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十 (21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二十 (21)

1. 錦囊治療方論

幸以余言是諾,照法服之,不一月而痊愈,可見用藥引子亦不可忽,同一八味,一用生脈飲,引至金木二臟而陰生,一用人參老米湯,引至脾腎兩家而陽生,奏功回別,故曰:引子,古人因義命名,今人何不顧名察義。

刑部郎王老先生,疝痛甚危,按其脈左,三脈弦洪而數,乃陰甚不足也。右關尺洪大,而重按有力,此膏梁酒濕太過,房勞真水消亡,任其濕熱下流,木失所養,筋無所榮,濕熱內攻,陰寒外遏,乃激其木性郁遏之火,所以為疼為脹之莫可忍也。余以熟地二兩、山茱山藥各二錢。

滋其肝腎,丹皮三錢、茯苓二錢、澤瀉一錢五分,滲其濕熱,橘核三錢、疏其木鬱,製附子一錢五分,鹽酒炒褐色之,黃柏一錢二分,使寒藥為熱藥之嚮導,由是外寒散,內熱除,真水生,雷火息,而疼脹乃瘳。

人身之腹中和暖,萬物食入則化,清升濁降,氣血沖和,百達調暢,可得長生者,皆仗此丹田一點元陽運化,而為之也。若無一點元陽,則腹中冷矣,人不能以有生矣。故夫感寒中寒直達於裡者,以見里無火也。火即元陽也。書中並云:即須溫補,不可少緩,以示元陽既虧,外寒復湊,幾希之火,不急為溫補以保之,則為陰寒所滅甚速耳。

奈何世人竟以風寒二字,連串稱呼,認作外感有餘之症,始而辛溫發散,繼而疏利開豁,終以寒涼清理,不論陽風陰寒,不究邪正虛實,不詳火之真假。如是治法習成故套,不惟古人備藥以衛生,今人用藥以傷生,良可嘆也。余治成章號唐友,忽然左足左手骨節疼痛,漸至勢如刀割,旦夕呼號,繼而移至右手右足皆遍矣。

醫用祛風活絡之劑,而懼不效,見其口燥咽乾,誤作流火,投入涼藥,幸而吐出,神氣疲睏,六脈洪弦,延余視之,余曰:要知筋骨中滋養充足,則血自榮於脈中,氣自衛於脈外,繼有強邪,何能深入?今脂膏不足,筋骨失其養矣。血氣久虛,榮衛失其職矣。試不思目得血而能視,掌得血而能握,足得血而能步,人身上下大小,何物不仗此血?而各效乃職。

今無此血,則百職各廢,任其虛火沖爍,愈疼而火愈升,愈升而疼愈甚,叫號傷氣,忍痛傷血,氣血日傷,必至麻木癱瘓而後已。惟宜大用熟地、當歸、白芍養血之藥為君,以金銀花、秦艽風中之潤藥為臣,少借風勢以達藥力於筋骨,以牛膝、續斷、杜仲之類為佐,使以調筋骨忍痛受傷之所,更用桂枝松節為引,以鼓舞藥性橫行於兩臂,後疼勢稍減,精神日疲,更加參朮以固中培元。

如是調理半月之後,諸症漸輕,飲食漸進,更令早晨以生脈飲送八味丸之加牛膝、杜仲、鹿茸、五味子者四五錢、日中仍服前劑,調理兩月而始能步履,後以大補氣血強筋壯骨之藥,以收全功,未幾唐友令室,因日夜忱勞,亦患是症,六脈沉微,右手足疼痛未兒,不流於左之肢節,而竟攻於裡之胸脘,痞悶噁心,疼痛欲絕,余知其為內傷日久、寒邪不為外達,而直中陰分矣。

白話文:

幸好他聽從我的話,按照方法服藥,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,可見藥引子也不可輕忽。同樣是八味藥,一個用生脈飲引導,使藥力到達肝和肺,滋養陰液;一個用人參老米湯引導,使藥力到達脾和腎,滋養陽氣。它們的功效截然不同。所以說:藥引子,古人根據其作用而命名,現在的人為什麼不根據名稱來了解它的意義呢?

刑部郎王老先生,疝痛非常嚴重。按他的左手脈搏,三脈都呈現弦、洪、數的脈象,這是陰液嚴重不足的表現。他的右手關脈和尺脈洪大,且重按有力,這是因為他過度食用肥膩食物和飲酒,又過度房事,導致真陰耗損,任由濕熱往下流,肝木失養,筋脈得不到濡養。濕熱向內侵襲,陰寒從外遏制,激發了肝木鬱積的火氣,所以才會疼痛脹滿到難以忍受。我用熟地二兩、山茱萸、山藥各二錢,滋養他的肝腎;丹皮三錢、茯苓二錢、澤瀉一錢五分,滲利他的濕熱;橘核三錢,疏理他的肝木鬱結;製附子一錢五分,用鹽酒炒成褐色,黃柏一錢二分,讓寒藥作為熱藥的嚮導。這樣一來,外寒消散,內熱消除,真陰得以恢復,肝火平息,疼痛脹滿也就痊癒了。

人體腹部保持溫暖,食物吃進去才能消化,清氣上升,濁氣下降,氣血調和,身體各方面都順暢,這樣才能長壽。這一切都依靠丹田那一點元陽的運化。如果沒有這點元陽,腹部就會寒冷,人就無法生存。所以,感受寒邪直接侵入體內,是因為體內陽氣不足。陽氣就是元陽。醫書中說:必須立即溫補,不可稍有延緩,這說明元陽已經虧虛,外寒又趁虛而入,如果不及時溫補來保護那微弱的陽氣,很快就會被陰寒消滅。

可是現在世人竟然把風寒二字連在一起說,認為是外感實證,開始用辛溫藥發散,接著用疏通開泄的藥,最後用寒涼藥來清理。他們不論是陽性風邪還是陰性寒邪,不探究邪氣的正虛與實,不辨別火是真火還是虛火。這種治療方法已經成了慣例,不僅古人用藥養生,現在的人卻用藥來傷害身體,真是令人感嘆。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叫唐友的人,他突然左腳和左手關節疼痛,疼痛加劇到像刀割一樣,白天黑夜都號叫不止。接著疼痛又轉移到右手和右腳,全身都遍布疼痛。

醫生用祛風活絡的藥,但擔心效果不好。看到他口乾咽燥,誤以為是流火,就投用涼藥,幸好他吐了出來。他精神萎靡,六脈呈現洪弦之象。我診視後說:要知道,筋骨中營養充足,血液自然能在脈中運行,氣自然能衛護脈外。有強大的邪氣,又怎麼能深入呢?現在是因為脂膏不足,筋骨失去了營養;氣血長期虧虛,營衛失去了職責。試想,眼睛得到血的滋養才能看見,手掌得到血的滋養才能握物,腳得到血的滋養才能行走。人身上上下下,沒有哪一樣不需要血的滋養?各自才能發揮其作用。

現在沒有足夠的血,各個器官的功能都廢弛了,任由虛火向上沖爍,越疼火就越旺盛,越旺盛就越疼。叫喊會耗損氣,忍痛會耗損血,氣血日益損傷,必然會導致麻木癱瘓。所以應該大量使用熟地、當歸、白芍等養血的藥作為主藥,以金銀花、秦艽等潤燥的藥作為輔助藥,藉助一點風勢將藥力送達筋骨,再用牛膝、續斷、杜仲等藥作為佐藥,調治筋骨疼痛損傷之處。更用桂枝、松節作為藥引,鼓舞藥性在兩臂間運行。之後疼痛稍微減輕,但精神日益疲憊,就加上人參、白朮來固護中焦,培補元氣。

這樣調理了半個月之後,各種症狀逐漸減輕,飲食也逐漸恢復,再讓他早晨用生脈飲送服加牛膝、杜仲、鹿茸、五味子的八味丸四五錢,白天仍然服用之前的藥劑。調理了兩個月之後才能行走。後來又用大補氣血,強筋壯骨的藥,才完全康復。不久,唐友的妻子因為日夜操勞,也患上了這種病。她的六脈沉細,右手和右腳疼痛,並沒有像她丈夫一樣蔓延到左側肢體,反而侵襲到內部的胸脘部位,胸腹痞悶,噁心,疼痛難忍。我知道這是因為內傷日久,寒邪沒有向外發散,而是直接侵入陰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