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四 (2)
雜症大小合參卷四 (2)
1. 升麻葛根湯
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,頭痛發熱,肢體煩疼,及瘡疹未發,凝似之間,並宜服之。
升麻,白芍,甘草(各一錢),葛根(二錢),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個中醫方劑,用來治療成人和小孩因時氣而引起的瘟疫,症狀包括頭痛發熱、四肢疼痛,以及瘡疹未發,看似要發病又還沒發的狀態。這個方劑可以用來治療這些症狀,建議服用。
方劑組成:
- 升麻 一錢
- 白芍 一錢
- 甘草 一錢
- 葛根 二錢
用法: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服。
注:
- 方劑中的藥材劑量以錢為單位,需根據醫師的指示進行調整。
- 瘟疫指傳染病,現代醫學有更精確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案,請勿自行用藥。
2. 人參前胡湯
治小兒感冒發熱。
前胡(一錢四分),柴胡,半夏(湯泡,七次),黃芩,人參,桔梗,甘草(各七分),薑棗水煎,溫服。
白話文:
治小兒感冒發熱
藥方:
- 前胡 一錢四分
- 柴胡 七分
- 半夏 七分(用湯泡七次)
- 黃芩 七分
- 人參 七分
- 桔梗 七分
- 甘草 七分
用法:
將以上藥材用薑棗水煎服,溫熱服用。
注:
- 此方為古方,現代人服用前需諮詢醫師或中醫師,並根據個人情況調整用量。
- 方中藥材的份量以「分」為單位,一錢等於十分。
- 「湯泡」是指用溫水浸泡半夏,七次指的是重複浸泡七遍。
3. 七寶散
治感寒頭昏體熱,小兒乳母同服。
紫麻葉,香附子(炒),橘皮,甘草,桔梗,白芷,川芎,薑棗水煎服。一方加麻黃
白話文:
治療因受寒導致頭昏腦脹、身體發熱的症狀,適用於小孩和餵奶的母親一起服用。用紫麻葉、香附子(炒)、橘皮、甘草、桔梗、白芷、川芎,加薑棗水煎服。另外一種配方還加了麻黃。
4. 清涼飲子
治小兒血氣壅盛,臟腑生熱,頰赤多涕,五心煩熱,咽喉閉痛,乳哺不時,寒溫無度,潮熱往來,睡臥不安,手足振掉,欲生風候。
人參,川芎,防風,當歸尾,赤芍藥,大黃(裹煨),甘草,入燈心七莖,麥門冬去心七粒,同煎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小兒疾病,症狀包括:
- 血氣壅盛,臟腑生熱: 也就是身體內部氣血運行不暢,造成內熱。
- 頰赤多涕: 臉頰發紅,流鼻涕。
- 五心煩熱: 手心、腳心、胸口、後背、頭頂都感到熱。
- 咽喉閉痛: 咽喉疼痛,難以吞嚥。
- 乳哺不時: 乳汁分泌不正常,或嬰兒不願意吸吮。
- 寒溫無度: 體溫忽冷忽熱,反覆無常。
- 潮熱往來: 時而發熱,時而退熱,像潮水一樣來來去去。
- 睡臥不安: 睡覺時翻來覆去,不能安穩入睡。
- 手足振掉: 手腳不停地顫抖。
- 欲生風候: 預示著可能要出現風症。
治療方法:
使用以下藥材,煎湯服用,不限時間:
- 人參: 補氣益血,扶正固本。
- 川芎: 行氣活血,止痛。
- 防風: 祛風解表,止痛。
- 當歸尾: 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- 赤芍藥: 清熱涼血,活血止痛。
- 大黃(裹煨): 清熱瀉火,瀉下通便。
- 甘草: 調和藥性,緩解藥物副作用。
- 燈心七莖: 清熱利尿,通淋止痛。
- 麥門冬(去心七粒): 滋陰潤肺,養胃生津。
需要注意的是,此方僅供參考,具體用藥需請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5. 茯苓湯
治嬰孩溫壯伏熱來去。
柴胡,麥門冬(去心),人參,赤茯苓,甘草,黃芩,加小麥二十粒,竹葉三片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嬰孩溫壯伏熱來去
這方藥用於治療嬰孩溫熱病,症狀表現為發熱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,熱邪伏於內,反覆發作。
藥方如下:
- 柴胡
- 麥門冬(去心)
- 人參
- 赤茯苓
- 甘草
- 黃芩
以上藥材加小麥二十粒,竹葉三片,水煎服用。
6. 滋腎丸
黃柏(制,三錢),知母(二錢),桂(五分),為末,熱水丸,百沸湯下。
白話文:
黃柏三錢(製過的),知母二錢,肉桂五分,研磨成粉末,用熱水做成藥丸,用剛燒開的水送服。
7. 水鑑方
小兒百日內,忽作寒熱,與寒藥反作嘔吐,與熱藥其病益加,乃於石室得秘術,歌云:桃花陰末一錢余,甘草沖湯力更殊,藍花只須二二字,灌之入口立消除。
發熱證候不一,故諸方不可備載,各具本門。
白話文:
嬰兒百日內,若突然發燒,服用寒性藥物反而嘔吐,服用熱性藥物病情反而加重,這時就需要用特殊方法治療。據說有一位醫生在石室中得到秘方,歌曰:「桃花陰末一錢余,甘草沖湯力更殊,藍花只須二二字,灌之入口立消除。」
發燒的症狀很多種,因此各種藥方無法一一列舉,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。
8. 方脈發熱證論合參(附惡寒)
夫人居處清淨,則陽氣周密,邪不能害。若在事煩勞,則陽氣解散,邪入傷人,七情傷氣,飲食傷形,風寒暑濕傷神,飲食男女傷陰,故《經》曰:邪之生也,或生於陰,或生於陽。生於陽者,得之風邪寒暑;生於陰者,得之飲食居處,陰陽喜怒。故發熱症候不一,治各不同,有外感內傷之迥別,寒熱補瀉之有殊。
如傷寒傷風,此外感也。自表入里,宜發表以解散之,此麻黃桂枝之義。以其感於冬令寒冷之日,即時發病,故謂之傷寒,而藥用辛熱,以勝寒。若時非寒冷,則藥當以隨時處變矣。如春溫之月,則當變以辛涼之藥,如夏暑之月,即當變以甘苦寒之藥。又云:冬傷寒不即病,至春變溫,至夏變熱,其治法必四時而有異也。
白話文:
女性居住環境乾淨整潔,陽氣就能充足而遍布全身,邪氣便無法侵害。如果經常操勞煩心,陽氣就會散失,邪氣就會趁虛而入,傷及身體。七情(喜怒憂思悲恐驚)會傷氣,飲食不節會傷形,風寒暑濕會傷神,縱欲無度會傷陰。因此古籍中說:「邪氣的產生,有的源於陰,有的源於陽。源於陽的,是受到風寒暑濕的侵襲;源於陰的,是飲食居住不當,以及情志失調造成的。」所以發熱的症狀不盡相同,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,有外感和內傷的區別,也有寒熱補瀉的差異。
例如傷寒和傷風,都屬於外感。病邪從表層侵入到內裏,需要用發汗解表的方法來散邪,這就是麻黃、桂枝的功效。因為是受到冬季寒冷的影響而發病,所以稱之為傷寒,藥物也使用辛熱性的,以克制寒邪。如果季節不是寒冷,藥物就應該隨季節變化而調整。比如春季溫暖的月份,就要使用辛涼的藥物,夏季炎熱的月份,就要使用甘苦寒的藥物。古人還說:「冬天受寒不馬上發病,等到春天轉暖,夏天炎熱時,病情就會變化,治療方法也必須隨著四季變化而有所不同。」
又有一種冬溫之病,謂之非其時而有其病。蓋冬寒時也,而反病溫焉,此天時不正,陽氣反泄,用藥不可溫熱。又有一種時行寒疫,卻在溫暖之時,時本溫暖,而寒反為病,此亦天時不正,陰氣反逆,用藥不可寒涼,又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,多發於春夏之間,沿門闔境相同者,此天地之癘氣,當隨時令,參運氣而施治,宜用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,以清熱解毒,以上諸症,皆外感天地之邪者也。
若夫飲食勞倦,內傷元氣,《經》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勝,(言胃虛谷少,不能勝任其勞倦也。)上焦不行,(言清氣不升也。)下脘不通,(言濁明不降也。)胃氣熱,(濁陰不降,故胃氣熱。)熱氣熏胸中,(少只皆成壯火而上炎,)故內熱。此係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,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,用人參、黃耆,甘溫之藥,大補其氣,而提其下陷,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者也。又,若勞心好色,內傷真陰,陰血既傷,則陽氣偏勝,而變為火矣。
白話文:
除了外感風寒,還有一些疾病在季節上出現異常。比如冬天本該寒冷,卻出現發熱的症狀,這叫做「冬溫」,因為天時不正,陽氣外泄,用藥不能溫熱。又比如在溫暖的季節卻出現寒症,這叫做「時行寒疫」,因為天時不正,陰氣逆行,用藥不能寒涼。還有在春夏之間流行的「溫疫熱病」,這屬於天地之間的瘟疫,需要根據季節和運氣變化施治,宜用河間派的辛涼甘苦寒藥來清熱解毒。以上這些都是因為外感天地邪氣引起的。
除此之外,還有內傷元氣導致的疾病。《內經》中說,勞倦過度會導致形氣衰少,胃氣不足,清氣不能上升,濁氣不能下降,胃氣發熱,熱氣熏蒸胸中,這就是內熱。這是由於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,所以東垣派提出補中益氣的理論,用人參、黃芪等甘溫藥物來大補元氣,提振下陷的真陽。這是在氣虛的情況下用補氣藥物來補足氣的不足。另外,勞心傷神,縱慾過度會損傷真陰,陰血虧損,陽氣偏盛就會轉化為火。
是為陰虛火旺勞瘵之症,故丹溪發陽有餘,陰不足之論,用四物加知柏,補其陰,而火自降,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。益氣補陰,皆內傷症也。一則因陽氣之下陷,而補其氣以升提之,一則因陽火之上升,而滋陰以降下之,一升一降,迥然不同矣。又有夏月傷暑之病,雖屬外感,卻類內傷,與傷寒大異。
蓋寒傷形,寒邪客表、有餘之症,故宜汗之。暑傷氣,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,不足之症,故宜補之,東垣所謂清暑益氣者是也。又有因時暑熱,過食冷物,以傷其內,或過取涼風,以傷其外,此則非暑傷人,乃因暑而自致之病,治宜辛熱解表,或辛溫理中之藥,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。
白話文:
這是陰虛火旺、勞瘵的症狀,所以丹溪提出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的論點,用四物湯加知母、柏子仁,補益陰氣,火氣自然下降,這是用血藥來補血不足。益氣補陰都是內傷的症狀,一種是因陽氣下陷,而補益氣來升提,另一種是因陽火上升,而滋陰來降下,一升一降,截然不同。另外,夏天的暑熱病,雖然屬於外感,卻類似內傷,和傷寒大不相同。
因為寒傷的是形體,寒邪侵襲外表,是邪氣有餘的症狀,所以應該發汗。暑傷的是元氣,元氣被暑熱所傷而耗散,是元氣不足的症狀,所以應該補益,東垣提出的清暑益氣就是這個道理。另外,也有人因為夏季暑熱,過食冷物,傷及內臟,或過度吹涼風,傷及外體,這種情況就不是暑氣傷人,而是因為暑氣而自己造成的病症,治療應該使用辛熱解表,或辛溫理中的藥物,反而和傷寒的治療方法相似。
凡此數症,皆外形相似,而虛實大有不同,治法多端,不可妄謬,故必審其果,為傷寒傷風及寒疫也,則用仲景法。若果為溫病熱病及溫疫也,則用河間法。果為氣虛也,則用東垣法。果為陰虛也,則用丹溪法。如是則藥無誤用,而天人性命者矣。
令人但見發熱之症,一概認作傷寒外感,率用汗藥以發其表,汗後不解,又有表藥以涼其肌,設是虛症,豈不誤哉!更有一聞,因虛而發致發熱者,遂用補藥,又不知氣血之分,或氣病而補血,或血病而補氣,害人亦多矣。故外感之與內傷,寒病之與熱炳,氣虛之與血虛水炭相反,治之若差,則輕病必重,重病必死矣,可不慎歟!
白話文:
這些症狀表面看起來相似,但虛實狀況卻有很大差異,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,不能亂用藥。因此,必須仔細判斷病因,如果是傷寒、傷風或寒疫,就用張仲景的治療方法;如果是溫病、熱病或溫疫,就用李杲的治療方法;如果是氣虛,就用李東垣的治療方法;如果是陰虛,就用朱丹溪的治療方法。這樣一來,用藥就不會出錯,才能保全患者的生命。
有些人只看到發熱的症狀,就一概認為是傷寒外感,隨便用發汗藥來發散表邪,發汗後症狀沒有減輕,又用清熱藥來涼血,如果患者是虛症,這樣不就誤診了嗎?還有些人一聽到患者因虛而發熱,就用補藥,卻不分氣血,有的氣虛卻補血,有的血虛卻補氣,這樣也會造成傷害。因此,外感和內傷、寒病和熱病、氣虛和血虛,就像水火不容,治療方法弄錯了,輕者病情加重,重者就會死亡,不可不慎!
《經》曰:春氣在經脈,夏氣在孫絡,長夏氣在肌肉,秋氣在皮膚,冬氣在骨髓中。是故邪氣者,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。至其變化,不可為度。然必從其經氣,闢除其邪。
發熱之症,實非一端,前論已詳,不復再舉,令於發熱症下,再具陽虛陰虛,二者以申之。夫陽虛陰虛二症,凡晝夜發熱,晝重夜輕,口中無味,陽虛之證也。午後發熱,夜半則止,口中有味,陰虛之症也。陽全陰半,陽得以兼陰,陰不得已兼陽,自然之理也。陽虛之症責在胃,陰虛之症責在腎,蓋飢飽傷胃,則陽氣虛矣;房勞傷腎,則陰血虛矣。
以藥而論之,甘溫則能補陽氣,苦寒則能補陰血,如四君以補氣,四物以補血是也。若氣血兩虛,但以甘溫之劑以補其氣為先,兼補其血,蓋氣旺則能生血也。若只血虛而氣不虛,忌用甘溫之劑,以補其氣,蓋旺則陰血愈消矣。故陽虛之與陰虛,苦寒之與甘溫,不可不詳審而明辯之。
白話文:
中醫古文翻譯:
《經》說: 春氣運行於經脈,夏氣運行於孫絡,長夏氣運行於肌肉,秋氣運行於皮膚,冬氣運行於骨髓。因此,邪氣常常隨著四季的氣血變化,入侵人體。邪氣變化無常,難以預測。但我們必須根據經氣的運行,驅除邪氣。
發熱的症狀,並非單一原因,前文已有詳細論述,不再贅述。 現在我們在發熱症的章節下,再詳細說明陽虛和陰虛兩種情況。
陽虛和陰虛兩種症狀, 共同表現為晝夜發熱,但陽虛的病人白天症狀較重,晚上較輕,並且口中無味;而陰虛的病人下午發熱,半夜則停止,口中卻有味道。陽氣充盈,陰氣就相對不足;陰氣充盈,陽氣就相對不足,這是自然規律。
陽虛的病症主要責怪脾胃, 因為飢飽不節傷脾胃,就會導致陽氣虛弱。陰虛的病症主要責怪腎臟, 因為房事過度傷腎,就會導致陰血虛弱。
從藥物治療的角度來看, 甘溫的藥物可以補陽氣,苦寒的藥物可以補陰血,例如四君子湯補氣,四物湯補血就是這樣的例子。如果氣血兩虛,就應該先用甘溫的藥物補氣,再兼顧補血,因為氣旺才能生血。如果只是血虛而氣不虛,就不要用甘溫的藥物補氣,因為這樣會使陰血更加虧虛。
因此,陽虛和陰虛、苦寒和甘溫, 在治療時一定要仔細辨別,不可混淆。
虛熱大禁發汗,退熱不可過用涼劑,故有和取從折屬之五法,皆可合宜採用。《經》曰:陰氣不足,則內熱乃真不足也。陽氣有餘則外熱,乃假有餘也。凡人元氣素弱,或因起居失宜,或因飲食勞倦,或因用心太過,以致遺精白濁,自汗盜汗,或內熱晡熱潮熱發熱,口乾作渴,喉痛舌裂,或胸乳膨脹,脅肚作痛,頭頸時疼,眩暈目花,或心神不寧,寐而不寐,小便赤澀,莖中作痛,便溺餘瀝,臍腹陰冷,或形容不充,肢體畏寒,鼻氣急促,一切熱症,皆是無根虛火,但服十全大補,有益氣湯之類,固其根本,諸症自息。若攻其風熱則誤矣。
白話文:
虛熱症狀的人,嚴禁使用發汗的方法,退熱時也不可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。因此,有和、取、從、折、屬等五種治療方法,可以根據情況適當採用。《經》書中說:陰氣不足,內熱就屬於真不足;陽氣有餘則外熱,屬於假有餘。凡是元氣本來就虛弱的人,或是因起居作息不當,或是飲食勞累,或是用心過度,導致遺精、白濁、自汗、盜汗等症狀,或是出現內熱、午後發熱、潮熱發燒、口乾舌燥、喉嚨疼痛、舌頭乾燥龜裂,或是胸部乳房脹痛、兩肋疼痛、頭頸部時常疼痛、頭昏眼花,或是心神不寧、睡覺也睡不安穩、小便赤色灼痛、尿道疼痛、排尿後滴瀝不盡、臍腹部位冰冷,或是面色不好、四肢畏寒、呼吸急促等等,這些熱症都是由於無根虛火所引起。對於這些症狀,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或益氣湯等補氣藥物,來固本培元,各類症狀自然會消退。如果一味地去攻伐風熱,那就是錯誤的治療方法了。
陰虛發熱,丹溪用四物加知柏,何如六味壯水之主,以鎮陽光?八味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為同氣相求之妙。
有因大勞,復感風水暑熱,或發似瘧症,或夜發熱咳嗽,醫者但知有勞,而不知外邪內陷,誤與補藥,其邪留滯血脈之間,隨氣升降,其熱如陰虛火動之狀而遊走經絡,此又不可作陰虛火動治也。當以柴葛羌防輕揚之劑,佐以參歸撫芎香附之類,以導散之。然陰虛火動之脈,則澀數而無力;外邪內郁之脈,則弦數而有力,是其異也。
有因飲食失宜,日晡發熱,口乾體倦,小便赤澀,兩腿痠痛,一切陰虧症見,而系脾虛者,蓋脾為至陰而生血,然稟氣於胃,宜用甘溫之劑,生髮胃中元氣而除大熱,不可誤用苦寒,復傷脾血。若果屬腎經陰虛,亦因腎經陽虛,不能生陰耳。《經》曰:無陽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。
白話文:
陰虛體質的人容易發熱,丹溪先生用四物湯加上知母、黃柏來治療,這跟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,以鎮壓陽氣的方法有什麼區別呢?八味丸則能益氣補火,消除陰寒,這都是同氣相求的妙法。
有些人因為勞累過度,又感風寒暑熱,或者發作像瘧疾一樣,或者晚上發熱咳嗽,醫生只知道病人勞累,卻不知道外邪侵入身體,錯誤地給予補藥,導致邪氣停滯在血脈中,隨著氣血升降,熱症像陰虛火旺一樣遊走經絡,這種情況也不能用治療陰虛火旺的方法。應該用柴胡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等輕揚的藥物,配合人參、當歸、川芎、香附之類,引導邪氣散出去。然而,陰虛火旺的脈象是澀數無力;外邪內郁的脈象是弦數有力,這就是兩者的區別。
有些人因為飲食不當,下午發熱,口渴乏力,小便赤澀,腿痠痛,出現各種陰虛的症狀,其實是因為脾虛。因為脾為至陰,生血,又受氣於胃,所以應該用甘溫的藥物,生髮胃中元氣,去除熱症,不能用苦寒的藥物,以免損傷脾血。如果確實是腎經陰虛,也是因為腎經陽虛,不能生陰。古籍中說:「無陽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。」
不可誤投知柏,反傷胃中生氣,宜滋腎中水火以固本補脾土,以滋化源,萬舉萬當。
有稱發熱為勞發者,蓋謂勞力辛苦不能收攝,以致元陽浮越在外也,即東垣所謂內傷。若一發散,不更元陽脫盡。若一苦寒,不更虛陽頓亡。
《經》曰:陽虛則外寒,陰盛則內熱,陽盛則外熱,陰盛則內寒。蓋陽受氣於上焦,以溫皮膚分肉之間,令寒氣在外、則上焦不通,上焦不通,則寒氣獨留於外,故寒慄也。若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骨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也。若上焦不通利,則皮膚緻密,腰理閉塞,玄府不通,衛氣不得泄逆,故外熱也。
白話文:
服用知柏不可輕率,以免傷及胃中生氣。應當滋養腎臟中的水火,以固本補脾土,從而滋養化生之源,方能萬事順利。
有些人認為發熱是勞累所致,其實是因勞累辛苦無法收攝元陽,導致元陽浮越在外,也就是東垣所說的內傷。若一味發散,元陽就會完全耗盡;若一味苦寒,虛陽就會立馬消失。
《經》書上說:陽虛則外寒,陰盛則內熱,陽盛則外熱,陰盛則內寒。這是因為陽氣受氣於上焦,用來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,使寒氣在外,但如果上焦不通,寒氣就無法散發,只能留在體外,因此就出現寒慄。如果勞累過度,形氣衰少,穀氣不足,上焦運行不暢,下脘不通,骨氣生熱,熱氣熏蒸胸中,就會導致內熱。如果上焦不通暢,皮膚就會緊密,腰部氣血不通,玄府閉塞,衛氣無法外泄,就會出現外熱。
若陽氣上逆,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,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,則血凝泣,凝則脈不通,其脈盛大以澀,故中寒也。若夜則惡寒,晝則安靜,是陰血自旺於陰分也。夜則惡寒,晝亦惡寒,是重陰無陽也。夜則安靜,晝則惡寒是陰氣自旺於陽中也。晝則發熱,夜則安靜,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。
晝則安靜,夜則發熱煩躁,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。晝則發熱煩躁,夜亦發熱煩躁,是重陽無陰也。子午潮熱,一切發熱憎寒者,邪在半表半裡也。煩屬陽,為有根之火,多出於心也。躁屬陰,為無根之火,多起於腎也。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動者,乃寒盛格陽,實非熱也。形症似寒,按之而鼓指有力者,此為熱盛拒陰,實非寒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陽氣往上衝,寒氣積聚在胸口卻無法排出,不排出就只剩下溫氣去驅寒,血液就會凝結,凝結就會阻礙經脈流通,脈象就會強勁而澀,這就是內寒。如果晚上怕冷,白天卻安靜,這是陰血在陰分過於旺盛。晚上怕冷,白天也怕冷,就是重陰無陽。晚上安靜,白天怕冷,這是陰氣在陽分過於旺盛。白天發熱,晚上安靜,這是陽氣在陽分過於旺盛。
白天安靜,晚上發熱煩躁,這是陽氣往下沉入陰分。白天發熱煩躁,晚上也發熱煩躁,就是重陽無陰。子午時分發熱,所有發熱怕冷的症狀,都是邪氣停留在半表半裡。煩躁屬陽,是有根之火,多半來自心臟。躁動屬陰,是無根之火,多半來自腎臟。病症發熱但脈搏快速,按壓卻沒有搏動感,這是寒氣旺盛阻礙陽氣,實際上不是熱症。症狀看起來像寒症,按壓卻有力量,這其實是熱氣旺盛阻礙陰氣,實際上不是寒症。
寸口脈微,為陽不足,陰氣上入陽中,則灑浙惡寒也。尺脈弱,為陰不足,陽氣下陷入陰中,則發熱也。內傷發熱是陽氣自傷,不能布達,降下陰分,而為內熱,乃陽虛也。故其脈大而無力,屬脾肺,宜補中湯以升補陽氣。若陰虛發熱,是陰血自傷,不能制火,致陽氣升騰,而為表熱,乃陽旺也。
陰虛也,故其脈數而無力,屬心腎,宜六味丸,以培補陰血。然雖有陰陽氣血之分,總不出脾胃陽氣不足,無以輸化所致,一切寒涼俱宜禁用。
凡不時發熱者,陽浮在外,里無火也。倦怠少食者,中氣不健運也。口乾喜飲者,引水自救,里無水也。脈大無力為陽虛,脈數有力為陰虛,法當濕補,以斂浮陽,脈雖鼓指有力,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。
白話文:
手腕寸口脈搏微弱,代表陽氣不足,陰氣上行入侵陽氣,因此會感到寒涼發冷。腳踝尺脈搏弱,代表陰氣不足,陽氣下沉入侵陰氣,因此會發熱。內傷引起的發熱,是陽氣受損,無法正常運行,無法下降滋養陰分,導致內熱,屬於陽虛。因此脈搏雖然有力但虛弱,屬於脾肺虛弱,應該服用補中湯來升補陽氣。若陰虛引起的發熱,是陰血受損,無法抑制火氣,導致陽氣上升,表現為外熱,屬於陽盛。
陰虛則脈搏頻數但無力,屬於心腎虛弱,應該服用六味丸來滋補陰血。雖然有陰陽氣血之分,但根本原因都是脾胃陽氣不足,無法正常運化所致,因此一切寒涼藥物都應該禁止使用。
不按時令發熱的人,陽氣浮於外,內部沒有火氣。感到疲倦食慾不振的人,中氣虛弱無法運化。口乾喜飲的人,是因為身體內部缺水,才會拼命喝水。脈搏有力但虛弱屬於陽虛,脈搏頻數有力屬於陰虛,應該採取滋潤補益的方式,收斂浮陽。即使脈搏有力,也可能是真氣虛弱而邪氣盛實。
傷寒發熱,是寒邪入衛,陽氣交爭,而為外熱,夫陽氣主外,為寒所傷而失職,故為熱。其脈緊而有力,是外之寒邪,傷衛也,治主乎外。傷暑發熱,是火邪傷心,元氣耗散,而邪熱客入於中,故發為熱。汗大泄,無氣以動,其脈虛遲而無力,是外之熱邪傷榮也,治主乎內。凡病有感者,在皮毛為輕,有傷者,在肌肉稍重,有中者,屬臟腑最重。
凡當外感內傷之後,身中之元氣已虛,身中之邪熱未盡,於此補虛則熱不可除,於此清熱則虛不能任,半補半清,終非良法,故補虛有二法,一補脾,一養胃。如瘧痢後脾氣衰弱,飲食不能運化,宜補其脾。如傷寒後,胃中津液久耗者,新者未生,宜養其胃。二者有霄壤之殊也。
白話文:
傷寒發熱與傷暑發熱的中醫解釋
傷寒發熱是因為寒邪入侵體表,陽氣與寒邪交戰,導致外在表現為發熱。陽氣本應主導體表,但因寒邪侵襲而失職,所以產生熱象。其脈象緊而有力,說明寒邪傷及體表,治療應以驅散外寒為主。
傷暑發熱則是因暑熱侵犯心臟,元氣消耗殆盡,導致邪熱入侵體內,所以發熱。患者汗出過多,體力衰弱,脈象虛弱無力,說明暑熱傷及體內津液,治療應以清熱解暑為主。
病情的輕重
凡是因外感或內傷而發病的,病邪停留於皮毛則較輕,傷及肌肉則稍重,若病邪入侵臟腑則最為嚴重。
治療原則
在遭受外感或內傷之後,體內元氣虛弱,邪熱尚未完全清除,若單純補虛則熱邪無法消除,單純清熱則虛弱的體質難以承受,半補半清的治療方法並非最佳選擇。
補虛的方法
補虛有兩種方法:
- 補脾: 對於瘧疾、痢疾等疾病之後,脾氣虛弱,飲食難以消化吸收者,應補益脾臟。
- 養胃: 對於傷寒之後,胃中津液長期消耗,新液尚未生成者,應養護胃部。
這兩種方法有著顯著的區別,不可混淆。
清熱,亦有二法。初病之熱為實熱。宜用苦寒之藥清之;大病後之熱為虛熱,宜用甘寒之藥滋之。二者,亦有霄壤之殊也。況人天真之氣,全在胃中,津液不足,生津即是補虛,胃中陽氣衰微,溫暖即是補虛。脾陰不足,補氣須兼潤劑。脾氣虛寒,補中更要回陽。然天真之源,尤在兩腎,寒者溫之,熱者滋之,陽和得中,無過不及,則所謂少火生氣,使氣能煦,而血自濡矣。
虛實症候,皆可發熱,辨認不真,治則舛鍺。大抵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感;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。浮數為外熱,沉數為內熱;浮大有力為外熱,沉大有力為內熱;浮大無力為虛,沉細有力為實。脈緊惡寒謂之傷寒,脈緩惡風謂之傷風;脈盛壯熱謂之傷熱,脈虛身熱謂之傷暑,熱而精神不倦,能言有力者為實,精神倦怠懶言無力者為虛。
白話文:
清熱的方法也有兩種。剛開始生病的熱是實熱,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;大病之後的熱是虛熱,應該用甘寒的藥物來滋補。這兩種熱的性質差異很大。
此外,人體的先天之氣都在胃中,如果津液不足,補充津液就是補虛;如果胃中的陽氣衰微,溫暖就是補虛。脾臟的陰氣不足,補氣時要加上潤燥的藥物;脾氣虛寒,補中還要回陽。然而,先天之氣的根本在於兩腎,腎臟寒冷就用溫熱的藥物,腎臟燥熱就用滋潤的藥物,陰陽調和,不偏不倚,這就是所謂的「少火生氣」,讓氣能溫煦,血液自然滋潤。
虛實症狀都可以發熱,如果辨認不清,治療方法就會錯誤。一般來說,人迎脈比氣口脈大是外感;氣口脈比人迎脈大是內傷。脈象浮而數是外熱,沉而數是內熱;浮而大有力是外熱,沉而大有力是內熱;浮而大無力是虛證,沉而細有力是實證。脈象緊而怕冷稱為傷寒,脈象緩而怕風稱為傷風;脈象盛而發熱稱為傷熱,脈象虛而發熱稱為傷暑。發熱而精神不倦,能說話有力的是實證,精神倦怠,懶言無力的是虛證。
初按則熱,久按不熱者,是里陽浮表也,為虛;初按則熱,久按愈熱者,是裡熱徹表也,為實。壯熱時常不減,頭足身體一樣火烙者,為實;如乍熱乍減,頭熱足冷者,此無根之火,浮越在表在上也,為虛。口乾飲冷而多者為實;口乾飲湯而少者為虛。身壯熱而脈沉細,及極大極數,按之乍大乍大者為虛;身微熱而脈洪數不改者為實。
身熱無汗,二便閉澀者為實;身熱有汗,二便通調者為虛;有表而熱屬表,元表而熱屬裡。發熱惡寒者,陽也;無熱惡寒者,陰也。時當秋冬收斂閉藏發熱者多實;當春夏升生浮長髮熱者多虛。總熱之來,由於里出,或外邪感湊,擾動清陽,或內滯蒸郁,釀成壯火,舍此二實之候,其餘非氣虛不能收攝元陽,即陰虛不能鎮約雷火。
白話文:
一開始按壓身體時感覺熱,但按久了就不熱了,代表陽氣浮於表面,屬於虛證;一開始按壓時感覺熱,按久了反而更熱,代表裡熱透到表面,屬於實證。如果持續發熱,頭腳身體都像火燒一樣,屬於實證;如果忽冷忽熱,頭熱腳冷,就說明熱氣沒有根基,浮在表面,屬於虛證。口渴想喝冷飲而且喝很多,屬於實證;口渴想喝熱湯但喝很少,屬於虛證。身體發熱,脈搏沉細,或忽大忽小,屬於虛證;身體微熱,脈搏洪數不變,屬於實證。
身體發熱沒有汗,大小便不通暢,屬於實證;身體發熱有汗,大小便通暢,屬於虛證;有表面症狀,發熱屬於表證;沒有表面症狀,發熱屬於裡證。發熱怕冷,屬於陽證;不發熱怕冷,屬於陰證。秋冬季節,天氣寒冷,身體發熱多屬於實證;春夏季節,天氣溫暖,身體發熱多屬於虛證。總體來說,發熱的原因,可能是裡熱外泄,或是外邪入侵,擾亂陽氣,也可能是內部積滯,導致熱氣積聚,形成實證;除此之外,其他發熱的原因,要么是氣虛無法收攝陽氣,要么是陰虛無法抑制熱氣,導致虛證。
潮熱之症,有陰陽之分,平旦潮熱自寅至申,行陽二十五度,諸陽用事,熱在行陽之分,肺氣主之,日晡潮熱自申至寅,行陰二十五度,諸陰用事,熱在行陰之分,腎氣主之,一以清肺,一以滋腎。若氣虛潮熱,參、耆、熟、附,所謂溫能除大熱也。血虛潮熱,歸、芍、骨皮,所謂養陰退陽也。
凡身雖熱而脈和思食者,此表病而里不病也。薄粥濃飲,聽其自然,只可節之,不可絕之。常見因熱而絕其食,以致中氣日虛,里不病者,而亦病焉。若身熱而脈微懶食者,引表病有餘,而裡氣不足也。只宜調脾養胃,以斂虛陽。火與元氣,勢不兩立,元氣復而火熱自己,所謂甘溫能除大熱也。
白話文:
潮熱的症狀,根據陰陽的不同,可以分為兩種。早上從寅時到申時出現的潮熱,陽氣旺盛,熱在陽氣主導的時段,由肺氣掌管;下午從申時到寅時出現的潮熱,陰氣旺盛,熱在陰氣主導的時段,由腎氣掌管。治療上,要麼清肺,要麼滋腎。如果因為氣虛導致潮熱,可以用人參、黃耆、熟地、附子等藥物溫補,因為溫補可以消除過熱。如果因為血虛導致潮熱,可以用當歸、芍藥、骨皮等藥物滋陰,因為滋陰可以退熱。
如果身體雖然發熱,但脈象平和,有食慾,代表只是表症,內臟沒有問題。可以食用稀粥等清淡飲食,讓身體自然恢復,只需要適量控制飲食,不要完全禁止。常見有人因為發熱而完全禁食,導致中氣越來越虛弱,原本沒有內臟疾病,也因此生病。如果身體發熱,但脈象微弱,食慾不振,代表表症已經消退,但內臟虛弱。只需要調理脾胃,養護胃氣,收斂虛陽即可。因為火與元氣不能同時存在,元氣恢復後,火熱就會自然消退,這就說明甘溫的藥物可以消除過熱。
若身熱而脈弦數無力者,此陰虛不能斂陽也,宜養陰以退之。若初病身熱而脈浮洪有力者,外感也,從外治。若初病身熱而脈沉數有力者,此內傷也,從內治。久則不分內外,未有元氣不傷,便宜或從陽虛,或從陰虛,顧本為治。蓋初病當分內外,久則總致一虛,此(張)之管見也。
病熱有火者生,心脈洪是也。無火者死。沉細是也。沉細或數者,死。浮而澀,澀而身有熱者,死。熱而脈靜者,難治。脈盛汗出不解者,死。脈虛熱不止者,死。三消諸失血後,募勞久痢諸虛,復發熱者,皆為惡候。凡吃酒人,發熱難治。若不飲酒人,因酒發熱者,亦難治。
白話文:
如果身體發熱,脈象弦數無力,這是陰虛不能收斂陽氣,應該滋陰退熱。如果剛開始生病就發熱,脈象浮洪有力,是外感風寒,應該從外治。如果剛開始生病就發熱,脈象沉數有力,這是內傷,應該從內治。時間久了,就不分內外了,沒有元氣不受到損傷的,應該從陽虛或陰虛的角度去考慮,治本才是正道。因為剛開始生病時,要分內外,時間久了,就會變成虛症,這是我的見解。
病熱有火氣時,脈象洪大有力,這是活的徵兆。沒有火氣時,脈象沉細微弱,這是死的徵兆。脈象沉細微弱,或者沉細微弱而數,都是死兆。脈象浮而澀,澀而身體發熱,也是死兆。發熱而脈象靜止不動,難以治療。脈象盛大而汗出不止,也是死兆。脈象虛弱而發熱不止,也是死兆。三消、失血過多、勞傷、久痢等虛症,如果再次發熱,都是惡兆。凡是愛喝酒的人,發熱難以治療。如果是不喝酒的人,因為喝酒而發熱,也難以治療。
緣酒性大熱有毒,遇身之陽氣本盛,得酒則熱愈熾,陰氣破散,陽氣亦亡,故難治矣。然耗之未至於亡者,猶或可治也。
凡久病惡寒,當用解鬱。凡背惡寒甚者,脈浮大無力者,是陽虛也。凡面熱惡寒者,是寒鬱熱也。大凡陽虛則多惡寒,宜用參言之類,甚者,加附子少許,以行參耆之
白話文:
因為酒性燥熱且帶有毒性,遇到本身陽氣就旺盛的人,喝了酒後會更加燥熱,陰氣散失,陽氣也會消失,因此很難治癒。不過,如果陽氣尚未完全耗竭,還是可以治療的。
一般來說,久病怕冷的,應該用解郁的方法。如果背部特別怕冷,脈象浮大無力,就是陽氣虛弱。如果面部發熱怕冷,則是寒氣鬱結導致的熱症。總之,陽氣虛弱的人大多怕冷,可以用人參等補益藥物治療,嚴重者可以加少量附子,幫助人參、黃耆等藥物發揮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