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(4)

1. 方脈陽痿

凡手指足指之歧處,猶道路之歧者,而人之來往必稀,手足之歧者,氣血之運行難及,氣血不及之處,便是痿弱無陽之所,所以手足指頭,易冷易厥,其前陰之處,更為歧之甚者也。

非至清真陽之氣,不能達而溫之,非至精真陰之血,不能榮而養之,故名人既立補養之方,內調其陰陽,復設溫潤之藥,外導其脈絡,如手足寒極,以熱水淋洗,宣行陽氣而自和緩也。

然必內有陽氣而外導可以宣行,設陰陽內竭,而強導之,徒增燥熱為害,或潰肌裂膚,或疳蝕腐爛,重則性命有傷,輕則敗壞形體,皆因前賢方論既無,以致後入誤藥誤用,今將可採之方,具之於後,倘功不掩過者,悉行去之,使後人有所趨向,勿致輕身試藥也。

白話文:

凡是手指腳趾分岔的地方,就像道路的分岔一樣,人來往一定會很少。手腳分岔的地方,氣血運行難以到達,氣血不能到達的地方,就是痿弱沒有陽氣的地方。所以手腳指頭容易冰冷、麻木。陰莖這個部位,更是分岔的極致。

不是非常清純的陽氣,不能到達而溫暖它;不是非常精純的陰血,不能滋養它。所以古人建立補養的方法,在內調整陰陽,又設置溫潤的藥物,從外疏通經絡。就像手腳非常寒冷,用熱水沖洗,可以宣通陽氣而自然和緩。

然而必須體內有陽氣,從外引導才可以宣通。如果體內陰陽都枯竭了,卻強行引導,只會增加燥熱造成傷害,可能導致皮膚潰爛,甚至腐蝕。嚴重會危及性命,輕則損壞身體。這些都是因為前人的藥方和理論缺失,導致後人誤用藥物。現在將可以採用的藥方,詳細列在後面,如果功效不能彌補過失,就全部去除,使後人有所依循,不要輕易以身試藥。