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女科精要卷十六 (14)
女科精要卷十六 (14)
1. 乳症
婦人之乳,男子之腎,皆性命之根也。人之氣血周行無間,寅時始於手太陰肺經,出於雲門穴,穴在乳上,丑時歸於足厥陰肝經,入於期門穴,穴在乳下。出於上,入於下,肺領氣,肝藏血,乳正居於其間也。其足陽明之脈,自缺盆下於乳。又衝脈者,起於氣街,並足陽明夾臍上行,至胸中而散,故乳房屬足陽明胃經,乳頭屬足厥陰肝經。
婦人不知調養,有傷衝任,且忿怒所逆,鬱悶所遏,厚味所釀,以致厥陰之氣不行,陽明之血熱甚,或為風邪所容,則氣壅不散,結聚乳間,或硬或腫,疼痛有乳核,漸至皮膚焮腫,寒熱往來,謂之乳癰。風多則硬腫色白,熱多則焮腫色赤,不治則血不流通,氣為壅滯,而與乳內津液相搏,瘍化為膿。治之之法,凡初起寒熱焮痛,即發表散邪,疏風清胃,速下乳汁,導其壅塞,則病可愈。
若不散而不易成膿,宜用托裡;若潰後肌肉不生,膿水清稀,宜補脾胃;若膿出反痛,惡寒發熱,宜調榮衛;若晡熱焮腫作痛,宜補陰血;若食少作嘔,宜補胃氣。切戒清涼解毒,反傷脾胃也。
乳癰者,俗呼曰吹乳。吹者,風也。風熱結汨於乳房之間,血脈凝注,久而不散,潰腐為膿。凡忽然壅腫結核色赤,數日之外,焮痛脹潰,稠膿湧出,此屬膽胃熱毒,氣血壅滯,名曰乳癰,為易治。
治法:青皮疏厥陰之滯,石膏清陽明之熱,生草節解毒而行汙濁之血,荊防散風而兼助藥達表,栝蔞,沒藥、青桔葉、角刺、金銀花、土貝母、當歸及酒佐之,毋非疏肝和血解毒而已。加艾隔蒜灸二三十壯於痛處最效。切忌刀針傷筋潰脈,為害不小。
有因婦人所乳之子膈有滯痰,口氣焮熱,含乳而睡,熱氣吹入乳房,凝滯不散,遂生結核。若初起時忍痛揉軟,吮去乳汁,即可消散。失此不治,必成癰腫。亦有因小兒斷乳後,不能回化,或婦人乳多,嬰孩少飲積滯凝結,又或經候不調,逆行失道。又有邪氣內郁,結成癰腫。
初發時,切勿用涼藥,蓋乳本血化,不能漏泄,遂結實腫,乳性清寒,又加涼藥,則陰爛宜也。惟涼藥用之,既破之後則佳。如初發時宜用南星、薑汁敷之,可以內消,更加草烏一味,能破惡血逐塊,遇冷則消,遇熱則潰。更加乳香、沒藥以定痛。內則用栝蔞仁、十宣散、通氣散間服之。
然年四十以下者,治之多瘥,以氣血旺故也。五十以上者,慎勿治之,多死,以天癸絕也,不治自能終其天年。若欲加治,惟調補氣血為主。
婦人有憂怒抑鬱,朝夕積累,脾氣消阻,肝氣橫逆,氣血虧損,筋失榮養,鬱滯與痰結成隱核,不赤不痛,積之漸大,數年而發,內潰深爛,名曰乳岩,以其瘡形似巖穴也,慎不可治。此乃七情所傷,肝經氣血枯槁之證。
白話文:
[乳腺疾病]
女性的乳房,男性的腎臟,都是生命的根本。人體的氣血循環無間斷,從凌晨3點開始在手太陰肺經運行,從雲門穴出來,該穴位於乳房上方。凌晨1點時回到足厥陰肝經,進入期門穴,該穴位於乳房下方。氣血從上部出來,再從下部進入,肺負責引導氣,肝則儲存血液,而乳房就正好處於這兩者之間。足陽明經脈從鎖骨下窩向下延伸到乳房。另外,衝脈起始於氣街,與足陽明經脈並行,夾着肚臍向上行至胸部後散開,因此乳房屬於足陽明胃經,乳頭則屬於足厥陰肝經。
女性如果不注重調養,損傷了衝脈和任脈,再加上憤怒、鬱悶、飲食過量等因素,導致肝氣無法順暢運行,胃血過熱,或是被風邪侵襲,就會使氣血在乳房積聚,形成硬塊或腫脹,伴有疼痛感,出現乳腺結節,逐漸發展爲皮膚紅腫,伴隨寒熱交替,這就是乳腺炎。風邪過多會使乳房變得堅硬腫脹,顏色蒼白,熱毒過多則會使乳房紅腫,如果不治療,血液無法流通,氣滯不暢,與乳房內的津液相互搏鬥,最終化膿。治療方法是,如果剛開始出現寒熱、紅腫、疼痛等症狀,應該發汗解表,疏散邪氣,疏風清胃,迅速排出乳汁,導引氣血,疾病就能痊癒。
如果疾病沒有擴散,也沒有輕易化膿,應該使用補裏藥;如果潰爛後肌肉生長緩慢,膿水稀薄,應補脾胃;如果膿水流出反而更疼,伴發寒熱,應調理營衛;如果午後發熱,乳房紅腫疼痛,應補陰血;如果食慾減少,嘔吐,應補胃氣。絕對不要使用清涼解毒的藥物,以免傷害脾胃。
乳腺炎,俗稱吹乳。吹,指的是風。風熱在乳房內集結,血脈凝固,久而不散,潰爛化膿。如果乳房突然出現紅腫,結節,幾天後紅腫疼痛,膿水湧出,這屬於膽胃熱毒,氣血阻滯,稱爲乳腺炎,容易治療。
治療方法是:青皮可以疏肝解鬱,石膏可以清熱,生甘草可以解毒並促進血液循環,荊芥、防風可以疏散風邪,幫助藥物表散,瓜蔞、沒藥、青橘葉、角刺、金銀花、土貝母、當歸和酒一起使用,主要是疏肝和血解毒。加上艾灸和大蒜灸,對疼痛處進行灸療,效果最好。絕對不要用刀針傷害筋脈,否則後果嚴重。
有些情況是因爲哺乳的孩子喉嚨有痰,口中熱氣吹入乳房,熱氣凝結不散,從而產生結節。如果剛出現症狀時,忍受疼痛揉軟,吸出乳汁,就可以消散。如果錯過這個時機不治療,必然會形成膿腫。還有可能是因爲孩子斷奶後,乳汁無法迴流,或者媽媽乳汁過多,孩子喝得少,積滯凝結,又或者月經不調,逆向流動。還有可能是體內邪氣鬱結,形成膿腫。
剛開始發病時,千萬不要使用涼藥,因爲乳汁本來就是由血液轉化而來,不能泄露,所以會形成實腫,乳汁性質偏寒,再加涼藥,就會導致陰虛爛瘡。只有在破潰後使用涼藥,效果纔好。在初期可以使用南星、薑汁外敷,可以幫助內消,加上草烏一味,能破血化瘀,遇冷則消,遇熱則潰。再加上乳香、沒藥以止痛。內服則可以使用瓜蔞仁、十宣散、通氣散等藥物。
然而,40歲以下的女性,治療效果較好,因爲氣血旺盛。50歲以上的女性,要謹慎治療,大多數會死亡,因爲生殖機能衰退,如果不治療,自然壽命也不會縮短。如果想要治療,主要以調補氣血爲主。
女性如果長期憂鬱憤怒,積鬱成疾,脾氣受阻,肝氣橫逆,氣血虧損,筋脈失去滋養,鬱滯與痰結合形成隱匿的結節,不紅不痛,逐漸增大,幾年後發作,內部潰爛,稱爲乳腺癌,因爲瘡形像洞穴一樣,千萬不可治療。這是由於情緒傷身,肝經氣血乾涸的症狀。
治療方法是:如果剛開始出現紅腫、寒熱,應該發汗解表,疏散邪氣,在疏肝的同時,加上補養氣血的藥物,比如益氣養榮湯、加味逍遙散等,風藥順其性,氣藥行其滯,人參、黃芪、當歸、白芍補氣血,烏藥、木通疏積利壅,柴胡、防風、蘇葉表散,白芷除膿通營衛,官桂行血和脈。輕微的多服自愈,嚴重的也可以延長壽命。如果使用清涼、行氣、破血的藥物,會加速病情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