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 (8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 (8)

1. 錦囊刪潤脈訣

右寸氣口,左寸人迎,氣口脈大,主食內停,人迎脈大,主風外因(或云肝為風臟,胃為水穀之海,故以兩關分人迎、氣口,以候內因外因,未有以心辨風,以肺辨食者。)內傷外感,按此搜尋。(中風痰氣)中風脈浮,滑兼痰氣,其或沉滑,勿以風治,或浮或沉,而微而虛,扶危治痰,風未可疏,堅大急疾,其凶可知。

傷寒熱病(傷寒),脈喜浮洪,沉微澀小,證必多凶,汗後脈靜,身涼則安,汗後脈躁,熱甚必難,陽證見陰,命必危殆,陰證見陽,雖困無害。(傷風)陽浮而滑,陰濡而弱,此名傷風,勿用寒藥,陽濡而弱,陰小而急,此非風寒,乃濕溫脈,陰陽俱盛,病熱之極,浮之而滑,沉之散澀,惟有溫病,脈散諸經,各隨所在,不可指名。

(中暑)暑傷於氣,所以脈虛,弦細芤遲,體狀無餘,或澀或細,或濡或緩,是皆中濕,可得而斷。勞倦內傷,脾脈虛弱,汗出脈躁,死證可察。瘧脈自弦,弦遲多寒,弦數多熱,代散則絕,病久之脈,虛微無力,似乎不弦,細診可得。(五痹)風寒濕氣,合而為痹,浮澀而緊,三脈乃備。

腳氣之脈,其狀有四,浮弦為風,濡弱濕氣,遲澀因寒洪數熱鬱,風汗濕溫,熱下寒熱,腰痛之脈,皆沉而弦,兼浮者風,兼緊者寒,濡細則濕,實則閃肭,指下既明,治斯不忒。尺脈虛弱,(痿痛)緩澀而緊,病為足痛,或是痿病。澀則無血,厥寒為甚,尺微無陰,下痢逆冷,無積不利,脈宜滑大,浮弦急死,沉細無害,熱厥脈伏(便秘),時或而數,便秘必難,治不可錯。疝脈弦急,積聚在裡,牢急者生,弱急者死,沉遲浮澀,疝瘕寒痛,痛甚則伏,或細或動。

風寒暑濕,氣鬱生涎,下虛上實,皆暈而眩,風浮寒緊,濕細暑虛,涎弦而滑,虛脈則無,治眩暈法,尤當審諦,先理痰氣,次隨症治。嘔吐反胃,浮滑者昌,弦數緊澀,結腸者亡。滑數為嘔,代者霍亂,微滑者生,澀數凶斷。夏月泄瀉,脈應暑濕,洪而數溲,脈必虛極,治暑濕瀉,分其小便,虛脫固腸,罔有不痊。

滑而不勻,必是吐瀉,霍亂之候,脈代勿訝,厥逆遲微,是則可嗟。偏弦為飲,或沉弦滑,或結或伏,參飲中節,總痰之脈,勢必弦滑。喘脈浮滑,手溫並佳,四肢若寒,沉澀難藥。

欬嗽所因,浮風緊寒,數熱緩濕,房勞澀難,右關濡者,飲食傷脾,左關弦短,疲極肝衰,浮短肺傷,法當欬嗽,五臟之嗽,各視本部,浮緊虛寒,沉數實熱,洪滑多痰,弦澀少血,形盛脈細,不足以息,沉伏而緊,皆是死脈,惟有浮大,而嗽者生,外症內脈,參考稱停。

下手脈沉,便知是氣,沉極則伏,澀弱難治,其或沉滑,氣兼痰飲沉弦細動,皆是痛症,心痛在寸,腹痛在關,下部在尺,脈象顯然,心中驚悸,脈必代結,飲食之悸,沉浮動滑。癲癇之脈,浮洪大長,滑大堅疾,痰蓄心狂,癲乃重陰,狂乃重陽,浮洪吉象,沉急凶殃,癇宜虛緩,沉小急實,或量弦急,俱死不治。

白話文:

錦囊刪潤脈訣

右手寸口的脈象,對應的是氣口;左手寸口的脈象,對應的是人迎。如果氣口脈象較大,多半是飲食停滯於內;如果人迎脈象較大,多半是外感風邪所致。(有人認為肝主風,胃是水穀之海,所以用兩關來區分人迎、氣口,以此來判斷內因外因。但其實不必硬性區分用什麼脈象來辨風、用什麼脈象來辨食。)內傷或外感,都可按此來尋找病因。(中風痰氣)中風的脈象通常是浮而滑,兼有痰氣,如果脈象是沉而滑,就不要當作風邪來治療。如果脈象時浮時沉,又微弱虛浮,應該先扶正祛痰,不宜疏散風邪。如果脈象堅硬洪大急促,病情就非常危險了。

傷寒熱病,脈象多是浮而洪大,如果脈象沉微澀小,病情必定很凶險。如果出汗後脈象平靜,身體也涼了,就比較安全;如果出汗後脈象仍然躁動,說明熱邪很重,病情很難好轉。陽證卻出現陰脈,是很危險的徵兆;陰證卻出現陽脈,雖然病情很困頓,也不會太糟。(傷風)脈象陽部浮滑,陰部濡弱,這是傷風,不能用寒涼藥。如果陽部濡弱,陰部細小急促,就不是風寒,而是濕溫。如果陰陽脈象都很盛,說明熱病已經到了極點。脈象摸起來浮而滑,沉而散澀,只有溫病才會出現這種情況。溫病脈象散亂,在身體各處都有表現,無法具體指明。

(中暑)中暑傷的是氣,所以脈象虛弱,摸起來弦細芤遲,身體也顯得疲弱無力。如果脈象澀、細、濡、緩,都是中濕的表現,可以據此判斷。如果因為勞累過度而導致內傷,脾脈會虛弱,出汗後脈象躁動,這都是死亡的徵兆。瘧疾的脈象本身就是弦脈,弦遲多為寒象,弦數多為熱象,如果出現代脈或散脈就非常危險。久病的脈象,虛微無力,好像沒有弦脈,但仔細摸就能摸到。 (五痹)風寒濕氣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痹症,脈象摸起來浮澀而緊,這三種脈象都具備。

腳氣的脈象有四種,浮弦多是風邪,濡弱多是濕氣,遲澀多是寒邪,洪數多是熱邪鬱積。風、汗、濕、溫、熱、下寒、熱等等,腰痛的脈象,都是沉而弦的,兼有浮脈的是風邪,兼有緊脈的是寒邪,濡細多是濕邪,脈象實則說明是閃了腰。手指摸脈明白後,治療就不會錯。尺脈虛弱,(痿痛)摸起來緩澀而緊,多半是腿腳疼痛,或者得了痿病。如果脈象澀,表示沒有血液,手腳冰冷會更加嚴重;尺脈微弱表示陰氣不足,會腹瀉並且發冷,如果有積食卻又不大便,脈象應該是滑大的。如果出現浮弦急促的脈象就會死亡,沉細的脈象則沒有危險。熱厥的脈象是伏脈(便秘),時快時慢,便秘很難治療,治療時不能搞錯。疝氣的脈象是弦急的,說明積聚在裡面,如果脈象牢實急促是生機,如果脈象虛弱急促則表示危險,沉遲浮澀的脈象,多半是疝氣引起的寒痛,痛得很厲害的時候,脈象就會伏,或者變得細小而跳動。

風寒暑濕,氣鬱生痰,下虛上實,都會出現暈眩。風邪會使脈象浮,寒邪會使脈象緊,濕邪會使脈象細,暑邪會使脈象虛,痰邪會使脈象弦而滑,虛脈則摸不到。治療眩暈的方法,一定要仔細辨別,先調理痰氣,再根據具體症狀治療。嘔吐反胃,如果脈象浮而滑,就容易治好;如果脈象弦數緊澀,說明腸道堵塞,就比較危險。如果脈象滑數表示有嘔吐,代脈表示有霍亂,微滑表示容易治好,澀數表示病情凶險。夏天腹瀉,脈象多是暑濕導致,洪而數表示小便頻繁,脈象必定虛弱至極,治療暑濕瀉,要區分小便的情況,虛脫的要固腸,沒有治不好的。

如果脈象滑而不均勻,必定是吐瀉,脈象出現代脈,說明是霍亂。如果脈象厥逆遲微,病情就很危險。偏弦脈是飲邪,或是沉弦滑的脈象,或是結伏的脈象,都是飲邪,要適當節制飲水。總而言之,痰的脈象,一定是弦而滑的。喘息的脈象浮而滑,手溫熱是好現象,如果四肢冰冷,脈象沉澀就很難治療。

咳嗽的原因,浮脈是風邪,緊脈是寒邪,數脈是熱邪,緩脈是濕邪,房勞過度會使脈象澀難。右關脈濡弱表示飲食傷了脾胃,左關脈弦短表示過度疲勞肝臟衰弱。浮短脈表示肺部損傷,治療咳嗽,要根據五臟的情況來辨別,浮緊虛弱多是寒症,沉數實證多是熱症,洪滑多是痰,弦澀多是血少。如果身體強壯但是脈象細微,說明氣息不足,如果脈象沉伏而緊,都是死亡的脈象,只有脈象浮大而咳嗽的,才是容易治好的,外部症狀和內部脈象要互相參照來診斷。

摸到脈象沉,就知道是氣病,沉到極點就變成伏脈,澀弱難以治療。如果脈象沉滑,表示有氣兼有痰飲。沉弦細動,都是疼痛的表現,心痛表現在寸脈,腹痛表現在關脈,下部疼痛表現在尺脈,這些脈象都很明顯。如果心中驚悸,脈象一定是代結,飲食引起的驚悸,脈象是沉浮動滑。癲癇的脈象,浮洪大長,滑大堅疾,說明有痰在心中,導致精神錯亂。癲病多是陰邪,狂病多是陽邪,浮洪脈象是吉利的,沉急的脈象是不吉利的。癲癇的脈象宜虛緩,沉小急實的脈象則很危險,或者出現弦急的脈象,都是無法醫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