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女科精要卷十八 (6)
女科精要卷十八 (6)
1. 產後當知
凡產畢,飲熱童便一盞,不得便臥,宜閉目而坐,須臾上床,宜仰坐,不宜側坐,宜豎膝,不宜伸足高倚,床頭厚鋪裀褥,遮圍四壁使無孔隙,免致賊風,以醋塗鼻,或用醋炭,更燒漆器,輕輕以手從心按摩至臍,則惡露盡下,以杜血滑血逆,如此三日。不問腹痛不痛,以童便和酒溫服五七次,酒雖行血,能下惡露,行乳汁,然臟氣方虛,不可多飲,並不可產畢即飲,恐引血入四肢,能令血暈。
如胃氣弱者,里無火者,童便亦宜禁之,恐傷胃氣,惟頻食白朮薄粥,漸進豐肉、豬蹄少許。慎言語,戒七情,勿勤梳頭洗足,以百日為度。若氣血弱者,不計月旦,否則患手足腰腿疼痛等症,名曰蓐勞,最難治療。產後不必問是男是女,恐因言語而泄氣,或因愛憎而勞神。
最忌大喜、大怒,喜則氣散,或生紅汙,怒則氣逆,或生癥瘕。不可獨宿,恐致虛驚:不可刮舌,恐傷心氣;不可刷齒,恐致血逆。須氣血平復,方可治事,犯時微若秋毫,成病重如山嶽,可不慎歟!
乳乃血氣所成,產後不可食鹽,鹽止血,令無乳汁,且發嗽難治。夏忌貪涼用扇,及食冷物,切不可當風睡臥。兒生三日,相傳洗三,謂不洗則長大皮粗起秕,但夏月天熱洗可,不洗可,至冬後切不可洗,恐風入臍中,臍風由此而起,屢見有不洗三者,至老不聞皮粗起秕,有識者不洗三可也。
且兒在胎,從母腹中溫暖長養,一出胎來,陽和之氣全失,雖當暑月,必須衣服周密,勿見外風,故俗云亞無六月。兒生下,欲斷臍帶,必以蘄艾為捻,香油浸濕,熏燒臍帶,令焦方斷,其束臍須用軟帛,厚綿裹束,勿令受風,及兒尿濕臍,此預防臍風第二要緊也。兒初生皮膚嬌嫩,腠理不密,衣服須用大人故綿,則勿耗損脈絡精華,兼用布衣粗服,令其皮膚堅厚,一生受益無窮。
兒生次日,即看口中上齶,如有白泡子,即以銀挖宜輕輕刮破其泡子,須刮出勿令落入喉中,仍以京墨搽之。此泡一老,非為難刮,且兒不乳,變生撮口諸症。又看牙齦之上,如有馬牙,亦須挑破取出,血出不妨,以墨搽之。其藏胎衣,忌太歲方,三殺方,宜用稍大平穩瓷瓶,器小令兒吐乳,安穩令兒不驚。
母血衣不可日曬,兒濕衣不可夜露,遇鳥以糞水染衣,能生毒瘡,變成疳症。古以一月為小滿月,兩月為大滿月,此兩月內不暴怒,少勞碌,禁淫欲,終身無病,而且多子。凡人累劫重修,方得人身,一出胞胎,性命托於父母之保養,有因兒女,太多,衣食缺乏,投溺水中者、大損天和,最宜禁戒。
產後諸證,不可概服補藥,恐有瘀血凝滯也,非行血則邪不去。即諸虛症,亦須血行其氣乃復,但行之有方,不可過峻。凡產後危證,莫如三沖、三急,三沖者,敗血沖肺、衝心,沖胃也;三急者,新生產之嘔吐、泄瀉、多汗也。其用藥則有三禁,禁佛手散,以川芎辛散,能發汗走泄也。
白話文:
產婦生產完後,要喝一杯熱的童子尿,喝完不要馬上躺下,要閉著眼睛坐著,過一會兒再上床,上床後要仰臥,不要側臥,膝蓋要豎起,不要伸直腿靠在高處。床頭要鋪厚厚的墊子,四周要用東西圍起來,不讓有縫隙,避免風吹進來。可以用醋塗在鼻子,或是燒醋炭,也可以燒漆器,然後輕輕地用手從心口按摩到肚臍,這樣惡露就會排乾淨,可以防止血流不止或血逆流。這樣做三天。不管肚子痛不痛,都要用童子尿和酒加熱服用五到七次。酒雖然能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排出惡露,也能促進乳汁分泌,但因為這時身體虛弱,不能喝太多,而且不能剛生產完就喝,以免引血流向四肢,造成頭暈。
如果腸胃虛弱、體內沒有火氣的人,也不適合喝童子尿,可能會傷害腸胃,只能多吃白朮熬的稀粥,慢慢地再吃些肉和少量豬蹄。要少說話,避免情緒波動,不要太常梳頭洗腳,這些都要持續一百天。如果身體虛弱的人,就算過了月子也要注意,不然會出現手腳腰腿疼痛等症狀,這叫做「蓐勞」,很難治療。產後不用問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,以免因為言語而洩氣,或是因為偏愛而勞神。
最忌諱大喜和大怒,高興會使氣散,可能會出血;生氣會使氣逆,可能會長腫塊。不要獨自睡覺,以免受到驚嚇;不要刮舌頭,以免傷到心氣;不要刷牙,以免血逆流。一定要等到身體氣血恢復平衡,才能做其他事情。剛開始可能只有一點點問題,如果不在意,就會變成很嚴重的疾病,不能不小心啊!
乳汁是氣血形成的,產後不能吃鹽,因為鹽會止血,會使乳汁分泌不足,而且容易引起咳嗽,很難治好。夏天不要貪涼用扇子,或吃冷的食物,絕對不能吹風睡覺。嬰兒出生三天後,習俗上會為嬰兒洗澡,說是如果不洗澡,長大後皮膚會粗糙起皮屑,但夏天天氣熱,洗不洗都沒關係,到了冬天就絕對不能洗澡了,以免風進入肚臍,引起臍風。有些人沒有給嬰兒洗澡,長大後也沒聽說皮膚粗糙起皮屑,所以有見識的人認為,洗三不洗也沒關係。
而且嬰兒在母體內,靠著母親的溫暖來成長,一出生就失去了溫暖的環境,即使是夏天,也必須穿著嚴密的衣服,避免吹到外面的風,所以俗話說「亞無六月」。嬰兒出生後,要斷臍帶時,必須用艾草搓成捻子,用香油浸濕,燒焦臍帶後再剪斷。包紮肚臍要用柔軟的布,用厚厚的棉花包住,不要讓肚臍受風,也不要讓嬰兒的尿液弄濕肚臍,這是預防臍風第二個重要的步驟。嬰兒剛出生時皮膚嬌嫩,毛孔不緊密,衣服必須用大人穿舊的棉布,這樣才不會耗損嬰兒的脈絡精華。也可以用粗布衣服,使嬰兒皮膚變得堅實,一生都會受益無窮。
嬰兒出生第二天,就要看看他嘴裡的齶上,如果有白色的泡泡,就用銀挖子輕輕地刮破,要刮出來,不要讓它掉到喉嚨裡,然後用京墨塗在上面。這個泡泡一旦變老,就很難刮破,而且嬰兒會不喝奶,可能會引發撮口等疾病。也要看看牙齦上,如果有馬牙,也要挑破取出,流血也沒關係,再用墨塗上。裝胎衣的容器,要避開太歲方和三煞方,最好用稍大且平穩的瓷瓶,容器太小會讓嬰兒吐奶,平穩的容器會讓嬰兒不會受到驚嚇。
母親帶血的衣服不能曬太陽,嬰兒濕的衣服不能在晚上露天晾曬,如果被鳥的糞便弄髒,會長毒瘡,變成疳症。古人把一個月叫做小滿月,兩個月叫做大滿月,在這兩個月內不要暴怒,少操勞,禁慾,這樣一輩子都不會生病,而且會多子多孫。人要經過累世的修行,才能得到人身,一出生就把性命託付給父母來照顧,有些人因為孩子太多,衣食不足,就把孩子溺死,這是極大的損害天和,必須嚴格禁止。
產後各種疾病,不能隨便服用補藥,以免有瘀血凝滯,不活血化瘀,病邪就無法去除。即使是虛症,也要先活血,氣才能恢復,但活血要用對方法,不能過於猛烈。產後危急的症狀,莫過於三沖和三急。三沖是指敗血衝到肺、心、胃;三急是指產後嘔吐、腹瀉、大量出汗。用藥方面有三種禁忌,禁止使用佛手散,因為川芎有辛散的作用,會發汗走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