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二(總論痘要) (15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二(總論痘要) (15)

1. 碎金賦

形尖圓而光壯兮,氣之充拓。色鮮明而潤澤兮,血之涵養,可以勿藥,是謂無恙。灰白平陷兮,血氣虛而補之以溫。紅豔鮮腫兮,氣血熱而瀉之以涼。氣至而血不足兮,雖起髮根窠不肥。血至而氣不足兮,雖明潤郛郭不長。泥章句以舉一隅者,守株安可得兔馳,辨說而執兩端者,多岐必然亡羊。

脾為水穀之本,固不可以不補,腎為津液之源,尤不可以不將,土雖為水之防,水能制火之亢,腎主骨髓兮,倒陷入於骨髓者莫救。腎司閉藏兮,變黑至於閉藏者可防,是皆歸腎之害,豈可謂腎之強。毒火燔灼兮,腎水且涸。營氣敗壞兮,脾土亦傷,故補脾不如救腎,而養陰所以滋陽。

炅則氣血淖澤而不斂,寒則氣血凝澀而不彰。氣血失養,痘疹受傷,或受於熱兮,為煩燥為赤為痛。或受於寒兮,為驚悸為白為癢。順時令之寒暄。禁人畜之來往,勿動溷廁之臭,勿燒檀麝之香,恐乘虛而易入,反助毒以為殃。痘雖吉而犯多凶,屢經怪變,症雖惡而調則善,終見安康。

若夫瘡疹之熱兮,相似內外之傷,邪火烜赫兮,玉石俱焚。真水靜順兮,波浪不揚。噴嚏咳嗽兮,肺金流灼。項急頓悶兮,肝木被創。呵欠驚悸兮,心雖君主而不寧。吐瀉昏睡兮,脾則倉稟而不藏。各藏有症。惟腎無象,不受穢毒之火,獨見耳骩之涼,熱微兮毒少,熱甚兮火旺,大熱安靜兮,毒隨熱出而無慮。小熱煩燥兮,毒與熱留而可防。

凶災莫測兮,又熱又渴。輕疏可許兮,乍熱乍涼。吐瀉勿止兮,使毒得越而無遏。驚悸不定兮,恐毒深入而反藏。血妄泄於空竅兮,死期速於彈指。語妄涉於鬼神兮,變候易於反掌。

形症定乎疏密,部位決其存亡。如痘紛布兮,且顆粒而其疏已定,如麻堆聚兮,更模糊而其密堪傷,挨頰繞口兮,庚戊陽明之位,顴間額上兮,且壬丙太陽之鄉。頭為元首之尊,最怕矇頭,項乃關津之要,還嫌鎖項,鼻準初出兮。淫毒犯於天根,耳輪先現兮,邪火侵乎玉堂。

漸次出兮吉兆,齊湧出兮凶狀。痘將出而熱減兮,藥勿妄服,痘正出而熱劇兮,醫宜早防。解其火毒兮,恐郁遏而乾枯。養其氣血兮,欲流行而疏暢。遠寒熱之犯兮,損之益之,而必使和平。助春夏之令兮,達之發之,而必使長旺。治其未亂兮,徹桑土於迨雨,知其防漸兮,誠堅冰於履霜。

出欲盡而不留,發欲透而齊長。苗漸成窠兮,氣之所呴。肉化膿兮,血之所養,疏則毒少兮,頭面不腫而休怕,密則毒多兮,氣血不充而宜慌。時日既足兮,自翹翹而雜起,表裡無邪兮,勿汲汲以作湯,所謂良將用兵,善攻不如善藏。咽候急痛兮,勿違時而早治。頭面預腫兮,但引日以必亡。

小便欲清兮,大便卻欲其堅實,淡味可食兮,厚味不可以啖。嘗茹淡者,胃氣不損,養厚者火邪益亢,或見黑䵟兮,點之以胭脂,或遇乾枯兮,浴之以水揚,瘙癢忽生兮,取茵陳以熏燎,爬搔不寧兮,雖扁鵲而彷徨。

白話文:

痘疹形狀尖圓且光滑飽滿,代表氣充足且擴張;顏色鮮明潤澤,代表血的滋養充足,這樣的情況可以不用吃藥,是健康的表現。如果痘疹灰白且平坦凹陷,表示氣血虛弱,需要用溫補的方式來調理。如果痘疹紅豔且腫脹,表示氣血熱盛,需要用清涼的方式來瀉火。氣到了但血不足,即使痘疹根部發育良好,也不會肥大;血到了但氣不足,即使痘疹表面明亮潤澤,也不會長大。如果只從片面的章句來理解,就像守著樹樁等待兔子一樣,是徒勞無功的;如果執著於兩種極端的說法,就會因為多歧路而迷失方向。

脾是水穀運化的根本,所以必須要補養;腎是津液的源頭,更要特別重視。脾土雖然可以防水,但水也能控制火的亢盛。腎主骨髓,如果病情深入到骨髓,就無法救治;腎主閉藏,如果病變導致閉藏功能喪失而變黑,還可以預防。這些都是歸咎於腎的損傷,怎麼能說腎很強壯呢?如果體內毒火燃燒,腎水就會枯竭;如果營氣敗壞,脾土也會受損,所以補脾不如救腎,養陰才能滋養陽氣。

如果氣血運行過於旺盛,就會變得濕潤而不收斂;如果氣血運行寒冷凝滯,就會變得遲緩而不顯現。氣血失養,痘疹就容易受到損傷。如果受到熱邪影響,就會出現煩躁、發紅和疼痛;如果受到寒邪影響,就會出現驚悸、發白和搔癢。要順應季節的寒溫變化,禁止人畜來往,不要讓污穢的氣味靠近,不要燒檀香或麝香等香氣,以免虛邪乘虛而入,反而助長毒邪。痘疹雖然是吉利的疾病,但稍有不慎就會帶來凶險,經常會出現怪異的變化;病症雖然看起來嚴重,但如果能好好調理,最終還是會恢復健康。

痘疹的發熱,類似於內外受傷。邪火旺盛時,就像大火焚燒玉石一樣,無堅不摧;真水安靜平和時,就像平靜的水面一樣,不起波瀾。如果出現噴嚏或咳嗽,代表肺金受到熱邪侵擾;如果頸部僵硬或昏悶,代表肝木受到損傷;如果出現呵欠或驚悸,代表心雖然是君主,卻無法安寧;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或昏睡,代表脾作為倉儲,卻無法正常運作。每個臟腑都有各自的症狀,只有腎沒有明顯的表現,它不受污穢毒火的侵擾,只會在耳垂或耳後感到清涼。輕微的發熱代表毒邪較少,嚴重的發熱代表火毒旺盛。如果高燒時保持安靜,毒邪就會隨著熱邪排出,無需過慮。如果輕微發熱卻煩躁不安,毒邪就會與熱邪一起滯留體內,需要預防。

如果病情凶險莫測,既發熱又口渴,就說明病情嚴重。如果病情輕微,時熱時涼,則需要密切觀察。如果嘔吐腹瀉不止,毒邪就會擴散而無法遏制。如果驚悸不定,毒邪就會深入體內而隱藏起來。如果血不正常地從孔竅流出,死期就會很快到來。如果胡言亂語,涉及鬼神,病情變化就會非常迅速。

痘疹的形態、分佈的疏密程度,以及發疹的部位,都決定了病情的存亡。如果痘疹分佈疏散,顆粒分明,就代表病情穩定;如果痘疹像麻一樣堆積在一起,模糊不清,就代表病情嚴重。如果痘疹長在臉頰或嘴唇周圍,就代表陽明經的部位;如果痘疹長在顴骨或額頭,就代表太陽經的部位。頭是人體的重要部位,最怕被遮蓋;頸部是重要的關卡,也怕被束縛。如果鼻尖先出現痘疹,代表毒邪侵犯了天根;如果耳輪先出現痘疹,代表邪火侵入了玉堂。

如果痘疹漸次發出,是吉利的徵兆;如果痘疹一起湧出,是不利的狀況。如果痘疹快要發出時,熱度減退,就不要亂吃藥;如果痘疹正在發出時,熱度劇烈,就要及早治療。要設法清除體內的火毒,避免毒邪鬱結而導致痘疹乾枯;要設法養護體內的氣血,讓氣血運行通暢。要避免寒熱的侵犯,損害的要補益,使身體達到平和的狀態;要順應春夏的生長之氣,讓痘疹發出並長旺。要在病情還沒有混亂時就進行治療,就像在下雨前就修好房屋一樣;要知道預防病情的發展,就像在霜凍的時候就警惕冰凍一樣。

痘疹要發盡而不要滯留,發出時要透徹而且整齊。痘疹剛形成時,是氣的呵護;痘疹化膿時,是血的滋養。如果痘疹分佈疏散,毒邪就較少,頭面也不會腫脹,不用害怕;如果痘疹分佈密集,毒邪就較多,氣血也可能不足,就要小心謹慎。當發疹時間到了,痘疹自然就會長出來,如果身體表裡沒有邪氣,就不要急著吃藥或用湯劑,就像良將用兵一樣,善於防守比善於攻擊更重要。如果咽喉疼痛,就不要違背病情發展的規律而提前治療;如果頭面開始腫脹,就說明病情正在走向衰亡。

小便要清澈,大便要堅實;飲食要清淡,不要吃肥膩厚味的食物。經常吃清淡食物,胃氣就不會受損;經常吃肥膩食物,火邪就會更加旺盛。如果出現黑斑,可以用胭脂塗抹;如果遇到痘疹乾枯,可以用水來清洗;如果突然出現搔癢,可以用茵陳來熏蒸;如果搔抓不停,即使是扁鵲這樣的名醫也會感到束手無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