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(痘門概論) (1)
痘疹全集卷二十一(痘門概論) (1)
1.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(痘門概論)
2. 痘原
乾父坤母,化生萬物,獨陽勿克以自生,獨陰勿克以自成,而生物之本系焉。是以男女交媾,亦必二五妙合,而生人之本系焉。(夫二五者,謂陰陽二氣及五行也。)此人生之所自來,而痘之原,亦根於此矣。人皆知其種於淫火之毒,而不知由乎交媾之微,膠稠如脂者,真元之精也,稀清如水者,淫火之液也。痘原之美惡,乃於此分。
故人稟清明之氣,修養之純,則真元之精厚,而水火相濟,淫火之液自少,痘之所發必稀疏而順美。人稟淆濁之氣,情欲之雜,則真元之精混,而水火相激,淫火之液自倍,痘之所發必密。比而逆惡,豈俟孕於母腹,而為五辛六疏之物,腥膻煎爆之味,釀成胎毒,傳於男女。
結為惡逆之痘乎!李還丹曰:人有七情,而欲之所動,火之使然。蓋欲無火不動,太過即是淫液也。可見痘之為症,本於陽毒,惡烈而莫御,其母胎之毒,不過發為瘡疥丹瘤而已。更有謂兒含胎血致毒者,尤為不經之論耳。
3. 痘釋
萬物輕清則高,健運則圓,天之象也,氣之功也。雖然如以水法丸者,非轉運不停,不能以圓其形;非濕潤斂束,不能以遂其圓。故氣虛者,果難高聳而致圓暈;血虛者,亦多燥澀而難流通。然名之曰痘者豆也,因形之類而名之也。又曰:痘者,頭也,痘毒之標峻,欲其先達頭額,以諸陽總會於斯也。
又曰:痘者,投也,投諸時令而感也。相傳謂自西域歸染,而痘從此始。又以人身必出一次,故名百歲瘡。又類天行疫癘,故名天花,復以形象而又名之豌豆,更有名之曰斑者,義雖各不同而理則一致也。
然人之生,莫不患痘,有年紀耄耋而不出者,可見其痘可以出,可以不出,嗟嗟!獨不觀諸物乎,鶴不發頂,則不能以宏其聲,蠶不三眠,則不能以成其緒,蟹不脫殼,則不能以大其腔,虎不轉爪,則不能以奮其威,人之出痘亦猶是也。間有梟毒原少,痘暴稀鮮,乍出數顆不自知覺,或偶患瘡疥,雜出其中,故不曉其為痘耳。
若據其可以有可以無之說,是不求夫人身之原也。
白話文:
萬物由於輕盈清潔而得以高飛,由於健康運作而得以圓滿,這象徵著天道,也是氣運的功效。就像用水搓揉成丸子一樣,如果不經過不斷的轉動,就不能形成圓形;如果沒有適當的濕潤收縮,就無法達到圓潤。因此,氣力不足的人,確實難以達到高度且形成圓形;血液不足的人,也容易乾燥不暢,難以順利流動。
痘之所以被稱為痘,是因為它形狀像豆,所以以此命名。另外有人說,痘的意思是頭部,因為痘毒的表現非常突出,希望它能首先出現在頭額,因為這裡是所有陽氣的聚集點。
還有人認為,痘的意思是投射,是在特定的季節中受到感染的。傳統上認為痘源自西域,從那裡傳播開來。又因為人一生中必須經歷一次,所以又被稱為百歲瘡。又因為它類似一種流行病,所以又叫做天花,再因為它的形狀,也被叫做豌豆痘,還有被稱為斑的,雖然名字各有不同,但道理都是一樣的。
然而,人出生後,沒有人不擔心長痘,但也有活到老卻從未長痘的,由此可見,痘可以長,也可以不長。看看周圍的事物吧,鶴如果不換頂羽,就不能發出宏亮的聲音;蠶如果不經過三次冬眠,就不能完成繭的紡織;蟹如果不脫殼,就不能增大體積;虎如果不更換利爪,就不能展現其威風,人長痘的道理也是如此。偶爾有些人毒性較弱,痘痘稀少,突然冒出幾顆自己都不知道,或者偶爾患有皮膚病,痘痘混在其中,所以並不知道那是痘。
如果根據它可以有可以無的說法,那就是忽略了對人身本質的探尋。
4. 雜症勿治
痘之為症,五臟百骸,無不振動,氣血無不虛弱,故有雜症相仍,最宜戒其峻治。蓋雜症痊日無定,痘瘡靨日有期。若治雜症一寸,則痘落後一丈,雜症未痊,而痘已先斃矣。故治痘可遠限,而急治其標,緩治其本,痘之毒不解,則一病不去,痘之毒一解,則百病自痊。正在乎本上用力,固何在乎一標哉!但有緊要雜症,則痘症亦為所害,醫者知其本末輕重,以為治之緩急,斯得之矣。痘症重而雜症輕,則雜症之藥,加於痘症藥內,是緩則治其本也。
雜症重者,先逐雜症而後調其痘症,是急則治其標也。然用藥固宜其當,調理尤善為良,若酷暑而不加以涼,嚴冬而不施以暖,則潰爛者潰爛,冰伏者又冰伏矣。故凡用劑及諸調理,並以順四時,得天和令其和暖如春,使氣血調暢而毒自釋矣。至於久雨陰濕,天之氣阨(塞,人之氣亦)阨塞者,久晴旱暵,天之氣散逸,人之氣亦散逸者,久雨亢陽,久旱亢陰,而氣血自病者,並須因時制宜也。
白話文:
「出疹子(例如水痘、麻疹等)的時候,全身上下,包括內臟和骨骼,都會受到影響,體力和血液會變得虛弱。因此,這時候如果出現其他併發症,最應該避免的就是過度治療。因為這些併發症的康復日期不一定,但是疹子恢復的時間是一定的。如果我們花太多精力去治療那些併發症,那麼疹子的恢復就會被延遲,可能併發症還沒好,疹子就已經讓患者喪命了。所以,在治療疹子時,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遠期目標,先急著處理表面的問題,再慢慢解決根本的問題。如果疹子的毒素沒有消除,那麼其他疾病就不會消失;一旦疹子的毒素消除了,那麼所有其他的病也就自然好了。關鍵在於從根本上努力,何必在意表面的問題呢!但如果併發症非常嚴重,那麼疹子也會受到影響,醫生必須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,再決定治療的順序。如果疹子很嚴重而併發症比較輕微,那麼可以在治療疹子的藥物中加入治療併發症的藥物,這是緩慢治療根本的方法。
如果併發症很嚴重,那麼應該先處理併發症,然後再調整治療疹子的方法,這是急著處理表面問題的方法。然而,使用藥物固然重要,適當的調理更為關鍵。如果在酷熱的夏天不給予清涼,在寒冷的冬天不給予溫暖,那麼病情只會越來越糟。因此,所有的藥物和調理方法都應該根據四季的變化來調整,讓患者處於和暖如春的環境,這樣才能讓血液和氣體流暢,毒素自然會消散。對於長期下雨導致的潮濕環境,或是長時間的乾旱導致的乾燥環境,或是極端的高溫或低溫,都可能讓人體的氣血運行受阻,這些情況都需要根據當時的季節來適應和調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