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(痘門概論) (19)
痘疹全集卷二十一(痘門概論) (19)
1. 面部八卦吉凶法
乾兌屬金,肺之象也,受克於南離之心火,得生於坤良之脾土。坎屬水,腎之象,受克於坤艮之脾土,得生於乾兌之肺金。坤良屬土,脾之象,受克於震巽之肝木,得生於南離之心火。震巽屬木,肝之象,受克於乾兌之肺金,得生於坎之腎水,離屬火,心之象,受克於坎之腎水,得生於震巽之肝木。
夫乾兌屬金,金能剋木,木既受克,則衰而不能生火,故金不受其克,以此斷言為吉。夫震巽本俱屬木,何巽重而震輕也?蓋巽近離火,火生土,土克腎水,而元神竭矣。故先見此部為凶。如離宮先見標痘者,則火亢水必害,不害則火必反逆乘,故為險症,惟若痘見滋潤有神,則水火交會,雖凶為吉。
如離宮先出,坎宮後出,而坎宮痘反光澤,離宮痘反慘暗者,是南離心火,為坎中腎水所勝而克矣。然釜下而無火,則物安能得熟耶?故必不能成漿而死,是以為凶,其餘可仿類推,宜再兼以各部痘粒疏密,顏色之如何,以決之,萬元不中者也。
白話文:
[面部八卦吉凶法]
乾兌象徵金,代表肺部,可能受到南方離卦心火的剋制,但會從坤土的脾臟得到補益。坎卦象徵水,代表腎臟,可能受到坤艮脾土的剋制,但會從乾兌的肺金獲得生機。坤土象徵土,代表脾臟,可能受到震巽肝木的剋制,但會從南方離卦的心火得到補給。震巽象徵木,代表肝臟,可能受到乾兌肺金的剋制,但會從坎卦腎水得到生機。離卦象徵火,代表心臟,可能受到坎卦腎水的剋制,但會從震巽肝木得到補給。
乾兌屬金,金可以剋制木,木如果受到剋制,就會衰弱無法生火,所以金不會受到剋制,因此這被視為吉兆。震巽都屬木,為什麼巽卦比震卦更嚴重呢?因為巽卦靠近離卦的火,火生土,土又剋制腎水,導致元氣枯竭。所以首先在這部分出現問題,就被視為凶兆。如果離宮先出現痘痘,那麼火氣過盛,必然傷害到水,如果不傷害,火氣必定反轉,所以這是危險的病症,只有當痘痘顯得濕潤且有精神,那纔是水火相濟,即使看似兇險,實際上卻轉危為安。
如果離宮先發,坎宮後發,但坎宮的痘痘反而光澤,離宮的痘痘反而黯淡,這表示南方離卦的心火,被坎卦中的腎水剋制了。然而鍋底沒有火,食物怎麼能煮熟呢?所以必定不能形成漿液,導致死亡,因此這是凶兆。其他的情況可以依此類推,還應結合各部位痘痘的密集程度和顏色來判斷,這樣萬無一失。
2. 面部八卦之圖
訣曰:乾上放起為半輕,坎宮先出定然凶,艮上一出三分痘,震宮出現喜欣欣,離巽九分險上險,坤上逆症實堪驚,惟有兌宮真為吉,八卦之中要分明。
白話文:
口訣說道:在「乾」位上長出的,病情算是較輕的,但若首先在「坎」位出現病症,那肯定是凶兆。若是在「艮」位上開始長痘,那可能病會比較嚴重。然而,如果「震」位出現症狀,這卻是個好徵兆。
在「離」和「巽」位上若出現九分以上的病狀,病情就非常危險了。而「坤」位如果出現的是逆症,那情況確實讓人驚慌。只有「兌」位出現病症,才真的是吉兆。因此,在面部八卦中,每個位置所代表的病情都需要我們明確分辨清楚。
3. 九不識
懸鏡痘,此痘背馳三陰毒,湊五俞形似背疽,乃一不識也。其候必煩燥譫語,惡渴嘔吐,身如火熱。
蠍子痘,此痘經於肝道,梟毒總聚左脅,其大如痘,四沿小者如珠,乃二不識也。其候必乾渴煩燥嘔逆不寧。
覆釜痘,此痘總會諸陽,旋繞連繹,而下部俱無,其候嘔吐頭痛,形似禿瘡,乃三不識也。
鎖井痘,此痘毒湊脾絡,群聚口沿,旋繞無數,乃四不識也。其候必唺舌難嚥,睡臥不安。
盤蛇痘,此痘毒郁肺絡,頸項團繞,形如瘰癧,乃五不識也。其候痰涎緊並,眼赤惡渴。
豢虎痘,此痘毒湊脾胃,臍輪左右梟淫盤結,乃六不識也。其候肚腹如絞,泄瀉吐逆,肢冷惡寒。
玄丘痘,此痘經心達腎,毒輳陽物,狀似陽梅,乃七不識也。其候小腹脹悶,便澀而赤,口渴身熱。
掩月痘,此痘經於陽明,輳於兩腋中窩,圈鎖十五六顆,手臂垂痛,其候口吐涎沫,惡熱臉赤,乃八不識也。
卷阿痘,此痘經於脾毒,手陽明兩掌心,痘四五顆連聚此,九不識也。其候吐瀉煩燥。
白話文:
[九種不易辨識的病症]
-
懸鏡痘:這種病症是因為病毒侵犯了身體的三陰經脈,聚集在五臟的俞穴處,形狀類似背上的膿瘍,這是第一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煩躁、說胡話、極度口渴、嘔吐,全身發熱。
-
蠍子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經由肝臟通道,主要聚集在左側肋骨下,形狀大小像痘疹,周圍有小如珍珠的紅點,這是第二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口渴、煩躁、嘔吐,且無法安靜。
-
覆釜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總結在所有陽經上,痘疹環繞在身體上部,下部則完全沒有,病徵類似禿瘡,這是第三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嘔吐、頭痛。
-
鎖井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聚集在脾臟的絡脈,大量痘疹聚集在嘴角周圍,這是第四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吞嚥困難、睡眠不安。
-
盤蛇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聚集在肺部的絡脈,主要分佈在頸部,形狀類似淋巴結,這是第五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痰多、眼睛紅、口渴。
-
豢虎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聚集在脾胃,主要分佈在肚臍周圍,這是第六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腹部疼痛、腹瀉、嘔吐、四肢冰冷、畏寒。
-
玄丘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從心臟到腎臟,聚集在男性生殖器,形狀類似梅毒,這是第七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小腹脹悶、排尿困難且尿色紅、口渴、全身發熱。
-
掩月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經由陽明經,主要聚集在雙腋下的中窩處,形成約十五六顆的痘疹,手臂下垂時會感到疼痛,這是第八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口吐泡沫、怕熱、臉紅。
-
卷阿痘:這種病症的病毒經由脾臟,主要聚集在手陽明經的兩個手掌心,形成四五顆連在一起的痘疹,這是第九種不易辨識的病症。病徵一定包括嘔吐、腹瀉、煩躁。
4. 五禁瘡
五禁瘡者,最惡症也。此痘一出,諸痘不能宣發成漿矣。—曰胃禁,二曰火禁,三曰水禁,四曰風禁,五曰寒禁。胃禁者,因毒火炙熱,不能發達於外,是以脾胃潰爛,其外出之痘,在於唇口之間,而四五點相連,諸痘未漿,此痘先已黃熟,是熱毒內攻,胃已腐爛,諸痘不能成漿也。故凡唇口一見此痘,如見煩紅氣粗,熱甚口臭異常者,是其候也。
不治。火禁者,因初發之際,身發寒熱,就火溫熱太過,致使皮膚乾燥,又兼氣虛不能拘逐,故毒停滯於皮膚之內,發泄不出,細看皮中覺有紅色點子,無頭無腳,獨於四肢或頭面方廣之處,見一二點者,則諸痘皆從此痘發泄為孽,隱隱不起之痘,終不能快出者是也。宜外以水楊荊芥煎湯浴之。
內用升麻和解散主之。則諸痘自可起發矣。水禁者,有因初熱之際,毒氣方熾,誤食生冷,則毒伏於皮膚之間,隱隱見有紅點,或於方廣兩脅,手足頭面之際,發有水泡者是也。然冷氣在內,故內必腹痛肚脹,外必發熱惡寒,宜以丁桂茯苓升麻大腹之類逐之。風禁者,因發熱之初,失於避風,是以肌表固密,痘不能出,皮膚麻木,不知痛癢,或皮毛乾燥,膚癢欲搔,甚則狂譫煩語者,此風與火相博也。治宜以乾葛羌活蟬蛻之類逐之。
寒禁者,發熱之初,誤經冷水沐浴,或睡臥於鐵漆之處,或衣被單薄,感冒寒氣,是以寒凝肌表,痘毒不能宣發,手足麻木,不知痛癢,或肢體冷痛,不能舉動,更有獨於受冷麻木冷痛之所,不出痘子,惟在委曲避風之處,或頭面髮際之上,痘如隱疹者是也。宜內用川芎桂枝羌獨以逐之。
外用重衣厚帛以溫之。
白話文:
【五禁瘡】是最嚴重的病症。這種瘡一旦出現,其他的瘡疹將無法正常發展成膿。分爲五種:胃禁、火禁、水禁、風禁、寒禁。胃禁,因爲熱毒過於旺盛,無法從體內排出,導致脾胃潰爛,瘡疹出現在嘴脣和口部周圍,且四五個連在一起,其他瘡疹尚未化膿,這些瘡疹已經變黃成熟,這是內熱毒攻心,胃部已經腐爛,其他瘡疹無法形成膿液。所以,只要看到嘴脣和口部出現這種瘡疹,伴有煩躁、面色紅潤、呼吸急促、口臭異常的,就是這個症狀。
無法治癒。火禁,因爲在初期發熱時,身體過熱,皮膚乾燥,加上氣血不足,無法驅逐毒氣,因此毒氣滯留在皮膚內,無法發泄出來,仔細觀察皮膚下有紅色的點子,沒有頭尾,通常在四肢或者頭部、臉部等寬闊部位出現一兩點,那麼其他所有瘡疹都會從這些瘡疹開始發泄,隱匿不顯的瘡疹,終將無法順利出現。應使用水楊荊芥煎湯外洗。
內服升麻和解散主藥。這樣所有瘡疹就可以自行發出來了。水禁,因爲在初期發熱時,毒素正盛,誤食生冷食物,毒素會潛藏於皮膚之間,隱隱可見紅色斑點,或在兩脅、手腳、頭部、臉部等部位出現水泡。然而,體內有寒氣,所以內部必定腹痛肚脹,外部必定發熱怕冷,應使用丁桂茯苓升麻大腹等藥物驅逐。
風禁,因爲發熱初期,沒有避免風吹,導致皮膚緊閉,瘡疹無法出現,皮膚麻木,無痛無癢感,或者皮膚乾燥,瘙癢想抓,嚴重的話會出現狂躁胡言亂語,這是風與火相互搏鬥。治療應該使用乾葛羌活蟬蛻等藥物驅逐。
寒禁,發熱初期,誤用冷水沐浴,或在鐵漆等寒冷處睡眠,或衣物被褥單薄,感受寒氣,因此寒氣凝聚於皮膚表面,瘡毒無法宣泄,手腳麻木,無痛無癢感,或肢體冷痛,無法活動,更嚴重的是,在受冷麻木冷痛的地方,不會出現瘡疹,只有在避風的彎曲處,或者頭面部發際上,瘡疹像隱藏的疹子一樣。應該內服川芎桂枝羌獨等藥物驅逐。
外用厚重衣物保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