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3)
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3)
1. 煮肝散
夜明砂疳眼翳膜羞明。蛤粉穀精草(各一兩),
為末,每服一錢,五七歲以上二錢,用雄豬肝如匙大一片批開,摻藥在內,以麻扎定,米泔水半碗煮之,肝熟撈出,傾湯碗內熱服,肝分三次嚼食,仍用肝湯嚥下,日三服,不拘時,大人雀目,空心服,至夜便見。如患久不效,日作二服。
白話文:
【煮肝散】
這是一種治療眼睛問題,如夜盲、眼翳和畏光的方子。使用的主要藥材有蛤粉和穀精草,兩者各取一兩,研磨成粉末。
每次服用一錢,若是五到七歲以上的兒童則可服用二錢。取一片像匙頭般大小的雄豬肝,將其切開,然後將藥粉撒在裡面,再用麻線紮緊。接著,將包好的豬肝放入半碗米泔水中煮,等到豬肝煮熟後撈出,將湯汁倒入碗中熱飲。
將煮熟的豬肝分成三次咀嚼食用,並且要配著肝湯吞下。一天服用三次,時間不限。對於成人有如夜盲症的情況,則需空腹服用,到了晚上就能看到效果。如果長時間患病而此療法效果不明顯,可以每天增加到兩次的劑量。
2. 雞肝散(錦囊秘方)
神治疳積壞眼白翳,一服即紅,再服即退。
透明雄黃(一錢五分,研碎),桑白皮(五六錢,焙,燥搗粗末),雞內金(一個瓦上炙燥,搗碎),用藥摻雄雞軟肝上,酒釀煮熟,去藥食肝,忌鐵器。
白話文:
這是一個古方,名為「雞肝散」,用於治療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眼睛問題,如眼睛有白色障礙物。服用一次後眼睛可能開始發紅,這是正常反應,再次服用後症狀應會減退。
所需材料及做法如下:
- 透明雄黃:大約一錢五分,需研磨成粉。
- 桑白皮:大約五六錢,先烘乾後搗碎成粗末。
- 雞內金:一個,要在瓦上烤至完全乾燥,然後搗碎。
將這些藥材混合後,鋪在雞肝上。用甜酒釀煮雞肝直至熟透,然後去掉藥材,只吃雞肝。注意,整個過程中不可使用鐵製的廚具。
3. 畫眉膏
斷乳。
梔子(三個,燒,存性),雌黃,輕粉,辰砂(各少許),為末,香油調勻,俟兒睡著,濃抹兩眉,醒來自不思乳,未效再用。
治疳積眼神效。
芙蓉花(陰乾,四兩),肉果(煨,一個),胡黃連(五錢),雄雞軟肝(一個),白酒煮去筋膜,和前藥為丸,作三四服。白酒化下。
一方
治腎疳,腐根宣露臭爛。
雄黃如綠豆大(七粒),淮棗(去核,七個),上黃每粒藏棗內,將鐵線纏定,於油燈上燒,以外黑內干為度,出火氣為末,擦牙根,唾去流涎,血止為度。
白話文:
[畫眉膏]
斷奶方法:
使用三個燒過但仍保留藥性的梔子,加上少量的雌黃、輕粉及辰砂,一起磨成粉末後,以香油調和成膏狀。等到孩子熟睡時,將膏狀物厚塗在孩子的雙眉上,孩子醒來後自然就不會想喝母乳了。如果一次效果不明顯,可再次使用。
此方對治療疳積有奇效。
所需材料:陰乾的芙蓉花四兩、煨過的肉果一個、胡黃連五錢以及一隻公雞的軟肝,將所有材料混合後製成丸狀,分成三到四次服用。服用時,以白酒融化後吞下。
另一方法:
治療腎疳,使腐爛發臭的部位得以恢復露出。
取如綠豆大小的雄黃七粒,以及去了核的淮棗七個。將每粒雄黃分別藏入棗子中,再用鐵線固定,置於油燈上燒烤,直到外層變黑且內部乾燥為止。取出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末,將粉末塗抹於牙根處,然後吐出口中的涎水,直到出血停止為止。
4. 追蟲丸
苦楝根,貫眾,木香,桃仁(去皮,尖,炒),蕪荑(炒),檳榔(各一錢),當歸,鶴蝨(炒,各一錢五分),輕粉(一角),乾蟾(去頭足酥炙),黃連(炒,各一錢),使君子肉(二十五粒),為末細丸,肉汁湯下。
白話文:
【追蟲丸】
所需藥材包括:苦楝樹的根部、貫眾、木香、桃仁(需去除外皮及尖端,並炒過)、蕪荑(需炒過)、檳榔(皆用量一錢)、當歸、鶴蝨(需炒過,兩者各用量一錢五分)、輕粉(用量一角)、乾燥的蟾蜍(需去除頭和腳,再用酥油烤過)、黃連(需炒過,兩者各用量一錢)以及使君子的果肉(約二十五粒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後製成小丸,服用時以肉汁湯送服。
以上即為追蟲丸的製作方式與使用方法。
5. 疳門要藥
清疳熱如用黃連、胡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地骨皮、石斛、五穀蟲、青黛、滑石之類,隨候採用。
消疳化積殺蟲,如草龍膽、蘆薈、雄黃、貫眾、乾蟾、三稜、蓬朮、枳實、山楂、使君子、杏仁、雷丸、檳榔、阿魏、蕪荑、石決明、神麯、香附、青皮、木香之類,隨候採用。
滋陰養血如生地、熟地、當歸、白芍、丹皮、地骨皮、知母、黃柏、澤瀉之類,隨候採用。
健脾開胃培元,如山藥、茯苓、白朮、縮砂、陳皮、白豆仁、芡實、人參、甘草、米仁、肉果、蓮肉、陳米之類,隨候採用。
白話文:
[對於治療疳疾的重要藥物],其內容如下:
如果要清除疳疾引起的熱症,可以使用像黃連、胡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地骨皮、石斛、五穀蟲、青黛、滑石這類的藥物,視病情需求來選擇使用。
若是要消除疳疾、化解積滯以及殺滅寄生蟲,可考慮使用草龍膽、蘆薈、雄黃、貫眾、乾蟾、三稜、蓬朮、枳實、山楂、使君子、杏仁、雷丸、檳榔、阿魏、蕪荑、石決明、神麯、香附、青皮、木香等藥物,同樣地,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使用。
對於滋潤陰虛、養血補身的需求,生地、熟地、當歸、白芍、丹皮、地骨皮、知母、黃柏、澤瀉這些藥物可以作為選擇,還是要依照病情來決定使用。
若想強健脾胃、增進食慾及培養體質,可以考慮使用山藥、茯苓、白朮、縮砂、陳皮、白豆仁、芡實、人參、甘草、米仁、肉果、蓮肉、陳米等藥物,當然,選擇使用時也應考量病情。
6. 論吐(兒科)
《經》曰:諸逆衝上,皆屬於火;諸嘔吐酸皆屬於熱。又曰:寒氣客於腸胃,厥逆上出,故痛而嘔。嘔吐者,陽明之氣下行則順,令逆上行,故作嘔吐,有熱、有寒、有食也。然始有因傷乳過滿而溢,以致導虛胃氣,漸成斯症者有之。凡有聲有物,開口而作者,名曰嘔。有物無聲者,名曰吐。
有聲無物者,謂之噦。又有哯乳者,乳自流出,似檐水射出之象。哯者,心胸上下氣逆郁築。噦者,膈虛胃寒以致噦,噦作聲,無物可出也,然候不一。如兒初生,有因母有伏痰,得之胎氣使然者,有因拭口不淨,惡水流毒所致者,有飲食作乘,又觸驚怒,胃氣受傷,惡食胃痛而致者。若耳後紅紋兩頰紅紫,氣粗作吐者,此發痘疹之候。
如膚削神困,自動不停,不思乳食,是胃氣虛弱,不能消納,此為虛吐。如面青唇白,清涎夾乳,喜熱惡寒,四肢悽清,此為冷吐。至如胃有實火,則吐黃水而味苦,胸前煩躁。若乘厥陰而入肝,則為酸為逆,多怒煩啼,此為熱吐。如咳嗽氣急、吐清水而膈悶者,是胃有寒邪,中有頑痰已而成熱,此為痰吐。
若飲食不化,酸臭上逆,惡食不渴,胃痛潮熱者,是傷食、傷寒也。若黃痰稠涎,作噫、作嘔者,皆炎之徵也。如面白手焦,或面有白斑點子,唇紅或紫,昏困時吐不醒人事,胃口時痛時止而嘔清水者,蟲吐也。如唇黑多哭,夾痰吐乳者,是傷脾也。如身上發熱,咳嗽痰鳴,夜間煩躁,鼻青吐乳者,是客風傷肺也。
如早晚發熱,山根青色,吐而不睡者,是驚吐也。治吐之法,當辯新久寒熱,如初吐當導利以順氣下行。吐久者,須防胃虛生風,故治吐症,貴扶胃氣為要。如吐不已,可微止之,元使太泄胃氣,惟有風疾及夾痰吐者,不可遽止,否則,風無定處。更入外風,痰熱相生,必成驚候。
其餘諸吐初起,及微觀乳,便當調治。如哯不已即成吐,吐之不己即成嘔,嘔之不已即成⿰亻輦,⿰亻輦之不已即成噦。至此胃氣大衰,精神漸脫矣。若至嘔吐不已,日漸沉困,囟陷囟腫,青筋大露者,非頻吐不食,昏沉語塞,喘急上熱,常嘔腥臭者,皆死。又有時時吐唾者,多因腎氣衰冷,不能藏蓄津滋,潤浥心肺,久必漸為黃瘦,宜煎地黃料浩飲之。又有胃氣衰冷,不能運行津液所致者,此宜溫補胃氣。
又有心脾蘊熱,《經》曰「舌縱涎下,皆屬於熱」者,宜清理之。屬腎、屬胃、屬脾,為虛、為寒、為熱,常以色脈辯之。
白話文:
【討論兒童嘔吐】
《醫經》指出:所有反逆向上衝的病症,都與火相關;所有嘔吐酸水的情況,都屬於熱性。又說:當寒氣侵襲腸胃,導致氣逆上升,就會感到疼痛並嘔吐。嘔吐的發生,是因為陽明脈的氣應當向下行走才順暢,如果逆向而行,就會造成嘔吐。這種狀況可能是熱性的、寒性的,或是由食物引發的。有些情況是由於哺乳過量導致胃氣虛弱,逐漸形成這種症狀。通常,有聲音且有物質從口中出來的,我們稱之為嘔;只有物質但沒有聲音的,稱為吐。
只有聲音而沒有物質的,我們稱之為噦。還有一種叫做哯乳,就是乳汁自然流出來,就像屋簷下的水射出一樣。哯是因為心胸部位的氣逆阻塞。噦是因為膈膜虛弱和胃寒導致,噦會發出聲音,但是沒有物質可以吐出,然而症狀並非固定。例如新生兒,有的是因為母親有潛伏的痰疾,導致胎兒受到影響;有的是因為擦拭口腔不夠乾淨,導致惡水感染;有的是飲食過量,加上受到驚嚇或憤怒,傷害到胃氣,導致惡心和胃痛。
如果耳朵後方出現紅紋,兩頰呈現紅紫色,呼吸急促並且嘔吐,這可能是出現疹子的徵兆。如果皮膚削瘦,精神疲倦,不停動來動去,不想吃奶或食物,這表示胃氣虛弱,無法消化食物,這是虛吐。如果面色蒼白,嘴脣發白,口中的唾液夾雜著奶水,喜歡熱而怕冷,四肢冰冷,這是冷吐。如果胃部有實火,會嘔吐出黃色的水且味道苦澀,胸口煩躁。如果實火進入肝臟,會導致嘔吐酸水和逆氣,容易生氣煩躁哭泣,這是熱吐。如果咳嗽呼吸急促,嘔吐清水並且感到膈膜悶堵,這是因為胃部有寒邪,體內有頑固的痰已經轉變成熱,這是痰吐。
如果飲食無法消化,酸臭的氣味上沖,不想吃東西且不口渴,胃痛且發燒,這是因為食物中毒或感冒。如果黃色的痰和粘稠的口水,嘔吐且打嗝,都是炎症的徵兆。如果臉色蒼白,手掌乾枯,或者臉上有白色的斑點,嘴脣紅或紫,昏昏欲睡且嘔吐,胃部時而疼痛時而停止,嘔吐清水,這是蟲吐。如果嘴脣發黑且常常哭泣,嘔吐時伴有痰,這是脾臟受傷。如果身體發熱,咳嗽且痰鳴,晚上煩躁,鼻子發青且嘔吐奶水,這是因為風邪傷害肺部。
如果早晚發熱,鼻樑呈現青色,嘔吐且無法入睡,這是因為驚嚇造成的嘔吐。治療嘔吐的方法,應該區分新舊病、寒性和熱性。剛開始嘔吐的時候,應該用導引和利尿的方法,讓氣順暢地向下行走。長期嘔吐的人,必須防止胃氣虛弱產生風邪,因此治療嘔吐的關鍵在於保護胃氣。如果嘔吐不止,可以稍微制止,以免過度消耗胃氣。但是,對於風邪或痰引起的嘔吐,不可以立刻制止,否則風邪會在體內四處遊走。再加上外來的風邪,痰和熱相結合,必定會發展成驚嚇的症狀。
對於其他各種嘔吐,一旦發現就應該立即調理治療。如果哯乳不止,很快就會變成吐;如果吐不止,很快就會變成嘔;如果嘔不止,很快就會變成鼔脹;如果鼔脹不止,很快就會變成噦。到了這個階段,胃氣大大衰弱,精神也會逐漸萎靡。如果嘔吐不止,病情逐漸加重,頭骨凹陷或腫脹,青色的靜脈顯露,如果不是因為頻繁嘔吐、不吃東西、精神恍惚、語言不清、呼吸急促、上半身發熱,經常嘔吐腥臭的物質,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。另外,還有一些人經常吐唾沫,大多數是因為腎氣衰弱,無法儲存充足的津液,滋潤心肺,長此以往,可能會逐漸變得黃瘦,適合煎煮地黃飲料服用。還有一種是因為胃氣衰弱,無法運行津液,這種情況應該溫補胃氣。
還有一種是心脾蘊熱,《醫經》指出:「舌頭伸展,口水流下,都屬於熱性。」這種情況應該清熱。對於腎、胃、脾的虛弱、寒冷、熱性,應該通過面色和脈象來辨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