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女科精要卷十六 (1)
女科精要卷十六 (1)
1. 女科精要卷十六
2. 月經門諸論
人身之病四百有四,婦人之證與男子無殊,其所異者,惟月經、孕育、胎前產後、崩淋、帶下、乳癰、陰瘡諸病,為閨房隱曲。孫真人所謂,婦人之病,治療倍難於男子者此也。
《經》曰:衝脈起於氣街,並少陰之經,挾臍上行,至胸中而散,滲灌諸陽,下入於足,為十二經絡之海。其出入皆少陰經以行,故為血海。然沖、任、督三者,一源而三歧也。沖自少腹後臍兩旁而上行,循腹以任於前,為陰脈之總。任督脈起自少腹循背,以督於後,為陽脈之都綱。
沖為血海,諸經朝分,男子則運而行之,女子則停而止之。運行者,無積而不滿動也。停止者,有積而能滿靜也。不滿者以時而溢謂之信,男子以氣運,故陽氣應日而一舉,女子以血滿,故陰血應月而一下。
沖、任二脈,奇經八脈之二也。《經》云:沖為血海,作主胞胎,一脈也。通於任而下,既行而空,至七日後而漸滿,如月之盈虧相似,當知血海之有餘,以十二經皆然,非特血海之滿也。故始得以行耳。
任脈者,起於中極之下,以上毛際,循腹裡,上關元,至咽喉,故曰:陰脈之海。任者,妊也。此人生養之始,故曰:任脈,督脈者,起於下極之俞,並於脊裡,上至風府,入腦上顛,循額至鼻,柱督之為言都也,是為陽脈之大綱也。故云:陽脈之海,任脈主任一身之陰血,太衝屬陽明,為血之海,故穀氣盛則血海滿,而月事以時下也。
婦人月水,本於四經,二者衝任,二者手太陽小腸、手少陰心。然沖為血海,任主胞胎;二者相資,故令有子,小腸經屬腑主表為陽,少陰經為藏,主裡屬陰,此二經在上為乳汁,在下為月水。(惟鳥獸無天癸而成胎,蓋鳥獸惟知飲食交媾,故運精血往來,獨聚於尾閭也。)
《經》云:女子二七而天癸至。天謂天真之氣,癸為壬癸之水。壬為陽水,癸為陰水。女子陰類,沖為血海,任主胞胎,二脈流通,經血漸盈,應時而下,天真氣降,故曰天癸。常以三旬一見以象月,盈則虧,不失其期,故曰月信。然名天癸者,以比陰精也。蓋腎屬水,癸亦屬水,由先天之氣,畜極而生,故謂陰精為天癸。
王冰以月事為天癸者非也。男女之精,皆可以天癸稱,若以女子之血為天癸,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!男女交媾之時各有精,而行經之際,方有其血,未聞交媾時可以血言也。但女子之精二七而至,其月事亦與此時同候也。
男子為陽,陽中有陰,陰中之數八,故一八而陽精升,二八而陽精溢。女子為陰,陰中有陽,陽中之數七,故一七而陰精升,二七而陰血溢,皆飲食五味之實秀也。《經》曰: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。東垣謂脾為生化之源,心統諸經之血,心脾平和,則經候如常。
白話文:
人體有四百零四種疾病,婦女的病症和男子沒有太大差別,不同的地方只在於月經、懷孕、孕期前後、崩漏、白帶、乳癰、陰部瘡瘍等疾病,這些是閨房隱私。孫思邈說過,婦女的病,治療比男子難,就是這個原因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:衝脈起於氣街(大腿根部),和足少陰腎經一起,沿著肚臍兩旁向上走,到胸腔散開,灌注全身陽氣,向下進入足部,是十二經脈之海。它的出入都靠足少陰腎經運行,所以稱為血海。但是衝脈、任脈、督脈這三條經脈,本源相同,只是分成了三個分支。衝脈從少腹後方,肚臍兩旁向上走,沿著腹部向前,歸於任脈,是陰經的總綱。任脈、督脈從少腹開始,沿著背部向上走,歸於督脈,在後方,是陽經的總綱。
衝脈是血海,各經脈都匯聚於此。男子體內,衝脈之血不斷運行,所以不會積聚,始終處於流動的狀態;女子體內,衝脈之血會積聚,才能達到飽滿的狀態。不飽滿的狀態會按照時機溢出,這就叫做月信。男子靠氣運行,所以陽氣應和太陽,一天一次勃起;女子靠血飽滿,所以陰血應和月亮,一個月來一次月經。
衝脈、任脈是奇經八脈中的兩條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衝脈是血海,主管胞胎,是同一條經脈。它通過任脈向下,經血排出後就空虛了,到七天之後又逐漸充滿,像月亮的盈虧一樣,所以要知道血海的充盈,不只是血海本身,還包括十二經脈的充盈。所以才能讓經血可以運行。
任脈起於中極穴(肚臍下方)之下,向上到陰毛邊緣,沿著腹部向上,經過關元穴,到達咽喉,所以說是「陰脈之海」。任,有懷孕的意思,這是人開始孕育的起點,所以叫做任脈。督脈起於下極俞穴(尾椎骨附近),沿著脊椎向上走,到風府穴(後腦勺下方),進入腦部,到達頭頂,沿著額頭到鼻樑,督脈的意思就是統帥,是陽脈的大綱。所以說它是「陽脈之海」。任脈主管全身的陰血,足陽明胃經也是血海,所以當胃氣旺盛時,血海就充滿,月經就會按時到來。
婦女的月經,根本在於四條經脈:衝脈、任脈,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陰心經。衝脈是血海,任脈主管胞胎,這兩條經脈相互資助,所以婦女才能懷孕。小腸經屬於腑,主表,屬陽;心經屬於臟,主裡,屬陰。這兩條經脈在上方產生乳汁,在下方產生月經。(只有鳥獸沒有天癸也能懷孕,因為鳥獸只知道飲食交配,所以精血運行都聚集在尾閭。)
《黃帝內經》說:女子到了二七(十四歲)時天癸就來了。天指的是天真之氣,癸指的是壬癸之水。壬是陽水,癸是陰水。女子屬於陰,衝脈是血海,任脈主管胞胎,這兩條經脈流通,經血逐漸充盈,按時而下,天真之氣下降,所以叫做天癸。月經通常以三十天來一次,像月亮的盈虧一樣,不會失期,所以叫做月信。稱為天癸,是比喻陰精。因為腎屬水,癸也屬水,由先天的氣所生,積蓄到極點而產生,所以說陰精是天癸。
王冰認為月經是天癸,這是錯誤的。男女的精都可以稱為天癸,如果把女子的血稱為天癸,那麼男子的天癸也是血嗎?男女交媾時都有精液,而來月經時才有經血,沒有聽說交媾時可以用血來描述的。只是女子的精在二七之時出現,月經也在此時同時出現。
男子屬於陽,陽中有陰,陰的數字是八,所以一八歲時陽精上升,二八歲時陽精溢出。女子屬於陰,陰中有陽,陽的數字是七,所以一七歲時陰精上升,二七歲時陰血溢出,都是飲食五味所化生的精華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飲食進入胃,遊散精氣,向上運輸到脾,脾氣散發精微,向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向下運輸到膀胱,水精布散到四方,五經運行。東垣說脾是化生之源,心統管各經脈的血液,心脾平和,月經週期就會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