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四 (5)

1. 東垣內傷外感辨

外感內傷證候相類,治法懸絕,不可不辨。傷於飲食勞役,七情六慾為內傷;傷於風寒暑濕為外感。內傷發熱,時熱時止:外感發熱,熱甚不休。內傷惡寒,得暖便解;外感惡寒,雖厚衣烈火不除。內傷惡風,不畏甚風,反畏隙風;外感惡風,見風便惡。內傷頭痛,乍痛乍止;外感頭痛,連痛無停,直待表邪傳裡方罷。

內傷有濕,或不作渴,或心火乘肺,亦作燥渴:外感須二三日外,表熱傳裡,口方作渴。內傷則熱傷氣,四肢沉困無力,倦忌嗜臥;外感則風傷筋,寒傷骨,一身筋骨疼痛;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。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;內傷則手心熱。外感則手背熱,天氣通於肺,鼻者,肺之外候;外感傷寒則鼻塞,傷風則流涕。

然能飲食,口知味,腹中和,二便如常,地氣通於脾,口者,脾之外候,內傷則懶言惡食,口不知味,小便黃赤,大便或秘或溏,左人迎脈主表。外感則人迎大於氣口,有氣口脈主裡;內傷則氣口大於人迎。內傷證屬不足,宜溫宜補宜和;外感證屬有餘,宜汗宜吐宜下。若內傷之症,誤作外感,妄發其表,重虛元氣,禍如反掌,故立補中益氣湯主之。

又有內傷外感兼病者。若內傷重者,宜補養為先,外感重者,宜發散為急。此湯惟上焦痰嘔,中焦濕熱,傷食膈滿者,不宜服。

內傷之脈,右寸關必大,然初診似滑,久按即軟而無力,左脈平和不數,亦有弱者,但小於右手耳,乃氣弱火盛之脈,數大為虛火,無力為氣弱,若誤作有餘之火,妄用寒涼,則中氣愈傷,火轉甚矣。又有誤為氣口緊盛,作食滯者,然脈有力無力,已相迥別,況宿滯者,必噁心飽悶,神壯不倦。內傷者,必不痞不飽,倦怠無力,懶於言語,更可驗也。

白話文:

外感和內傷的症狀可能相似,但治療方法截然不同,這一點必須明確區分。因飲食過度、勞累及各種情緒壓力造成的傷害稱為內傷;而由風、寒、暑、濕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傷害則為外感。內傷導致的發燒會時好時壞,而外感發燒則持續不退。內傷引發的畏寒,只要保暖就能緩解;外感的畏寒,即使穿著厚重衣物、靠近火爐仍無法解決。內傷對風的畏懼,並非害怕強風,而是對縫隙中的微風感到恐懼;外感則是一遇到風就感到不適。內傷的頭痛,會時痛時不痛;外感的頭痛則是持續疼痛,直到表層的邪氣進入體內才會停止。

內傷可能伴隨濕氣,不一定會口渴,但當心臟的火氣影響到肺部時,就會出現口乾舌燥;外感在二三天後,當表層的熱度進入體內,才會開始口渴。內傷會損耗體內氣力,讓人感到四肢疲憊無力,容易感到疲倦想睡;外感則是風邪影響筋骨,寒冷影響骨骼,導致全身筋骨疼痛;內傷會使人呼吸短促,感覺氣息不順。外感則會讓人喘不過氣,呼吸急促;內傷會使手心發熱,外感則是手背發熱。因為肺與天氣相通,鼻子是肺部的外部表現;外感寒氣會使鼻子堵塞,感受風邪則會流鼻涕。

然而,如果一個人仍能正常飲食,口中有食物的味道,腹部舒適,大小便正常,這表示脾臟與地氣相通,嘴巴是脾臟的外部表現。內傷的人會說話懶散,食慾不振,口無味道,小便顏色深黃,大便可能便祕也可能稀軟。左手人迎脈主表,外感時,人迎脈會比氣口脈大;氣口脈主裡,內傷時,氣口脈會比人迎脈大。內傷屬於氣虛,應採用溫補和諧的方法治療;外感屬於實證,應採用出汗、催吐或瀉下的方法治療。如果將內傷誤認為外感,胡亂使用發汗的藥物,會進一步虛耗體內的元氣,後果不堪設想,因此我創立了補中益氣湯作為治療內傷的主要藥方。

此外,也有同時內傷外感的情況。如果內傷較嚴重,應先進行滋補調養;如果外感較嚴重,應優先進行疏散治療。此湯不適合上焦有痰、中焦有濕熱,或是因食物導致胃脹的人服用。

內傷的脈象,右側的寸關脈必定會較大,初診時可能看似滑順,但長時間按壓後,會發現其實軟弱無力,左側的脈象則平穩且不會太快,偶爾也會出現弱脈,但通常比右手的脈象要小。這是氣弱火旺的脈象,數大為虛火,無力為氣弱。如果誤以為這是實火,胡亂使用寒涼藥物,會讓中氣更加受損,火氣反而會更旺盛。還有一種情況是誤以為氣口脈緊盛是因為食物滯留,但脈象有力無力的差異已經很明顯,食物滯留的人一定會感到噁心飽脹,精神旺盛而不倦怠。內傷的人則不會感到脹滿,而是疲倦無力,說話懶散,這些都可以作為辨識的依據。

2. 錦囊覺後篇

(張)因幼年多病,棄儒習醫,從師訪道,纂讀群書,苦攻十載,方敢臨症,悉遵古哲準繩,兢兢業業,全活頗多,閱歷既久,心得精微,更難言盡。蓋如先賢立法,外感而風傷衛者。

辛溫疏表;寒傷榮者,辛熱發散:病尚未已,繼以和解;和解不已,病傳於裡,則有攻下救里之法;病解而愈,乃用調元返本;病劇則危,亦有溫經益元,壞症奪命等湯,純以救本為事也。內傷而屬勞倦者,即用調補,毋審別議。內傷而屬飲食者,必先為消導,病尚未已,攻下繼之,病愈之後,亦以調脾養胃。

倘遇本元怯弱者,或消補並行,或補多消少,或先補後消,皆為成法,條分次第,未嘗不善。然最宜於上古之人,稟賦壯厚,及藜霍之民,中表堅實,既能任病消磨,復能任治盪滌,難傷濃厚之天元,無損百歲之大壽,不宜乎晚季之受氣既薄,性復斫削,腎梁子弟,體質嬌嫩,輕寒輕冷,便能傷表,遇勞遇食,易致傷中,一經受病,神氣沮喪,再加攻克,益促虛危,既不能任病久磨,復不能任藥次第,每有驟至,精神垂絕,方投峻補挽救,脫極者,追之何及?未脫者,僥倖全生。

況,如從前治法,只可暫去其病,而使精神還本,得盡中壽之年,不能永卻其病,而使元氣勝常,更獲長生之術,殊不思《經》曰:「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?」又曰:邪之所湊,其正必虛。不治其虛,安問其餘?而先賢治法,更有識得標,只取本,治千人無一損,皆至言也。

要知易風為病者,表氣素虛;易寒為病者,裡氣素弱;易熱為病者,陰氣素衰;易傷食者,脾胃必虧;易勞傷者,中氣必損。非因邪氣之有餘,實由正虛之所召,未病已病既病益虛,用藥瀉補瀉之愈虛,其虛補之,惟償其所瀉,縱得痊可如常,精神仍是怯弱,須知病發有餘之日,即正氣不足之時,何如當受風為病也,辛溫衛氣以法之。受寒為病也,辛溫榮氣以化之。

受熱為病也,甘苦陰氣以勝之,因滯而病也。健中氣以翼運之,因勞而病也,培元氣以匡復之,使正氣宣行以逐邪,邪消正復,邪不勝正而自化,化舊生新,客邪頓釋於無事之中,正氣復生於受傷之際,再加調養,不惟消弭新病,而舊患藉此搜除,未知病根,長生氣血,詎不快哉!況精神之損益,由乎陰陽之盛衰,陰陽更由乎水火之消長,皆無形者也。而外感之六淫,及內傷之七情亦無形,惟飲食之滯有跡,然實由乎氣化之所運亦無形。

以無形之邪,而干無形之正,治之者,只可作無形之相,以氣味性情相感相化以調之,不可作有形之象,而攻無形之虛。書所謂攻之一字,仁人之所惡也。況受寒而變熱,寒者,客邪致病之原由;熱者,感觸元陽之外越,寒既去而復疏之,益促虛陽之耗散,因食而傷胃,胃既傷而脾亦虛,腫胃之氣既虛。臟腑之稟皆失,斯時食雖腐化於中,然內而臟腑,外而四肢,皆無氣以動。

食既化而復消之,難免重虛之患,故貴乎以脈消息,則有形之變症百出,總屬無形之根本一源。有跡無形之病,仍取有跡無形之藥,氣類相從,投之可入。蓋炳之生也,必在人身氣血之中,而用藥以調病者,亦必取草木與氣血有情者而投之,自能與血氣相須而卻病。則氣血借藥勢而驅馳有力,藥力護氣血而攻逐無傷,正氣既旺,邪得即解。

若猛投狼虎險健惡毒之藥,則未逐客邪,先傷正氣,正氣傷而邪愈固,名為逐邪,實為損正,故貴乎不治之治,無形神聖之用也。(張)臨症三十年來,傷寒未經一遇,如古之壯熱頭痛太陽證者,不用麻桂羌柴而病自已,何知有傳經之論,大寒大熱而為瘧者,何事青、檳、陳、半、柴、黃,而寒熱自平。腹痛赤白雜下而為痢者,焉賴香、連、青、陳、檳、樸而便自調。

胸滿噫氣噯臭惡食而為停滯者,不賴楂、曲、稜、術而食自消。肺脹痰壅而為咳嗽者,焉仗橘、半、桑、貝而痰嗽自痊!有跡之疾病既除,而無形之元氣反長,因審其所因,求其所屬,避其盛,因其衰,安其正,化共邪,還其元,勝其舊。《經》曰:毋致邪,毋失正,長有天命。

此之謂歟,所謂仁義之師,無敵於天下也。此(張)於法外求全之法,而於《內經》「不治其虛,安問其餘?」及前賢識標取本之主不背矣。

(張)按:人之賴以有生者,惟仗一點真陽之氣耳。即百病發熱,莫不由命火離宮。若火得安位,則百病俱已。故古人諄諄慎用寒涼,而曰:服寒涼者,百不一生。又曰:誤服寒涼者,立死。示人寒涼為害之甚而且速,以慎不可輕用誤用。至於極虛極危之症,全以救陽為主,蓋陽氣一分不盡則不死。

然陽氣之盡也有二:凡六脈沉微,兩尺無根者,此元氣之元陽欲盡也,惟參、木、附子可以挽之。若六脈細數,兩尺無根者,此元陰之元陽欲竭也,惟地、茱、桂、附可以挽之。迨至龍雷假火一退,其脈細數而變為沉微,則藥之地、茱、桂有者,亦當變為參、朮、附子,故即吐血陰虛之症,每以脾胃藥收功。然凡峻補之藥,若遇六脈有根者,及尺脈不絕者,挽回易見其效。

蓋如樹木有根,而加之脂膏灌溉,易得發生而蕃茂也。若六脈無神,及尺脈無根者,挽回最難見功。蓋根氣已失,惟圖藥力挽回,藥力少緩,脫勢便來,非重為陸續補接,不能以轉生髮之機。蓋如栽培無根草木,全賴土以培之,水以滋之,日以暄之,使陽和之氣,煦濡不絕,方可令無根而化生有根,必三五日少轉,六七日乃復,展轉進遲,良非易也。然古人救脫之方,惟有人參一兩,生附子半個,可謂大力救生之藥矣。

奈今人元陽之虛愈甚,而參力之補復微,每多投此,甚難見功。(張)思附子通經達絡,必賴人參大力駕驅,否則通達迅速,元氣轉傷,故古人有參、附、耆、附、朮附等湯,附子必兼人參、耆、術同用,既欲賴以通經,復可補其走泄。柰天地氣化轉薄,人與草木所稟皆虛,參力亦非昔比,倘人參一兩,生附半個,則走多補少,焉能托住真元?故(張)凡治脫症,人參三四兩,而熟附方投半個。

極寒極危之症,即人參之力尚未足以挽之,蓋參性和平,更必兼白朮之補速而有剛性者,方能力散沉寒,追復元陽,況陽虛重在胃也。若不重為托住中氣,則雖有附子追復元陽之力,然未免通達之性,反寓走泄之機。

如修理破房,若不先用大木架托梁棟,而妄將斧鋸穿鑿動搖,能保其房屋不為傾覆,而梁棟不為折裂乎?兼之臟腑沉寒固閉之症,而用溫補之藥,流通其氣者,凡遇身形瘦小之人則小劑煎濃,使可周及。若身形肥大之人,必大劑浩飲,方能遍達,且軀體豐厚,則稟陰氣獨重,非陽藥倍加,不足以勝之。

余治翰苑熊老先生尊翁年七十餘歲,食後受驚,隨即大吐不已,飲食出盡,痰涎繼之,目竄身熱,面赤口張,頭仰手搐,自午至戌,潰汗如雨,急延余診,六脈豁大而空,乃假陽上越也。以人參二兩,炒白朮三兩製附子五錢,五味子二錢,煎濃汁灌服,始乃搐止汗止,熱退身寧。

但昏迷不醒,次日照前方,早晚各進一服,服至三日之外,始乃神清識人,能迸薄粥,繼用十全大補,及人參養榮等湯而安。又有周姓年方五十餘歲,向來心肺之火有餘,而脾腎之陽不足,常發喘症,一發垂危。

適因夏月勞傷發熱,誤用香薷清暑,及六一散、冰水、酷嗜西瓜,以致下焦沉塞,上焦愈熱,煩躁喘急,飲食久廢,其脈乍大乍小,兩尺無根,漸至乍有乍無沉微遲緩,三至一止,時欲脫去,乃延余治。急以人參三兩,白朮四兩,炮姜三錢,五味子二錢,製附子五錢,煎濃汁灌之,服後脈氣少起。

神氣少旺,藥性少過,脫勢便來,隨即照方又服,每日人參用至八兩,白朮用至十兩,附子用至二兩,漸至尺脈有根,始無脫勢,乃大加溫補而痊。觀此,則今人之虛較古更甚,人參之力,較古亦微,可洞見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