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5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5)

1. 傷食大小總論合參(附傷飲)

停食者,必胸膈痞塞,惡食噫氣,如敗卵臭,身熱顱汗,掌中倍熱,煩啼不能仰臥,見食憎惡,且亦頭痛發熱,狀如傷寒,但身不痛為異,其脈右手氣口緊盛,治法傷食初起,必兼辛散,不可驟用苦寒,蓋食得寒則愈凝,得熱乃能腐熟,惟宜導痰消食健脾。若至已成糟粕,日久生熱,須假涼藥一二味以降之,故朦石丸內用黃芩也。

亦有鬱怒憂抑,傷脾不思飲食者,尤宜行氣調中,如冷物停滯者,炮薑、豆蔻辛溫之藥,以消導之。宿食已消,而中焦未和者,六君子以養之。食多而滯者,消其滯,食少而不能化者,助其脾。至有身不壯熱,脈不洪大而實,但胸中脹極者,此無根失守之氣,逆奔於上,乃能極脹,大虛症也。蓋胸為受氣之所,非可藏納有形之物,當用塞因塞用之法,以大補為消。

白話文:

吃太多食物消化不良的人,往往胸膈堵塞,食慾不振,打嗝放屁,聞起來像臭雞蛋,身體發熱,頭上冒汗,手掌特別熱,煩躁不安,無法平躺,看到食物就厭惡,還會頭痛發熱,症狀像傷寒,但不同的是身體不痛。他們的脈象是右手氣口緊而有力。治療方法是,如果剛開始消化不良,一定要配合辛散的藥物,不能急著使用苦寒的藥物,因為食物遇到寒涼會更加凝固,只有遇到溫熱才能腐熟,所以應該用導痰消食健脾的藥物。如果已經變成糟粕,時間久了還會發熱,需要用一兩味涼藥來降火,所以朦石丸中使用了黃芩。

也有些人因為鬱悶、生氣、憂慮、壓抑,傷了脾胃,導致不想吃東西,這種情況更需要行氣調中。如果因為吃了寒涼的食物導致停滯,可以使用炮薑、豆蔻等辛溫的藥物來消導。宿食已經消化了,但中焦還沒有調和好,可以用六君子湯來調理。如果吃太多食物而導致積滯,就要消去積滯,如果吃得少卻不能消化,就要幫助脾胃運化。還有些人身體不壯不發熱,脈象不洪大卻很實,但胸部感到脹滿,這是因為沒有根氣來守護,逆氣上衝導致胸部脹滿,屬於大虛症。因為胸部是接受氣息的地方,不能容納有形的東西,要用塞因塞用的方法,用大補的藥物來消除脹滿。

東垣曰:宿食不化,則獨右關脈沉滑。又曰:浮而滑者,宿食也。又曰:脈弦者,傷食。書又曰:人迎緊盛傷於寒,氣口緊盛傷於食,夫人迎乃左寸也,為足陽明之別脈,而何以傷於寒者,反人迎緊盛乎?氣口乃右寸也,為手太陰之動脈,而何以傷於食者,反氣口緊盛乎?蓋人身之氣血,運行不息,流注於各經,而見動脈。

若寒傷於肺,皮毛外束,邪火燔灼於肺金,以故太陰不能朝百脈而持權衡,陽明一經,獨有濁也,故氣血之所注,祗就胃中之無邪者,而輸將之。《靈樞》以人迎候陽主外,則知人迎為陽明之腑脈,專主乎表,故人迎緊盛,而知寒傷乎肺也。若食傷於胃,則精微無由上輸於肺,而金無所養,致失其權,溉臟腑流行三焦之職,由是血止盛乎一經,而不能宣通上達也。

白話文:

李東垣說,食物積滯不消化,就會導致右關脈沉而滑。他又說,脈浮而滑,也是宿食的表現。還說,脈弦是傷食的徵兆。古書也記載:人迎脈緊而盛,是寒邪入侵的表現,氣口脈緊而盛,是食積的表現。人迎脈位於左手寸關,是足陽明經的別脈,為何寒邪入侵反而會導致人迎脈緊盛呢?氣口脈位於右手寸關,是手太陰經的動脈,為何食積反而會導致氣口脈緊盛呢?這是因為人體氣血運行不息,流注到各個經脈,從而顯現出動脈的變化。

如果寒邪傷及肺部,就會導致皮毛外束,邪火灼燒肺金,因此手太陰經無法主持百脈的運化,陽明經獨自積聚了濁氣。所以氣血的運行只會流向胃中沒有邪氣的地方,並將其輸送到其他部位。《靈樞經》以人迎脈來觀察陽氣主外,可知人迎脈是陽明經的腑脈,專主表面的氣血,所以人迎脈緊盛,說明寒邪傷及肺部。如果食積傷及胃部,精微物質就無法上輸到肺部,肺金得不到滋養,就會失去權衡臟腑、運化三焦的職能,導致氣血停滯在一經,無法宣通上達。

《靈樞》以氣喉陰主中,則知氣口為太陰之臟脈,而主乎里,故氣口緊盛,而知食傷乎胃也。後世以左右手關前一分為人迎氣口,而以辨內外傷,紛無定說。又曰:何謂人迎喉旁取之?互參諸書,庶不淆於左表右里之說,而合於《內經》矣。李時珍曰:兩手六脈,皆肺之經脈也。

蓋脈行始於肺,終於肝,而復會於肺,肺力氣之門戶,寸口曰氣口者,因肺主氣,氣之盛衰,見於此也。凡五臟六腑,兩手寸關尺者,皆手太陰肺金之一脈也,但分其部位以候他臟之氣耳,故曰肺朝百脈,而寸口為之大會也。然岐伯曰:氣口亦太陰,何也?蓋五味入口,藏於胃,以養五臟,五臟六腑之氣味,皆出於胃,變見於氣口,所以,氣口雖為手太陰,而實足太陰之所歸,故曰氣口亦太陰也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》指出氣喉陰主中,因此知道氣口是太陰臟脈,主管里,所以氣口緊盛,就表示食物傷了胃。後世將左右手關前一分定為人迎氣口,用來辨別內外傷,但說法眾多,沒有定論。又說:何謂人迎?取之於喉旁。互相參照各家著作,才能避免混淆左右表里之說,符合《內經》的觀點。李時珍說:兩手六脈,都是肺經脈。

脈絡從肺開始,最後到達肝,然後又回到肺,肺是氣的門戶,寸口稱為氣口,是因為肺主氣,氣的盛衰,都表現在這裡。五臟六腑,兩手寸關尺,都是手太陰肺金的一脈,只是根據部位的不同,來推測其他臟腑的氣息而已,因此說肺朝百脈,而寸口是其大會。但是岐伯說:氣口也是太陰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五味入口,儲存在胃,用來滋養五臟,五臟六腑的氣味,都來自胃,變化表現於氣口,所以,雖然氣口是手太陰,但實際上是足太陰的歸宿,因此說氣口也是太陰。

飲食內傷,亦頭疼發熱,胸滿嘔吐,噫氣如敗卵臭,心口按之必痛,見食惡食,俗呼夾食傷寒,兩寸脈必弦緊,右關弦大有矣。或浮滑而疾,然飲與食又當分別,飲者,水也,傷無形之氣;食者,物也,傷有形之血。

內外之傷既已分明,所傷輕重,尤須酌量,然後投之以藥,無不確當,故曰用藥無據,反為氣賊。《經》曰:約方猶約囊也。囊滿勿約,則輸泄方成,勿約則神與氣勿俱,故古人桂枝湯承氣湯下俱云,若一服汗出即止,得更衣即止,不必盡劑,其慎如此。蓋得聖人約囊之旨也。《經》曰:上工平氣,中工亂脈,下工絕氣。蓋因不知表裡輕重,無據而亂投之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飲食不當,就會造成內傷,出現頭疼發熱、胸悶嘔吐、打嗝有臭味、心口按壓疼痛、看到食物就反胃的症狀,俗稱「夾食傷寒」。摸脈的時候,寸關脈會很弦緊,右關脈特別明顯。有時候脈象也會浮滑且快速,但要區分是喝水造成的內傷還是吃東西造成的內傷。喝水傷的是無形的氣,吃東西傷的是有形的血。

內外傷的原因已經清楚,接下來要根據傷勢的輕重來決定用藥。用藥一定要有根據,否則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古人說:「用藥無據,反為氣賊」。《傷寒論》中說:「約方猶約囊也」,就像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,如果用力綁緊袋口,反而會把東西擠出來。如果用藥沒有根據,就如同用力綁緊袋口,反而會阻礙氣血運行,導致治療效果不好。所以古人對於[桂枝湯]和[承氣湯]的使用都強調,如果服用一劑藥後就出汗或身體好轉,就可以停止服藥,不必硬要吃完整劑藥。這種慎重的態度,正是遵循了古人「約囊之旨」。《傷寒論》中還說:「上工平氣,中工亂脈,下工絕氣」,就是因為不懂得辨別表裡輕重,沒有根據亂用藥,才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。

脾主四肢,四肢熱,即五心煩熱也。火性上行,若鬱而不達,則消爍真陰,而肌膚筋骨如火之熱也。若飲食填塞至陰則清,陽不得上行,故不能傳化也。《經》曰:火鬱發之。蓋火之為性,揚之則光,遏之則減。今為飲食抑遏,則生道幾乎息矣。使清陽出上竅,則濁陰自歸下竅,而飲食傳化,無抑遏之患矣。

東垣聖於脾胃,治之必主升陽,俗醫知降而不知升,是撲其少火也,安望其衛生耶?

男子以氣為主,故宜右手脈盛;女子以血為主,故宜左手脈盛。然人之身氣為衛,血為榮,無分男女,皆以胃氣為主。《經》曰,胃為水穀氣血之海,化營衛而潤宗筋。又云:陰陽總宗筋之會,而陰明為之長。蓋胃氣者,中氣也。《易·頤》之象曰:君子慎言語,節飲食。慎言語則中氣不散而上越,節飲食則中氣不滯而下行。

白話文:

脾臟主宰四肢,四肢發熱,就是五心煩熱。火性向上,如果鬱結不暢,就會消耗真陰,導致肌膚、筋骨像火一樣灼熱。如果飲食過於飽滿,就會阻塞陰氣,陽氣無法上升,因此無法正常運化。經典著作中說:「火氣鬱結就會發病。」因為火的特性,向上燃燒就會發光,被阻擋就會減弱。現在因為飲食阻塞,生命的道路幾乎要斷絕了。讓清陽之氣從上竅排出,濁陰之氣自然會回到下竅,飲食就能正常運化,沒有阻塞之患了。

東垣先生精通脾胃之學,治療脾胃疾病,一定以升陽為主要原則。一般的醫生只知道降氣,不知道升陽,等於把微弱的陽氣給壓制了,怎麼能期望病人恢復健康呢?

男人以氣為主,所以右手脈應該比較強盛;女人以血為主,所以左手脈應該比較強盛。但人體的氣是衛氣,血是營氣,不分男女,都以胃氣為主。經典著作中說:「胃是水穀氣血的海洋,化生營氣和衛氣,滋潤筋骨。」又說:「陰陽都匯聚在筋骨,而陰明之氣是筋骨的根本。」可見胃氣是中氣。易經中《頤》卦的象徵說:「君子要謹慎言語,節制飲食。」謹慎言語,中氣就不會散失而上越,節制飲食,中氣就不會阻塞而下降。

《陰陽應象論》云:水穀之寒熱,感則客人六腑。是飲食之傷,傷於寒熱也。《痹論》云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是飲食之傷,傷於飢飽也。古人治法,分上中下三等,而治之在上者,因而越之,瓜蒂散之類;中者消化,神麯、麥芽、山楂、三稜、廣朮之類;在下者,引而竭之,硝石、巴豆、牽牛、甘遂之類。

若飲食尚在胃脘,未曾蒸腐而成下粕,妄行取下,中氣被傷,傳導失職,燥熱愈甚,宜有結胸之變也。古人又分寒熱而治之,傷熱物者,以寒藥治之,傷寒物者,以熱藥治之,加傷冷物二分,熱物一分,則用熱藥二停,寒藥一停,若備急丸是也。當隨證加減。然飲食之病,傷寒物者居多,蓋熱則行而寒易凝也。

白話文:

《陰陽應象論》說:食物的寒熱,會影響到人體的六腑。這就說明飲食的傷害,是由寒熱引起的。《痹論》說:飲食過度,就會損傷腸胃。這就說明飲食的傷害,是由飢飽造成的。

古代醫家在治療飲食傷害時,將其分為上、中、下三等,分別用不同的方法治療:

  • 上等:食物在胃中未消化,用引導其向下排泄的方法治療,例如[瓜蒂散]等。
  • 中等:食物已經在胃中消化了一部分,用助消化的方法治療,例如神麯、[麥芽]、[山楂]、[三稜]、廣朮等。
  • 下等:食物已經消化完畢,殘渣積留在腸胃中,用引導其排出體外的方法治療,例如硝石、[巴豆]、牽牛、[甘遂]等。

如果食物還留在胃中,尚未消化成渣滓,就貿然服用瀉藥,會損傷中氣,導致傳導功能失常,反而加重燥熱,甚至出現結胸的病變。

古代醫家又根據寒熱症狀的不同,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:

  • 飲食傷害是由熱物引起的,就用寒藥治療。
  • 飲食傷害是由寒物引起的,就用熱藥治療。

如果飲食傷害是由冷物引起的佔二分,由熱物引起的佔一分,則用熱藥兩份,寒藥一份,例如[備急丸]就是這種情況。

在治療時,應根據具體的症狀進行加減。

總而言之,飲食傷害大多是由寒物引起的,因為熱物容易流動,而寒物容易凝滯。

當今方家以平胃散為脾胃之準繩,敦知平胃者,胃中有中高阜,則使平之,一平即止,不可過劑,過劑則平地反成坎。夫今人以為常服者,誤也。不若積術丸為勝,夫枳朮丸乃潔古老人所制,用枳實一兩,白朮二兩,補藥多於消藥,先補而後消,以荷葉裹飯燒熟為丸,蓋取荷葉色青得震卦之體有仰盂之象,中空而清氣上升,燒飯為丸,以取穀氣,潔古枳朮一方,啟東垣末年之悟,補中益氣自此始也。但潔古專為有傷食者設,今人以此丸為補脾藥,朝服暮餌。

白話文:

現代人常用平胃散來治療脾胃疾病,認為它就是脾胃的標準藥方。他們認為,平胃散的作用是讓胃裡的中間高起的地方平坦,一旦平坦就停止服用,不能過量。過量服用就會讓原本平坦的地方反而變得凹陷下去。

但是,現代人認為可以經常服用平胃散,這是不對的。其實積術丸比平胃散更適合。枳朮丸是古代一位名叫「潔古」的醫者所創制,藥方裡用枳實一兩,白朮二兩,補藥的比例比消藥多,先補後消。然後用荷葉包裹飯粒,燒熟製成丸藥。之所以用荷葉,是因為荷葉的青色屬於震卦的象徵,形狀像倒扣的盆子,中間空著,清氣可以上升;用燒熟的飯粒來製丸,是為了取用穀氣。潔古的枳朮丸藥方,啟發了醫家張元素晚年的悟道,從此才有了補中益氣的藥方。

但是,潔古當初創制枳朮丸,主要是為了治療傷食者。現代人卻把它當成補脾胃的藥方,早晚服用,這是不對的。

更有益之橘半香砂者,則又甚矣。吾恐枳實一味,有推牆倒壁之功,而人之腸胃中,既已有傷,牆壁不固,能經幾番推倒乎?至若山楂、神麯、麥芽三味,舉世所常用者,然山楂能化肉積,凡年久母豬肉煮不熟者,入山楂一撮,皮肉盡爛。又產婦兒枕痛者,用山楂二十粒,砂糖水煎一碗服之,兒枕立化,可見其破氣破血,不可輕用。

麴櫱者,以米與水在瓷缸中,必藉曲以釀成酒,必藉櫱以釀成糖,脾胃在人身非瓷缸比,原有化食之能,今食不化者,因其所能者病也。只補助其能,而食自化,何必用此消克之藥哉!脾氣一受傷於食,再受傷於藥,而復能還原健運者,鮮矣。

白話文:

橘皮和砂仁搭配更具益處,但更要謹慎使用。我擔心枳實單味藥性過於強勁,如同推倒牆壁一般,而人的腸胃本身就可能受損,如同牆壁不穩,經不起多次推倒。至於山楂、神麴和麥芽,是世人常用的藥材,但山楂能化解肉積,凡是陳年老肉煮不熟的,加入少量山楂就能使肉質軟爛。此外,產婦孩子枕骨疼痛,可以用山楂二十粒,以糖水煎煮一碗服用,孩子枕骨疼痛就會立刻消失,由此可見山楂具有破氣破血的功效,不可輕易使用。

麴櫱是用米和水在瓷缸中,依靠曲來釀酒,依靠櫱來釀糖。脾胃在人體中並非瓷缸,本身就具有消化食物的能力,現在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,是因為脾胃的功能失調。只需輔助其功能,食物自然就能消化,為何還要使用消克脾胃的藥物呢?脾胃一旦因食物受損,再因藥物受損,想要恢復健康運作的機會微乎其微。

大凡元氣完固之人,多食不傷,過時不飢。若人先因本氣不足,致令飲食有傷,前藥一用飲食雖消,但脾既已受傷,而復經此一番消化,愈虛其虛後日食不化,猶謂前藥已效,湯丸並進,展轉相害,羸瘦日增,良可悲哉!竊痛此弊,因申言之,凡太平丸、保和丸、肥兒丸之類,其名雖美,然名之美者,其藥必惡,故以美名加之,以欺人耳目,非大方家可用也。

故醫有貧賤之醫,有富貴之醫,膏梁之子弟,與藜藿之民不同,太平之民,與瘡痍之民不同。鄉村閭巷,頑夫壯士,暴有所傷,一服可愈。若膏梁子弟,稟受虛弱,奉養柔脆,以此施之,貽害不小。若脾胃惟東垣為聖,選而用之,以調中蓋氣,補中益氣二方,出人增減,真知其寒物傷也。

白話文:

一般來說,元氣充足的人,吃再多也不傷身,即使超過飯點也不覺得餓。但如果人原本就元氣不足,導致飲食過量而傷身,服用藥物後,雖然暫時能消化食物,但脾胃已經受損。如果再繼續用同樣的方法消化食物,就會更加虛弱,日後更加難以消化食物。有些人還以為之前的藥物有效,就繼續服用湯藥丸劑,結果互相傷害,身體越來越瘦弱,實在令人可悲!

我實在痛心這種弊端,所以特地說出來:像「太平丸」、「保和丸」、「肥兒丸」之類的藥物,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好,但藥性卻不好,所以才用好聽的名字來欺騙世人,不是真正有醫術的人會使用的。

因此,醫生也有貧窮和富貴之分,富貴人家子弟的體質和貧苦百姓不同,太平盛世的人民和飽受病痛的人民也不同。鄉村平民,體格強健,受傷後一服藥就能痊癒。但是,富貴人家的子弟,天賦虛弱,飲食嬌貴,如果用同樣的藥物治療,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
只有像東垣先生這樣的脾胃聖手,才會精挑細選藥物,用「調中益氣湯」和「補中益氣湯」來調理脾胃,根據患者情況增減藥量,真正了解寒涼之物對人體的傷害。

本方中加熱藥如薑桂之類,熱物傷也。加黃連之類,真知有肉食傷也。加山楂數粒,酒食傷也。加葛花一味,隨症調理,此東垣之法,方家之繩墨也。

如有食填太陰,名曰食厥,即木鬱也。上部有脈,下部無脈,不吐則死,急以陰陽鹽湯探吐其物即愈,蓋厥陰少陽屬木,於令為春,乃人身生髮之氣也。食者,陰物也。脾胃者,坤土也。飲食填塞太陰,不能健化,則生氣不能上升而木鬱矣。吐去上焦有形之物,則木得條達,而遂其升生之性以愈矣。

如有食積腸腹絞痛,手不可按者,不得不下。審知其為寒積,必用巴豆感應丸;審知其為熱積,必用大黃承氣湯下之,不當,死生立判,慎之哉!然為積為食所傷者,乃有形之物也,宜消之,重則吐下。若為飲為酒所傷者,是無形之物致病,而無形之元氣受傷,飲宜發汗或利小便,酒宜發汗,或補元氣,不可妄行利下,使既傷無形之元氣,復損有形之陰血,益增其病矣。況《經》曰:大積大聚,其可犯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裡加入薑桂等熱性藥物,是為了溫熱身體,但過熱也容易傷身。加入黃連等寒涼藥物,是因為肉食容易損傷脾胃。加入山楂,是針對酒肉過飽造成的消化不良。再加入葛花,根據具體情況調理,這是東垣流派的治療方法,也是醫家遵循的準則。

如果因為吃太多食物而導致太陰受阻,稱為食厥,也就是木氣鬱結。這種情況會出現上半身有脈象,下半身沒有脈象,不吐出來就會死,需要用陰陽鹽湯催吐,把食物吐出來就會痊癒。因為厥陰和少陽屬木,五行中對應春季,代表人體生髮之氣。食物屬於陰性,脾胃屬於坤土,過多的食物積聚在太陰,無法正常消化,就會導致生氣不能上升而木氣鬱結。吐出上焦的積食,木氣就能疏通,恢復升發的特性而痊癒。

如果食物積聚在腸胃,導致腹痛難忍,用手按壓也無法緩解,就必須要瀉下。如果確定是寒性積食,就要用巴豆感應丸;如果是熱性積食,就要用大黃承氣湯瀉下。判斷失誤,就會危及生命,一定要謹慎!積食和食物造成的病症,都是有形的物質,應該用消食的方法治療,嚴重時需要催吐或瀉下。如果是飲酒造成的病症,屬於無形的物質,會損傷無形的元氣,應該用發汗或利尿的方法治療,酒傷則用發汗或補元氣的方法,不能隨便瀉下,以免損傷無形的元氣,又損傷有形的陰血,加重病情。況且《經》書上說:大積大聚,不可輕易處理。

衰其大半而止,過者死,況其飲乎?

造化生物,天地水火而已。生之者天,成之者地也。故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,至於交合變化之用,則水火二氣也。天運水火於地之中,則物生矣。然水火不可偏盛,大旱物不生,火偏盛也。大澇物亦不生,水偏盛也。煦之以陽光,濡之以雨露,水火和平而物始生,自然之理。

人之臟腑以脾胃為主,然脾胃能化物,實由於水火二氣,非脾胃所能也。火盛則脾胃燥,水盛則脾胃濕,皆不能化物,乃生諸病。如消渴者,火偏盛而水不能制也。水腫者,水偏盛而火不能化也。制其偏而使之平,則治之之法也。制其偏而使之平,一句甚好,所謂制者,非去水去火之謂。

白話文:

人體機能衰退到一半就停止,再過度就死亡,何況是飲水呢?生命的形成來自天地水火,天負責孕育生命,地負責滋養生命。因此,乾主宰萬物的開始,坤完成萬物的形成,而水火二氣則負責交合變化的作用。天將水火之氣運行於地中,萬物才能生長。然而,水火不能偏盛,旱災過度,火氣太盛,萬物無法生長;水災過度,水氣太盛,萬物也無法生長。陽光溫暖,雨露滋潤,水火平和,萬物才開始生長,這就是自然法則。

人體的臟腑以脾胃為中心,但脾胃能消化食物,實際上是靠水火二氣,並非脾胃本身的力量。火氣過盛,脾胃就會乾燥;水氣過盛,脾胃就會濕潤,都無法消化食物,就會產生疾病。例如,糖尿病患者是火氣過盛,水氣無法制約;水腫患者是水氣過盛,火氣無法轉化。想要治療,就要抑制偏盛,使其平衡。抑制偏盛,使其平衡,這句話非常精妙,所謂抑制,不是去除水或火,而是要調和水火。

人身水火,原自均平,偏者,病也。火偏多者,補水配火,不必去火。水偏多者,補火配水,不必去水譬之天平,此重則彼輕,一邊重者,只補足輕之一邊,決不鑿去馬子,蓋馬子一定之數,今人慾瀉水降火者,鑿馬子者也。

傷食必因於脾弱,治者必以助脾順氣,俟其腐熟而去之。滯去之後,尤當補養脾胃,庶不再傷。若妄用攻下,耗傷津液,積滯轉固,或即攻去。脾胃愈虛,停滯接踵,中氣一傷,變生百病矣。故《經》曰:平人皆稟氣於胃。《靈樞》曰:胃滿則腸虛,腸滿則胃虛,更虛更滿,故氣得上下,五臟安定,血脈和,則精神乃居。故神者,水穀之精氣也。可不重歟!

白話文:

人體就像天平,水火原本應該平衡。如果一方偏多,就會生病。火氣過盛,就應該補水並調節火氣,不需要刻意去火。水氣過盛,就應該補火並調節水氣,不需要刻意去水。就像天平一樣,一邊重,就補輕的一邊,絕不會去挖掉天平的砝碼,因為砝碼的重量是固定的。現在有些人想要瀉水降火,就如同挖掉天平的砝碼一樣。

食物積滯一定是因為脾胃虛弱,治療時必須幫助脾胃順暢氣機,讓食物充分腐熟後再排出。積滯去除後,更要好好調理脾胃,避免再次受傷。如果胡亂使用攻下藥物,會損傷津液,積滯反而會更加嚴重,甚至可能剛攻下去就又積滯起來。脾胃越虛弱,停滯就會接踵而來,中氣一受損,就會百病叢生。因此《內經》說:「平常人都是依靠胃氣生存。」《靈樞》說:「胃飽則腸虛,腸飽則胃虛,虛實相生,所以氣機才能上下流通,五臟安定,血脈和暢,精神才能安穩。」所以精神是水穀精氣的精華,難道不重要嗎?

傷飲者,乃無形元氣受傷也。惟宜參蘇飲,倍人參,加木香微汗之,或五苓散,加葛根微利小便,使上下分消,與治濕同法。醒後獨參湯最宜。有強酒脹滿欲嘔者,以鹽花擦牙,溫水漱下如湯沃雪,即時通快,是鹽能下走而通水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患者,是因為無形的元氣受傷所致。應當服用參蘇飲,其中人參份量加倍,再添加木香,使其微微發汗;或服用五苓散,加入葛根,使小便稍微暢通,讓上半身的熱氣與下半身的寒氣都能消散,此與治療濕邪的方法相同。醒來之後,獨參湯最為適合。若有飲酒過度導致腹部脹滿,想嘔吐的患者,可用鹽花擦拭牙齒,再用溫水漱口,如同熱水遇到冰雪般迅速溶解,即可立馬通暢。這是因為鹽具有向下走通水道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