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(4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(4)
1. 疝症大小總論合參
膀胱為之腑,膀胱為寒水所化,疝本寒濕之氣所感,以寒召寒,其邪最速,而腎與膀胱為表裡。《經》云:諸寒收引,皆屬於腎,故疝之攣急,而上衝心胃者,正腎邪之為病也。今人病疝,一有房勞,則其病便發而不止,故《聖濟錄》云:嗜欲勞傷,腎水涸竭,無以滋榮,肝氣則留滯內結,發為陰疝,是疝之發於腎虛者多矣。
若以腎經絕無相干為論,而治法不從化源,日以伐肝疏導從事,則病愈劇而難療,更有下部稍受微寒,即發者,喻嘉言,所謂地氣上攻也。投以大劑參朮薑桂而安然,此濁陰之氣結聚少腹,則陰盛極矣。切勿兼用四物補陰之藥而護之,益增其病矣。
白話文:
膀胱是身體的腑器之一,膀胱是由寒冷的水氣所化生的。疝氣基本上是受到寒濕之氣侵襲所引起的,因為寒氣會招引寒氣,所以邪氣來得最快。腎臟和膀胱是互為表裡的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各種寒氣的收縮牽引都與腎有關」,所以疝氣發作時的抽搐疼痛,甚至向上衝擊心胃,正是腎臟邪氣所引起的疾病。現在的人如果得了疝氣,只要一有性行為,病就會馬上發作而且無法停止。《聖濟總錄》說:「過度沉溺於慾望,導致腎精耗竭,無法滋養肝臟,肝氣就會滯留結聚在體內,形成陰疝」,由此可知,疝氣的發生多半是因為腎虛所導致的。
如果認為疝氣與腎經完全無關,治療方法又不從根本的腎臟下手,每天只用疏肝理氣的方式,那麼病情只會加重,更難以治癒。還有些人是下腹部只要稍微受寒,疝氣就立刻發作,就像喻嘉言所說的「地氣上攻」。這時給予大劑量的參、朮、薑、桂等溫熱藥物,病情就會穩定下來。這是因為濁陰之氣在下腹部結聚,陰氣已經盛到極點。切記不要同時使用四物湯之類的補陰藥物來保護它,那樣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