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7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(7)

1. 方脈癇病合參(附論顫振瘛瘲)

《綱目》曰:顛癇即頭眩。痰在膈間,則眩微不僕。痰盈膈上,則眩甚仆倒於地,而不知人,名之曰癲癇。大人曰癲,小兒曰癇,其實一疾也。然與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等,仆倒不同。凡癲癇僕時,口中作聲,將醒時吐涎沫,醒後又復發,時作時止,而不休息。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之類,則僕時無聲,醒時無涎沫,後不復發,間有發者,亦非如癲癇常髮狀也。

癇與痓,略相類而實不同,其病發則身軟時醒者謂之癇,身強直反張如弓,不時醒者謂之痓。癇病隨其痰之潮作,故有時而醒;痓病比癇為更甚,而有挾虛者,故因其昏冒而遂致喪亡者多矣。故丹溪曰:乃氣虛而兼有火有痰,宜用人參竹瀝之類,切不可作風治,而用風藥。

夫癇,痰火所致,前人有稱為風癇者,劉河間謂由熱甚而風燥,為其兼化,涎溢胸膈而瘛瘲昏冒僵仆也。然病癇者,涎沫出於口,冷汗出於身,清涕出於鼻,皆陽蹺、陰蹺、督、沖四脈之邪上行,蓋腎不任煎熬,沸騰上行為之也。晝發屬陽蹺,夜發屬陰蹺,此奇邪為病,不繫五行陰陽十二經所拘,當從督沖二蹺四穴奇邪之法治之。

按:癇病,古方或云風,或云驚癇,或云癲癇,由此疾與中風、顛狂、急慢驚相類,故命名不同也。原其所由,或在母腹中受驚;或因聞大驚而得。蓋小兒神氣尚弱,驚則神不守舍,舍空則痰涎歸之;或飲食失節,脾胃有傷,積為痰飲,以致痰迷心竅而作者,治法必當尋火尋痰而論,前人多用鎮墜清心之藥,固可以治熱,可以清痰。若有頑痰膠固者,此藥未易驅逐。

在上者必先用吐,吐後方用平肝之劑,如青黛柴胡龍會丸之類。更有痰實在裡者,亦須下之。故丹溪曰:癇屬驚與痰,不必分五等。大率行痰為主,黃芩、黃連、栝蔞、半夏、南星,隨痰火多少治之。

按:癇症病本痰熱,宜用辛寒之劑,然有用附子何也?蓋癇乃痰瘀結於心胸之間,每遇火動則發,非附子熱性走而不守,則焉能流通結滯,開散頑痰乎!此從治之法,乃劫劑也,不得已而用之。亦猶中風之症,本風火陽邪,而用烏、附也。故辛熱之藥,只宜施之於肥白多痰之人,用諸藥而不效者。若夫黑瘦多火之人,不宜用也。

顫振者,非寒禁鼓慄,乃木火上盛,腎陰不充,下虛上實,實為痰火,虛為腎虧,法則清上補下。

瘛,縮也。瘲,伸也。伸縮不止,手如拽鋸,搐之類也。筋急而縮為瘛,筋弛而緩而為瘲,伸縮不已為瘛瘲,俗謂之搐是也。汗多不止為虛,無汗能食為實。

謂熱瞀瘛,皆屬於火,熱勝風搏,並於經絡,風主動而不寧。風火相乘,是以瞀瘛生焉。治以祛風滌熱之劑,清其火熱,瞀瘛立愈。若妄加灼,或飲以發表之劑,則死不旋踵矣。

白話文:

《綱目》指出:顛癇,實際上就是頭暈目眩。當痰在膈肌間,只會導致輕微的眩暈,不會讓人倒地。但當痰滿膈上,就會嚴重到讓人倒地昏迷,這就叫做顛癇。成人稱為顛,小孩稱為癇,實際上是一種疾病。然而,它和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等導致的倒地昏迷不同。顛癇患者在倒地時會發出聲音,在清醒時會吐出泡沫,醒後又可能再次發作,病情時好時壞,不會停止。而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等疾病,倒地時不會發出聲音,清醒時不會有泡沫,而且不會再次發作,即使有再次發作的情況,也不像顛癇那樣頻繁。

癇和痓有相似之處,但實際上不同。如果病發時身體軟弱,偶爾清醒,那就是癇;如果身體僵硬如弓,持續昏迷,那就是痓。癇病的發作與痰的活動有關,所以有時會清醒;而痓病比癇病更嚴重,且可能伴有虛弱,因此,很多患者會因為昏迷而死亡。丹溪先生說,這是氣虛和痰火的問題,應該使用人參竹瀝之類的藥物,切不可視為風病來治療。

顛癇是由痰火引起的,前人有稱為風癇的,劉河間認為是由熱過度,風燥,痰涎溢滿胸膈,導致瘛瘲和昏迷。患者在病發時,口中有泡沫,身上有冷汗,鼻子有清涕,這都是陽蹺、陰蹺、督、衝四脈的邪氣上升,腎臟無法承受煎熬,沸騰上行所致。白天發作屬於陽蹺,晚上發作屬於陰蹺,這是奇邪為病,不屬於五行陰陽十二經的範疇,應當按照督衝二蹺四穴奇邪的原則來治療。

顫振不是因為寒冷而發抖,而是因為木火旺盛,腎陰不足,下部虛弱,上部實熱。實熱是痰火,虛弱是腎虧,治療原則是清上補下。

瘛,是收縮的意思。瘲,是伸展的意思。不停地伸縮,手像拉鋸一樣,這就是搐的一種。筋緊張收縮為瘛,筋鬆弛緩解為瘲,不停地伸縮為瘛瘲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搐。大量出汗不停是虛弱,不出汗能吃是實證。

熱瞀瘛,都屬於火,熱勝風搏,集中在經絡,風主動而不安。風火相互作用,導致瞀瘛的產生。治療方法是使用祛風清熱的藥物,清除火熱,瞀瘛就能立刻痊癒。如果亂用灸法,或者服用發汗的藥物,患者很快就會死亡。

2. 方脈痙痓合參(附勞風)

丹溪云:痓當作痙,傳寫之誤耳。考之諸書,亦未有能辯之。有云病以時發者謂之痙,不以時發者謂之痓,及按《靈》、《素》、仲景以下諸書,云痓云痙,字雖有兩般,治多雷同,殆亦不必犁而為二也。

大抵痓乃病之名,痙乃病之狀,原其有剛柔二種,以病發之時,而經筋脈絡僵勁,角弓反張,故曰痙痓,是勁急也,是以其病發之狀象而名之也,不然,何歷代諸公,或以治痓之方治痙,或以治痙之方治痓也。諸皆能效,治既同而不殊,則症當一而不二。更有勞風者,因勞汗遇風,其候其治,與痓同法,但須審其勞損何臟,如因腎氣虛損者,即為腎勞風也,宜隨症施治。

按:痓症發作,則通身戰掉,皆因氣虛血虛,挾痰火所致,正猶火炎而旋轉也。火能燥物,而使氣液之不足,世人不諳,誤認為風而用風藥,風能勝濕,是不足之中而又不足矣。多因病後汗後而血不能養筋而然,切不可作風治,而純用風藥也。《玉匱金鑰》曰:休治風,休治燥,治了火時風燥了。

夫火為風燥之本,能治其火,則是散風而潤燥,何風燥之有哉!此痓症所以宜補氣液而兼散痰火,(張)常以十全大補,少佐附子,行參耆之性以補衛,引歸地之性以養榮,則內起之風火潛消,而痓不治自愈矣。

夫人之筋,各隨經絡,結束於身,血氣內虛,外為風寒濕熱之所中,以風散氣,故有汗而不惡寒,曰柔痓。血寒泣無汗而惡寒,曰剛痓。原其所因,多由亡血,筋無所營,邪得以襲之,所以傷寒汗下過多,與病瘡人發汗,產後過汗,致成斯疾者,概可見矣。診其脈皆沉伏弦緊,但陽緩陰急,則久久拘攣;陰緩陽急,則反張強直,二證各異,不可不別。

書曰:風病下之則痓,復發汗,必拘急。又曰:瘡家雖身疼痛,不可發汗,汗出則痓。可見多因汗下而致痓,皆由壞證而成,則不專於風寒濕之外傳明矣。若屬風寒濕所傷,有汗者脈必浮緩,無汗者脈必浮緊。若脈沉細者,濕所傷也。

按:風搐一症,本與痓症不同。夫痓症屬濕,然土極必兼風木動搖之化。風搐屬木,木旺必見金燥緊斂之形,故曰諸風掉眩,曲直搖動皆風木之用。陽主動,陰主靜,由火盛制金,金衰不能平木,木旺而自病,此宜吐下之。是雖不可與痓同論,然可引以證痓之風熱內作者。

傷寒發汗太過,多成痓症。若身熱足寒,項強惡寒,頭熱面腫,目赤頭搖口噤,背反張者,太陽痓也。若頭低視下,手足牽引,肘脅相構,陽明痓也。若一目左右邪視,並一手足搐搦者,少陽痓也。治法在表無汗汗之,有汗止之;陽明痓屬裡下之:少陽痓半表半裡和之,所謂各隨其經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:「痙」這個字在古代被誤寫成了「痓」。經過查閱各種古籍,並沒有找到能清楚辨別這兩個字的說明。有人認為,如果病症按照一定時間發作,就稱之為「痙」;如果不按照一定時間發作,就稱之為「痓」。但根據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難經》以及仲景等人的著作,「痙」和「痓」雖然字面上不同,但治療方法大多相同,因此我們可能不必將二者區分開來。

基本上,「痓」是病症的名稱,「痙」是病症的狀態。該病症有剛性和柔性兩種,當疾病發作時,經脈和肌肉變得僵硬,身體像弓一樣彎曲,所以被稱為「痙痓」,指的是僵硬和緊張的狀態。因此,這種病的名稱就是根據發病時的症狀來命名的。歷代的醫學家們,有的用治療「痓」的方法來治療「痙」,有的用治療「痙」的方法來治療「痓」,並且都能取得療效,既然治療方法相同,那麼病症也應該是一樣的。

另外有一種叫「勞風」的病,是因為勞累後出汗遇到風而引起的,它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和「痓」相同。但是,必須確定哪個臟器受到了損傷,例如,如果是由腎氣虛弱引起的,那就是「腎勞風」,應根據病情進行治療。

對於「痓」這種病症,患者全身會顫抖,主要是由於氣血虛弱,加上痰火導致的,就像火炎在旋轉一樣。火會使物質乾燥,從而使氣液不足,很多人不明白,誤以為是風邪,使用祛風藥物,結果在已經不足的情況下變得更加不足。通常是在疾病後或者出汗後,血液無法滋養肌肉,才會出現這種情況,千萬不要誤認為是風邪,而單純使用祛風藥物。《玉匱金鑰》提到:不要治療風,不要治療燥,當你治療了火,風和燥自然就會消失。

火是風燥的根本原因,如果能夠治療火,就能散去風,潤澤燥,怎麼還會有風燥呢?這就是為什麼「痓」這種病症應該補充氣血,同時散去痰火的原因。張仲景常用「十全大補湯」,加入少量的附子,利用人參和黃耆的性質來補充衛氣,利用當歸和生地的性質來滋養營氣,這樣可以消除體內的風火,「痓」自然就能痊癒。

人體的肌肉跟隨經絡,包裹著整個身體。如果內部的血氣虛弱,外部受到風寒濕熱的侵襲,就會產生問題。風邪散去氣血,所以病人會出汗,但不會怕冷,這是「柔痓」。血寒凝滯,不出汗,怕冷,這是「剛痓」。其原因多是由於失血,肌肉得不到營養,邪氣得以入侵,所以感冒後過度出汗,或患有瘡痍的人出汗,產後過度出汗,導致這種疾病的例子,都是可以理解的。診斷脈象時,會發現都是沉伏、弦緊的脈象,但如果是陽氣緩慢,陰氣急促,則長久會出現拘攣;如果是陰氣緩慢,陽氣急促,則會出現背部反張和強直,這兩種症狀不同,不能混淆。

古籍記載:風病如果使用下法治療,會導致「痓」,再次發汗,必然會引起拘攣。又說:患有瘡痍的人,即使身體疼痛,也不能發汗,否則會導致「痓」。可以看出,很多情況下,「痓」是由於出汗或下法導致的,都是由病情惡化造成的,而不是單純由風寒濕從外部傳入所導致的。如果是由風寒濕傷害導致的,如果有汗,脈象一定是浮緩的;如果沒有汗,脈象一定是浮緊的。如果脈象沉細,那是濕邪所傷。

風搐這種病症,本質上和「痓」不同。「痓」屬於濕邪,然而,當土極之時,必定會伴隨風木的動搖變化。「風搐」屬於木邪,木旺時,必然會出現金燥緊斂的形態,所以說,各種風病的抽搐和眩暈,以及曲直搖動的症狀,都是風木的作用。陽主動,陰主靜,由於火盛制約金,金衰弱,無法平衡木,木旺而自行病變,這時應該使用吐法和下法。雖然不能和「痓」混為一談,但可以作為證據,證明「痓」中的風熱是由內部產生的。

感冒後過度出汗,往往會形成「痓」。如果身體發熱,腳部冰冷,頸部僵硬,怕冷,頭部熱,面部腫脹,眼睛紅,頭部搖晃,口脣緊閉,背部反張,這是「太陽痓」。如果頭部低垂,視線向下,手腳拉扯,肘部和側腹部相互緊繃,這是「陽明痓」。如果一隻眼睛斜視,或一隻手腳抽搐,這是「少陽痓」。治療方法是:如果在表證且無汗,就發汗;如果有汗,就止汗;「陽明痓」屬於裏證,需要下法;「少陽痓」處於半表半裏之間,需要和解法,這就是根據不同的經絡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