而飲食為人化源生髮之機,故曰納穀為室,安穀者昌。若胃虛不能容受,故不嗜食。脾虛不能運化,故有積滯。所以然者,皆由氣虛也。是以東垣創立《脾胃論》,而定補中益氣湯,以開萬世補後天元氣之祖,所以真氣,名元氣者,正生身之精也。

惟胃氣足以滋之,故胃之一腑若病,則十二經之元氣皆為不足,津液皆為不行,四肢百骸,皆失營運,九竅不通,而百病生矣。故治百病者,未有不以健脾胃為最重也。謂之健者,因脾虛不能運動,故助其脾之力,以使健運也。然進健脾扶胃,而終不能飲食者,不知更有補母之法焉。

白話文:

脾胃是人體後天元氣的根本,飲食是人體化生元氣的關鍵,所以說吃東西就像住房子,安頓好五穀才能昌盛。如果胃虛弱無法容納食物,就會不想吃東西;如果脾虛弱無法運化食物,就會積累食物殘渣。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氣虛引起的。因此,東垣創立了《脾胃論》,並制定了補中益氣湯,開啟了後天元氣補益的先河。所謂真氣,也就是元氣,是維持生命精華的根本。

只有胃氣充足才能滋養真氣,所以如果胃這個器官生病了,十二經脈的元氣都會不足,津液也都無法運行,四肢百骸都會失去營養供應,九竅不通,百病叢生。所以治療各種疾病,沒有不以健脾胃為最重要的。所謂健脾,是因為脾虛弱無法運作,所以要幫助脾臟恢復運作能力。然而,即使健脾扶胃,依然無法正常飲食的人,就需要更進一步的補益方法。

蓋補土者,莫先於補火,如人不思飲食,此屬陽明胃土受病,須補少陰君火,歸脾湯正補心火以生胃土也。如人能食而不化,此屬太陰脾土受病,須補少陰相火,八味丸正補相火,以生脾土也。

豈知補火之神功,更兼滋水之妙用,蓋脾胃能化萬物,實由於水火二氣之中,五行相剋為用,相剋即所以相成,水不得土籍,何處以發生?土不得水,燥槁何能生物?故土以成水柔潤之德,水以成土化育之功,水土相資,故脾為太陰濕土,全賴以水為用,故曰:補脾不若補腎者,既補腎中之火,尤補腎中之水,補火者生土也,補水者滋土也。

白話文:

要補脾胃,首要補心火,就像一個人不想吃東西,就是陽明胃土生病了,需要補少陰君火,歸脾湯就能補心火,讓胃土恢復生機。如果一個人能吃卻不消化,就是太陰脾土生病了,需要補少陰相火,八味丸就能補相火,讓脾土恢復生機。

其實補火不僅有神奇的功效,還能滋養水氣,因為脾胃能消化萬物,全靠水火二氣的相互作用,五行相剋卻也相生。水沒有土的依靠,哪裡能生長?土沒有水的滋潤,乾燥枯竭如何孕育生命?所以土讓水變得柔潤,水讓土變得肥沃,水土互相滋養,脾土屬於太陰濕土,全賴水來滋養,所以說補脾不如補腎,既補腎火,也補腎水,補火讓土生長,補水讓土滋潤。

太陰濕土,全仗以濕為用,苟不知此,而徒以辛香燥熱,以為助脾開胃,適足致為燥裂,無用之土矣。猶天之不雨,地土不能濕潤,則水土不和,而生化之令不行。且造化生物,惟有陽和一氣,即如鴨卵,以火暖而雛,蠶子以人懷而出,陽春一轉,草木甲拆,觸類旁通,化育之理昭然矣。

肥人體倦,脾胃不和,食不飽悶,此胃有濕痰,鬱滯中焦,以致清陽不升,濁陰不降,痞塞填病,二便陰塞,宜用四君,則陳半升柴,則脾胃自強,情升濁降,郁化滯行,津液四布。濕流燥潤,二便如常,精神飲食俱健矣。

胃中元氣盛,則多食而不傷,過時而不飢。脾胃俱旺,則能食而肥。脾胃俱虛,則不能食而瘦。飲食不節,則胃病。胃病則氣短,精神少而生大熱,宜甘溫以除之。形體勞後則脾病,脾辰則怠情嗜臥,四肢不收,宜調補以健之。平人飲食入胃,先行陽道,而陽氣升浮,散滿皮膚,充塞頭頂,則九竅返利也。

白話文:

脾胃的運作需要濕氣,如果只用辛辣燥熱的食物來助脾開胃,反而會造成脾胃乾燥,失去功能。就像土地需要雨水滋潤才能生長,否則水土不和,生機就會停滯。萬物生長都需要陽氣,例如鴨卵需要火來孵化,蠶卵需要人體溫度才能孵化,春天溫暖的陽氣讓草木萌發,這些都說明了陽氣的重要性。

肥胖的人容易疲倦,脾胃不和,吃不飽還感到悶脹,這是因為胃中有濕痰積聚,導致清氣無法上升,濁氣無法下降,造成脾胃功能失調,排泄不通暢。可以用四君子湯來調理,可以加強脾胃功能,讓清氣上升,濁氣下降,濕痰消散,津液流通,排泄正常,精神和食慾都能恢復。

胃中元氣充足,就能吃很多也不傷胃,就算時間過了也不會感到飢餓。脾胃都強壯,就能吃得飽也容易長胖。脾胃虛弱,就會吃不飽也容易變瘦。飲食不節制,就會傷胃。胃病會導致氣短、精神不足、發熱,需要用甘溫的食物來調理。身體勞累後容易傷脾,脾虛就會容易疲倦,嗜睡,四肢乏力,需要調補來健脾。正常人吃進的食物首先進入胃部,然後陽氣上升,散佈到皮膚,充盈頭頂,使九竅通暢。

病人飲食入胃,先行陰道而陰氣降沉,遽覺至臍下,輒欲小便,當臍有動氣,按之若痛,故九竅不利也。《經》曰:陰精上奉其人壽。謂脾胃既和,穀氣上升,春夏令行,故其人壽。陽精所降,其人夭。謂脾胃不和,穀氣下流,收藏令行,故其人夭。又曰:人以水穀為本,故安穀則昌,絕谷則亡。

水去則榮散,谷消則衛亡。榮散衛亡,將何以立?故血不可不養,衛不可不溫,然人之元氣充足,皆由脾胃之氣,無所傷損也。

下氣屬心虛,《經》云:夏脈者,心也。心脈不及,下為氣泄者是也。河間云:腸胃鬱結,穀氣內發,而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故善噫嚏而下氣也。如顛癇癆瘵,若氣下泄不止者,必死。此真氣竭絕,腸胃腠理閉塞,穀氣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故從腸胃中泄出此氣者,乃腸胃生養之氣也。

白話文:

病人吃進去的食物進入胃裡,首先會經過陰道,陰氣下降沉積,突然感覺到臍下,就想小便,在肚臍周圍會有氣體流動,按壓時會感到疼痛,因此九竅不通。經書中說:陰精上升滋養人體,延年益壽。意思是說脾胃調和,穀氣上升,春夏季節適合養生,因此人能長壽。陽精下降,則會導致早夭。意思是說脾胃不調和,穀氣下降,秋冬季節適合收斂,因此人會早夭。經書中還說:人以水穀為本,所以吃得香才能身體健康,不吃東西就會死亡。

水液流失則身體衰敗,食物消化不良則抵抗力下降。身體衰敗,抵抗力下降,人還能活嗎?所以血氣必須好好滋養,抵抗力必須保持溫暖,人體元氣充足,全靠脾胃之氣,不能受到任何損傷。

下氣屬於心虛,經書中說:夏天脈象反映的是心臟。心脈不足,就會導致下氣,這就是氣虛下泄。河間先生說:腸胃鬱結,穀氣內發,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所以容易打嗝、噴嚏、下氣。像癲癇、癆瘵等病,如果氣虛下泄不止,就會死亡。這是因為真氣枯竭,腸胃腠理閉塞,穀氣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所以從腸胃中泄出的氣,就是腸胃生養之氣。

有胃病之後,而胃脈和平,其心腎肝肺之脈,反不能安其常者,此因中央氣弱,不能四迄,如母病而四子失乳,故現飢餒之象耳。更有食後迷悶倦怠,轉欲小便者,即是元氣下陷也,宜補中益氣湯,倍加蜜酒炒升麻。然安佚之人多犯之,蓋氣無神運,則下降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患有胃病,但胃部的脈象卻很平穩,而心、腎、肝、肺等臟腑的脈象卻不正常,這是因為中焦氣虛,無法將氣血輸送到四肢百骸,就像母親生病了,四個孩子就沒有乳汁可以喝一樣,所以表現出飢餓虛弱的樣子。

此外,有些人飯後感到頭昏腦脹、昏昏欲睡,並且想要小便,這是元氣下陷的表現。這種情況應該補中益氣,可以用[益氣湯]來治療,並且加入[蜜酒]炒製的[升麻],可以加倍用量。

但是,生活安逸的人更容易犯這種病,因為他們氣血缺乏神氣的運作,就會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