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27)
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27)
1. 李東坦七方圖
大,君一臣三佐九,制之大也。遠而奇偶,制大其服也。大則數少,少則二之。腎肝位遠,服湯散不厭頻而多。
小,君一臣二,制之小也。近而奇偶,制小其服也。小則數多,多則九之。心肺位近,服湯散不厭頻而少。
緩,補上治上制以緩,緩則氣味薄,治主以緩,緩則治其本。
急,補下治下制以急,急則氣味厚,治客以急,急則治其標。
奇,君一臣二,奇之制也。君二臣三,奇之制也。陽數奇。
偶,君二臣四,偶之制也。君二臣六偶之制也。陰數偶。
復,奇之不去則偶之,是為重方也。
是故百病之起,有生於本者,有生於標者,有生於標本者,有取本而得者,有取標而得者,有取中氣而得者,有取標本而得者,有逆取而得者,有從取而得者。(反佐取之,是為逆取。奇偶取之,是為從取。寒病治以寒,熱病治以熱,是為逆取。從,順也。)逆,正順也。若順,逆也。
(寒盛格陽,治熱以熱,熱盛格陰,治寒以寒之類,皆時謂之逆,外雖用逆,中乃順也。此逆乃正順也。若寒格陽,而治以寒,熱格寒而治以熱,外則雖順,中氣乃道,故方若順,是逆也。)故曰:知標與本,用之不殆,明知逆順,正行無問。不知是者,不足以言診,足以亂經。
粗工嘻嘻,以為可知,言熱未已,寒病復殆,同氣異形,迷診亂經。(六氣之用,粗之與工,得其半也。厥陰之化,粗以為寒,其乃是溫、太陽之化,粗以為熱,其乃是寒。由此參互,用失其道,故學問識用,不達工之道半矣。夫一經之標本,寒熱既殊,言本當究其標,論標合尋其本。
言氣不窮其標本,論病未辨其陰陽,心既迷正理,治益亂經,呼曰粗工。)夫標本之道,要而搏,小而大,可以言一而知而病之害。言標與本,易而勿損,察本與標,氣可令調,明知勝復。為萬民式。(此言六氣各有所從之標本,而百病皆當知標本也。)
願聞病機何如?諸風掉眩皆屬於肝。(風性動,木氣同之。)諸寒收引皆屬於腎。(收,謂斂也。引,謂急也。寒物收縮,水氣同也。)諸氣膹郁皆屬於肺。(高秋氣涼,露氣煙集,涼至則氣熱,復甚則氣殫,徵其物象,屬可知也。膹謂膹滿。郁,謂奔迫也。氣之為用,金氣同之。
)諸濕腫病,皆屬於脾。(土薄則水淺,土厚則水深,土平則干,土高則濕,濕氣之有,土氣同之。)諸熱瞀瘛,皆屬於火。(火象徵。)諸痛癢瘡,皆屬於心。(心寂則病微,心躁則痛甚。百端之起,皆自心生,痛癢瘍瘡,生於心也。)諸厥固泄,皆屬於下。(下,謂下焦肝腎也。
夫守司於下,腎之氣也。門戶束要,肝之氣也。故諸厥固泄皆屬於下也。厥力氣逆。固,謂禁固。諸有氣逆上行、及固不禁,出入無度,燥濕不恆,皆由下焦之主守也。)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。(上,謂上焦心肺氣也。炎熱薄灼,心之氣也。承熱分化,肺之氣也。熱鬱於上,故病上焦。
白話文:
[李東坦七方圖]
大方:用藥比例是君藥一份,臣藥三份,佐藥九份,這是大方子的基本法則。用藥時要考慮到藥性的遠近和陰陽,以便調整藥物的比例和劑量。劑量大,藥物種類就少,藥物種類少,劑量就加倍。腎和肝的位置比較遠,因此使用湯劑或散劑時,不嫌次數頻繁,藥量可以多一些。
小方:用藥比例是君藥一份,臣藥二份,這是小方子的基本法則。用藥時要考慮到藥性的遠近和陰陽,以便調整藥物的比例和劑量。劑量小,藥物種類就多,藥物種類多,劑量就變成九分之一。心和肺的位置比較近,因此使用湯劑或散劑時,不嫌次數頻繁,藥量可以少一些。
緩治:補益上焦的病症要用緩慢的方法,緩慢時,藥物的氣味就比較平和。治療疾病的根本時,也用緩慢的方法,緩慢才能治本。
急治:補益下焦的病症要用急迫的方法,急迫時,藥物的氣味就比較濃烈。治療突發疾病時,也要用急迫的方法,急迫才能治標。
奇數:用藥比例是君藥一份,臣藥二份,這是奇數的用法。或者君藥二份,臣藥三份,也是奇數的用法。陽數為奇數。
偶數:用藥比例是君藥二份,臣藥四份,這是偶數的用法。或者君藥二份,臣藥六份,也是偶數的用法。陰數為偶數。
重複:如果奇數無法解決問題,就用偶數來處理,這就是重複用藥的方法。
因此,各種疾病的發生,有的病根在根本,有的病根在表面,有的病根在根本和表面之間。有的治療從根本著手就有效,有的從表面著手就有效,有的從中焦著手就有效,有的從根本和表面同時著手才有效,有的要用反向的方法治療才有效,有的要用順向的方法治療才有效。(使用反佐藥物就是反向治療。使用奇數或偶數藥物,就是順向治療。寒病用寒藥治療,熱病用熱藥治療,這是反向治療。順,就是順應。)反向治療其實也是順應。如果順應了,其實就是反向。
(例如寒邪很盛,卻出現虛熱的假象,就用熱藥來治療;熱邪很盛,卻出現虛寒的假象,就用寒藥來治療。這種情況都叫反向治療。雖然表面上使用反向的藥物,但實際上是順應了病情的本質。這種反向才是真正的順應。如果寒邪導致虛陽假象,卻用寒藥來治療,或者熱邪導致虛陰假象,卻用熱藥來治療,表面上看起來是順應了症狀,實際上卻違反了病情的本質,所以表面上看起來順應了,其實是反向。)因此說,了解疾病的根本和表面,用藥就不會出錯;明白反向和順向的道理,就能正確的治療。不明白這些道理的人,不足以談論診斷,只會擾亂經脈。
一些醫術不精的人,自以為什麼都懂,說完熱病,寒病又犯了。他們把相同性質的氣,在不同表現形式上都看成一樣,導致錯誤的診斷,擾亂經脈。(他們只是了解了六氣運作的一部分。例如把厥陰的變化,誤認為是寒,實際上是溫;把太陽的變化,誤認為是熱,實際上是寒。因為這樣互相參雜的錯誤,用藥就失去了正確的方向。所以學習醫術,認識和應用,如果沒有達到一半的水平,就會這樣。同一個經脈,它的根本和表面,寒和熱已經不同了,所以談論根本時要考慮表面,談論表面時要考慮根本。
談論氣的時候,如果不探究它的根本和表面,談論疾病的時候,不能區分它的陰陽,心裡已經迷惑了正確的道理,治療就會更加擾亂經脈,這就是所謂的庸醫。)疾病的根本和表面的道理,精要而又廣博,可以從細微處看到大的方面,可以通過一個症狀就了解整個疾病的危害。談論根本和表面,要簡單明了,不要損害身體;觀察根本和表面,氣就可以得到調和,明白勝復的道理。這樣就可以為天下百姓樹立榜樣。(這裡說的是六氣都有各自的根本和表面,所有疾病都要了解根本和表面。)
想知道病機是什麼樣的嗎?各種眩暈的症狀都屬於肝。(風的特性是動,和木的特性相同。)各種寒冷收縮的症狀都屬於腎。(收,是指收斂;引,是指急迫。寒冷會使物體收縮,和水的特性相同。)各種氣機壅塞的症狀都屬於肺。(秋天氣候涼爽,露氣凝結,涼到極點就會產生熱,熱到極點就會消亡,這些徵象都可以類比。壅塞是指胸悶,迫切是指氣機奔騰。氣的作用,和金的特性相同。)
各種濕氣腫脹的症狀都屬於脾。(土薄則水淺,土厚則水深,土平則乾燥,土高則潮濕,濕氣的產生,和土的特性相同。)各種發熱,抽搐的症狀都屬於火。(火的特性就是這樣。)各種疼痛,瘙癢,瘡瘍的症狀都屬於心。(心平靜的時候,病情就輕微;心煩躁的時候,疼痛就劇烈。各種病症的產生,都是從心開始的,疼痛,瘙癢,瘡瘍,都是從心產生的。)各種四肢厥冷,二便不固的症狀都屬於下焦。(下,是指下焦的肝和腎。
在下焦守護的是腎的氣,約束門戶的是肝的氣。所以各種四肢厥冷,二便不固的症狀都屬於下焦。厥,是指氣逆。固,是指禁固。各種氣逆上行,或者二便不能約束,出入沒有節度,燥濕不恆定的情況,都是因為下焦沒有好好守護。)各種痿軟,喘息,嘔吐的症狀都屬於上焦。(上,是指上焦的心和肺。炎熱的灼燒是心的氣,承接熱量分散的是肺的氣。熱鬱積在上焦,所以會產生上焦的疾病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