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三(總論痘要夾症門) (7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三(總論痘要夾症門) (7)

1. 不食能食

凡痘家能食者,不問稠密皆吉。如不能食者,則痘雖稀疏,亦必難發難靨,蓋人絕水穀則死,表裡皆病,則困也。然在初而不食者,但表其痘,痘出而自能食也。有欲食而不能食者,必喉舌有痘作痛,艱於吞嚼也,宜以爛粥濃飲頻頻與之,以助脾胃之氣,更有甘桔、牛蒡解利之。然更有虛實寒熱之別焉。

如其人怯弱,精神怠慢,自利不食者,虛也。如身熱中滿而不食者,實也。如因誤傷生冷,二便清利,腹脹腸鳴不食者,寒也。如皮厚肉密,毒氣難於發越,煩燥不食者,熱也。如初出而胸前稠密減食者,此毒盛脾弱也。如大便酸臭,畏食或吐者,此有宿食也。因痘者,治其痘,因雜症者,去其雜症,則一和自能食矣。

如逆症並見,忽然倍食者,又宜防其邪火殺穀,未可便為吉斷也。

夫痘瘡之出也,因賴元氣以發之,元氣之壯也,必資乳食以養之。自初起以至痂落,飲食不減,二便如常,雖不起發,不紅綻,用藥得宜,自可無虞。若乳食減少,又泄瀉,則元氣自此而日衰,雖無前症,日後必至漸漸成一矣。故四五日前不食者,此毒盛於裡,猶為易治也。

至五六日後而不能食者,則必雜症蝟生,行漿勿實,雖藥亦何益哉!然有稟受壯實之不同,又發於五歲之外者,不可拘以概論也。有痘已痂起而不食者,是或中氣暴虛也,治宜調良脾胃。如因毒發不透者,則又仍宜攻托毒出,而自能食也。若痘起而倍能食,發熱煩燥,精神不長者,是胃中宿熱,消穀地,大便秘者,宜四順飲之類微解之。

恐胃熱不去,則為口瘡他變,若脾胃素壯,痘毒盡出,里無蘊熱,是以胸隔寬快,倍食痘美,二便如常者,則不可輕行解利也。夫治痘譬之種痘,生化皆藉於土,土潤厚而肥,則難出而易成熟,土燥薄而瘠,則易出而難結實,實者鋤耨之,瘠者灌溉之,不實不瘠,惟順性而不使物害之,知此其保生化育之功也得矣。

白話文:

[不吃也能吃]

凡是患了痘疹的人,如果能吃得下食物,不管是痘疹密集或稀疏,都是好兆頭。但如果吃不下東西,即使痘疹稀疏,也會難以發展和癒合,因爲人如果不喝水不吃東西就會死亡,內外都病了,自然會陷入困境。然而,如果初期吃不下東西,只需將痘疹表現出來,痘疹出現後就能自動進食了。有些人想吃卻吃不了,必定是因爲喉嚨或舌頭長了痘疹導致疼痛,難以咀嚼吞嚥,這時應該給他們餵食爛粥和濃湯,頻繁給予,以幫助增強脾胃的功能,同時可以使用甘桔、牛蒡等藥物來緩解症狀。然而,這還涉及到虛實寒熱的不同情況。

例如,如果病人虛弱無力,精神萎靡,自行腹瀉不想吃東西,這是虛證。如果身體發熱,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,這是實證。如果誤食生冷食物,大小便正常,腹部脹氣,腸鳴,不想吃東西,這是寒證。如果皮膚厚實,毒氣難以發散,煩躁不想吃東西,這是熱證。如果痘疹剛出現時,胸部痘疹密集,食慾減少,這是毒素過多脾臟虛弱的表現。如果大便酸臭,對食物有畏懼感或嘔吐,這是有宿食的症狀。如果是痘疹引起的,就治療痘疹;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,就去除那些疾病,這樣恢復後自然能吃東西了。

如果病情嚴重,突然食慾大增,應警惕是否爲邪火消耗食物,不能輕易判斷爲好現象。

痘疹的發生,依賴元氣來發展,元氣旺盛,必須依靠乳食來滋養。從開始到結痂脫落,如果飲食正常,大小便也正常,即使痘疹沒有明顯發展,沒有紅腫,用藥得當,自然不用擔心。但如果飲食減少,又出現腹瀉,則元氣會日漸衰弱,即使前面沒有這些症狀,日後也會逐漸變成重症。所以,如果四五天內吃不下東西,這是因爲體內毒素過盛,還算容易治療。

到了五六天後還吃不下東西,那麼各種併發症可能就會出現,餵食漿糊也無法吸收,即使用藥,又能有什麼好處呢?但是,每個人體質強弱不同,如果是五歲以上的兒童,不能一概而論。有些痘疹已經結痂但仍吃不下東西,可能是中氣突然虛弱,治療方法應該是調理脾胃。如果是因爲毒氣無法完全發散,就應該繼續排解毒氣,這樣自然能吃東西。如果痘疹出現後,食慾大增,發熱煩躁,精神狀態沒有改善,這是胃中有宿熱,消化能力強,如果大便乾燥,應該用四順飲之類的藥物輕微解熱。

擔心胃熱不去,可能會引發口腔潰瘍等其他變化,如果脾胃本來就很健康,痘疹毒素完全排出,體內無熱,因此胸口感覺舒適,食慾大增,痘疹狀況良好,大小便正常,就不應該隨便使用解熱藥物。治療痘疹就像種植痘苗,生長發育都依賴於土地,如果土地溼潤肥沃,痘疹雖然難發但容易成熟;如果土地乾燥貧瘠,痘疹雖然易發但難以結實。對於肥沃的土地,要深耕細作;對於貧瘠的土地,要灌溉施肥;對於既不肥沃也不貧瘠的土地,要順應其本性,不讓任何事物破壞它,知道這些,就能掌握保護生命、培育生長的功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