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8)
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8)
1. 方脈癲狂合參
按:《內經》言癲而不言癇,古方以癲癇或並言,或言風癇或言風癲,或言癲狂,所指不一。蓋癇病歸於五臟,癲病屬之於心,故今所以風癇另立一門,而癲狂合為一門也。
人生而有癲疾者,《經》曰:病名為胎病,此得之在母腹中時,其母有所大驚,氣上而不下,精氣並居,故令子發為癲疾。以其病在頭巔,故曰癲。治之者,或吐痰而就高越之;或鎮墜痰而從高抑之;或內消其痰邪,使氣不逆;或隨風寒暑濕之法,輕劑發散,上焦部位針灸脈絡,而導其氣,皆可使頭巔脈道流通,孔竅間發,而不致昏眩也。
丹溪曰:癲屬陰,狂屬陽,癲多喜而狂多怒,脈虛者可治,實則死。多因痰結於心胸,治當鎮心神,開痰結。亦有中邪而成此疾,則以治邪法治之。癲者,神不守舍,狂言如有所見,經年不愈,心經有損,是為真病。如心經蓄熱,當清心除熱;如痰迷心竅,當下痰寧志;若癲哭呻吟,為邪所憑,非狂也,燒蠶紙酒水,下方寸匕。卒狂言鬼語,針大拇指甲下即止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說癲而不言癇,古代醫方有時將癲癇並稱,有時稱風癇或風癲,有時則稱癲狂,所指並不一致。這是因為癇病歸於五臟,癲病則屬之於心,所以現在將風癇另立一門,而癲狂則合為一門。
人生下來就患有癲疾的人,《經》書說:這種病叫做胎病,是在母親懷孕期間,母親受到極大驚嚇,導致氣往上而不往下,精氣停滯,因此生下的孩子會患上癲疾。因為這種病在頭頂,所以叫做癲。治療方法有:吐出痰液,使其精神向上,或鎮壓痰液,使其精神向下,或內消痰邪,使氣不逆流,或根據風寒暑濕等病因,用輕劑發散,在頭部針灸脈絡,引導氣血,都可以使頭頂脈道暢通,孔竅通暢,避免頭昏眼花。
丹溪說:癲屬陰,狂屬陽,癲的人多喜悅,狂的人多怒氣,脈象虛弱可以治療,脈象實則難以治癒。多數是由於痰結於心胸導致,治療應以鎮心神、開痰結為主。也有一些是因中邪而患此病,則應以治邪的方法治療。癲者神志不守,狂言如有所見,多年不癒,心經受損,這是真正的病。如果心經積熱,應清心除熱;如果痰迷心竅,應下痰寧心;如果癲病患者哭泣呻吟,是邪氣作祟,而非狂妄,可以用燒過的蠶紙泡酒水,每次服用一匙。如果突然發狂,說鬼話,可以在大拇指指甲下方針刺,就能止住。
癲疾春治之,入夏自安,宜助心氣之藥。
陽虛陰實則癲,陰虛陽實則狂,宜大吐下除之。又曰:狂為痰火盛實,癲為心血不足,癲多喜笑,尚知畏懼,症屬不足,狂多忿怒,人不能制,症屬有餘,《經》云:諸陽為狂,諸陰為癲。狂病宜大吐下。
《經》云:悲哀動中則傷魂。魂傷則狂妄不精,不精則不正,此悲哀傷魂,而狂當用溫藥補魂之陽,仲景地黃湯之類。又云:喜藥無極則傷魄,魄傷則狂,狂者意不存人,此喜藥傷魄而狂,當用涼藥補魄之陰,即辰砂、鬱金、白礬之類。
白話文:
癲癇在春天治療,到了夏天就會自行安定,宜服用有助心氣的藥物。陽虛陰實就會發作癲癇,陰虛陽實就會發狂,宜使用大吐大瀉的方法去除病邪。又說:狂躁是痰火盛實造成的,癲癇是心血不足造成的。癲癇患者大多愛笑,仍有畏懼感,屬於不足之症;狂躁患者大多易怒,難以控制,屬於有餘之症。《經》書中說:所有陽氣過盛就會導致狂躁,所有陰氣過盛就會導致癲癇。狂躁病宜使用大吐大瀉的方法治療。
《經》書中說:悲傷過度會損傷心神。心神受損就會導致狂妄不精,不精就會導致行為失常,這是悲傷損傷心神而導致狂躁,因此要使用溫性的藥物補益心神之陽,如仲景的地黃湯之類。又說:過度喜樂會損傷魂魄,魂魄受損就會導致狂躁。狂躁患者神志不清,這是喜樂過度損傷魂魄而導致狂躁,因此要使用涼性的藥物補益魂魄之陰,如辰砂、鬱金、白礬之類。
狂之為病少臥,少臥則衛獨行陽而不行陰,故陽盛陰虛,治當令昏其神。得睡則衛得入於陰,陰得衛填則不虛,陽無衛助則不盛,故陰陽均平而愈矣。《經》又曰:陽厥強怒,飲以鐵落。(狂怒出於旺肝,屬木,鐵落,金也,以金制木之意。)又曰:奪其食即已。
夫食入於陰,長氣於陽,故奪其食即已,是以古有治陽厥狂怒,罵詈親疏,或哭或歌,六脈舉按無力,身表如木,發則叫呼聲高者,因據《內經》「奪其食即已」之義,故不與之食,乃以大承氣湯下之,得臟腑積穢數升,狂稍寧,數日復發,下如此五七次,行大便數斗,疾瘥身溫脈生良愈,此《內經》奪食法也。然有因心血不足,神無所依,神志先虛,是以神明變亂者,宜補不宜瀉。
白話文:
狂躁症的中醫觀點:
狂躁病患者很少安穩睡覺,睡眠不足會導致衛氣單獨運行於陽經,而無法到達陰經。因此陽氣過盛,陰氣虛弱,治療應該以讓患者昏睡為目標。
當患者入睡後,衛氣就能進入陰經,陰經得到衛氣的補充就不會虛弱,而陽氣失去衛氣的幫助,也不會過盛。這樣陰陽平衡,病症自然就會痊癒。
《內經》中也提到:陽氣厥逆導致狂怒,可以服用鐵落藥物治療。(狂怒源於肝氣過盛,屬木,鐵落屬金,以金克木的原理治療。)還說:停止患者進食,病症就會好轉。
因為食物進入人體後,會化為陰氣,滋養陽氣,所以停止進食就能抑制陽氣的過盛。古人治療陽氣厥逆引起的狂躁症,患者往往會辱罵親人朋友,或者哭泣或唱歌,六脈虛浮无力,身體表面像木头一样僵硬,發作時會大聲呼喊,根據《內經》「奪其食即已」的理论,不給患者进食,而是用大承氣湯瀉下,排出臟腑積存的穢物,狂躁的症狀就會減輕。經過幾次反復發作,瀉下數斗糞便后,患者體溫恢復正常,脈象轉佳,病症痊癒,這就是《內經》中“奪食法”的应用。
然而,如果狂躁症是由于心血不足,神志失守,神志先虛而導致神志紊亂,則應該補益,而不是瀉下。
癇發於平旦,足少陽;晨朝發者,足厥陰;日中發者,足太陽;黃昏發者,足太陰;夜半發者,足少陰。隨症加入引經藥,均屬痰熱,不必分陰陽,但有虛實之別耳。
癲癇狂,大相徑庭,諸書皆合而不分,殊不知形證皆各異也。夫狂為暴病,癲為久疾,又以大人曰癲,小兒日癇,亦非。癲者,或狂或愚,或歌或笑,或悲或泣,如醉如癡,言語有頭無尾,穢潔不知,積年累月不愈,欲呼為失心風,此屬心血不足,志願不遂者有之。
狂者疾發,猖狂剛暴,如傷寒陽明大實,發狂罵詈,不避系疏,甚則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,逾牆上屋,非常力所能,或與人言所未嘗見之事,如有邪依附者是。癇病昏不知人,眩仆倒地,不省高下,甚而瘛瘲抽掣,目上視,或口眼喎斜,或作六畜之聲。
白話文:
癲癇發作,在早晨五點到七點之間發作的,屬於足少陽經;在早晨七點到九點之間發作的,屬於足厥陰經;在中午十二點發作的,屬於足太陽經;在下午五點到七點之間發作的,屬於足太陰經;在晚上十一點到一點之間發作的,屬於足少陰經。根據病症加入引經藥,癲癇都屬於痰熱,不必分陰陽,但有虛實之分。
癲癇和狂躁,症狀截然不同,很多醫書都將两者混为一谈,殊不知它們的表現形式完全不同。狂躁是一種急性的病,癲癇是慢性的病。而且大人患病稱為癲,小孩患病稱為癇,也不能混為一談。癲癇患者,有時候會變得狂躁,有時候會變得痴呆,有時會唱歌,有時會大笑,有時會悲伤,有時會哭泣,像喝醉酒一样,神志不清,说话前言不搭後語,分不清乾淨與污穢,病症持續好多年都不會好。有些人想要將這種病稱為失心風,這屬於心血不足,志願不得志造成的。
狂躁發病迅速,患者瘋狂暴躁,就像傷寒陽明經實證,發狂罵人,不分親疏,甚至爬上高處唱歌,脫掉衣服亂跑,翻牆上屋,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,或跟人說一些從未發生過的事情,像是被邪氣附身一樣。癲癇病人昏迷不醒,頭昏眼花,倒在地上,不辨方向,甚至四肢抽搐,眼睛向上看,或者口眼歪斜,或者發出像動物一樣的聲音。
《經》言巔疾厥狂,久逆之所生,總之肝膽謀慮不決,屈無所伸,怒無所泄,木火上炎,心火熾盛,神不守舍,或因驚而得,或思念過多,心血日涸,脾液不行,痰迷心竅,皆足以致癲狂。丹溪謂:重陰者癲屬陰,故多喜;重陽者狂屬陽,故多怒,則陰陽寒熱,有大不同者矣。
然未有不由心神耗散,氣虛不能勝濕而生痰,陰虛不能勝熱而生火,即《內經》所謂:主不明則十二官危、使道閉塞而不通,形乃大傷也。癇病為五臟兼病,屬虛者多,非若癲為心病,而多因於實也。
蓋得之先天內外之傷,而邪氣深入於根本,以害其生氣之原,邪正混亂,天樞不發,衛氣固留於陰而不行,不行則陰氣蓄滿,鬱極乃發,發則命門之相火,自下焦逆上,填塞其音聲,惟迫出其如畜鳴而已。遍身之脂液,與脾之涎沫迫而上炎,流出於口,百脈筋骨,不勝沖逆,故卒倒不知也。
白話文:
經典記載,癲疾和厥狂是由於長期的逆氣積聚而生。總體而言,是因為肝膽思慮不決,鬱結難舒,怒氣難解,木火上炎,心火熾盛,精神恍惚不定。也可能因為驚嚇而發病,或因過度思念,心血日漸枯竭,脾液無法運作,痰迷心竅,這些原因都能導致癲狂。丹溪先生說:陰氣過盛者,癲疾屬於陰性,所以患者多喜笑;陽氣過盛者,狂躁屬於陽性,所以患者多發怒,由此可見陰陽寒熱,在癲狂病症上有很大不同。
然而,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癲狂,都離不開心神耗散,氣虛不能勝濕而生痰,陰虛不能勝熱而生火,這就如同《內經》中所言: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,使道閉塞而不通,形乃大傷也」。癇病是五臟共同病變,多屬虛證,與癲疾不同,癲疾主要屬於心病,多因實證而發。
癲狂病的根源,是先天不足或者後天受到傷害,邪氣深入臟腑,損害生氣的根本,導致邪正混亂,氣機運行失調,衛氣固守於陰分而不能運行,陰氣積聚,鬱結極度,便會發病。發病時,命門之相火從下焦逆上,阻塞聲道,只能發出像畜牲一樣的聲音。全身的脂肪和津液,以及脾臟的涎沫,都被迫向上炎上,從口中流出,百脈筋骨無法承受衝擊,所以患者就會昏倒不醒。
火氣退乃醒,此時若邪氣從病發而散,則不復作。若邪不散,仍與生氣相亂,或邪雖退,而生氣之原尚虛,當時不治,則邪易入而復作也。蓋胎元之始,七節之傍,命門穴在其後,臍在前,胎在其中,故子臍繫於胞蒂,隨母呼吸,母呼亦呼,母吸亦吸,通母生氣,食母穀氣,以化育內外之形者,皆此腎間動氣所致也,當母受驚之邪,子在母腹,隨呼吸得之,與腎聞動氣混合其中,當小兒初生之陽,如日方並,邪不易入,故癇未發,必待復感之,邪入深而與所感母腹之邪相搏而後作,故毋論大人小兒,有此疾者,縱得稟賦強壯,終因邪害其生命之原,難得中壽。若發頻而智愚者,僅至四十,陰氣衰半而已。
白話文:
發燒退了才醒過來,如果此時病邪隨著發病而散去,就不會再復發。如果病邪沒有散去,仍然與人體正氣混雜在一起,或者病邪雖然退了,但是人體正氣的根本還虛弱,當時沒有治好,那麼病邪就容易再次侵入而復發。因為人的生命之源始於胎元,位於七個關節旁邊,命門穴在背後,肚臍在前面,胎兒在中間,所以嬰兒的臍帶連接著胎盤,隨著母親呼吸,母親吸氣他也吸氣,母親呼氣他也呼氣,依靠母親的生氣,吃著母親的穀氣,來滋養內外身體,這些都是腎氣的運作所導致的。當母親受到驚嚇的邪氣侵襲時,胎兒在母腹中,隨著呼吸吸入邪氣,與腎氣混雜在一起。嬰兒初生時,陽氣如同初升的太陽,病邪不容易入侵,所以癲癇還沒有發作。必須再次受到外邪的侵襲,病邪深入體內,與母親腹中受的邪氣相互搏鬥之後才會發作。因此無論大人小孩,患有這種病的人,即使天生體質強壯,最終也會因為病邪損害生命之源,難以長壽。如果癲癇發作頻繁,智力低下的人,只能活到四十歲左右,陰氣就會衰退一半。
小兒質弱目瞪者,則不過歲月遠,亦難出成人之年,蓋腎間生命之氣虛而不復,故不得壽也。其脈沉小急疾者,及虛而弦急者死。
信乎外邪之乘,必乘虛而襲,而內邪之作,亦必乘虛而發。(張)治旗下張毛一婦人,產後兩月,忽患癲疾,久發不愈,或連日不食,或一食倍進,或數日不寐,或間宿不寐,其脈乍洪乍小,左寸兩尺常弱,消痰鎮心安神之藥,遍投莫效。余思諸躁狂擾火之病也。二陰一陽,火之原也。
主智閉藏,腎之用也。產後未久,少陰虛也。乃以八味湯加牛膝、瘛瘲大劑冷服,其所食鴨肉豬肘之類,悉入肉桂同煮食之,如是調治數日,乃一日稍輕,一日如故,乃心脾亦不足,故主信而為病也。朝服加味八味湯,晚服歸脾湯、去黃耆、木香,加白芍、麥冬、五味子、肉桂,服後漸安,月餘痊愈。故小熱為病,壯水足以制之,即正治也。
白話文:
小孩子體質虛弱,眼睛直瞪瞪的,活不過幾年,也很難長大成人,這是因為腎臟裡維持生命的元氣虛弱,無法恢復,所以活不長久。脈象沉細、急促,或是虛弱而弦緊的,都會死掉。
的確,外來的邪氣入侵,一定會乘虛而入,內在的邪氣發作,也一定會趁機發作。我曾經治療一個名叫張毛的婦人,她生產後兩個月,突然患了癲癇,久治不愈,有時好幾天不吃飯,有時一頓飯吃很多,有時好幾天不睡覺,有時半夜睡不着,脈象忽大忽小,左手的寸關尺三部脈象都虛弱。我給她用了很多化痰、鎮心、安神的藥,效果都不好。我思考了一下,覺得她這是躁狂擾火造成的病症。陰經有二陰一陽,是火氣的根源。
主宰智慧、閉藏精氣,是腎臟的功能。她產後不久,少陰虛弱。於是,我用八味湯加牛膝、瘛瘲,用大劑量冷服,她吃鴨肉、豬肘等食物時,我都讓她加入肉桂一起煮着吃。這樣調治了幾天,病況好了一天,又和以前一樣了。後來我發現她的心脾也虛弱,所以才導致她相信邪氣而生病。早上讓她喝加味八味湯,晚上讓她喝歸脾湯,去除黃芪、木香,加入白芍、麥冬、五味子、肉桂。服用之後,病情慢慢好轉,一個多月後就痊癒了。所以,輕微的熱症導致生病,只要補益腎水,就能抑制熱症,這就是正治之法。
大熱為病,火勢猖狂,立之則害,承之乃制,非從治不可,況腎為水臟,更為火臟,(張)凡遇牙疼目病咽痛諸症,兩尺並弱,久治不效者,悉用加味八味湯,大劑溫和浩飲,莫不隨手而愈。要知火安其位,萬象泰然,誠格言也。
白話文:
當身體出現極度燥熱的病症,就好比火勢失控,立刻治療才能避免嚴重後果,長期忍受則必須用強力的方法控制。腎臟是主水的器官,但也容易受到火氣的影響。因此,對於牙痛、眼疾、咽喉痛等症狀,如果患者手腕兩尺部位脈象微弱,且經久治療無效,都可以用加味八味湯,大劑量溫和服用,大多都能很快痊癒。火氣在體內保持平衡,身體才能健康無虞,這句話可謂至理名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