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1)
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11)
1. 小兒疳症總要
二十以上其症為癆,二十以下其症為疳,總皆氣血虛損,同出而異名也。有因幼少乳食,腸胃未充,食物太早,耗傷真氣而成者;有因肥甘肆進,飲食過餐,積滯日久,面黃肌削而成者;有因乳母寒熱不調,或喜怒房勞之後,乳哺而成者;有因病後失調,元氣未復而成者;如身體雖肥潤,而內氣如火,善飢善渴,小便赤色,此為骨蒸。繼此朝涼夜熱而即成疳。
若平時小便變色,或黃赤惡臭,淋閉溺難,渾濁如米泔者,此為漫白。於此失治,則陰陽不分,為瀉為痢;渴熱不去,為瘧為淋,而變成疳。論臟則有五疳,成疳又有時候。如春日眼目多痛,吐痢頻頻,瘡蟲瀉痢,白膜遮睛,筋青腦熱,此乃風瘠之候。風疳者,肝臟受熱所致,甚至肉削骨露,眼成雀盲,左脅結硬,頻頻吐涎,眼角有黑氣者,死。如夏日身發壯熱,臉赤唇紅,舌瘡眼赤,五心昏熱,胸膈煩悶,盜汗頻渴。
白話文:
二十歲以上的人患病稱為癆,二十歲以下的人患病稱為疳,總歸都是氣血虛損,病因相同,但名稱不同。有的是因為幼年時乳食不當,腸胃尚未發育完全,過早進食,耗損了真氣而導致的;有的是因為過度食用肥甘厚味,飲食不節,積滯日久,導致面色發黃,肌肉消瘦的;有的是因為乳母寒熱失調,或喜怒過度、房事勞累後,乳汁哺育造成的;有的是因為病後身體虛弱,元氣未復而導致的。如果身體雖然肥胖潤澤,但內氣如同火燒,容易飢餓口渴,小便顏色發紅,這就是骨蒸。繼續發展,就會出現早上寒冷晚上發熱,最終變成疳。
如果平時小便顏色改變,或者呈黃色、紅色,並且有惡臭,排尿困難,混濁如米湯,這就是漫白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會導致陰陽失調,出現腹瀉或痢疾;口渴發熱不退,則會變成瘧疾或淋症,最終發展成疳。從臟腑的角度來看,有五種疳病,而且發病時間也各不相同。比如在春季,容易出現眼痛、吐瀉不止、瘡蟲、瀉痢、白膜遮眼、筋骨青腫、腦熱等症狀,這就是風瘠之候。風疳是由於肝臟受熱引起的,嚴重時會導致肌肉消瘦、骨骼外露,眼睛變成雀盲,左脅部硬結,不斷地吐口水,眼角出現黑氣,最終會導致死亡。在夏季,容易出現發燒、臉紅、嘴唇發紅、舌頭生瘡、眼睛發紅、五心煩熱、胸膈悶熱、盜汗、口渴等症狀。
小便赤澀,口中苦燥,此乃驚疳之候。驚疳者,心臟受熱所致,甚至熱消津液,飲水不已,食則驚啼,舌上黯黑,形容柘枯槁者,死。如面黃肢熱,瀉下酸臭減食餐泥,腹大腳細,吐逆中滿,水穀不化,睛黃眼腫,合面昏睡,此乃食疳之候。食疳者,脾經受傷所致,又名肥疳。
甚至吃土不已,瀉痢頻頻,水穀難消,飲食惡進,面黃肌削,唇白腹高,人中平滿者,死。如秋日發熱惡寒,鼻下兩傍濕瘡赤癢,咳嗽不已,咽喉啞痛,毛焦氣脹,喘急多飢,此乃氣疳之候。氣疳者,壅熱傷肺所致,甚至面加枯骨,咳逆氣促,瀉頻白沫,身上粟生斑黑者,死。
如內症,則腦熱肚痛,寒熱往來,滑泄頻頻,口臭乾溼,耳內瘡膿,外症則身體壯熱,足冷如冰,面黧爪黑,瘡疥肌削齒斷口瘡,俗名走馬,蓋齒屬腎,腎氣一虛,則虛火壅於上焦,故乃口臭,名曰臭息。繼此齒黑,名曰崩砂,更若齦爛,名曰潰槽。如熱血逆出,名曰宣露。
白話文:
小便顏色深紅且澀,口乾舌燥,這是驚疳的徵兆。驚疳是因為心臟受熱引起,甚至熱氣消耗津液,不停喝水,吃東西時驚叫哭鬧,舌苔發黑,面色枯槁,這樣就會死亡。如果出現臉色發黃、四肢發熱、腹瀉時帶有酸臭味、食慾減退、喜歡吃泥土、肚子大腳細、嘔吐、腹脹、消化不良、眼球發黃、眼腫、昏昏欲睡,這是食疳的徵兆。食疳是因為脾經受傷引起,也叫做肥疳。
甚至不停地吃土,腹瀉頻頻,消化不良,食慾不佳,臉色發黃、皮膚消瘦、嘴唇蒼白、肚子高聳、人中飽滿,這樣就會死亡。如果在秋季出現發熱怕冷、鼻樑兩側出現濕疹、奇癢難忍、咳嗽不止、咽喉嘶啞疼痛、毛髮枯燥、氣喘胸悶、經常感到飢餓,這是氣疳的徵兆。氣疳是因為熱氣鬱積傷肺引起,甚至面色枯槁、咳嗽不止、呼吸急促、腹瀉時排出白色泡沫、身上出現粟粒狀的黑色斑點,這樣就會死亡。
如果出現內症,例如腦袋發熱、肚子疼痛、寒熱交替、腹瀉頻繁、口臭口乾口濕、耳朵內部出現膿瘡;外症則身體發熱、腳冰冷、面色發黑、指甲發黑、身上出現瘡疥、皮膚消瘦、牙齒斷裂、口腔潰瘍,俗稱「走馬」,因為牙齒屬於腎臟,腎氣虛弱,就會導致虛火上炎,所以口臭,稱為「臭息」。之後牙齒發黑,稱為「崩砂」,更嚴重會導致牙齦潰爛,稱為「潰槽」。如果出現熱血逆流,稱為「宣露」。
甚至牙為脫落,名曰腐根。其根既腐,病縱得痊,齒不可再,此乃急疳之候。急疳者,腎疳也。一名骨疳,乃腎臟久受傷損所致,甚至飲水好鹹,小便如乳,耳焦牙黑骨枯者,死。又有冷疳者,多渴溏瀉,好臥冷地,減食咳逆,目腫面黧,體軟唇堅,肚大筋青,眼膜羞明,身瘦肢冷是也。
又有肥熱疳者,身體肥熱,焦渴自汗,酷喜瓜果,肚脹腸鳴,尿白瀉酸睡多啼,善食灰土炭米等物是也。精液既耗,臟腑枯槁,則燥渴不已,名為疳渴。中氣不足健運失常,瀉痢久作,名為疳瀉、疳痢。五心煩躁,毛長皮枯,胸骨高起,時時咳嗽,名為疳嗽。又有煙疳,是因乳哺不調,食肉太早,停蓄腸胃而為蟲,其候皺眉多啼,腹痛吐沫,肚脹青筋,唇口紫黑,腸頭作癢,然症類似脾疳。
白話文:
甚至牙齿脱落,称为腐根。牙齿的根部腐烂,即使病好了,牙齿也无法再生,这是急疳的征兆。急疳,也就是肾疳,又称骨疳,是肾脏长期受损导致的。严重时,患者会觉得喝水很咸,小便像牛奶,耳朵干枯、牙齿发黑、骨头枯瘦,最终会死亡。还有一种冷疳,患者常常口渴、腹泻,喜欢躺在地板上,食欲减退、咳嗽、眼睛肿胀、脸色发黑、身体软弱、嘴唇坚硬、肚子大、筋脉青筋暴露、眼膜怕光、身体瘦弱、四肢冰冷。
另外,还有肥热疳,患者身体肥胖且发热,口渴出汗,特别喜欢吃瓜果,肚子胀、肠鸣、尿液发白、腹泻、酸痛、嗜睡、爱哭,喜欢吃灰土、炭米等东西。精液耗损,脏腑枯竭,就会一直口渴,称为疳渴。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就会长期腹泻,称为疳泻、疳痢。五心烦躁,毛发稀疏、皮肤枯燥,胸骨突出,经常咳嗽,称为疳嗽。还有一种烟疳,是由于乳汁喂养不当,过早食用肉类,食物停滞在肠胃,导致虫积所致。患者常皱眉哭闹,肚子疼、吐口水,肚子胀、青筋暴露、嘴唇发黑、肠道瘙痒,症状类似脾疳。
又有脊疳,乃蟲食脊膂身熱羸瘦,煩痛下痢,齒齧爪甲,肚腹如鼓鳴,脊骨如鋸齒,十指生瘡,其症類似肚疳。又有腦疳,頭皮光急,頭瘡如餅,頭熱如火,髮結如穗,囟門腫高,是因腦中素受風熱,或難產,或臨產多欲所致耳,然症類似心疳。又疳腫脹者,是因虛中有積,故令肚脹緊脹,脾又受濕,故四肢頭面皆浮也。
又疳癆者,肚脹臍突,肉削骨露,潮熱往來,五心煩熱,盜汗喘嗽,骨蒸枯悴,而生瘡疥是也,又有乾疳者,謂五臟津液枯竭也。又有無辜疳者,因浣衣夜露,為無辜落羽所汙,小兒服之令身體發熱,日漸黃瘦,便痢膿血者是也。《心鑑》曰:其腦後項邊有核如彈,按之轉動,軟而不痛,其間有蟲如米粉,如有速破而去之,則蟲隨熱氣流散,遍體主瘡,一入臟腑,便痢膿血,須以銀針刺破,貼以膏藥可也。
白話文:
脊疳是因為蟲子侵蝕脊骨,導致身體發熱消瘦,煩躁疼痛,腹瀉,咬指甲,肚子像鼓一樣響,脊椎骨像鋸齒一樣,十個手指頭都長瘡,症狀類似肚疳。腦疳則是頭皮光亮緊繃,頭上長瘡像餅一樣,頭部發熱像火一樣,頭髮打結像穗一樣,囟門腫脹高聳,這是因為腦部原本就受到風熱侵襲,或是難產,或是生產過程中過度勞累所致,症狀類似心疳。疳腫脹是指身體虛弱但又有積聚,導致肚子脹大緊繃,脾臟又受濕氣影響,因此四肢和頭面都浮腫。
疳癆是指肚子脹大,肚臍突出,肉瘦骨露,潮熱反覆出現,五心煩熱,盜汗咳嗽,骨頭發熱乾枯,並且長瘡疥癬。乾疳是指五臟津液枯竭。無辜疳是因為孩子穿著沾染了露水的衣服,被無辜落羽汙染,孩子吃了這些衣服導致身體發熱,逐漸變黃消瘦,腹瀉並帶有膿血。 《心鑑》中說:孩子後腦勺邊緣有核,像彈珠一樣,按壓會轉動,軟軟的不會痛,裡面有像米粉一樣的蟲子,如果迅速破開它,蟲子就會隨著熱氣散佈到全身,引起長瘡,如果蟲子進入臟腑,就會腹瀉並帶有膿血,必須用銀針刺破,並貼上膏藥即可。
其自然疳者,起於久痢久泄,久熱久寒,久渴久吐久汗久瘧,久嗽久血久淋而成也,其丁奚者,手足極細,項小骨高,尻削體痿,腹大臍突,號哭胸陷,乃生谷𩍥,其哺露者,虛熱往來,頭骨分開,翻食吐蟲,煩渴嘔噦,柴骨枯露,總因脾胃虛弱,不能傳水穀以資精血,是以精血枯涸,肌膚桔黯而成也。更有疳蟲或如髮絲,或如馬尾,出於頭頂腹背之間,黃白及赤者,生。
紫黑青者,死。又有冷熱疳者,外則臥地煩躁,內則滑泄無時,肌肉日削,飲食漸減是也,然治寒以溫,治熱以涼,此用藥之常法,殊不知疳之受病,皆虛所致,即熱者,亦虛中之熱,寒者,亦虛中之寒,積者,亦虛中之積。故治積不可峻取,治寒不可驟溫,治熱不可過涼。
白話文:
自然形成的疳疾,源自長期腹瀉、長期發燒、長期寒冷、長期口渴、長期嘔吐、長期出汗、長期瘧疾、長期咳嗽、長期咳血、長期小便不正常等病症。患丁奚疳的孩子,手腳極細,脖子骨頭突出,臀部瘦削,身體消瘦,肚子大而肚臍突出,哭鬧時胸部凹陷,容易產生谷糠疹。而患哺露疳的孩子,虛熱反覆發作,頭骨分離,吃東西就吐蟲,口渴且想嘔吐,骨頭瘦弱而露出來,這些都是因為脾胃虛弱,無法將水谷轉化為精血,導致精血枯竭,肌膚變得暗淡。有些疳蟲像頭髮絲一樣細,有的像馬尾一樣粗,從頭頂或背部出現,黃白或紅色的為活蟲,紫黑青色的為死蟲。還有冷熱疳,外表看起來煩躁不安,喜歡躺在地上,內裡則經常腹瀉,肌肉逐漸消瘦,食慾逐漸減退。雖然治寒要用溫補,治熱要用清涼,這是用藥的常規方法,但卻不知道疳疾的病因都是虛弱導致的,即使是熱症,也是虛弱中的熱,寒症,也是虛弱中的寒,積食,也是虛弱中的積食。因此,治療積食不能急功近利,治療寒症不能突然用溫補,治療熱症也不能過於清涼。
雖積者,疳之母,而治疳先於去積,然遇虛極者而迅攻之,則積未去,而疳愈危矣。故壯者,先去積而後扶胃氣;衰者,先扶胃氣而後利之。書曰:壯人無積,虛則有之。可見虛為積之本,積反為虛之標也。如惡食滑瀉,腳心不知痛癢,乳食直下,牙齦黑爛,頭項軟倒,舌白喘促,四肢厥冷,乾嘔寒噎,下痢腫脹,刺痛氣短耳。
焦肩聳面,色如銀肚,硬如石皮發紫瘡,鶴膝解顱,糞門如筒,肌肉青黑,口舌臭爛,口吐黑血,吐利蛔蟲,流涎臭穢者,並皆不治。
白話文:
積食是疳積的根源,但治療疳積要先於去除積食。然而,如果遇到虛弱的人,迅速攻擊積食,積食還沒去除,疳積反而更加嚴重。因此,身體強壯的人,要先去除積食,再補益胃氣;虛弱的人,要先補益胃氣,再通利積食。古書記載:「壯人無積,虛則有之。」可見虛弱是積食的根本,積食反而是虛弱的表現。像是不愛吃東西、腹瀉、腳心沒有知覺、吃奶就拉肚子、牙齦發黑腐爛、頭頸軟弱無力、舌頭白苔、呼吸急促、四肢冰冷、乾嘔、食不下嚥、腹瀉腫脹、刺痛、氣短等都是疳積的表現。
如果出現肩膀焦枯、面容憔悴、面色像銀色肚子一樣蒼白、皮膚堅硬如石頭、發紫瘡、膝蓋彎曲像鶴腿、頭顱鬆軟、肛門像筒子一樣狹窄、肌肉青黑色、口舌腐爛臭穢、吐黑色血、嘔吐蛔蟲、流口水臭穢等情況,這些都是不治之症。
2. 疳眼
小兒肥疳恣食,寒暑不適,生冷油膩傷脾,糖面炙爆助火,因循積漸,釀成疳疾。渴而易飢,善食而瘦,發豎下泄,腹脹鼻乾,久久不治。脾弱肝強,化源既絕,腎陰自虧,木失所養,肝火自燎其竅,這成目眚,多生翳膜,睫閉不開,眵淚如糊,乃中州弱而清陽不升,肝火盛而濁陰不降所致,治當升清降濁,以白朮、人參先補脾胃為君,柴胡、枳殼疏肝抑氣為臣,蒼朮、茯苓、澤瀉滲濕降濁為佐,羌活、蔓荊、升麻、川芎、薄荷諸風藥,既散風火,且借上達之性,以為使,疳與目疾咸獲其效矣。
白話文:
小孩因貪吃,不注意寒暑冷熱,常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傷脾,又愛吃糖果、油炸食物助火,日積月累就容易患上疳疾。他們經常感到口渴、容易餓,雖然食慾很好但卻很瘦,頭髮豎起,經常拉肚子,肚子脹,鼻子乾燥,久治不愈。由於脾氣虛弱,肝氣旺盛,脾胃運化功能失調,導致腎陰虛損,肝木失養,肝火旺盛,上攻眼睛,形成眼疾,容易長眼翳,眼瞼閉合,眼屎多,眼淚像糊狀一樣。這都是因為脾胃虛弱,清陽之氣不能上升,肝火旺盛,濁陰之氣不能下降造成的。治療應當升清降濁,以白朮、人參補脾胃為主藥,柴胡、枳殼疏肝解鬱為輔藥,蒼朮、茯苓、澤瀉利濕降濁為佐藥,羌活、蔓荊、升麻、川芎、薄荷等風藥散風清熱,並借其向上升發的特性,作為使藥,如此既能治療疳疾,又能治癒眼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